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影响因子:1.19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 口腔科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4期文献
  •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复杂,功能重要,损伤后修复困难,临床涉及TMJ的下颌骨肿瘤、TMJ强直、严重的关节创伤(如战伤)、先天性面部畸形等需要通过移植修复.由于使用异种材料修复TMJ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而自体组织移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人们对异体骨移植修复TMJ进行了研究.

    作者:许亦权;胡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诱导成体人牙周韧带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从成体人牙周组织中分离培养牙周韧带干细胞,研究其分化为软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15岁的年轻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健康牙齿,刮取根中1/3的牙周膜,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得到牙周韧带细胞,待细胞达一定量后用有限元稀释法进行单细胞克隆,筛选牙周韧带干细胞(PDLSC),体外采用离心管聚集体诱导法进行软骨化诱导培养,光镜下观察诱导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检测胶原和糖蛋白的体外表达情况.结果体外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3周后,实验组呈白色半透明状,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在外周区域有大量软骨基质成分沉积,组织学显示有较为明显的软骨陷窝.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到Ⅱ型胶原表达,Ⅱ型胶原染色呈强阳性.对照组细胞团块逐渐收缩、崩解,组织学检测无软骨陷窝结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结果阴性.结论从成体人牙周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干细胞,在体外能有效增殖且保持低分化状态,具有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可能,也为牙周组织工程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张玉峰;程祥荣;施斌;徐东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硫化物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分析

    目的评价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硫化物(pS)与口气挥发性硫化物(VSC)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全口洁治后1周,对20例慢性牙周炎伴口臭的患者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前后用Halmeter检测口气中VSC,用金刚探针检测pS,并对牙周袋内pS及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纵向观察6个月.结果口内pS>0的位点数(r=0.592,P<0.001)和pS值(r=0.506,P<0.001)与口气VSC均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后6周、3个月、6个月,pS与出血指数呈低度相关,r值分别为0.183、0.411、0.350(P<0.05);SRP后6周,pS及各临床指标较基线水平显著改善(P<0.001),并在第3、6个月时进一步改善或保持稳定.结论pS值可以特异性地反映牙周袋内硫化物的水平,可作为牙周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反映和监测维护期的牙周组织炎症状况.

    作者:和璐;李蓬;沙月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电子镇痛仪减轻超声洁治术中疼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电子镇痛仪在超声洁治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81例(包括慢性牙周炎患者49例,龈炎患者32例)需要进行超声洁治的牙周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在其上、下颌各选一侧使用电子镇痛仪,另一侧作为自身对照.患者和治疗医师均双盲.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请患者为4个象限的治疗感受打分,同时做问卷调查评价其主观疗效.结果问卷调查中,79.0%的受试者认为电子镇痛仪有减轻疼痛的作用,而双盲实际检测的有效率为46.9%.将所有患者根据有无附着丧失分组,慢性牙周炎组又按性别、年龄和部位分组,组间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镇痛仪能有效减轻部分患者超声洁治术中的牙齿酸痛、不适,主观感觉疼痛减轻的患者数远多于双盲实际检测出的有效人数,说明电子镇痛仪的镇痛效果具有一定的安慰剂效应.

    作者:韩劼;安悦邦;孟焕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糖蛋白B基因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糖蛋白B(gB)基因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慢性牙周炎(CP)的关系.方法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65例CP患者龈下菌斑标本和24名牙周健康者龈沟液标本中HCMV的gB基因,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gB基因进一步分型.分析HCMV及其不同gB基因型感染与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以位点计,CP的HCMV感染率59.23%(154/260),明显高于牙周健康者的感染率32.29%(31/96)(P<0.01).CP的HCMV感染者中gBⅠ型、gBⅡ型、gB Ⅰ和Ⅱ混合型分别占11.7%(18/154)、80.5%(124/154)和7.8%(12/154);牙周健康的HCMV感染者中gBⅠ型占45.2%(14/31),gBⅡ型占38.7%(12/31),gB Ⅰ和Ⅱ型混合感染占16.1%(5/31).与牙周健康者相比,CP患者感染HCMV以gBⅡ型明显占多数(P<0.01).不同gB因型HCMV感染在不同临床附着丧失、探诊深度和牙龈指数的位点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V感染与CP密切相关,但与牙周炎严重程度无直接关系.gBⅡ型可能是与CP相关的HCMV优势基因型.

    作者:陈莉丽;孙伟莲;严杰;余钟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如何撰写医学论文Ⅳ.关于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要求(一)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医学期刊刊登论著时都要求附英文摘要,其目的是进行国际交流,即为不能直接阅读中文的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论著主要内容的途径.

    作者:照日格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口腔正畸治疗要点Ⅲ.正畸诊疗中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正畸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美观、功能和稳定.在我国,特别是近十年来,口腔正畸事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正畸医师的人数成倍增长.由于正畸医师的教育背景不同,其治疗水平参差不齐.虽然远不及外科手术,但正畸治疗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每一位正畸医师都有必要了解正畸诊疗破中的高危因素.只有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才能避免或减少正畸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证正畸治疗顺利进行.现将正畸治疗中的高危因素介绍如下.

    作者:贾绮林;傅民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牙体牙髓临床治疗Ⅲ.可视化根管技术

    传统的根管治疗技术主要通过手的感觉、冲洗液的颜色以及切削出的牙本质来确定根管预备的效果.由于根管形态的复杂性以及肉眼条件下根管的不可见性,根管清理和充填的质量难以保证,且创伤较大.近年来,手术显微镜和内镜被用于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断和治疗,术者可以直接观察根管的细微结构,确认手术位置,减少治疗的不确定性,显著提高了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的品质.

    作者:范兵;边专;樊明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阻塞的动态MRI分析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清醒和睡眠时上气道阻塞的情况及其变化.方法21例OSAHS患者经20h无睡眠后,分别在清醒与睡眠状态下,获得上气道正中矢状面的动态MRI影像.配对t检验比较清醒和睡眠时上气道阻塞区长度的差异.结果12例OSAHS患者清醒时有腭咽区阻塞,21例患者睡眠时均有腭咽区阻塞,清醒时和睡眠时腭咽区阻塞的符合百分比为57.14%.12例患者清醒时上气道阻塞区长度的大值(2.99±0.51)cm、小值(0.72±0.23)cm,两者差值(2.27±0.67)cm,分别比睡眠时的大值(6.61±1.23)cm、小值(0.95±0.22)cm、两者差值(5.66±1.27)cm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SAHS患者睡眠时上气道的阻塞是变化的、多区域的.0SAHS患者清醒时上气道的阻塞仅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睡眠时的阻塞情况.

    作者:胡荣党;张秀华;潘可风;刘月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愈合期稳定性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愈合时间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应用种植体60枚,均分为种植即刻组、种植后1周组、2周组、4周组、8周组进行拉出实验和转矩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相关性分析愈合时间、大剪切力、大力矩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周与8周组大剪切力分别为(179.68±24.65)N、(212.06±42.51)N;4周与8周组的大力矩分别为(0.47±0.13)N·m、(0.61±0.16)N·m,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时间、大剪切力、大力矩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4周是种植体愈合期生物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时间点.8周内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与愈合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吴晶;白玉兴;王邦康;高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骨形成蛋白7荧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

    目的构建携带人骨形成蛋白7(hBMP-7)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hBMP-7,体外转染小鼠基质细胞系W-20-17,检测相关生物学活性的变化.方法应用亚克隆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hBMP-7,酶切电泳鉴定.脂质体法转染W-20-17细胞,检测瞬时转染效率及目的基因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检测碱性磷酸酶(ALP)、钙结节及骨钙素等成骨细胞表型.结果48 h后,基因转染效率达到40%,报告基因及免疫荧光证明目的基因的表达.目的基因转染后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ALP活性明显增高,钙结节增多,骨钙素表达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pEGFP-hBMP-7,基因转染后能诱导W-20-17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转化.

    作者:杨雪超;樊明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牙龈平滑肌肉瘤一例

    平滑肌肉瘤以子宫及胃肠道多见,且多为中老年人.发生于牙龈极为罕见,现就我们收治的一例牙龈平滑肌肉瘤报告如下.

    作者:黄静;陈新明;王丽;孙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即刻种植和即刻修复

    Br(a)nemark教授提出了经典的牙种植修复程序,即要求患者在拔牙术后3~12个月接受牙种植体植入术.随着种植学科的不断发展,为了不断满足广大缺牙患者的实际需求,将拔牙和种植体植入同步进行--即刻种植技术已进入了临床运用阶段.即刻种植具有缩短疗程、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手术创伤、保存硬组织和有利于软组织美学效果等优点,其成功率与延期种植相近,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邓飞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口腔种植的系统学研究

    近年来,国内口腔种植发展很快.在高度关注技术进步的同时,有必要系统的回顾种植学的发展.

    作者:刘福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纯钛表面快速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在纯钛种植体表面快速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新方法.方法20片纯钛片均分为A、B两组.A组用H2SO4与HCl混合液酸蚀;B组用H2SO4与HCl混合液酸蚀,再用5 mol/L NaOH溶液60℃处理24h后,600℃热处理1 h.然后两组试件同时置于仿生液A液和B液中各1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涂层的形貌.结果两组试件表面均可沉积致密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涂层由1~3 μm的小球组成.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其为碳酸化的羟基磷灰石.结论在纯钛表面可以快速沉积碳酸化的羟基磷灰石.

    作者:何福明;陈松;刘丽;赵姗姗;盛祖立;王小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激光焊接影响铸造钛与瓷结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激光焊接对铸造钛与瓷结合的影响.方法铸造纯钛试件分为焊接组和对照组,每组10根.焊接组试件从中间断开,激光焊接后,在焊缝区周围烤瓷.对照组试件中间部分烤瓷,作为对照.X射线能谱分析钛-瓷结合界面元素.采用三点挠曲实验测量钛-瓷结合强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钛-瓷分离面.结果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钛-瓷界面有钛、硅、铝等元素相互扩散.焊接组和对照组试件的钛-瓷结合强度分别为(46.85±0.76)MPa、(41.71±0.55)MPa,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钛-瓷分离面,显示钛、瓷从不同的层面发生分离.结论激光焊接后铸造钛与瓷的钛-瓷结合没有发生改变.

    作者:朱娟芳;何惠明;高勃;王忠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Slit-Robo信号对口腔癌Tb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Slit-Robo信号对人舌鳞状上皮癌细胞系Tb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Robo1受体胞外区单克隆抗体R5作用于Tb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DNA梯状电泳和Hochest-PI活细胞吸收分析法检测Tb细胞凋亡的发生和凋亡率,并通过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在R5单克隆抗体作用下,Tb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凋亡率增高(61.3%);fas和fasL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吸光度值分别为2 022±243.989和2 577±261.222.结论Slit-Robo信号可能抑制口腔癌Tb细胞的凋亡,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fas-fasL蛋白的表达调控而实现的.

    作者:马宇光;王丽京;韩冰;张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型种植体在无牙颌患者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在无牙颌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初步应用.方法2002年5至8月,为4例全身健康情况不良伴牙槽骨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植入14枚微型种植体,磁性固位体覆盖义齿修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每年评估种植体周围皮质骨高度及周围牙龈健康状况,检查修复体戴用情况,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14枚种植体至今全部存留,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X线片检查显示:种植体周围皮质骨高度稳定.除1枚下颌种植体磁性基台折断,余无异常.全部患者对修复体满意.结论利用微型种植体为无牙颌且伴有牙槽骨吸收的患者行覆盖义齿修复是可行的.本组随访3年的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波;林野;邸萍;李健慧;邱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种植体支持磁性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种植体支持的磁性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1999年11月至2005年3月,完成种植体支持磁性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修复25例.本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5~79岁(平均67.6岁).本组共使用95枚种植体.随访时间6~70个月.随访期间采用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评估.结果95枚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未发生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覆盖义齿固位效果良好,达到患者对义齿功能和美观的要求;患者清洁基台和义齿方便,疗效满意.1例Komet种植系统上部基台戴义齿0.5年后折断,1例Frialit-2种植体戴义齿2年后脱落,其余种植体骨结合状态稳定.结论种植体支持的磁性附着体固位的覆盖义齿临床效果可靠,制作方法简单,便于患者清洁基台和义齿,尤其适合老年无牙颌患者.

    作者:邸萍;林野;李健慧;邱立新;陈波;王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即刻种植与种植体早期加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与种植体早期加载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37例,拔牙后即刻植入64枚种植体.36枚为Ⅰ期完成手术,其中无牙颌患者覆盖义齿的种植体17枚均即刻加载;14枚种植体于术后1~2个月早期加载,22枚种植体于3~4个月加载.28枚3~6个月后行Ⅱ期手术,常规修复.结果全部种植体稳定无松动,种植体周围无炎症.X线片未见明显骨吸收,即刻加载和即刻修复的病例与常规方法修复的种植体周围龈袋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即刻种植与种植后早期加载缩短了种植修复疗程,其疗效与常规方法修复无差异.

    作者:柳忠豪;徐欣;许胜;孙爱杰;卢志山;刘利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杜绝交叉感染:一次性三用喷枪喷头

    作者:马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螺旋水刀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螺旋水刀是传统水刀的改进,增加了切割的力度和精度,其原理根据不同组织细胞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相同水压下,细胞间联系疏松的组织先被直径超细的高压螺旋水流所分割,细胞间联系紧密的组织则被分离保留下来,在直视下单独进行处理.因此,选择不同的螺旋水流压力可以保护不同的目标组织,螺旋水刀具有选择性组织切割、术野清晰和无热损伤等优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于2004年2至9月使用螺旋水刀完成腮腺手术3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近期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坤;郭朱明;张诠;曾宗渊;陈福进;陈文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半坡新石器时代成人第三磨牙的萌出状况

    20世纪50年代,在西安市东郊半坡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蕴藏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57年在此遗址的基础上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

    作者:李霞;邵金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的验证研究

    目的通过对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的验证研究及其性质的考评,对该量表的信度、效度作出评价,探讨其在中国人群中进一步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国际生存质量评价(IQOLA)项目的标准程序,对OHIP-14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改造,建立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使用该量表和<口腔健康自我评价表>,对广东省部分地区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居民应用多阶段简单随机抽样法,共抽取592个个体进行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共有592位个体接受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0份,其中数据缺失问卷38份.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93,条目与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在0.53~0.71之间.因子分析提取的4个维度显示,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存在预想的连带关系和逻辑关系.量表得分与自我评价的口腔健康、自我感觉的治疗需要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49(P<0.000 1).结论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其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质,为该量表在中国人群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辛蔚妮;凌均棨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