肿瘤病理学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的肿瘤分类有利于肿瘤病理诊断标准化、学术交流术语规范化.WHO肿瘤分类对肿瘤分类规范化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WHO相继出版了两版肿瘤分类,其中与口腔颌面部肿瘤有关的各有3个分册[1-3].
作者:李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前,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是手术治疗失败和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术中完全彻底地切除肿瘤是减少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首要因素,也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愿望.现就头颈鳞癌外科安全手术切缘(surgical margins)的判定予以综述.
作者:李超;陈建超;王朝晖;孙维刚;王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除了前几讲中提到的问题外,撰写英文摘要时常见的问题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标点符号的问题:标点符号是文字的基本组成成分.只有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才能达到准确表达文章内容的目的,否则会导致歧义或误解.总结我所看到的英文摘要,标点符号使用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作者:照日格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上一讲中具体讲述了附着体义齿的特点和附着体类型,下面讲具体探讨附着体义齿的组成、适用与禁用范围.
作者:张富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Ⅰ类骨面型深覆盖患者牙和牙槽的特征.方法 用方差分析比较60例Ⅰ类骨面型正常覆盖和深覆盖患者的10项X线头影测量项目.结果 与正常覆盖组相比,Ⅰ度深覆盖组患者的1-SN、MxAAH增大(P<0.05),1-NA增大(P<0.01);Ⅱ度深覆盖组患者的1-SN、1-NA、MxAAH增大(P<0.01).结论 上颌切牙位置和轴倾度的变化及下颌切牙唇向代偿的缺乏可能是产生Ⅰ类骨面型深覆盖的原因之一.上颌前部牙槽高度增加可能是Ⅰ类骨面型深覆盖的代偿性变化.
作者:华咏梅;赵丙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从髓石中分离Nanobacteria,并进行培养和鉴定.方法 收集新鲜的27颗髓石分为9个样本,每个样本含3颗髓石,进行Nanobacteria的分离、培养,观察该菌形态学及生长特性,采用von Kossa染色、Nanobacteria单克隆抗体8D10和G1B8免疫组化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Hoechst染色和von Kossa染色双重染色法联合进行Nanobacteria鉴定.结果 本次实验7个样本中所分离、培养出的细菌形态学特征与生长特性与Nanobacteria相似,von Kossa染色呈阳性反应,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阳性.双重染色实验中,样本Hoechst染色呈阴性反应,von Kossa染色呈阳性反应,而牙髓细胞的Hoechst染色可见胞核呈明显阳性反应,有2个样本中未见细菌生长.结论 髓石中可分离得到Nanobacteria,该菌的生物学特性可能在髓石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曾劲峰;张伟;蒋宏伟;凌均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又称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滑膜良性增生性病变.我们收治1例发生在颞下颌关节区关节外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利华;平金良;刘逢佳;陈关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发生于颞下窝、咽旁间隙、翼腭窝、颞骨等处的肿瘤可原发,也可由邻近部位侵犯扩展而来.肿瘤向上发展可侵及颅底甚至颅内.由于该解剖区域隐蔽、深在,四周以骨性结构为主,早期诊断困难,患者就诊时肿瘤往往已较大,尤其是原发于中颅底或由他处侵犯扩展到该区甚至侵入颅内的肿瘤,治疗上还有许多困难[1].累及颅底的咽旁颞下区肿瘤多数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入路,以大限度显露肿瘤,达到较好的切除效果.
作者:郭传瑸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三维力学传感器测量全冠牙体预备过程中的切削力,为虚拟牙科手术培训系统的程序设计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操作者共12名,分为医师组与学生组,每组各6名,男、女各3名.每名操作者分别对3颗离体上颌前磨牙进行全冠牙体预备.通过三维力学传感器,测量切削力,记录各牙面切削时间.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操作者各牙面切削力、切削时间的差异.结果 所有操作者的切削力在0.10~4.90 N之间.(牙合)面(包括功能尖斜面)的平均切削力(0.45 N)小于4个轴面的平均切削力(1.71 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牙面切削力的垂直向分力大于水平向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师组各牙面的切削时间均少于学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机的运动方向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切削力的大小.全冠牙体预备过程中切削力的信息,可为虚拟牙科手术培训系统的程序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
作者:郝晋;王勇;吕培军;刘冠阳;张玉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不同厚度3种色调树脂试样与3种底色混色后颜色效果的变化.方法 选用A1、A3、C2色调树脂分别制成2.0、1.8、1.6、1.4、1.2、1.0 mm试样5个.测色仪测定试样与3种底色材料混色后的L*a*b*值,分析色差.结果 当厚度>1.8 mm时,试样在不同底色材料间的色差值△E*ab<1;当厚度≤1.4 mm时,部分试样在金属底色与两种树脂底色之间的色差值△E*ab>2.72.结论 金属底色对试样表面的混色效果影响较大.使用树脂制作非金属冠修复体时,建议材料厚度应>1.8 mm.
作者:邢文忠;王贻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筛选和验证与口腔颌面鳞状细胞癌密切相关的基因,为口腔鳞癌寡核苷酸功能芯片的制作提供可靠的靶标基因.方法 选用近5年口腔鳞癌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方面的文献资料,按标准筛选可能与口腔鳞癌相关的基因,用22对临床配对肿瘤与正常黏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候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内参照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管家基因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在课题组前期筛选到38个口腔鳞癌密切相关基因的基础上,又筛选出8个相关基因,其中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PDGF-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SERPINE1)、转化生长因子C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分别在16个以上肿瘤组织标本中过表达,细胞角蛋白15(CK15)基因在19个肿瘤标本中低表达,且肿瘤与正常黏膜组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D1蛋白基因(CCND1)和细胞凋亡相关的抑制蛋白(BIRC3)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过表达,但与正常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RC、PDGF-A、SERPINE1、TGF-β1、VEGF-C、CK15是与口腔鳞癌密切相关的基因,可作为口腔颌面鳞癌寡核苷酸功能芯片制作的靶标基因.
作者:段丽琼;陈万涛;张明宾;胡永杰;吕燕;严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观察其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3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治疗(分别为术中即刻植入、术后经皮穿刺植入、单纯粒子植入),治疗前分别行靶区设计,平面植入计划或立体植入计划.植入后1周内及2个月后CT验证粒子分布及靶区剂量变化.随访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晚期恶性肿瘤单纯植入2例,肿瘤明显缩小,症状减轻;早期舌癌单纯植入1例,肿瘤完全消退;33例手术及粒子植入后随访,靶区覆盖范围均无复发及转移,有3例出现靶区外复发或转移.除8例局部皮肤充血反应外,其余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及外照射副反应.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对控制复发及颈部淋巴转移近期效果显著.
作者:张建国;张杰;宋铁砾;蔡志刚;申文江;俞光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许旺细胞标记物胶原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肌上皮细胞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GFAP、α-SMA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记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GFAP蛋白与α-SMA蛋白在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ACC组织中,GFAP蛋白与α-SMA蛋白均有表达,二者在同一肿瘤性肌上皮样细胞胞质中共表达.结论 ACC中肿瘤性肌上皮样细胞发生许旺细胞分化并侵袭神经可能是ACC嗜神经侵袭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作者:孙沫逸;陈伟;杨连甲;董绍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口腔医务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努力,我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在国内率先开展和规范了以口腔颌面部为主的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放疗、局部及全身化疗、热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一系列治疗方法;率先开展了头颈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我国的修复重建外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有国际影响的,集头颈肿瘤外科、修复重建外科、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社会心理治疗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口腔颌面肿瘤学组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免疫失衡中的意义.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RAU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RAU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和γ-干扰素(γ-IFN)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AU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和GATA-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和RA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 mRNA表达分别为0.73±0.14和0.12±0.04,T-bet蛋白表达分别为0.73±0.18和0.24±0.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ATA-3 mRNA表达分别为0.89±0.11和1.30±0.13,GATA-3蛋白分别为1.09±0.16和1.80±0.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γ-IFN的含量对照组(22.15±1.52)ng/L明显高于RAU组(16.32±0.22)ng/L(P<0.01);IL-4含量对照组(25.58±2.59)ng/L明显低于RAU组(43.60±3.15)ng/L(P<0.01);γ-IFN/IL-4比值与T-bet/GATA-3 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比值均呈正相关(r=0.96、0.94,P<0.01).结论 转录因子T-bet/GATA-3失衡表达是RAU免疫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朱金晓;单莉英;李莉华;黄朝辉;刘阿贵;姚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法国赛特力公司(R)压电陶瓷超声发生器的发明者,新推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PiezotomeTM超声骨刀.牙槽骨严重缺失的患者需采用多种骨充填手术来修复,Piezotome超声骨刀可用于骨切开术、骨整形术、骨嵴扩张、韧带切开术或上颌窦提升等手术.
作者:樊月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编者按]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存的第一杀手,就头颈肿瘤来说虽然发病率在我国并不高,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发病率的绝对数字也是不可忽视的.当今提倡晚期头颈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已有很大的提高,由于我国的地域差异和医学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对于头颈肿瘤的治疗难以形成统一的治疗标准,目前国内也缺少头颈肿瘤的诊断治疗指南,客观存在着肿瘤的诊断治疗欠规范,延误诊治、过度治疗、治疗不够等现状,这不仅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国家及个人的经济负担加重,而且由此导致的医患纠纷时有发生.鉴于此,本期刊出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郭伟等医师编译的2005年美国国立癌症综合信息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的由NCCN头颈肿瘤专家组31位专家撰写的关于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指南的有关内容,旨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供专业人员参考.
作者:美国国立癌症综合信息网头颈肿瘤专家组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头颈肿瘤涵盖了口腔颌面部肿瘤.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的复杂性,肿瘤切除手术对患者容貌的重大影响等因素,决定了头颈肿瘤治疗中具有鲜明特色,口腔颌面外科在治疗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温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