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444C/T、CRP+1059G/C两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CRP在牙周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中的作用和意义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12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和113名牙周健康或龈炎者(对照组)的牙周临床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CRP水平及CRP+1059G/C、CRP+1444C/T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 CP组中CRP+1059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6.7%(17/252);对照组4.9%(11/226),CP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250.5).结论 CRP+1059G/C、+1444C/T基因可能是CRP的功能性基因,尽管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且CRP+1059G/C、+1444C/T与心血管疾病有相关性,但是这两个基因位点可能对中国汉族人群牙周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影响不显著.
作者:刘娟;孟姝;丁一;吴亚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临床分离的不同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菌株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Pg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的原因.方法 应用培养法和抗生素保护法测定不同fimA型Pg菌株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扫描电镜观察不同fimA型Pg对KB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 所有菌株均可黏附和侵入KB细胞,黏附率为0.523%~37.125%,侵入率为0.017%~3.750%;各fimA型Pg菌株之间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株Pg之间、4株Ⅱ型菌株之间、5株Ⅳ型菌株之间,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g的fimA型与其对KB细胞的黏附和侵入能力无相关性,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影响不同fimA型Pg致病力差异的因子.
作者:高雳;吴亚菲;苗棣;赵蕾;孟姝;王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双抗胶原膜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长期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4例重度牙周炎患者的26颗患牙按单双数法随机分组,分别应用双抗胶原膜(试验组)和牛腱胶原膜(对照组)对3l处垂直型骨吸收和根分叉病变进行GTB治疗,试验组共13例患者,14颗患牙,16处骨缺损;对照组共11例患者,12颗患牙,15处骨缺损.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1、3和6年进行临床附着水平、计算机辅助密度影像分析(computer assisted densitometry image analysis,CADIA)等指标的临床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TR术后1年,试验组临床附着获得是(3.93±1.74)mm,对照组是(2.25±1.90)mm(t=2.146,P=0.044),CADIA值分别增加(53.14±21.35)和(32.96±17.97)(t=2.319,P=0.031).GTR术后6年与术后1年临床附着水平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仅分别平均有0.35 mm和0.34 mm的附着丧失.结论 在6年随访的病例中,双抗胶原膜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所获得的再生牙周组织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作者:尚姝环;李成章;樊明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种类和构成,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牙周炎与DM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采集伴2型DM的CP患者154例(DM组)、不伴DM的单纯CP患者120例(CP组)及40名全身及牙周健康者(N组)的龈下集合菌斑,传统酚-氯仿法提取菌斑DNA,以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福塞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为目标菌,应用以16SrRNA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龈下菌群进行检测.结果 Pg、Aa、Fn、Pi、Tf、Td在DM组中均可检出;与CP组相比,在性别、年龄、牙周状况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轻度牙周炎者DM组Pi的检出率为35%(8/23),CP组为65%(13/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牙周炎者DM组Pg、Aa、Tf的检出率分别为78%(72/92)、27%(25/92)、67%(62/92),CP组分别为58%(35/60)、17%(10/60)、43%(26/60),DM组均显著高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M组Aa、Tf PCR产物的平均灰度值(average gradation,AVG)比值显著高于CP组,Pi的AVG比值明显低于CP组,P<0.05.结论 与单纯CP相比,伴2型DM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Pg、Aa、Tf的数量增多,Pi的数量减少.
作者:马丽;潘亚萍;张建全;谭丽思;刘静波;李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3种桩核材料对4种牙科底层瓷颜色的影响,以期为修复医师正确选择适宜的修复材料提供参考.方法 制作A2色热压铸二硅酸锂玻璃陶瓷(Empress Ⅱ,A组)、Z2色瓷沉积氧化锆陶瓷(B组)、氧化锆陶瓷(Cercon base color,C组)、氧化锆陶瓷(Cereon base,D组)底层瓷试件各5个,A组试件厚度为0.80 mm,B~D组试件厚度为0.50 mm.采用色差计测量4组底层瓷试件在金铂合金、镍铬合金和复合树脂背景上的色度值,并计算每种底层瓷在不同背景间的色差值(△Eab*).结果 B、C和D组试件在不同背景间的色差均值分别为(0.14±0.08)、(0.90±0.20)和(0.99±0.09),不易为人眼所辨别(△Eab*<1.5),而A组试件在不同背景间的色差均值为(2.83±0.70),能够为人眼所辨别(△Eab*>1.5).结论 玻璃陶瓷易受背景颜色的影响,宜在与牙齿颜色相近的桩核条件下使用;氧化锆的遮色能力强,适用于基牙严重变色或染色以及各类非牙色桩核等情况.
作者:马永刚;张念;邓旭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个别正常(牙合)青年(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定位(牙合)平面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43名个别正常(牙合)青年志愿者,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耠平面倾斜度(OP-CP);记录下颌中切牙切点的左右侧咀嚼运动轨迹,测量矢状面垂直向大位移(V)、矢状面水平向前后大位移之和(P+A)、冠状面水平向左右侧方位移之和(L+R)以及(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的夹角,对(牙合)平面倾斜度(OP-CP)与V、(P+A)、(L+R)以及(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的夹角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OP-CP为(2.1±3.8)°.V为(20.22±4.28)mm,(P+A)为(11.42±2.45)mm,(L+R)为(8.62±1.52)mm.OP-CP与(L+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39(P<0.05).矢状面(牙合)平面与牙尖交错位及其附近的咀嚼运动开闭口轨迹近似垂直;OP-CP与咀嚼运动轨迹(牙合)期阶段2.0 mm、(牙合)外期上段的(牙合)平面-闭口轨迹角呈正相关(P<0.05);咀嚼轴角平均为(66.50±7.98)°,与OP-CP不相关(P>0.05).结论 矢状面(牙合)平面倾斜度与咀嚼运动轨迹有一定相关性.(牙合)平面对咀嚼运动(牙合)期闭合轨迹的影响较明显.
作者:林雪峰;李少华;黄卓珊;吴夏怡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Al2O3含量的牙科纳米氧化锫复合陶瓷材料的烧结密度、力学性能和可见光积分透射比,探讨Al2O3添加量对复合陶瓷力学性能及半透明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量Al2O3质量百分数分别为2.5%、5.0%、7.5%、10.0%的Al2O3组和对照组(不含Al2O3)氧化锆陶瓷试件的烧结密度、三点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可见光积分透射比,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形貌.结果 对照组试件常压烧结下烧结密度为(6.04±0.03)g/cm3,接近理论密度,三点弯曲强度为(1100.27±54.82)MPa,断裂韧性为(4.96±0.35)MPa·m1/2,透射比高达17.03%;2.5%、5.0%、7.5%、10.0%Al2O3组随Al2O3含量的增加,试件的烧结密度和透射比下降,断裂韧性有所提高;Al2O3 4组间三点弯曲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Al2O3组试件的断裂韧性为(6.13±0.44)MPa·m1/2,透射比明显降低至6.21%.Al2O3对四方氧化锆晶粒的大小和分布无明显影响.结论 添加Al2O3可影响氧化锆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半透明性,添加复合相需兼顾临床对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和透光性的要求.
作者:蒋丽;赵永旗;张静超;廖运茂;李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效果,为该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59例游离腓骨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31例),A组接受系统下肢康复训练,B组无系统下肢康复训练,A、B组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周、1~6个月,应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主观评价,通过测量踝关节肿胀、内翻、外展、跖屈、背屈角度、(足母)趾肌力和抗阻力量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①术后3个月时,A组术侧踝关节肿胀发生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84%)(P<0.05);②术后6个月时,踝关节内翻评分(B组17.80±7.90、A组19.10±8.05)和外展(B组8.90±3.03、A组11.25±3.99),以及(足母)趾肌力评分(B组4.77±0.61、A组4.96±0.18)和(足母)趾抗阻力量评分(B组3.96±0.97、A组4.62±0.64),各项评分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③术后6个月时,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中,在自我感受评分(B组4.5 ±0.5、A组4.5±0.1)、行走能力评分(B组4.5±0.5、A组4.9±0.3)和总分(B组27.5±1.4、A组28.2±1.1)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对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悦;彭歆;张芳;李楠;崔洁;赵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本期发表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颁发的<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这在中国口腔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事关每一位中国居民,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全国人民身体健康,尤其是口腔健康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牙周炎患者经过彻底完善的系统治疗,再加上细致的牙周维护,可以获得牙周组织长久的健康,而健康的牙周组织是修复、正畸和种植治疗成功的基础.本文就一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系统治疗做一报告.
作者:和璐;于晓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种可造成牙周组织早期和快速破坏的牙周炎类型,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两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有些医师对侵袭性牙周炎束手无策,甚至主张拔除所有患牙;也有的医师在未消除牙周炎症的情况下即刻进行正畸或修复治疗.
作者:唐晓琳;林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由使用不良修复材料、错误的牙体预备和粗糙的修复体制作等原因所致的牙龈病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1-3].银汞充填物悬突引起的牙龈变色也较多[3-4].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线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EDX)显示,部分修复材料的残屑可以进入牙龈结缔组织内,在牙龈组织内可检测到Hg、Ag、Cu、Sn、Zn等元素[5-7].在因贱金属烤瓷修复引起的牙龈炎患者的牙龈组织内也可检测到Ni和Cr等元素.
作者:骆小平;石玉娟;黄晓峰;王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同一手术组使用Focus超声刀完成腮腺手术11例(超声刀组),另选取同期传统电刀手术13例设为对照(传统电刀组).
作者:王旭东;吴延升;曹晓莉;岳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系统的起端,主要由唇、颊、舌、腭、涎腺、牙和颌骨等所组成,具有咀嚼、吞咽、语言和感觉等功能,并维持着颌面部的正常形态.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有20颗,一副是恒牙,为28~32颗.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