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征稿范围
本刊接收与医学科研管理领域相关的论著类来稿。
2 来稿要求
2.1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规范。
2.2 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
2.3 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具体要求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规范》。
2.3.1 医学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
2.3.2 统计学符号 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2.3.3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2.3.4 文字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2.3.5 数字用法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3.6 数字出版信息 标注数字对象标志符号(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DOI标注于每篇文章首页脚注的第1项。
参照IDF编码方案(美国标准ANSI/NISO Z39.84-2000)规定,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标注规则如下:“DOI:统一前缀/学会标识.信息资源类型.杂志ISSN××××-××××.年.期.论文流水号”。即:“DOI:10.3760/cma.j.issn. ××××-××××.yyyy.nn.zzz”。
对于优先数字出版文献,在期刊印刷版该文首页地脚部位应注明其数字出版日期和数字出版网址。
2.3.7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
2.4 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要求。
2.5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6 投稿方式:《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请经《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网站中的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投送(网址为:http://zhyxkygl.ijournals.com.cn/ch/index.aspx),注册为作者后,请先阅读本稿约,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并将授权书及专家审稿费(40元/篇,邮局汇款)寄至本刊编辑部。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以上几项资料齐备后方可进入审稿程序。
稿件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级或部、省级或其他各类基金资助,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角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2.7 作者:(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科技与风险投资,当今中国的热门话题.生物医药产业是继信息产业之后成为全世界市场竞争的第二个热点领域.本文分三个部分开展讨论,第一部分主要说明生物医药科技领域面对难得机遇,需要钱;第二部分简要介绍我国科技风险投资的状况;第三部分分析讨论生物医药科技引进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及用四种模式引进风险投资.
作者:孙建中;杨伟文;焦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社会和谐发展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比其他学科更强调人文主义.医学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研究的项目不仅要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而且更要注重伦理道德问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生物医学期刊开始注重医学论文的伦理道德问题.本文结合国际期刊编辑委员会2010年发表的《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及出版物伦理委员会所关心的问题,结合医学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伦理道德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邹强;盛晓阳;曹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制定临床研究中电子数据采集(EDC)的数据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分析EDC工作流程的特点,参考国内外数据管理行业规范,从实际操作层面总结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数据管理部在EDC应用中的数据质量控制经验,制定EDC的数据质量控制策略.结果 EDC的应用改变了临床研究的数据管理流程,这决定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制定质量控制策略,即:选择恰当的EDC系统、合理设计和构建电子病历报告表(eCRF)、标准化研究中心/用户管理流程、及时准确在线填写eCRF、准确捕获/对接外部电子数据、有计划的数据监查和稽查、及时高效地疑问数据解决、严格的数据库锁定和解锁操作规范.结论 目前我国的临床研究尚处于从传统的纸质数据采集(PDC)向EDC模式转变的初级阶段,制定和采用切合EDC工作流程的质量控制策略可优化数据质量控制的过程和结果.
作者:胡健萍;谢高强;姚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研究机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的成效与经验,探讨建立综合性医院研究机构评估体系的作用和方法.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建立医院研究机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通过总结经验法,对国内外研究经验进行归纳,并通过实际操作,总结医院现行评估体系运行效果.结果我院现行的评估体系是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结论在综合性医院中建立一套对院级研究机构工作绩效的评估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我院现行的评估体系具有可借鉴之处,同时也有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程英升;张天晔;何梦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在于通过管理手段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分配,对我国科技政策转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的整合,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跨领域的团队协作.协同创新是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的内涵要求.探索协同创新的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方式是推动我国转化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周来新;罗长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综合医院具有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肩负着推动医学科学进步的重任,还是医学生临床成长的摇篮,中心实验室是完成后两个任务的重要基地.我们认为中心实验室发展要从以下4个方面人手.①加强中心实验室的研究基地建设,满足医院科研教学的需要.②充分挖掘实验标本和科研选题优势,体现综合医院中心实验室的特色.综合医院应利用特殊病例、典型病例、疑难病例多,便于进行与临床有关的科研选题,体现综合医院的科研特色.③中心实验室要加强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壮大自己.④中心实验室要从人才、设备、运行3方面强化管理,降低科研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使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
作者:刘建荣;黄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中医临床学科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资助经费和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给中医临床学科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如何加强对中医临床学科建设的管理和引导,如何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如何评估学科建设绩效等,成为困扰政府主管部门、学科自身和学科依托单位管理部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龙华医院临床学科现状进行初步分析,针对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探讨.
作者:张奕缨;安红梅;季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精准医学研究离不开对新一代生命组学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而这些个体化大数据中不可避免的会包含大量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保护受试者和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共享.方法 汇总并分析国内外有关精准医学大数据与隐私保护的相关政策,并从技术研发、伦理规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精准医学大数据隐私保护体系的搭建进行探讨.结果 提出了包括伦理规范及制度建设、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研发、面向受试者和患者的隐私安全教育、充分透明的知情同意及其他相关措施在内的系统搭建精准医学大数据隐私保护体系的建议与对策.结论 通过多种举措系统搭建精准医学大数据隐私保护体系的建议将为我国政府早日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参考,该保护体系的建立也将为精准医学研究保驾护航,促进精准医学的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徐新杰;朱玲;黄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在多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实践中发现:领导的高度重视是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良好奠基;岗前培训是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各项制度规定,由学科统一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注重培养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探索有效的激励式培养方法.
作者:何俊凤;姚登福;王德丰;徐水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检索和分析高影响因子医学期刊刊载论文来探索和认识临床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各阶段临床研究的特征.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相关调查表,从期刊论文中收集研究方向、对照选择、样本量、研究中心数等相关信息.检索影响因子较高的4个综合性医学期刊和4个专业性医学期刊论文,共286篇医学科研论文;进一步筛选出276篇论文进行研究阶段的分类和特征的分析总结.由4位医学杂志编辑独立阅读论文,提取相关信息,填写调查表.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在分析的276篇研究论文中,有106篇探索性研究、71篇培育性研究和99篇验证性研究论文.探索性、培育性、验证性研究样本量中位数分别为30、337和2 8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9.859,p<0.001).在探索性研究中现况研究所占比例高(42.5%,45/106),而在培育性研究和验证性研究中则有半数以上属前瞻性研究(分别为59.2%和57.6%).培育性研究和验证性研究绝大多数采用平行对照设计(约85%),而在探索性研究中仅42.5%.在专业性医学期刊中,探索性、培育性和验证性研究的构成比分别为48.5%、34.7%和15.8%;而在综合性期刊中,上述比例为32.6%、21.0%和46.4%;两类期刊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78,P<0.001).结论 通过分析高影响因子的医学期刊论文发现,临床研究存在阶段性的特点.临床研究三个阶段有其对应的特征,也有其需要完成的相关任务和需要实现的目标.
作者:曾琳;顾佳;孙静;赵巍;潘旸;李楠;刘冰;赵一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昨天联系了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尊敬的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请问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