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的研究、防治、教学人员及医务工作者。
1《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来稿要求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流畅,,数据准确。
2《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论著正文结构,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
3文稿中表和图原则能用文字说明的不用图表,能用表就不用图,且图、表与文字表达内容尽量不重复。
4专业术语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词汇或辞典为准。
5计量单位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表示。
6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参考文献均引用原著(不用译文、文摘、转载及内部资料),择其重要者按出现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标于引用处的右上角。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分析2002-2012年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及防治形势. 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回顾性调查和资料复习相结合的方法,以村为单位对江西省2002-2012年血吸虫病的疫情动态和防治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02-2012年,江西省传播阻断县由19个增至22个,传播控制县仍为8个,疫情控制县为9个.血吸虫病患者数由128 331例减少至73 102例;2002年人群血检和粪检阳性率分别为12.2% (99 708/818 704)和4.2% (862/20 443),2006年开始,人群血检和粪检阳性率逐年下降,至2012年分别降为5.2% (70 057/1 352 386)和0.4% (361/82 560)(P<0.01).急性感染病例共624例,2005年后急性感染病例逐年下降,2012年降至3例(P<0.01).2012年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数为7 779例,较2002年(5463例)增加了42.4%.2012年耕牛粪检阳性率(1.3%,1 408/112 182)较2002年(4.7%,4 263/90 878)显著下降(P<0.01).2005年的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分别为1.441 1只/0.1m2和0.003 6只/0.1 m2,之后均逐年下降,至2012年分别为0.083 5只/0.1 m2和0.000037只/0.1 m2(均P<0.01);2012年的钉螺面积(80988.99ha)较2002年的(77 636.35 ha)增加了4.3%.2008年全省11个流行县达到疫情控制标准,通过考核验收.2002-2012年,血吸虫病防治力度不断增强,人群查病和化疗人数分别增加了65.2%和65.5%,耕牛查病和化疗分别增加了23.4%和251.1%,灭螺面积增加了617.8%,同时大范围推进了传染源控制的综合防治策略. 结论 2002-2012年,江西省血吸虫病各项疫情指标在2005年以后呈较快稳步的下降趋势,目前疫情已呈低度流行状态,人群和耕牛感染,以及钉螺等各项疫情指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
作者:陈红根;辜小南;曾小军;林丹丹;杭春琴;吕尚标;陈喆;李召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无锡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无锡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自然环境、重点人群和社会环境,权重分别为0.370 6、0.292 9和0.336 5;二级指标有15个,其中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的权重高,为0.125 2,散养家畜的权重低,为0.037 1.无锡市传播阻断后血吸虫病风险评估得分为0.193 6,传播风险水平为较低.
作者:孟晓军;宗胜华;高东林;张轩;钱燕华;陆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免疫学方法为诊断血吸虫病的重要手段,目前,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常用的抗原是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成分复杂,针对两种抗原的血清抗体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不能区别早期感染和既往感染,不能考核疗效,并且这两种抗原不易大量获得.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机遇.基因克隆技术能够帮助寻找刺激宿主产生短程抗体的某些抗原表位,通过检测短程抗体来评价治疗效果.同时依靠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生产出相应的重组抗原分子,为现场推广应用所需大量的抗原材料提供了保证.本文主要就国内外研制基因重组抗原及其在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作者:舒新华;易新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缺失肿瘤转移有关基因ME491同源序列的日本血吸虫Mr23 000膜蛋白基因(Sj23DNA)突变体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将Sj23DNA中与人黑素瘤细胞膜上的ME491同源序列进行基因缺失突变,再将突变基因转染真核细胞人胚肾HEK293细胞,通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其表达情况.将pcDNA3-Sj23突变体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小鼠(100 μg/只),免疫后4周取注射部位肌肉作冰冻切片,IFAT检测目的 基因的表达.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经股四头肌注射pcDNA3-Sj23突变体、pcDNA3-Sj23、空白质粒pcDNA3(均100 μg/只)和生理盐水(30 μl/只)免疫1次.免疫后4周用尾蚴攻击感染(40±2条/只).第42天剖杀,肠系膜静脉灌注法及挤压法计数成虫,取肝脏计算每克肝组织虫卵数(EPG).以减虫率和减卵率评价其免疫保护力.结果 pcDNA3-Sj23突变体疫苗可在真核细胞HEK293中瞬时表达.pcDNA3-Sj23突变体在小鼠注射部位骨骼肌细胞上出现较强荧光,空白对照组未见特异性荧光.pcDNA3-Sj23突变体获得40.3%减虫率和42.8%减卵率,pcDNA3-Sj23获得33.1%减虫率和28.9%减卵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与pcDNA3-Sj23相比,缺失ME491同源序列的pcDNA3-Sj23突变体疫苗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作者:朱艳红;韩庆霞;任伟;李柳哲;牛安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云南西双版纳勐罕镇河谷坝区小型哺乳动物(小兽)体表恙螨的寄生状况. 方法 于2011年5月-2012年10月选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勐罕镇澜沧江沿岸的河谷坝区为调查点,用鼠笼(夹)加食饵诱捕小兽,常规收集小兽体表的恙螨幼虫并保存于70%乙醇中.用霍氏液(Hoyer's solution)封片后,显微镜下逐一分类鉴定虫种.统计恙螨在不同生境或不同宿主体表的构成比、染螨率、平均多度(或螨指数)和感染度等指标,分析不同生境和不同宿主体表恙螨群落结构. 结果 捕获的2科3属5种233只小兽体表共采集到恙螨576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亚科7属45种.其中,黄胸鼠(Rattus tanezumi)为勐罕镇河谷坝区的优势鼠种,构成比为97.4% (227/233),染螨率为56.4% (128/227),平均多度为24.7(5600/227),感染度为43.8(5 600/128).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deliense)为主要的优势螨种,构成比为57.9%(3 337/5763),主要寄生于黄胸鼠体表.与农舍和农田生境比较,江边灌丛生境小兽体表恙螨群落的种类组成比较复杂,其恙螨种类为41种. 结论 云南西双版纳勐罕镇河谷坝区恙螨群落组成较简单,地里纤恙螨是主要的优势螨种,其主要宿主是黄胸鼠.
作者:王乔花;石爱民;郭宪国;宋文宇;赵南;董文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一种实用、纯度和回收率高且卵囊活力强的分离纯化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经典的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改良饱和盐水漂浮法、氯化铯(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C57BL/6小鼠粪中隐孢子虫卵囊.并将4种方法分离纯化获得的卵囊各105体外感染牛输卵管上皮细胞(BFFE),48h和72 h后油镜下观察各分离法卵囊的发育情况,以比较卵囊的纯度和活性.结果经典的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的卵囊数[(2.86±0.08)×107]与改良饱和盐水漂浮法[(2.88±0.15)×107]无明显差异(P>0.05),但高于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1.52±0.08)×107](P<0.01)和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2.46±0.13)×107](P<0.05).4种方法分离纯化的卵囊体外感染BFFE 48 h和72 h后隐孢子虫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隐孢子虫卵囊纯度明显高于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结论改良饱和盐水漂浮法较经典的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操作简单、快速: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隐孢子虫卵囊纯度较高.
作者:陈甫;黄克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多房棘球蚴感染对长爪沙鼠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10只长爪沙鼠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每鼠腹腔接种多房棘球蚴囊组织匀浆300 μl(约含600个原头节),对照组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感染后5个月,颈椎脱臼法处死沙鼠,取出肝脏,以差速离心法制备肝微粒体悬液和细胞液.采用二喹啉甲酸(BCA)蛋白定量分析试剂盒测定细胞液和微粒体悬液的蛋白浓度.用差示光谱法测定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 (CYP450)和细胞色素b5 (Cyt b5)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7-乙氧基试卤灵脱乙基酶(EROD)和7-甲氧基试卤灵脱甲基酶(MROD)的活性.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NCR)、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和黄素单加氧酶(FMO)的活性.结果 实验组细胞液和肝微粒体悬液的蛋白浓度为(11.089±1.277)和(3.212±0.924) mg/ml,对照组的分别为(12.459±1.625)和(3.894±0.395) mg/ml.实验组肝微粒体CYP450和Cyt b5的含量为(0.508±0.142)和(0.515±0.077) nmol/mg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0.647±0.090)和(0.596±0.051) nmol/mg蛋白] (P<0.05).实验组细胞液GST活性为(1.766±0.339) ×103 nmol/(mg·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001±0.160)×103 nmol/(mg·min)] (P<0.05);实验组肝微粒体FMO和NCR的活性分别为(1.142±0.327)和(0.602±0.162)×103 nmol/(mg· min),明显高于对照组[(0.882±0.150)和(0.442±0.082) ×103nmol/(mg· min)] (P<0.05);而肝微粒体EROD和MROD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爪沙鼠感染多房棘球蚴后,肝微粒体FMO和NCR活性明显升高,GST活性明显降低.
作者:李焕平;辛奇;鲁俊;袁苗苗;Nabeel PERVAIZ;景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斯氏艾美球虫(Eimeria stiedai)可溶性蛋白(EsSP)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生存率和免疫状态的影响. 方法 建立小鼠皮下结肠癌(CT26)肿瘤模型,确定小100%致瘤量肿瘤细胞数.取108个斯氏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采用超声波间断乳化制备EsSP.105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7组(15只/组),每组小鼠于右侧腋窝皮下接种CT26细胞5×105个,其中6个实验组(A~F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0.00、50.00、10.00、1.00、0.10、0.01 μg/d EsSP,1次/d×5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PBS.于接种后第7、11、13、15、17、19、21、23天测量肿瘤直径,计算相对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增殖率(T/C).接种后第25天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采眼球血,分离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MTS比色法检测EsSP对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计算刺激指数(SI);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变化.记录各组荷瘤小鼠死亡时间和死亡数量,共观察80 d.各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小100%致瘤量肿瘤细胞数为5×105个.接种结肠癌细胞后第23天,A、B、C组的肿瘤体积为(435.2±41.1)、(366.3±29.2)、(460.2±28.5) mm3,较E、F和对照组的(761.2±33.2)、(810.4±38.4)、(865.2±35.3) mm3生长缓慢(P<0.05);A、B、C组的T/C分别为(39.0±6.7)%、(33.3±8.9)%、(35.0±8.1)%,均<40%.B组小鼠瘤重为(1.109±0.432)g,低于对照组的(1.946±0.289)g(P< 0.05),抑瘤率高,为(43.0±14.6)%.MTS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B、C组小鼠SI分别为1.75±0.15、1.70±0.32,高于对照组的1.38±0.18 (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B、C组小鼠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值分别为1.58±0.24、1.74±0.22、1.61±0.16,与对照组的1.34±0.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 0.05).荷瘤小鼠生存率结果显示,至第80天,B、C组各存活5只小鼠,高于对照组的2只(P<0.05). 结论 EsSP能够抑制结肠癌皮下肿瘤的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生存率,改变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增强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
作者:杨桂连;黄海斌;杨文涛;姜延龙;石春卫;王春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定量评价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 方法 设计血防健康教育KAP问卷,于2010年6月对南昌市五星农场3所小学(梅池小学、鲤鱼洲小学和中心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基线调查,选择中心小学(84人)作为实验组,其他2所学校(62人)为对照组.2010年9月~2011年10月对实验组开展了血防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知识讲座、信息传播和强化教育等),后对实验组进行了KAP终期干预效果问卷检查.采用KAP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干预前、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KAP得分,定量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实验组教育干预后血防KAP得分9.36分,高于干预前的8.40分(t=2.9944,P<0.01)和对照组的8.53分(t=5.3355,P<0.01).其中,血防知识由干预前的6.16分提高到8.12分(t=5.7168,P<0.01),血防态度由干预前的9.10分提高到9.86分(t=3.2764,P<0.01),血防行为由干预前的8.67分提高到9.45分(t=2.4854,P<0.05).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干预后的血防知识(6.34,t=3.5175,P<0.01)、态度(9.43,t=2.3119,P<0.05)]得分较低,但血防行为差异不明显(从9.57提高到9.65).30个调查指标中有26个指标实验组干预后得分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 结论 五星农场中心小学血防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
作者:朱静;赵安;汪立伟;张文馨;黄潮清;唐启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区消灭血吸虫病已达16年,其间未出现急性感染新患者、新病畜和阳性钉螺;但与我区毗邻的金山和松江地区至今仍可查见残存钉螺,且随近年来人口流动频繁,本市时有极少数外源性血吸虫病患者的报道.为做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成果巩固工作,在做好外源性传染源输入监测的同时,开展了本次对血吸虫病(包括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慢血和晚血)患者的病原追踪调查,旨在搞清楚其是否尚具有传染源作用.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请问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9月中旬在投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请问一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急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