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673-0364
  • 国内刊号:31-1946/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200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外科学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年1期文献
  • 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总结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修复6例手和足部软组织缺损.结果 除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愈合外,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顺利.术后随访22~52个月(平均30个月),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 游离阔筋膜张肌穿支皮瓣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以及皮瓣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手和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功林;陈克明;郁辉;王干生;赵来绪;杨军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复杂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难愈性创面,应用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负压引流持续时间、更换次数、愈合方式以及应用游离皮片移植及皮瓣转移的愈合情况.结果 单例患者敷料套件更换次数少2次,多6次,首次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不同程度增生10例;继续应用改良技术固定游离皮片移植愈合10例,皮瓣转移修复1例,11例难愈性创面全部愈合.结论 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创面条件,确保皮片及皮移植瓣成功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韩飞;陈郑宇;李鑫;刘华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D204阴性人脂肪来源细胞体外成软骨潜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比较CD204+和CD204-两种人脂肪来源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和体外诱导成软骨的能力.方法 分离培养人脂肪来源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分选,分别获得CD204+和CD204-两种细胞.将这两种细胞培养扩增至第2代,观察其形态学特点;成脂、成骨定向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定性;同时将两种细胞进行pellet成软骨诱导分化,比较体外诱导成软骨的能力,并以HE、Safranin O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等进行鉴定.结果 经流式细胞分选,脂肪来源细胞中CD204表达阳性率约为10%.分选后的CD204+和CD204-细胞均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但CD204-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成脂诱导10d后,两组细胞油红O染色均可见胞浆内有大量红染脂滴,但 CD204+细胞具有更强的成脂潜能.成骨诱导2周后,两组细胞茜素红染色均可见钙结节红染,而CD204-细胞具有更强的成骨潜能.同时,细胞pellet成软骨诱导4周后,大体观可见CD204-细胞组pellet形成白色透明样软骨成分,而CD204+细胞组pellet外观微黄.HE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CD204-组pellet可见成熟软骨陷窝形成,SafraninO染色显示CD204-组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沉积;而CD204+细胞组pellet则呈纤维化改变.结论 脂肪组织来源的CD204-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且有良好的成软骨潜能,可以成为软骨组织工程良好的种子细胞来源.

    作者:丁金萍;孙恒赟;陈谨君;张文杰;刘伟;曹谊林;周广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对A549肺腺癌细胞体外胀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及胀亡的影响.方法 用机械融合法制备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将肺腺癌A549细胞暴露于该粒子中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MTT法检测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体外作用于人肺癌A549细胞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时相变化.结果 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在体外对人肺癌A549细胞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肺癌细胞的生长阻滞于G2/M期,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空泡化,染色质凝集,胞浆溶解.结论 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具有体外抗肺腺癌系A549的作用,细胞增殖阻滞于G2/M期,阻断细胞周期的进展,导致癌细胞溶解坏死,诱导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陶显东;钟镭;薛磊;赵学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常用的两种面部测量方法在眉眼部测量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对直接测量法和照片测量法在眉眼部测量中的结果比较,分析两者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差别和问题.方法 随机选择20例测量对象,年龄22~27岁,分别用直接测量法和照片测量法对其眉眼部的内眦点间距离、内外眦点间距离、眼裂的高度和瞳孔处上睑缘至眉弓下缘的距离进行测量,然后用SAS 6.12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侧内眦点间的距离和眼裂高度在两种测量方法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左右两侧内外眦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瞳孔处上睑缘至眉弓下缘的距离,在两种测量方法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 直接测量法和照片测量法虽然在某些部位的测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各自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测量时应取长补短,尽量减少误差的产生,终得到可靠的结果.

    作者:唐梦遥;程丽英;张余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对人牙髓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拔除的无龋坏、无牙周疾病的健康前磨牙及第三磨牙,获得牙髓,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扩增后取第4代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hDPCs在含2%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αMEM培养基中加入10-8 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培养,对照组单纯使用含2%FBS的αMEM培养基培养.在细胞培养第1、3、5天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培养的第1、5、10天分别进行ALP染色及ALP定量分析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细胞培养第10天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显示,实验组培养第3天及第5天可见hDPCs增殖活性得到显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ALP染色及定量测定:培养10d后,地塞米松实验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茜素红染色结果:培养10 d后两组细胞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钙化结节形成,但是实验组钙化结节形成数量较多.结论 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可以成功体外培养hDPCs.10-8 mol/L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hDPCs的增殖活性,提高hDPCs的ALP活性及矿化能力.

    作者:邹慧儒;张兰成;秦宗长;杨敏;Steven BROOKES;Xuebin YANG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颈阔肌瓣双向翻转在颈部严重瘢痕增生挛缩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颈阔肌瓣双向翻转技术在修复颈部瘢痕挛缩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15例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利用颈阔肌瓣双向翻转技术加深颏颈角并形成缓和自然的颈胸部过渡,颈部创面移植厚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结果 15例患者皮片均成活良好,颏颈角明显,颈部自然曲线和活动度基本恢复,效果满意.结论 颈阔肌瓣双向翻转技术能有效解决颈部瘢痕挛缩,具有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纪赓;王守宝;罗旭松;李罗珠;杨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酶洗法制备兔组织工程气管支架的周期研究

    目的 探讨酶洗法制备兔气管支架的适宜处理周期.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n=6).以新鲜未处理气管作为对照组(A组),按照酶洗法2、3、4个周期处理气管作为实验组(B组、C组、D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标本处理后光镜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观察超微结构,并测量气管大拉伸力、破裂力、变异率等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B、C组气管支架的大拉伸力、大破裂力和变异率均显著大于A、D组;组织学观察显示A组有大量黏膜上皮细胞,B组见部分黏膜上皮细胞,C、D组未见黏膜上皮细胞;电镜扫描显示实验A、B、C组气管支架的细胞基质和胶原纤维明显多于D组.结论 经酶洗法处理3个周期的兔气管支架具有理想的去抗原效果和生物力学性能,并具有较完整的细胞外基质,适合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同种异体气管.

    作者:李建忠;张志培;汪健;吴凡;金岩;韩勇;姜涛;闫小龙;倪云峰;赵晋波;李小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膜瓣复合异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

    目的 探讨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嵌入开窗的异体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兔胫骨去抗原后制备异体骨标本,制作大段骨缺损动物模型.以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复合开窗的异体骨进行修复.将6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以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嵌入开窗的异体骨进行修复;对照组以骨膜瓣直接包裹异体骨进行修复;空白对照组以异体骨直接进行修复.术后观察骨缺损大体标本及X线影像,对移植物及其周围软组织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骨缺损骨痂形成并改造塑形,新生血管长入骨缺损处,其血管化、新骨形成和骨单位成熟均较对照组早.结论 以带血管薄层皮质骨-骨膜瓣嵌入开窗的异体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可缩短骨缺损修复的时间,优于以骨膜瓣直接包裹异体骨的方法.

    作者:张大伟;田清业;刘光军;刘雪涛;王谦;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DLLA可吸收膜厚度对肌腱黏连和愈合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聚-DL-乳酸(Poly D,L-lactic acid,PDLLA)可吸收膜厚度对肌腱黏连和愈合的影响.方法 3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A组,11只)、实验组2(B组,11只)和对照组(C组,9只)3组,建立双后肢第二趾趾深屈肌腱损伤模型.A组肌腱吻合处包裹一层PDLLA可吸收膜,B组肌腱吻合处包裹三层PDLLA可吸收膜,C组不使用PDLLA可吸收膜.术后观察可吸收膜完整性,通过肉眼观察、病理切片、肌腱滑移距离及抗张强度评估肌腱黏连和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2周观察,A组可吸收膜大部分破碎,B组可吸收膜大部分完整.术后6周大体观察,A组可见肌腱吻合口轻度纤维黏连,B组可见肌腱吻合处梭形膨大,表面光滑,C组可见肌腱吻合处广泛致密的纤维黏连.肌腱滑移距离结果,A组与C组、A组与B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P<0.01).抗拉强度测试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增加PDLLA可吸收膜厚度可有效预防肌腱黏连且不影响肌腱愈合.

    作者:郭效朋;王晓盼;沈尊理;黄一雄;张兆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耳软骨管法在招风耳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耳软骨管法在治疗招风耳畸形中的疗效.方法 对13只招风耳行耳整形术,通过耳软骨法使耳廓和乳突的距离缩小,减小颅耳角,纠正招风耳畸形.结果 13只招风耳术后随访1~24个月,均获得满意效果,无复发.结论 耳软骨管法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钢;卫红;孟宝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0例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采用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处断裂,分析临床效果及优缺点.结果 随访6~24个月,未发生肌腱再次断裂及手指严重功能障碍.按照Dargen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5%.结论 应用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陆剑锋;刘宗宝;崔志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脂肪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脂肪组织中,能够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成许多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系,具有一般干细胞的特点,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本文就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古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的调节机制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形成中枢神经系统轴突的髓鞘.近年来,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以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及髓鞘化中枢神经系统轴突的潜能而引起关注.本文将综述在发育过程中调控OPC分化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细胞骨架水平、转录水平、时空水平以及轴突水平等方面.

    作者:蒋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细胞永生化研究进展

    许多研究表明,肝细胞治疗已成为肝功能衰竭及先天性肝代谢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肝细胞获取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肝细胞永生化已成为可能.本文就肝细胞永生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同种异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同种异体移植后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因此逐渐成为再生医学和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同种异体BMSCs (Allogeneic,allo-BMSCs)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进入临床应用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同种异体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武京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