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4-4140
  • 国内刊号:11-3017/P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特种医学
国际刊号:1004-4140
国内刊号:11-3017/P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1992
发行周期:双月刊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简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CT科技的前沿和进展。期刊设有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工业CT、医学CT、综述和信息等栏目,是从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也是图书、情报等部门的信息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是我国少数专门刊登CT理论与应用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之一,经过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理论与方法、地球物理CT、医学成像与图像分析、能谱CT、医学CT、综述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颁发的优秀期刊证书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投稿要求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作者投稿件时若无专门说明,则表示作者和《CT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都共认:

  1.投稿稿件为原创作品、无一稿两投。稿件中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

  2.作者应保证稿件内容不涉及保密问题。凡涉密单位作者投的稿件,如作者单位为公安、军队等院校或科研单位,作者应提供稿件不涉密证明。

  3.稿件自确定发表之日起,除作者特别说明外,按惯例其专有出版权、汇编权、发行权和网络传播权即授予《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作者拥有论文著作权中的其他权利。

       4.CT理论与应用研究稿件要求

  4.1所投稿件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层次分明,论述精练,语言准确,符合规范。

  4.2量、符号和单位

  期刊刊登论文中的量名称、量符号及其单位采用国家标准。量(代表变动性数字)符号,以及坐标轴的符号均排斜体;矢量、张量排黑斜体;量符号的下标,属“变动性的”用斜体,其他情况用正体。量符号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其量名称及单位。

  单位名称及符号采用国际标准制,单位符号用正体。常用的数学符号(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转置符T,微分符d等)排正体。外文缩写词必须符合国际规范,缩写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需要标明全称并说明中文含义。

  4.3图件

  投稿稿件请附必要的图件。图件要求具有科学性,符合规范,清晰美观,能直接用于制版,图件的精度不小于300线。每幅图件注明唯一图号和图题,图号和图题在图的下方,用小五号宋体字。坐标轴以“量符号/单位”规范形式表示,如f/Hz,v/(mA·s-1)。图中内容要用六号宋体字。对于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符合我国规定的地图出版要求。必要时可加图注,图注用六号宋体字。

  4.4表格

  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线。表号和表题置于表的上方(小五号宋体字)。表中量和单位的标示形式同图(六号宋体字)。图表直接列于文中,勿另置。

  4.5参考文献

  投稿稿件遵循著作权法,凡引用他人资料、数据、方法、图表以及结果、结论的,必须注明出处,列出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详见“《CT理论与应用研究》投稿样式”(可向编辑部索取)。

  4.6请提交论文研究工作的基金来源、编号,以及200字以内的第一和通讯作者简介(见投稿样式)。

  5.CT理论与应用研究注意事项

  5.1投稿一般采用电子投稿方式,也可寄一式3份机打稿件。特别鼓励有条件的作者在线投稿。

  5.2投稿者可建议2-3名评审者(请注明学位、职称、研究领域、单位和详细联系方式),以及要求回避的评审者。供编辑部参考。

  5.3来稿如不符合以上要求,将退作者修改后再投。请投稿者自留稿件底稿,刊用与否恕不退稿。除双方另有约定之外,一般作者3个月未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5.4来稿一经采用,酌寄稿酬并酌收版面费。赠送抽印本20份及样刊。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发文量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恶性肿瘤背景下胃壁增厚的CT观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化学治疗与胃壁增厚的关系.材料与方法:胃以外身体其它部位恶性肿瘤患者140例,均行腹部CT扫描,男性81例,女性59例.140例中,化疗病人110例.原发肿瘤为肺癌,肝癌,结肠癌,乳腺癌,血管肉瘤,小肠恶性间质瘤,子宫颈癌等.当日晨禁食、扫描前口服2%-3%的泛影葡胺300ml~500ml或清水300ml~500ml后行腹部CT扫描.结论:通过对140例恶性肿瘤和化学治疗背景的患者胃壁厚度的分析,胃以外身体其它部位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胃壁往往增厚.胃壁增厚与恶性肿瘤及与化疗存在正关联的关系.

    作者:杨俊泉;李晓阳;马巨文;钟洪波;胡文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基于卷积反投影法重建康普顿背散射扫描图像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卷积反投影算法重建康普顿背散射扫描图像.该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数据修正简单的特点.

    作者:黄峰;邵立康;丁厚本;沈建华;史国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地震CT在芭蕉箐隧道地质灾害诊断中的应用

    计算机层析成像简称为CT,是一种利用在物体周边所得到的某种物理量的一维投影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物理特定层面上的二维图像和依据一系列二维图像构成三维图像的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CT探测技术在芭蕉箐隧道中探测应用情况.针对芭蕉箐隧道上、下行线中部均出现坍塌,按照规范的方法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勘测,经过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等阶段的工作,本次勘探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作者:张奂欧;胡玉瑞;赵永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锥形束重构解析算法的研究历程及内在联系

    本文提出了锥形束重构解析算法研究历程中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锥形束重构领域相关数学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与发展的脉络,剖析了锥形束重构研究过程中各算法的内在联系.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研究工作的某些关键问题.

    作者:李真真;杜明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层析成像技术在多相流检测的应用研究

    在对各种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多相流检测技术--电阻抗成像技术,并且提出了一种应用于EIT图像重建的新算法,该算法通过融合遗传算法和Landweber迭代算法的优点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重构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EIT系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多相流检测系统,所采用的算法兼备收敛稳定性好及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作者:曹常利;赵文仓;于新波;袁仲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T能谱成像对肝脏微小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肝脏微小转移瘤患者应用CT能谱成像诊断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微小转移瘤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的CT诊断,研究组应用CT能谱成像的诊断方法,对比诊断结果.结果:对比诊断结果,研究组诊断出的病灶个数以及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漏检率以及误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应用诊断方法的诊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以及特异性都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治疗效果,研究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T能谱成像诊断肝脏微小转移瘤患者,有助于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利于患者改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震;印春涛;陈望;姚选军;钱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行腹部CT血管造影诊断肠扭转,并经手术证实病例资料。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重建方式显示肠系膜血管。结果:14例均正确诊断,主要征象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14例),肠管的漩涡征(14例),鸟喙征(10例),肠壁水肿(8例),肠系膜水肿(7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肠系膜血管显示直观、明确,能够显示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对肠扭转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权强;汪秀玲;胡春峰;荣玉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晶体定向仪控制平台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根据晶体定向仪使用X射线探测晶体晶向和晶向夹角的需求,利用LabVIEW调用动态函数库dll文件的方式对晶体定向仪控制平台进行设计.该平台的主要控制设备为以运动控制卡驱动的五维运动样品平台以及用于采集X射线光的Laue双目探测器,终实现控制探测器采集从单晶样品不同位置的背反射X射线光并完成相应的衍射斑点图像数据输出,同时满足面向用户对样品平台及探测器的控制实现可视化操作界面的开发要求.设计的控制平台运行稳定,并在晶体定向仪平台上完成了软件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验证,在单晶叶片的测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杨雄斌;刘鹏浩;庄凯;李婷;秦秀波;谢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地质雷达在三峡工程施工应用研究

    长江三峡工程施工阶段面临众多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和施工技术难题,寻找一种快捷、高分辨无损探测手段查明施工中出现的隐蔽的地质缺陷或质量问题,无疑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起到保证作用,采用地质雷达手段,探明了开挖过程中花岗岩体不均匀风化分布范围:圈定出较大断层及风化夹层的延伸范围和产状:并进行了专用高速公路质量检查等,文章结合三个实例介绍应用情况。经现场验证,探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张明 刊期: 2000年第z1期

  • 新型嵌入式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研制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MCA)是一种独特的专业测试仪器.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嵌入式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并分别对其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和应用实例进行简单的描述.

    作者:周春燕;李波;丁厚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小鲸** 的反馈:

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