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希望能够找到通过对皮肤肿瘤进行侵袭性评估的方法,来指导临床肿瘤扩大切除范围,以及切除后创面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 选取包括正常皮肤、脂溢性角化症、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癌临床病理标本,石蜡包埋后连续切片,进行E-cadhefin、β-catenin和HER-2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染色结果以评价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侵袭性.结果 正常皮肤及SK皮肤表皮细胞高表达E-cadherin和β-catenin,而皮肤基底细胞癌与皮肤鳞癌的表达下降.皮肤基底细胞癌与皮肤鳞癌中HER-2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皮肤及SK皮肤升高.结论 E-cadherin、β-catenin和HER-2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是评估肿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临床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邵哲人;姜方震;满孝勇;包祺;王璐;钱欢;胡学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陈旧损伤的诊治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单束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ACL.本组共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18~46岁(平均31.6岁);观察术后Lysholm评分及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变化.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 ~24个月(平均12.5个月),均未发生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前Lysholm评分为42~64分(平均53.2分),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3.4~4.3 mm(平均3.72 mm);术后Lysholm评分为88~96分(平均93.2分),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1.2~2.4 mm(平均1.64mm).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ACL,是一种治疗ACL陈旧损伤的可靠方法,术中在治疗关节失稳的同时,需同时对关节内软骨、半月板等结构损伤进行修复,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本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强;张洪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面部肥厚型鲜红斑痣(Port-wine-stain,PWS)并上唇突出畸形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0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综合方法治疗面部肥厚型鲜红斑痣并上唇突出畸形89例,治疗包括面部上唇部皮肤使用595 nm超脉冲激光治疗、上唇深部平阳霉素注射和手术切除部分上唇及增生突出的唇黏膜.结果 上唇部一次成形39例,二次成形20例;30例行面部及上唇部PWS切除并行自体厚皮片移植,3~6个月后行上唇部皮肤及唇黏膜部分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唇闭合及外形满意.结论 通过对上唇部突出畸形的手术并结合激光治疗等方法,使患者术后外形完美,患者满意度高.本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申;张歌;陶宇;王银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人毛囊干细胞成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中性蛋白酶(Dispase)分离人毛囊干细胞,用含10 ng/mL VEGF、2 ng/mL bFGF及10%血清的EGM-2诱导液对其诱导,以无诱导因子的基础培养液为对照组,对每代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诱导4代后,检测vWF(von Willebrand factor)与CD31的表达.结果 在诱导液的作用下,细胞形态逐步向内皮细胞的铺路石样形态转变,对照组细胞形态改变不明显.至第4代,实验组已明显表达vWF与CD31,对照组表达不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实验组阳性表达率近80%,对照组则低于5%;RT-PCR显示,实验组表达vWF,对照组未见明显表达.结论 使用含10 ng/mL VEGF、2 ng/mL bFGF及10%血清的EGM-2诱导液,可在体外诱导人毛囊干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许志成;李宏;张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24例闭合距骨颈骨折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19~52岁(平均35.3岁).所有患者均采取内外侧联合入路.观察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7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3例患者距骨骨折获得愈合,1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2例,距骨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例.按Hawkins疗效评价标准,本组患者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9.2%.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使骨折固定更加坚固,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会新;李向利;贠云飞;赵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同期矫治鼻畸形及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 鼻内镜下采用Killian切口和与其相连的大翼软骨间切口,显露畸形鼻骨结构及鼻中隔偏曲部位,松解牵拉力量,鼻中隔成形术消除鼻中隔畸形,截骨及复位鼻骨,使其解剖复位,重塑鼻支架.结果 本组27例,均获满意效果,无复发和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可同时矫正鼻中隔及外鼻畸形,消除致畸原因,重塑外鼻支架,达到了恢复鼻腔通气功能与外鼻美容的双重效果.
作者:王庭阔;谭章梅;翁文红;廖天义;陆冬凌;陈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RNA干扰蛋白聚糖酶-2(Aggrecanase-2)对大鼠肋软骨细胞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肋软骨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针对Aggrecanase-2的载体质粒转染软骨细胞,观察转染后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检测Aggrecanase-2 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多糖(Aggrecan)的变化.结果 RNA干扰Aggreanase-2对细胞生长速度及形态无明显影响,可明显降低Aggrecanase-2的mRNA表达水平(P<0.05),增加Aggrecan的含量(P<0.05).结论 抑制Aggrecanase-2可减少蛋白多糖的降解,RNAi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软骨细胞基质代谢的工具.
作者:王正辉;杨壮群;吴宝俊;常会敏;Kamal Mustafa;卢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利用脂肪干细胞在生物反应器内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平滑肌层的可行性.方法 用抽吸的脂肪获取脂肪干细胞,在生长因子TGF-β1和BMP4作用下诱导成平滑肌细胞,然后将诱导的平滑肌细胞接种于PGA上,将细胞-材料复合物置于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培养,在模拟胚胎发育血流动力学的刺激下(搏动频率:75次/分;扩展量<5%),构建小口径的血管平滑肌组织.培养8周后,取材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测并与正常血管对比.结果 脂肪干细胞在TGF-β1和BMP4的诱导下,细胞呈现平滑肌细胞特有的“波峰-波谷”样生长特点,并表达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α-SMA 、SM22α、calponin和SM-MHC;反应器内培养8周后,构建的管状组织胶原分泌旺盛,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弹性.结论 利用脂肪干细胞可在体外生物反应器内构建组织工程化小口径血管平滑肌层,为临床上小血管病变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途径.
作者:王琛;郭芳芳;张昀;巩伦礼;崔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采用外侧小切口技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6例.结果 手术切口8~12.0 cm;手术时间25~35 min.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2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4分.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患者易接受.
作者:刘伟;熊浩;林伟文;夏雄超;区彩琼;赖茂松;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Rbp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Gpc3 (Glypican family of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Clqtnf3 (Collagenous repeat-containing sequence of 26 KDa protein)等新致病基因在颅缝早闭症中的发病机制,为疾病非手术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以Crouzon综合征Fgfr2cC342Y/+小鼠为实验模型,应用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研究小鼠颅缝闭合模式;以Fgfr2cC342Y/+模型,RT-qPCR研究Rbp4、Gpc3、C1qtnf3等新致病基因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其在颅缝闭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体外培养的Fgfr2cC342Y/+小鼠颅缝细胞为模型,研究基因突变动物细胞增殖与代谢改变.结果 获得Fgfr2cC342Y/+小鼠后额缝、冠状缝、人字缝、矢状缝等颅缝闭合模式,随颅骨发育、颅缝闭合,OC (Osteocalcin)、ALP(Alkaline phosphatase)表达增加,目的基因Rbp4、Gpc3、Clqtnf3表达下降,Msx2(Muscle segment homeobox gene 2)表达增加,杂合子与野生型小鼠之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与前期人颅缝组织Microarray研究结果一致.Gpc1 (Glypican family of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FliⅠ(Flightless Ⅰ)在颅缝闭合中的表达较恒定,野生型与杂合子之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体外培养Fgfr2cC342Y/+小鼠颅缝细胞,CellTiter96 MTS和Quant-iT Picogreen dsDNA细胞增殖与代谢分析结果显示,Fgfr2功能获得性突变可促进冠状缝细胞的增殖,从而导致成骨增加,颅缝早闭.结论 Fgfr2cC342Y/+模型新致病基因表达趋势与前期人颅缝组织Microarray研究结果一致,Rbp4、Gpc3、C1qtnf3可能在颅缝早闭中具重要调控作用.
作者:杨娴娴;Jodie T Hatfield;Susan J Hinze;穆雄铮;Peter J Anderson;Barry C Powell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截骨方法以纠正Binder综合征患者的中面部凹陷和鼻畸形.方法 选取上海第九人民医院8例Binder综合征患者.采用改良鼻-上颌-硬腭截骨联合肋软骨充填,纠正面中部凹陷及鼻畸形.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面中部及鼻突度维持正常.骨块及鼻假体固位良好,无明显吸收.定位测量结果S-N距离增加约5 mm,SNA角度增加约10°;软组织测量面角增加约8°,鼻唇角增加约10 °.鼻尖前移约1 cm.患者对术后结果均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改良鼻-上颌-硬腭截骨联合肋软骨或鼻假体充填,可以纠正Binder综合征患者面中部凹陷畸形;同时,肋软骨隆鼻可用于纠正该综合症患者的鼻畸形,术后效果良好.
作者:王衡健;袁捷;张英;韦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体外研究鼠尾皮肤成纤维细胞(MTSF)发生老化时,ANGPTL-1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不同年龄原代鼠尾皮肤成纤维细胞,并检测老化细胞的COL1、COL3及透明质酸合成量.用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ANGPTL-1基因及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含量.结果 ANGPTL-1基因在青年组鼠尾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成纤维细胞COL1 、COL3及透明质酸合成量显著低于青年组成纤维细胞(P<0.01).结论 ANGPTL-1基因可能是延缓鼠尾皮肤成纤维细胞老化的重要基因之一,可应用于皮肤抗衰老的研究.
作者:宋仁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周围神经损伤后,其近、远端神经纤维将发生瓦勒氏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许旺细胞(Schwann Cell)起源于神经嵴细胞,是周围神经的种子细胞.目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主要围绕神经内部结构重建,促进神经纤维再生进行.通过特异性标记物标记、识别移植的许旺细胞,对神经移植效果的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就许旺细胞比较常见的特异性标记物进行综述,以期为许旺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及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提供帮助.
作者:刘璋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能力,有望运用于医学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皮肤损伤的再生.年轻化作为皮肤组织再生的另一种形式,干细胞同样有可能在该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干细胞用于皮肤组织再生及年轻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常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以往认为心肌再生极为困难,近年来随着种子细胞的研究深入,心肌再生已成为可能,细胞移植已成为心肌病损替代治疗的新兴方向.本文就心肌再生研究领域中用于移植的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磊;邓子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