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673-0364
  • 国内刊号:31-1946/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200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期刊标签:外科学
国际刊号:1673-0364
国内刊号:31-1946/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05
发行周期:双月刊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简介

  本刊是组织工程学和整形重建外科学的专业学术期刊,着重报道组织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组织构建和生物材料研发,以及整形重建外科领域的重大进展、新技术和新动态。


栏目设置

论著、经验、综述

杂志收录/荣誉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投稿要求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文稿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关键词摘要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发文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周围神经中许旺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周围神经损伤后,其近、远端神经纤维将发生瓦勒氏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许旺细胞(Schwann Cell)起源于神经嵴细胞,是周围神经的种子细胞.目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主要围绕神经内部结构重建,促进神经纤维再生进行.通过特异性标记物标记、识别移植的许旺细胞,对神经移植效果的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就许旺细胞比较常见的特异性标记物进行综述,以期为许旺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及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提供帮助.

    作者:刘璋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患方疗效汇报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前景

    患方疗效汇报(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近年来在医学领域逐渐发展,主要通过心理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旨在直接从患者处获得量化信息,以查明患者疾病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患者功能状态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治疗的效果.符合规范的PRO量表可以在医疗和科研的各个环节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患方疗效汇报,医疗行为的中心由疾病转移到患者,在注重个性化治疗的整形外科尤为重要.本文对患方疗效汇报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及其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潘思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射频手术机器辅助内窥镜骨膜下额颞部除皱术

    目的 探讨射频手术机器在内窥镜骨膜下额颞部除皱术中的应用.方法 常规内窥镜骨膜下额颞部除皱术中,应用射频手术机器切割及凝固电极行骨膜下剥离,尤其是眶周和额颞移行区充分分离,仔细分离切割皱眉肌、降眉肌及部分额肌,松弛皮肤钛钉固定于颅骨外板.结果 本组1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射频手术机器辅助内窥镜骨膜下额颞部除皱术,能准确分离切割额颞部肌肉,除皱效果确切、持久.

    作者:黄金龙;沈干;闻可;李俊;杨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90锶-90钇敷贴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头面部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90Sr-90Y敷贴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头面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32例头面部瘢痕疙瘩患者首先于皮损内注射得宝松,每4周1次,共3~4次;待瘢痕疙瘩体积缩小、变平后,使用90Sr-90Y敷贴治疗,每次吸收剂量为400~600 cGy,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通常每个部位治疗2~3疗程,总吸收剂量小于80 Gy.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效4例,治愈率为81.25%,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 90Sr-90Y敷贴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头面部瘢痕疙瘩,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烨生;刘影;郝慧钧;孙善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雌激素对皮肤衰老的调控

    衰老是机体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的自然变化过程.随着人体内分泌功能减退,机能出现衰退,适应环境能力下降,内环境稳定性下降,同时在紫外线等的外在损伤下,皮肤下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和基质结构以及代谢发生改变,出现胶原交联、溶解性下降、脂褐素堆积、血管弹性下降等问题,导致皮肤松弛变薄、色斑产生、毛发变白等一系列皮肤衰老表现.雌激素参与了皮肤的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人类皮肤老化与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有关.随着雌激素及其受体作用研究的深入,对雌激素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制也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作者:张欢;李青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构建携带hTERT基因的慢病毒重组载体及其包装和表达

    目的 构建含hTERT基因的慢病毒重组载体,进行病毒包装并检测hTERT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PCR扩增hTERT,插入慢病毒载体,并与包装质粒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并测定其滴度.Western-Blot检测慢病毒液感染293T细胞后hTERT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hTERT的慢病毒重组载体,滴度为2.79×107Tu/mL,Western-Blot检测显示慢病毒液感染的293T细胞中hTERT基因高表达.结论 含hTERT的慢病毒重组载体成功构建并包装后能够顺利感染293T细胞,并阳性表达目的基因.

    作者:马迪;严佶祺;彭承宏;施敏敏;傅文祎;王维杰;李宏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颜面部外伤的美容外科治疗

    1 临床资料本组103例,年龄4~58岁.颜面部外伤多发生在较秃起的部位如颏部、额部、鼻部、唇部.伤口常创缘不整齐呈锯齿状,内有坏死组织或者伤口小而深,刺入物折断可在组织内存留成为异物.

    作者:陈从柏;解为慈;李振刚;刘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7β雌二醇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和弹性蛋白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17β-estrogen,17β-E2)在不同时间点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B)合成胶原及弹性蛋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FB,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17β-E2(10-7、10-8、10-9、10-10、10-11 mol/L),继续培养24 h、48 h、72 h,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提取相应的RNA,RT-PCR检测经17β-E2处理后的hSFB的Ⅰ、Ⅲ型前胶原及原弹性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结果显示,17β-E2处理组较空白对照组前胶原及原弹性蛋白表达水平在24 h没有变化,48 h时明显上调,72 h时呈现下降;在48 h时,17β-E2对前胶原与原弹性蛋白的影响,10-10 mol/L组上调作用较其他浓度组明显;在48 h时,同一浓度17β-E2对前胶原蛋白的促进作用较原弹性蛋白明显,尤其是对Ⅲ型的促进作用更强。结论17β-E2对胶原及弹性蛋白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对其影响不同,在10-10 mol/l、48 h时作用强。

    作者:孟飞;王丽;王彦;郗林鹤;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目前,软骨组织工程已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为临床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已经成为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但其大规模临床应用尚存在诸多困难.现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就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种子细胞、生物支架材料、体内外构建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莹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体外长期培养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具有体外增殖能力强及多向分化潜能,是目前临床应用的重要组织工程种子细胞.MSC经体外培养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是否发生改变,是临床应用中亟待了解的问题.本实验以正常成人骨髓源MSC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学、细胞化学和染色体显带技术,观察了体外不同传代次数的MSC表面表型、分化能力和核型改变.结果显示: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培养的MSC向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依次减弱,但并不伴有细胞表面标志和核型的改变.这一结果提示,尽管体外培养的MSC遗传稳定性好,但高度增殖使细胞多向分化能力非同步逐渐丧失.因此在以MSC作为种子细胞构建不同的组织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扩增培养代数以便获得理想的细胞数目扩增同时保留细胞佳分化能力.

    作者:张明伟;于晓妉;郭子宽;吴英;江小霞;刘元林;毛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baiqian** 的反馈: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