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影响因子:1.19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 口腔科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颌骨骨代谢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颌骨是全身骨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颌骨骨代谢的研究是从体外和体内两方面进行的.其中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与全身骨组织的研究有共性.同时,由于颌骨与牙齿的特殊关系及其自身形态、部位的特点,颌骨骨代谢的研究也有一些特性.本文根据目前颌骨骨代谢的研究现状,介绍适用于颌骨骨代谢的实验研究方法.

    作者:李斌斌;于世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口腔医疗摄影技巧Ⅱ.口腔摄影器材的选择

    上一讲已介绍了口腔医疗影像应达到的标准,本期将和大家谈一谈若想达到这些标准,需选择何种摄影器材.

    作者:刘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合矫治弓丝用于正畸拔牙矫治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目的 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正畸拔牙矫治时复合矫治弓丝(composite archwire,CoAW)的力学性能,探讨CoAW的应用选优问题.方法 通过螺旋CT扫描,利用SOLIDWORKS 2001PLUS软件重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拔除两侧第一前磨牙矫治,在ANSYS软件中建立3种镍钛圆丝(直径为0.30 mm、0.36 mm、0.41 mm)、2种不锈钢圆丝(直径为0.36 mm、0.41 mm)和6种CoAW(0.30 mm、0.36 mm、0.41 mm直径的镍钛圆丝分别连接0.36 mm、0.41 mm直径的不锈钢圆丝)弓丝模型,进行力学加载与计算分析.结果 当CoAW中镍钛段弓丝直径逐渐加大,而不锈钢丝段弓丝直径保持不变时,牙齿所受的应力逐渐增加.当CoAW中不锈钢丝段弓丝直径逐渐增大,而镍钛段弓丝直径保持不变时,牙齿所受的应力也逐渐增加.在6种组合的CoAW中,以CoAW(0.30 mm直径的镍钛圆丝连接0.36 mm直径的不锈钢圆丝)对牙齿产生的应力小.对于支抗后牙的应力大小,6种组合的CoAW与不锈钢丝比较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CoAW中镍钛段与不锈钢丝段弓丝的直径与牙齿所受的应力大小密切相关.

    作者:孙新华;林兴南;朱宪春;周振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唇腭裂合并三鼻孔畸形一例

    唇腭裂是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我们成功地为一例先天性唇腭裂合并三鼻孔畸形患者实施了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新华;侯伟;张新华;侯春林;马雪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涎腺肿瘤的病理诊断思路

    涎腺肿瘤是人体肿瘤中形态多变、种类繁多的肿瘤之一,在2005年版WHO头颈肿瘤新分类中,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分为24类,良性上皮性肿瘤分为10大类[1].

    作者:李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桩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后前牙抗剪切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桩核系统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上颌前牙后修复体抗剪切力的差异.方法 对40颗大小相似的新鲜上颌中切牙行根管充填后截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其中3组分别用纤维增强树脂桩和树脂核、预成钛合金桩和树脂核,铸造镍铬合金桩核修复,桩核与金属烤瓷全冠均用树脂粘接剂粘固;另1组用玻璃离子粘固剂粘固铸造镍铬合金桩核和金属烤瓷全冠作为对照组.经温度循环疲劳实验,用万能力学实验机测试样本牙的抗剪切力,并观测折裂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纤维增强树脂桩组、预成钛合金桩组、铸造桩核组及对照组的抗剪切力分别为(534.4±145.7)N、(499.8±168.9)N、(412.6±99.3)N、(337.4±121.2)N.纤维增强树脂桩组和预成钛合金桩组的抗剪切力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增强树脂桩组中可再修复折裂型样本牙数量多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增强树脂桩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有较好的抗剪切力,且折裂型多为可再修复型,修复后残根保存率高.

    作者:顾新华;黄建萍;王小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牙冠延长术改善前牙修复美观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对过短前牙行牙冠延长术的手术方法、术后修复时间、适应证及美学效果.方法 对22例患者的148颗过短前牙行牙冠延长术后再行修复治疗,用改良Ryge标准动态评价牙龈、牙周情况,用Kay牙齿美学分类标准评价患牙治疗前后的美观效果.结果 牙冠延长术结合修复治疗后,22例患者牙齿的美观效果均达Kay牙齿美学分类Class Ⅱ-Ⅰ(化妆)或Class Ⅱ-Ⅰ标准.修复后2周复查时约7.4%患牙的牙龈有较明显的炎症.经治疗及口腔卫生保健指导后,98.6%的患牙在修复6个月以上复查时,牙龈、牙周健康状况良好.2例患者随访4年余,其牙龈、牙周均无炎症表现,牙冠比例保持正常.结论 通过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准确的修复设计、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后足够的牙龈恢复期及正规的口腔卫生保健,牙冠延长术结合修复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前牙修复美观效果.

    作者:樊聪;冯海兰;徐莉;欧阳翔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反义端锚聚合酶1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舌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以端锚聚合酶1(TRF1-interacting,ankyrin-related ADP-ribose polymerase 1,tankyrase-1)为靶点的舌癌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将tankyrase-1的cDNA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RN中,转染包装细胞PT67后获得反义重组病毒,感染舌癌TCCA-8113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tankyrase-1表达,端粒酶重复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绘制生长曲线,了解细胞生长状态,倒置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反义tankyrase-1逆转录病毒载体作用后的舌癌细胞tankyrase-1表达下降,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出现凋亡.结论 反义tankyrase-1对TCCA-8113细胞的生长和端粒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可能以tankyrase-1为靶点对舌癌进行基因治疗.

    作者:冀予心;张萍;陈卫民;朱声荣;陶学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靶向转基因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启动子调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83中表达及对SACC-83增殖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介导pACTERT-TRAIL转染SACC-83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fibroblast,HEL),通过RT-PCR检测TRAIL表达,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hTERT启动子调控TRAIL基因在SACC-83中明显表达,抑制其增殖(存活率62.80%),且诱导细胞凋亡比例增加(10.89%);而在HEL细胞中未能诱导TRAIL基因表达,对该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hTERT启动子可诱导TRAIL基因在SACC-83中特异性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苏涛;孙宏晨;臧光祥;张红;卢东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口腔鳞癌浸润前沿、中心和癌间质TP53、RPS6基因变化的研究

    目的 检测微卫星位点TP53、RPS6在口腔鳞癌浸润前沿、中心及癌间质细胞中的基因变化,揭示口腔鳞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 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分别获取同一肿瘤浸润前沿、中心及癌间质足量的细胞,提取DNA,PCR-变性PAGE电泳检测TP53和RPS6位点的基因变化.结果 浸润前沿、中心和癌间质中TP53和RPS6存在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I),发生率从23.5%(4/17)到64.7%(11/17),且LOH和(或)MI的模式存在不同.上皮TP53和RPS6的LOH和MI发生率分别为70.6%(12/17)和64.7%(11/17),间质为43.8%(7/16)和23.5%(4/17),癌实质较间质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沿TP53的LOH发生率为64.7%(11/17),中心为60.0%(9/15).RPS6在浸润前沿的LOH和MI为58.8%(10/17),中心为29.4%(5/17).两位点总发生率分别为62.5%(20/32)和44.1%(1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口腔鳞癌样本浸润前沿、中心和肿瘤间质的基因变化不同,癌实质基因变化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作者:王新红;樊明文;孙志军;陈新明;王丽;李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DNA甲基化研究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细胞系中抑癌基因甲基化状况及其与mRNA、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ACC细胞系ACC-2、ACC-3、ACC-M中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E-cad)、p16、RASSF1A、DAPK、MGM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应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p16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3个ACC细胞系中均检测到E-cad、p16基因的甲基化,而没有RASSF1A、DAPK、MGMT基因的甲基化;mRNA和蛋白水平均未检测到E-cad的表达,均检测到p16的表达.结论 ACC细胞系中,E-cad、p16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是常见事件,甲基化可能是E-cad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张春叶;周晓健;张志愿;李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牙及牙周组织联合切片的脱钙方法探讨

    目的 研究牙和牙周组织联合切片脱钙方法.方法 成年犬磨牙及牙周组织标本21块,分成7组,分别用6种甲酸及EDTA脱钙,测定脱钙液的pH值、脱钙时间、标本重量、体积和脱出的钙量及各种染色效果等指标判定.结果 脱钙液pH值低脱钙快,脱钙后标本重量减轻37.54%、体积缩小25.97%,每克湿重标本脱出的钙量为174.49 mg.EDTA脱钙染色效果佳,脱钙慢.Plank-Rycho脱钙液较迅速,切片质量和染色效果不佳.以氯化铝为保护剂的甲酸脱钙液,切片质量和染色效果优良,比EDTA脱钙迅速.结论 以氯化铝为保护剂的50%甲酸是较理想的脱钙液.

    作者:王渝;穆亚冰;苗雷英;孙宏晨;李成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根尖周炎动物模型中CD14、TLR4的表达

    目的 研究大鼠根尖周炎炎症组织中脂多糖炎症信号受体CD14、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的表达特点,探讨根尖周炎中脂多糖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建立大鼠磨牙内毒素根尖周炎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根尖周炎炎症组织中CD14、TLR4的表达情况,并计算CD14、TLR4的阳性细胞率.结果 正常根尖周组织中未发现CD14和TLR4免疫阳性细胞,根尖周炎症组织中CD14和TLR4表达阳性,CD14、TLR4阳性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根尖周组织相比,炎症根尖周组织中CD14和TLR4的表达显著增强,CD14和TLR4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脂多糖可能通过CD14、TLR4信号受体在根尖周炎症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琛;侯本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野生型p53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突变基因的修复

    目的 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基因突变方式及野生型p53对突变基因的修复.方法 留取4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新鲜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培养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的基因表达.提取转染后各例细胞DNA及对应的肿瘤组织DNA,分别进行PCR反应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核酸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显示,3例出现异常电泳带.核酸序列测定结果显示,第6外显子的第203号密码子点突变;第8外显子的第272至290号密码子之间出现碱基缺失和碱基插入.野生型p53转染后的细胞DNA序列分析显示,p53第6和第8外显子的5个突变位点均恢复正常.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过程中具有较高频率的p53基因突变,突变方式多样,涉及多个密码子;外源性野生型p53可有效地修复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中突变的p53基因位点.

    作者:王旭;王洁;董福生;董玉英;侯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消息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颌骨骨代谢调控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长期以来对骨吸收的防治研究难以深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对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破骨细胞(osteoclast)的来源、形态结构及功能不甚明了.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明确了破骨细胞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系CD34阳性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的前体细胞以后,才有可能对骨的破坏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由于颌骨与全身其他部位的骨组织结构类似,对于颌骨骨代谢的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上与医学其他骨骼系统相关学科类似[1].但是,由于颌骨与牙齿的特殊关系及其自身形态、功能的特点,对于颌骨骨代谢的研究又有其独特之处.

    作者:于世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国第七届口腔病理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七届口腔病理学术会议于2006年10月13至15日在沈阳召开.会议代表127人,共有158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内容涉及口腔组织胚胎学及其技术,牙体、牙周及口腔黏膜病,口腔癌及癌前病变,牙源性肿瘤,涎腺肿瘤及其他病变,也有部分内容涉及口腔病理学教学及口腔病理检查、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会议期间,国内知名专家的精彩演讲及报告者们带来的丰富内容使代表们受益匪浅,会议的病理读片也使代表们收获颇丰.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国口腔病理学研究现状之我见

    口腔病理学是口腔基础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也是通向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具备坚实的口腔病理学基础知识是当好口腔科医师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口腔病理学具有自己的特色,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口腔病理事业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口腔病理工作中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虽然各具特色,同时又相辅相承,是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科研工作对口腔病理事业及整个口腔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笔者将着重就我国口腔病理学的科研工作现状谈几点看法.

    作者:高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口腔外科新利器——赛特力公司超声骨刀

    法国赛特力公司(R)压电陶瓷超声发生器的发明者,新推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PiezotomeTM超声骨刀.

    作者:樊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脂质体鱼肝油酸钠促ECV-304系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鱼肝油酸钠的脂质体包裹剂型对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ECV)-304细胞系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噻唑四唑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透射电镜、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染色等方法观察脂质体鱼肝油酸钠对ECV-304细胞的作用.结果 细胞毒理学显示,脂质体鱼肝油酸钠组活细胞数目下降速度较慢.电镜显示脂质体鱼肝油酸钠组细胞凋亡,凝胶电泳出现典型DNA梯度,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典型亚二倍体峰,凋亡率为22.23%.结论 与普通鱼肝油酸钠制剂不同,脂质体鱼肝油酸钠可以促进ECV-304细胞系凋亡.

    作者:杨壮群;兰海龙;屠军波;宋勇;张铁良;邢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发性对称性脂肪增生病的CT和MRI表现

    目的 总结多发性对称性脂肪增生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多发性对称性脂肪增生病的CT和MRI表现.结果 异常增多的脂肪组织主要沉积于颈前和项部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深面、颈后三角、颌下腺和腮腺周围,也见于锁骨上窝、围绕脊柱旁肌肉、咽后间隙、喉等部位,导致颈部诸结构受压.病变脂肪组织的密度和信号与正常脂肪组织的密度和信号相同.结论 CT和MRI能准确反映增厚脂肪的分布范围及其对周围器官组织的压迫情况,并能排除软组织肿瘤.

    作者:张忻宇;李宁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