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题
应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 作者署名与单位
①作者姓名在文题下顺序排列,通信作者应注明Email地址与联系电话。在英文摘要中,中国作者的姓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汉族作者姓名姓在前,复姓连写,首字母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不加连字符;名不缩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对于复姓或双名的汉语拼音音节界限易混淆者,应加隔音号“’”。少数民族作者姓名按照民族习俗,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尊重其传统习惯。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英文摘要中作者与单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国名。②作者单位可写在作者姓名下,应注明全称,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县)名和邮政编码。
3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或地市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左下方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顺序列出。
4 摘要
论著类文稿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分别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摘要中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使用汉语拼音,姓氏仅首写字母大写,名字间不加分隔符号)、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以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通信作者需注明Email地址,若与第一作者工作单位不同时,需列出工作单位名称。
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an,Liu 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5 关键词
论著类稿件需标引3~8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 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http://tcmesh.org)中选取。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各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6 统计学方法
6.1 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
6.2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6.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6.4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6.5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应写明所用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1,χ2=4.682,F=6.793);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时,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P<0.05和P<0.01表达方式,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 1。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95% CI)。
7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本刊默认的缩略语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每期均刊出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语)。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4个及4个以内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8 图表
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图表中的注释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相应项目的右上角用a、b、c 等表示。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9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不宜采用ng/kg-1·min-1的形式。在首次出现不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处用括号加注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下文再出现时只列法定计量单位。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单位使用mmHg或cmH2O,但文中首次出现时用括号加注(1 mmHg=0.133 kPa或1 cmH2O=0.098 kPa)。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10 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 329.476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
11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 (http://www. 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对于有DOI号编码的文献,需在文献末尾著录DOI号。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防己黄芪汤早出自《金匮要略》“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1]37.“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1]208.现代是治疗肾病的常用方剂.余仁欢教授在临床上使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录医案两则,以飨同道.
作者:陈小娟;余仁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证候的分类研究.方法 将13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依据行业标准,进行中医证侯辨析.结果 134例患者中,肾系证占34.29%、肝系证占8.21%、脾系证占11.79%、血瘀证占24.29%、痰湿证占21.43%,其中单个证型以肾气虚证多见(25.36%),其次为血瘀证(24.29%)、痰湿证(21.43%);复合证型中肾虚血瘀夹痰湿证患者所占比例大(25.37%);肥胖者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占70.90%,其证型以肾虚+血瘀+痰湿证为主(23.88%),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的肥胖患者比例(P<0.01);非肥胖患者占29.10%,其证型以肾阴虚+血瘀+肝郁证为主(8.21%),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的非肥胖患者所占比例(P<0.01).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发病主要与肾、肝、脾功能失调有关,其中肾虚是发病的关键,并与痰浊、瘀血密切相关.
作者:梁瑞宁;刘娟;卢君;章海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活动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2 例强直性脊柱炎(As)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及治疗组均常规给予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 口服,治疗组加用含有三七总皂苷成分的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2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 14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腰背痛改善、疼痛关节数减少、晨僵时间缩短,红细胞 沉降(ESR)、C-反应蛋白(CRP)下降;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和非甾体消炎药联合应用能有效控制AS的炎症活动.
作者:张华;孙延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双解汤加减配合西药滴眼液治疗浅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69只眼,对照组63例67只眼.两组均予0.1%无环鸟苷滴眼液、0.05%环胞苷滴眼液交替点眼,每30分钟1次.治疗组并用双解汤水煎服.结果总治愈率分别为治疗组98.55%、对照组91.0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3.29,P<0.05);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为10.44天、对照组为12.79天,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u=3.16,P<0.01);治疗组复发率为29.41%,低于对照组(49.18%),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x2=5.29,P<0.05).结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率高,见效快,复发率低,优于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
作者:邸平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门静脉灌注复方丹参液对于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46例肝硬化门脉压力症患者,超声引导下,以18G穿刺针穿刺门脉分支,引入单腔锁穿管,固定,测量自由门脉压.20ml复方丹参液加入10%葡萄精注射液250ml门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再次测量自由门脉压(FPP),观察其变化.结果 FPP降低8cm H2O~26 cm H2O(1 cm H2O=0.098 kPa)(P<0.05).结论 经门静脉灌注复方丹参液可降低门脉压力.
作者:张建忠;裴石波;蒋文安;吕海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雷公藤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红素等.这些有效成分对多种免疫细胞有复杂的影响,包括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改变细胞因子分泌等.
作者:杨震宇;李光辉;张登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胡德日奈杜日吉德是蒙医常用的泻下药之一.本文就胡德日奈杜日吉德的文献考证、原植物、炮制、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以期为今后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包勒朝鲁;那生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艾灸百会、四神聪治疗失眠的l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三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276例失眠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艾灸百会、四神聪和艾灸足三里,观察灸后疗效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改善.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匹茨馒睡眠质量指数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灸百会、四神聪治疗失眠较其他穴位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璞璘;任珊;马巧琳;王俊伏;刘佃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RRTI)是指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和(或)下呼吸道感染频繁发作,超出一定次数范围的小儿常见病,多见于6个月至6岁患儿.
作者:韩红霞;李江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急急,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9月中旬在投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尊敬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请问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