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病理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807
  • 国内刊号:11-2151/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195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6
  • 全年订价:5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最新资讯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基础医学
国际刊号:0529-5807
国内刊号:11-2151/R
邮发代号:2-56
创刊时间:1955
发行周期:月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简介

《中华病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Zhonghua Binglixue Zazhi),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我国核心期刊之一;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被国内外众多数据库和检索文摘期 刊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生物学文摘》(B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 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栏目设置

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综述、讲座、技术交流、新技术与病理诊断、学术动态、临床病理讨论、读片讨论、病例报告、专题讨论

杂志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1997年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中华病理学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病理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

  2.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6 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相应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英文摘要可略详,摘要需包含主要研究的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3.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具体要求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规范》。

  (1)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2)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3)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4)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5)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6)图表:请将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若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一致。图不宜过大、过小,高宽比例约为5∶7。线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有关照片图的要求:提供的照片必须是原始图像,要清晰,对比度好,彩色图像的色彩正常。数码照片的图像分辨率为300 dpi或以上,总像素要在300万像素或以上,图像文件最好用JPG格式或TIF格式。图像的形态描述要规范,简明扼要,但不能简单到只写“显微镜形态改变”之类。大体标本照片图上应有缩放比例尺,显微镜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图像的放大倍数(数码照片的放大率最好用比例尺来标注),图中需标注必要的提示或特指符号(包括箭头)。若刊用人像应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签名信,可用传真件。

  (7)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文献DOI号可著录在该条文献最后。举例:

  [1]郑杰. 积极规范地开展肿瘤靶向病理诊断[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1):1-3.

  [2] Moch H, Blank PR, Dietel M, et al. Personalized cancer medicine and the future of pathology[J]. Virchows Arch, 2012, 460(1):3-8.

  [3]丁华野,皋岚湘.乳腺//刘彤华. 诊断病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39-725.

  4.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具体要求。

  5.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6.投稿方式: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需经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投送,注册为作者后选择中华病理学杂志,阅读本刊稿约,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连同纸版的稿件一份及图片一并寄至本刊编辑部。寄至本杂志编辑部。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方可投稿),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7.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病理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病理学杂志发文量
中华病理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荧光原位杂交在诊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2011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口服靶向药物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用于治疗ALK阳性(即有ALK基因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201 3年1月克唑替尼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克唑替尼为ALK阳性的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ALK重排在NSCLC中阳性率较低,仅为3%~7%[1],亦有报道阳性率为11.6% (12/103)[2].如何准确诊断克唑替尼获益人群,使其得到有效的治疗,是肺癌临床病理诊断中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作者:周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wortmannin对高糖视网膜Müller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wortmannin抗眼内新生血管形成的可能.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和Boyden小室迁移实验观察高糖视网膜Müller细胞条件培养基(HGMCM)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50nmol/L wortmannin可明显抑制HGMCM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使内皮细胞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37.82±0.57)%至(21.91±0.23)%,P<0.01],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54.57±1.19)%至(65.59±0.41)%,P<0.01],G2/M期细胞增多(P<0.05).结论 wortmannin对HGMCM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有抑制作用,提示wortmannin具有抗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作者:王越晖;王溪原;王心蕊;倪劲松;辛颖;石博;吴家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原发性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一例

    患者女,24岁.因咳嗽咳血2 d查体发现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1 d于2017年1月3日入住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体检:胸廓对称,胸式呼吸,双侧呼吸动度相等,呼吸运动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检查示:胸廓对称,气管纵隔无移位,其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未见明显闭塞.右肺中叶近叶间裂区见一巨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匀,边界欠清,大小约8.8 cm×8.7 cm,CT值约45 HU,增强扫描后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约26~82 HU.余肺野未见明显密度影.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心包未见异常.CT诊断右肺中叶软组织肿块,考虑肉瘤可能性大.手术见肿瘤位于右肺中叶肺实质内呈圆形,胸膜皱缩,完整切除右肺上中叶送术中病理,诊断为(右肺中叶)恶性小圆细胞肿瘤,支气管切缘未见明显异常.临床彻底清扫右肺门淋巴结.

    作者:岳振营;张静静;魏建国;李文雪;王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lexiform fibromyxoma,PF)的临床病理学待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8例手术病例胃 PF 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光镜下观察 HE 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GLI1基因易位情况,Sanger测序法检测CKIT基因(第9、11、13和17号外显子)及PDGFRA基因(第12、14和18号外显子)的突变状态,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1岁);胃窦6例,胃底2例;肿瘤大径1.2~7.0 cm,平均3.1 cm;肉眼观肿瘤边界较清,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质韧.低倍镜下肿瘤呈丛状或多结节状,浸润性生长;间质富含薄壁小血管及黏液样基质.高倍镜下肿瘤呈束状、席纹状及编织状排列,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未见肿瘤性坏死,核分裂象(0~2)/50 HPF.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波形蛋白(8/8)、平滑肌肌动蛋白(SMA,8/8)均阳性,CD10(4/8)、结蛋白(3/8)、H?caldesmon(5/8)、孕激素受体(PR,5/8)部分阳性,CD117、DOG1、CD3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雌激素受体及S?100蛋白均阴性.分子检测结果:3例检测到GLI1基因易位(3/8),4例行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检测均为野生型.7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24~95个月(平均50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 胃PF是一种伴有肌样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窦部,目前的随访证据表明其生物学行为呈惰性临床经过,诊断时需与胃肠道间质瘤等多种间叶源性肿瘤鉴别.综合考虑肿瘤的丛状生长方式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SMA、PR及CD10对胃PF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GLI1基因易位检测亦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作者:胡桂明;陈慧萍;刘秋雨;石祥呈;吴会芳;冯怡锟;任景丽;王朝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个性化医学时代的病理学

    过去和现在的病理学主要有3个组成部分即尸检、外检和细胞学.尸检曾在20世纪中叶以前占重要地位,20世纪中后期转向外检和细胞学,病理学的重点从学院式病理(academic pathology)转向临床即外科病理(诊断病理).病理医师成为临床医师重要的咨询和会诊专家.

    作者:刘彤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Francis Peyton Rous生平

    作者:严庆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直肠粒细胞肉瘤一例

    患者女,34岁.因直肠出血半年于2007年5月9日来本院就诊.直肠镜检查发现距离肛门5 cm处可见一大小为4 cm×3 cm的隆起,质硬,易出血.实验室检查:红细胞4.22×1012/L,白细胞总数8.30×109/L,中性粒细胞6.03×109/L,单核细胞0.23×109/L,淋巴细胞1.96×109/L,嗜酸性粒细胞0.08×109/L.

    作者:黄文斌;罗新华;李俐;黄悦;赵建华;王劲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CD44对骨肉瘤细胞增殖、黏附和侵袭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4对骨肉瘤细胞增殖、黏附和侵袭特性的影响,探讨骨肉瘤细胞生长侵袭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3株骨肉瘤细胞系MG-63、HOS和U2-OS中CD44的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研究3株细胞系之间CD44 mRNA的表达差异;同时应用MTT法、美蓝-硼酸盐法和微孔迁移技术研究阻断CD44的作用前后3株细胞的增殖、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HOS和U2-OS中CD44的阳性百分率均高于99%,但HOS中CD44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U2-OS(P<0.01);而MG-63中CD44阳性百分率仅为(2.10±0.46)%;Western blot亦证明HOS中CD44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U2-OS(P<0.05),而MG-63中CD44表达为阴性;CD44 mRNA在HOS和U2-OS中的表达也显著高于MG-63(P值均<0.05).HOS的侵袭性显著高于MG-63和U2-OS(P值均<0.01);HOS与MG-63的增殖速率和黏附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U2-OS(P值均<0.01).应用中和抗体阻断CD44的作用之后, HOS和MG-63的黏附性均显著降低(P值均为0.03),U2-OS的黏附性无明显变化(P=0.93);HOS和U2-OS的侵袭力显著降低(P值均<0.01),而MG-63的侵袭力无明显改变(P=0.18);3株细胞的增殖速率均无显著变化(P值均>0.05).结论 CD44能促进骨肉瘤细胞系HOS的黏附和侵袭,并参与U2-OS的侵袭和MG-63的黏附过程,但是不影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速率.

    作者:彭挺生;丘钜世;李智;张萌;梁惠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包括胃肠道、胰腺、胆管和肝、支气管和肺、肾上腺髓质、副神经节、甲状腺、甲状旁腺以及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常见,约占所有NET的55% ~ 70%.我们对56例消化系统NE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Syn)和Ki-67的免疫表型进行分析,进一步学习和体会胃肠胰NET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丽梅;邱雪杉;王恩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的方法简介

    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目前已知HPV有150多种,其中约40种可通过性接触和肛门生殖器区感染而传播.HPV根据它们致癌的风险性而分为低危型(引起湿疣)或高危型(致癌)[1-4].高危型HPV可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外阴上皮内瘤变(VIN)、阴茎上皮内瘤变(PIN)和肛门上皮内瘤变(AIN),以及宫颈、外阴、阴道、肛门或阴茎浸润性癌.低危型HPV可引起生殖器疣,但不会发展成子宫颈癌或癌前病变[3,5-7].

    作者:赵澄泉;杨怀涛;田智丹;黄文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华病理学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中华病理学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华病理学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华病理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