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叶思勇
目的 系统评价葛根芩连汤加减方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及PubMed数据库各库建库至2017年6月,有关葛根芩连汤加减方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UC的RCT,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扩大检索范围.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估.结果 共纳入文献5篇,受试者381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葛根芩连汤加减或联合柳氮磺吡啶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18,95%CI(1.06~1.30),P=0.002];但在临床证候疗效[RR=1.09,95%CI(0.72~1.64),P=0.69],不良反应[RR=0.11,95%CI(0.01~1.92),P=0.13],症状疗效[RR=1.33,95%CI(0.95~1.88),P=0.10]及黏膜病变疗效[RR=1.33,95%CI(0.95~1.88),P=0.10]方面无统计学意义.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证据水平为C级,其余均为D级;推荐等级为弱推荐.结论 葛根芩连汤加减方或联合柳氮磺吡啶可作为UC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作者:秦凯健;崔灿;黄信松;梁榕钰;娄铁铮;吴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加味黄芪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加味黄芪汤治疗.2组均治疗10 d.从咳嗽、咯痰、气短、喘息、湿啰音方面进行中医症状、体征评分;采用全自动肺功能分析仪检测FEV1、FVC及FEV1占FVC的百分比(FEV1%);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PaO2、PaCO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38/42)、对照组为73.8%(31/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25,P=0.004).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咯痰、气短、喘息、湿啰音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25、3.587、3.552、3.421、3.785,P值均<0.05);观察组FEV1、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586、3.021、5.026,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022、4.251,P值均<0.05),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t=4.572,P=0.018);观察组CRP、PCT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635、3.028,P值均<0.05).结论 加味黄芪汤可明显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CRP、PCT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郑惠之;黄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眼用银黄温敏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用量为考察指标,以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银黄温敏凝胶处方,并对其他辅料因素进行考察,确定眼用银黄温敏凝胶的佳制备工艺.结果 眼用银黄温敏凝胶佳处方为:泊洛沙姆407用量20%,泊洛沙姆188用量1%,透明质酸用量0.1%,苯扎氯铵用量0.01%,乙二胺四乙酸用量0.02%.结论 眼用银黄温敏凝胶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相变温度适宜.
作者:陈智;叶思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感冒宁颗粒中腺苷、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汉黄芩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联用技术,色谱柱为Agilent ZOBAX SB C18(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 mmol/L乙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35℃,进样量2μl;采用电喷雾化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离子源温度300℃,干燥气温度400℃,干燥气流量为20 L/min,雾化气压力55 psi,毛细管电压4000 V.结果 感冒宁颗粒中腺苷、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汉黄芩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2.80 ng(r=0.9996)、1.00~64.00 ng(r=0.9998)、0.40~25.60 ng(r=0.9996)、4.00~256.00 ng(r=0.9992)、0.20~12.8 ng(r=0.9991),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分别为0.02、0.10、0.04、0.40、0.02 ng,定量限分别为0.04、0.20、0.08、0.80、0.04 ng;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均≤3.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30%~100.75%之间,RSD为2.09%~3.17%.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同时测定感冒宁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可用于感冒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柳春娣;张卫;施晓卉;刘晓燕;韩怡;吕玲燕;蒋志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角药是符合七情配伍关系三味中药组合使用的一种配伍形式.本文基于《伤寒杂病论》经方对角药概念、理论基础、配伍原则、具体形式及应用进行阐释,以期为临床实践及角药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范铁兵;李春;杨志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根治术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中医药干预在Ⅲa期NSCLC根治术后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48例患者的DFS及1、2、3年的无病生存率,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148例Ⅲa期NSCLC患者术后DFS为17.49个月,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2%、40%、2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后经中医药干预者DFS为21.03个月,未经中医药干预者DFS为8.26个月(P<0.001).单纯辨证口服中药者DFS为15.45个月,辨证口服中药联合中药静脉制剂给药者DFS为64.29个月(P<0.001).开胸手术、辨证口服中药持续时间≥6个月、中药静脉制剂疗程≥4个疗程、中医药多途径给药、多学科干预均为预后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辨证口服中药持续时间≥6个月、中药静脉制剂疗程≥4个疗程、中医药多途径给药均为Ⅲa期根治术后无病生存及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术后辨证口服中药及其持续时间≥6个月为干预<6个月的患者复发转移风险的50.4%,术后应用中药静脉制剂≥4个疗程患者为<4个疗程患者复发转移风险的57.1%,术后辨证口服中药联合静脉制剂给药为单纯辨证口服中药者复发转移风险的27.7%.结论 辨证口服中药有助于延缓Ⅲa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且随疗程增加,作用越明显;在辨证口服中药的基础上结合辨病中药静脉制剂给药可进一步延缓Ⅲa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推荐Ⅲa期NSCLC术后患者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对NSCLC术后辅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辨证辨病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
作者:孔德琦;刘苓霜;姜怡;沈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阳和汤含药血清对乳腺癌干细胞HMLER90hi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阳和汤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制备阳和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在24、48、72 h对HMLER90hi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EphA4、NF-κB p50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阳和汤低、中、高剂量组细胞24 h[(0.818±0.061)、(0.706±0.073)、(0.587±0.052)比(0.928±0.075)]、48 h[(0.760±0.047)、(0.638±0.056)、(0.510±0.059)比(0.973±0.095)]、72 h[(0.672±0.102)、(0.508±0.092)、(0.448±0.048)比(1.023±0.099)]增殖活性均降低(P<0.05或P<0.01).药物干预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阳和汤低、中、高剂量组EphA4 mRNA[(0.54±0.07)、(0.54±0.07)、(0.33±0.04)比(0.68±0.09)]、NF-κB p50 mRNA[(0.69±0.10)、(0.54±0.08)、(0.41±0.06)比(0.85±0.13)]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阳和汤可抑制乳腺癌干细胞HMLER90hi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单核巨噬细胞近分泌通路的传导有关.
作者:叶凯;何芬莉;杨小娟;尚荣国;李康乐;钱建升;窦建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泄热逐瘀排石汤辅助碎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排石效果及肾绞痛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ESWL)碎石,对照组于术后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泄热逐瘀排石汤.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碎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结石排出时间及镇痛药物服用情况,以VAS量表评价肾绞痛,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2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82,P=0.004).治疗后,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χ2=3.986,P=0.031),结石排出时间早于对照组(t=6.261,P=0.009),肾绞痛发生率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3.146、4.021,P值分别为0.037、0.019),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5.743,P=0.011).治疗后,观察组WHOQL-BREF总评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731、4.342、5.064、4.521、5.128,P值均<0.01).结论 泄热逐瘀排石汤辅助碎石术可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排石效果,缓解肾绞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彦;于波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麦芪降糖丸对2型糖尿病ob/ob小鼠糖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ob/o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麦芪降糖丸高、中、低剂量组,另设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3只.麦芪降糖丸组高、中、低剂量组灌胃麦芪降糖丸溶液8、4、2 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1次/d,连续10周.每周监测小鼠体重;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采用生化法测定小鼠血清TG、TC、HDL-C、LDL-C水平和肝脏TG、TC水平;计算肝脏指数.结果 各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麦芪降糖丸中、低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7.43±1.71)mmol/L、(7.84±1.09)mmol/L比(8.95±0.96)mmol/L]降低(P<0.05),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G[(0.93±0.16)mmol/L比(1.18±0.26)mmol/L]、LDL-C[(2.10±0.51)mmol/L比(2.56±0.44)mmol/L]水平降低(P<0.05),肝脏重量[(3.52±0.26)g比(3.98±0.35)g]与肝脏指数[(0.063±0.004)比(0.071±0.006)]降低(P<0.05,P<0.01),血清HDL-C/LDL-C比值[(2.40±0.39)比(1.96±0.24)]增高(P<0.01);麦芪降糖丸低剂量组肝脏TG[(0.63±0.25)mmol/g比(1.05±0.67)mmol/g]水平降低,血清HDL-C/LDL-C比值[(2.30±0.44)比(1.96±0.24)]升高(P<0.05).结论 麦芪降糖丸可降低2型糖尿病ob/ob小鼠糖脂水平.
作者:方芳;田小叶;沙娜?吾肯;唐晓丽;吴金英;谯志文;陈晓雪;陈小红;孙建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与斯里兰卡是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两国自贸区谈判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贸易进入斯里兰卡具良好前景.目前相关政策有待放开、法律有待完善,通过借力自贸区谈判、中医中心携手孔子学院、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及开辟医疗旅游路线等方式,可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进入斯里兰卡,发展海外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业,以疗效取信于当地民众,为中国形成全方面开放新格局作贡献.
作者:黄祎晨;王乘御;宋欣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真人养脏汤加味联合艾灸对脾肾虚寒型泄泻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2例泄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加味真人养脏汤联合艾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3个月.分析计算粪便中菌群(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促胃泌素、血管活性肽水平;记录复发状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43/46)、对照组为76.1%(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7,P=0.009).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促胃泌素[(37.55±4.87)pg/ml比(35.08±4.63)pg/ml,t=4.94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活性肽[(18.13±2.84)pg/ml比(22.49±3.39)pg/ml,t=4.03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t=3.392,P<0.05),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392、3.946、3.164,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1、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4.7%(2/43)、11.6%(5/43),对照组分别为20.0%(7/35)、37.1%(13/35),2组1、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71、7.082,P值分别为0.015、0.007).结论 加味真人养脏汤联合艾灸可有效改善脾肾虚寒型泄泻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肠道微生态环境,有效降低临床复发率.
作者:韦跃文;李志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乌头碱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乌头碱低剂量组及乌头碱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右后足皮内注射弗式完全佐剂致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第10天,乌头碱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100μg/kg乌头碱,1次/d,甲氨蝶呤组灌胃0.5 mg/kg甲氨蝶呤,2次/周,连续给药19 d.末次给药后,使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测量大鼠足肿胀度,按5级评分法计算大鼠关节炎指数,计算脾脏、胸腺指数,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右足踝关节部位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20、24、28 d,乌头碱低、高剂量组大鼠足跖肿胀度[20 d:(668.7±144.5)μl、(566.9±179.3)μl比(912.1±200.5)μl;24 d:(833.1±144.0)μl、(803.9±213.4)μl比(1069.5±164.6)μl;28 d:(736.4±115.0)μl、(835.7±170.1)μl比(1107.2±215.8)μl]降低(P<0.05或P<0.01);造模后18、24、28 d,乌头碱低、高剂量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18 d:(3.1±0.7)分、(3.2±0.4)分比(3.8±0.6)分;24 d:(3.1±0.5)分、(3.4±0.5)分比(3.9±0.3)分;28 d:(2.7±0.6)分、(3.2±0.9)分比(4.0±0.0)分]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头碱低、高剂量组及甲氨蝶呤组脾脏指数[(3.5±0.4)、(3.3±0.4)、(4.0±0.6)比(4.9±0.5)]降低(P<0.01).结论 乌头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杜成成;沈建英;任汝静;尹婷;洪坤;孙建辉;罗俊;谭余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黄芪四君子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3例G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GDM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芪四君子汤.2组均治疗14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和脂联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Mg2+;观察治疗前后血清FPG、2 hPG、HbA1c水平,记录妊娠结局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47/52)、对照组为70.6%(36/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9,P=0.01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FPG、2 hP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352、17.962、9.713,P值均<0.01);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9.275,P<0.01),Mg2+、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206、6.021,P值均<0.01).治疗后,治疗组流产、巨大胎儿、剖宫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5.358、7.262、3.992、6.116,P值均<0.05).结论 黄芪四君子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明显改善GDM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汤栩文;秦庆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本文总结和介绍广东省中医院大院传统疗法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明的新型穴位埋线操作技术——植注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传统注线法的不足,且操作更为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碧茹;赵铭峰;陈秀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面展开,临床实习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中医妇科学作为临床实习重点科室,更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情景再现模式结合病例讨论模式在中医研究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施,提高了临床带教的质量,加强了临床知识的转化,拓展了科研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邱嫔;李思瑾;陈素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诱导组及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设6个复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200μmol/L的H2O2进行干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10、20、40μmol/L姜黄素进行干预.干预后24 h,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AST活性及MDA含量,检测细胞中SOD、CAT、GSH-Px活性.结果 与H2O2诱导组比较,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LDH[(247.36±28.04)U/L、(195.14±21.37)U/L、(132.27±16.33)U/L比(247.58±28.34)U/L]、AST[(67.27±10.58)U/ml、(54.81±8.60)U/ml、(42.14±5.95)U/ml比(84.34±12.36)U/ml]、CK[(1.34±0.66)U/ml、(0.95±0.42)U/ml、(0.71±0.39)U/ml比(1.56±0.74)U/ml]活性及MDA[(227.39±32.05)nmol/ml、(185.11±24.37)nmol/ml、(143.50±16.37)nmol/ml比(274.19±36.51)nmol/ml]含量降低(P<0.05),细胞裂解液中SOD[(17.67±1.36)U/mg、(21.54±1.72)U/mg、(28.37±2.36)U/mg比(14.37±1.22)U/mg]、CAT[(19.58±3.87)U/mg、(25.34±4.06)U/mg、(30.21±4.83)U/mg比(14.77±3.25)U/mg]和GSH-Px[(1.99±1.17)U/mg、(2.56±1.29)U/mg、(3.04±0.45)U/mg比(1.67±0.87)U/mg]活性升高(P<0.05).结论 姜黄素可改善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心肌细胞.
作者:伍龙玫;刘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截肢率高,是临床创面处理的难点.笔者查阅并整理了近年来有关祛腐清筋术、熏洗法、湿敷法、箍围法、拖线法、贴敷法等中医外治法治疗DFU的文献,并对DFU中医外治法的临证经验进行归纳,以期为DFU的治疗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陈鑫;刘政;郭道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藤黄酸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增殖、侵袭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BIU-87细胞,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及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加入含20、40、80μmol/L藤黄酸的新鲜培养基培养,空白对照组以普通培养基培养.干预24、48、72 h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底部涂Matrigel胶的Transwell小室模型对BIU-87细胞进行体外侵袭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IU-87细胞内VEGF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干预24、48、72 h后,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且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穿过滤膜的细胞数[(26±4)个、(41±4)个、(53±5)个比(119±7)个]降低(P<0.05),VEGF[(41.2±6.2)、(23.8±5.2)、(17.9±4.7)比(14.8±4.2)]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藤黄酸对人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表达有关.
作者:谭大清;刘孝华;梁骏;吴建华;毛卫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补肾通督汤辅助经皮微创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减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督汤.2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依据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进行腰部疼痛、下肢痛及麻木、步行能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直腿抬高试验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2.5%(33/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7,P=0.018).治疗后,治疗组腰部疼痛、下肢痛及麻木、步行能力评分,以及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直腿抬高试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80、-2.059、-1.985、-2.177、-2.045、-2.238,P值均<0.05).结论 补肾通督汤辅助经皮微创减压术可减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感觉及运动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光华;曹秦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本文统计数据来源于《韩国韩医药年鉴》(2009-2015年)、《2016保健福祉统计年报》及保健福祉部执业资格管理系统,采用Excel 2007软件汇总分析200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韩医医疗机构数、韩医师、韩药师人员数等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占全国比重等方面的数据.结果显示,韩医医院、韩医诊所机构数2006-2015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0%、3.2%;韩医师、韩药师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10.0%;韩医医疗机构床位数年均增长9.3%;韩医医疗机构门诊、住院医保报销申请件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3%、20.5%.研究提示,韩医医疗资源与服务总体呈增长趋势,韩医医疗资源与服务可及性增强.我国中医医疗资源与服务可在加强政策引导、拓展资金投入来源、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等方面参考借鉴.
作者:胡艳敏;徐俊;李宗友;李海玉;姜威;赵阳;李彦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