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CSCD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影响因子:1.18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1
  • 全年订价:5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重庆
期刊标签:外科学
国际刊号:1009-2587
国内刊号:50-1120/R
邮发代号:78-131
创刊时间:1985
发行周期:月刊

中华烧伤杂志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专家述评、专题重点号、论著、疑难病例析评、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争鸣、会议纪要。

杂志收录/荣誉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中华烧伤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烧伤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华烧伤杂志》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中华烧伤杂志》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中华烧伤杂志》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烧伤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烧伤杂志发文量
中华烧伤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烧伤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因免疫原性小,易于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且在体外长期培养的过程中仍能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被应用于如重度烧伤患者、终末期肝硬化及脊髓损伤患者等的治疗,但是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采用人BMSC作用于烧伤小鼠创面,并进行相关研究.

    作者:薛亮;徐盈斌;谢举临;唐锦明;舒斌;陈蕾;祁少海;刘旭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意义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8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6例严重烧伤患者,统计其人口学、伤情、治疗情况等资料;监测其入院后72 h内血糖,计算MAGE.(1)根据伤后90 d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30例,比较2组患者MAGE水平.(2)根据入院后72 h内MAGE的三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低分位组(MAGE <3.3 mmol/L)26例、中分位组(MAGE为3.3 ~5.5 mmol/L)27例、高分位组(MAGE> 5.5 mmol/L) 23例,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伤后90 d内存活率及存活时间.对数据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x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对生存曲线行Log-rank检验;对人口学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伤情、治疗情况、脓毒症、ICU住院时间、MAGE与患者死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绘制76例患者MAG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伤后72 h内MAGE水平为(6.0±1.4) mmol/L,显著高于存活组的(3.5±l.2)mmol/L,t=9.219,P=0.004.低分位组、中分位组、高分位组患者伤后90 d内存活率分别为88.5% (23/26)、59.3%(16/27)和30.4% (7/23),3组差异明显(x2=18.073,P<0.001);低分位组患者存活时间为(83±21)d,显著长于中分位组的(63±34)d(P<0.05),2组存活时间均显著长于高分位组的(46±37)d(P值均小于0.05).烧伤总面积、脓毒症、血液净化治疗和MAGE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4.324、1.591、1.886、2.047,95%置信区间分别为2.978~6.119、1.005 ~ 1.657、1.614 ~2.408、1.852 ~3.161,P<0.05或P<0.01).对76例患者死亡预测的MAG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95%置信区间为0.786 ~0.966,P<0.001),4.7 mmol/L为MAGE的佳阈值,其对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9.1%.结论 MAGE与严重烧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MAGE水平高则提示预后不佳,通过监测MAGE来控制血糖波动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臧芝栋;严正;惠皎洁;严炯;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对创面修复关键问题的思考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wound healing is deepening.Key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wound healing need to be seriously considered,i.e.how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application of phasic and selective means to promote wound heal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etwork and sequential process; to correctly assess the function and status of macrophages in wound healing and to explore the conditions of regulating timely infiltration of macrophages,as well as the phasic and orderly expression of type Ⅰ and type Ⅱ macrophages; to properly understand the role and status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or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in wound healing;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wound microenvironment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tem cells; to find out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process of wound healing.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bove problems are of great value for us to grasp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wound healing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ore effective and rational treatment of wound.

    作者:陆树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的小鼠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抗成熟特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内毒素/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等促成熟物质对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诱导的小鼠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成熟特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骨髓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rmGM-CSF培养,6 d后收集悬浮细胞进行检测.用LPS、TNF-α、IFN-γ与小剂量rmGM-CSF培养获得的DC(GMlowDC)共同孵育3 d后,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其诱导未致敏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情况,并与大剂量rmGM-CSF培养获得的DC(GMhighDC)进行比较. 结果GMlowDC不能激活未致敏脾淋巴细胞,且在与LPS、TNF-α和IFN-γ共同培养3 d后,仍不能有效诱导未致敏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SI)均《2.00;而GMhighDC刺激未致敏脾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强,SI为4.71. 结论GMlowDC具有对LPS、TNF-α和IFN-γ刺激不敏感的抗成熟特性.

    作者:王强;彭毅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频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

    吸入性损伤综合治疗措施中,机械通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若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将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过度牵张能够导致炎性细胞因子聚集、内皮和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肺部液体平衡失调及明显肺组织损伤.

    作者:李国辉;郭光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Toll样受体4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天然免疫受体,其分布十分广泛,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多形核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等表面,属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可对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进行识别、结合,并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进而导致炎性介质的释放,在天然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并终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自从1997年Medzhitov等[1]率先报道了人类TLR以来,目前其家族成员至少有11个(TLR1~TLR11),它们可针对不同的病原体成分诱导精细的抗感染天然免疫.如TLR2介导对微生物脂蛋白(BLP)应答;TLR5介导对细菌鞭毛蛋白的免疫应答;TLR9对细菌的胞嘧啶核苷磷酸乌苷(CpG)DNA应答;TLR3对病毒的双链RNA应答;TLR7对咪唑喹啉家族的低分子质量成分1-异丁基-4-氨基-1H-咪唑并[4,5-c]喹啉(商品名咪唑莫特)等应答;TLR4除了介导对内毒素/脂多糖(LPS)的应答外,还与许多临床疾病如大面积烧伤后引发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动脉粥样硬化、牙周炎等有关[2].因此深入了解TLR4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近年对TLR4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华荣;荣新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与羟乙基淀粉的应用——文献阅读分析后的思考

    目前我国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较为常用的是电解质胶体复苏公式,既往采用的基本为天然胶体,但由于近年来我国血源缺乏,人们逐渐应用人工胶体来部分替代天然胶体进行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具有代表性的人工胶体有明胶、右旋糖酐与羟乙基淀粉(HES).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一线抢救用药的明胶,在1978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为存在高致敏性而宣布停止使用,但在我国没有禁止使用.1945年瑞典发明右旋糖酐并推广应用,由于使用剂量限制及影响肾功能,亦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陈炯;周建军;邢楠;张雪敏;黄文祥;游小恩;牟军;韩春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艾塞那肽4对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变化,探讨艾塞那肽4对严重烫伤大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假伤组、假伤+艾塞那肽4组、单纯烫伤组、烫伤+艾塞那肽4组,每组9只.单纯烫伤组、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在94℃热水中浸浴背部12 s、腹部6 s,造成50% TBSA Ⅲ度烫伤;单纯假伤组、假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在37℃温水中浸浴背腹部模拟致伤.假伤+艾塞那肽4组、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伤后皮下注射艾塞那肽4(4μg/kg),2次/d;单纯假伤组、单纯烫伤组大鼠伤后皮下注射等体积灭菌注射用水.于伤后72 h,进行如下检测.每组取8只大鼠剪尾法检测空腹血糖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每组取6只大鼠分离的胰岛,分别采用含2.8 mmol/L葡萄糖和16.7 mmol/L葡萄糖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SI),每组样本数为6.每组取3只大鼠分离的胰岛,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并计算每10微米细胞膜上附着颗粒的数量及胰岛素空泡占胰岛素颗粒总数的比例,每组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 结果 (1)与单纯烫伤组比较,单纯假伤组、假伤+艾塞那肽4组、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或P<0.01).(2)与单纯假伤组比较,假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血浆GLP-1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差异不明显(P值均大于0.05);单纯烫伤组和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血浆GLP-1水平均降低(P值均小于0.01),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均升高(P值均小于0.01).与假伤+艾塞那肽4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和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血浆GLP-1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1),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均升高(P值均小于0.01).与单纯烫伤组比较,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血浆GLP-1水平、血清胰岛素水平均升高(P值均小于0.01),HOMA-IR降低(P<0.05).(3)采用2.8 mmol/L葡萄糖刺激时,4组大鼠的胰岛素分泌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16.7 mmol/L葡萄糖刺激时,与单纯假伤组比较,假伤+艾塞那肽4组和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胰岛素分泌量增加(P<0.05或P<0.01),单纯烫伤组大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P<0.05);与假伤+艾塞那肽4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P<0.0l);与单纯烫伤组比较,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假伤组(2.25±0.20)比较,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胰岛素SI(2.68±0.24)升高(P<0.05);与假伤+艾塞那肽4组(2.47±0.18)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胰岛素SI(2.11±0.28)降低(P<0.05);与单纯烫伤组比较,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胰岛素SI明显升高(P<0.01).(4)与单纯假伤组比较,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胰岛β细胞内每10微米细胞膜附着颗粒的数量明显增多(P<0.05);单纯烫伤组大鼠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空泡比例增加(P<0.01).与假伤+艾塞那肽4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胰岛β细胞内每10微米细胞膜附着颗粒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胰岛素空泡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单纯烫伤组比较,烫伤+艾塞那肽4组大鼠胰岛β细胞内每10微米细胞膜附着颗粒的数量明显增多(P<0.0i),胰岛素空泡比例明显减少(P<0.05). 结论 严重烫伤早期大鼠体内GLP-1水平下降,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补充长效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4能显著改善烫伤大鼠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作者:赵东旭;马丽;申传安;李大伟;尚玉茹;尹凯;程文凤;王鑫;刘兆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功能烧伤支架的设计与应用

    四肢烧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避免痛苦往往倾向于保持一个舒适体位,即挛缩体位,这种体位易导致关节挛缩和功能障碍.而良好的体位摆放是目前避免关节挛缩和功能障碍的较佳方法之一[1].同时,在烧伤早期常需要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及渗出.目前临床上常借助衣物、敷料等物品来抬高患肢或固定肢体,但其稳固性差且受压面积较大、容易滑脱,并使创面加深.此外,在换药过程中,常常需要专人抬起患肢,浪费人力.笔者单位于2016年1-11月,设计研制了一种多功能烧伤支架(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1620419455.1),并应用到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夺;魏有亮;程丹;吴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足部烧伤患者弹力鞋的设计与应用

    足部烧伤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静脉回流障碍,瘢痕部位呈紫黑色,严重者可产生水疱,水疱破裂易导致新生创面[1],且烧伤后期易发生瘢痕增生、挛缩甚至导致畸形[2].目前,烧伤患者下床活动穿戴的鞋子多为常见的拖鞋,拖鞋穿戴时易脱落,鞋子松紧度不可随意调节,不具有抑制瘢痕等功效.为便于烧伤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同时能够抑制烧伤后期的瘢痕增生,笔者单位设计了一款适合足部烧伤患者穿戴的弹力鞋(专利号:ZL201720294641.1),临床应用于62例烧伤患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婷婷;苏淑梅;郎欢馨;宋航;王源;蔡夺;吴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华烧伤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烧伤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华烧伤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小鲸** 的反馈:

中华烧伤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华烧伤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