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影响因子:2.14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2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中西医结合
国际刊号:2-52
国内刊号:1003-5370
邮发代号:2-52
创刊时间:1981
发行周期:月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简介

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栏目设置

专题笔谈、临床论著、消息、基础研究、征订启事、学术探讨、中医英译、临床经验、病例报告、综述

杂志收录/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统计学处理正确。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应说明是否获得有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书。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及综述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内(按所占版面计)一般不超过6 000字,短篇报道和病例报告一般不超过1 500字。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2 医学名词 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文稿内使用的术语应前后统一,新术语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应在术语后面圆括号内注明原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3 缩略语 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及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简称。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

  4 文题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一般不用副标题。

  5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修稿过程中不应再做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下方,并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论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或致谢者,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

  6 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及综述等文稿须附有中、英文摘要及2-5个关键词。临床论著、实验研究文稿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及综述等其他文稿中、英文摘要不采用4段格式撰写。

  7 关键词 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 词表中选用规范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词汇可参考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编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不能2—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各类文稿均须列出中英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词首字母均小写。

  8 正文格式和层次结构 实验论著一般分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临床论著和经验交流一般分为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

  9 图和表 凡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图表均应有简要的图题和表题。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在正文中标示。即使只有1张图或表,也须标示“图1”或“表1”。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高宽比例为5︰7,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10 统计学 应写明所用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统计学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11 计量单位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

  12 数字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数表示,如1994年不能写成94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等。小时用“h”表示,分钟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23 465.378 97。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5~95%。

  13 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标出,不可引用内部资料。参考文献的作者1—3位者全部列出,3位以上者只列前3位,后加“,等”,每条期刊参考文献均须卷期完整,每条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须与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于文末。格式如下:[期刊] 作者.文题.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格式)年;卷∶起页—迄页.举例:1 项阳,钱学林,王宝恩,等.百草柔肝胶囊逆转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 709-711.2 Buxton AE, Lee KL, Fisher JD, et al. A randomized study of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 Engl J Med 1999;341∶1882—1890.〔书籍〕作者.书名.卷.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迄页.举例:1 季钟朴主编.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82—284.2 Hazzard WR, Blass JP, Ettinger WH, et al. Principles of geriatrics medicine and gerontology. 4th ed. New York: The McGrawHill Co., 1999∶867—880.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文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循环的影响.方法 64例DN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糖肾方组,每组32例,西医治疗组接受胰岛素治疗及口服降糖药物,糖肾方组接受胰岛素治疗加服中药糖肾方(由黄芪、生地、三七、鬼箭羽、大黄、枳壳和山茱萸等组成,4g/袋).均6个月为1个疗程.另设48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在给药前、给药3个月及6个月后对患者血浆中8种Hcy中间代谢物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分析给药后各化合物在体内的变化.结果 两治疗组治疗前体内硫醇氨基酸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半胱氨酸(Cys)、Hcy、腺苷甲硫氨酸(SAM)、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显著升高,甲硫氨酸(Met)、谷胱甘肽(GSH)和半胱氨基甘氨酸(Cys-gly)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与本组给药前比较,患者体内Cys、Hcy、SAM、SAH含量显著降低,Met、GSH以及Cys-gly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H、SAM及GSH含量在治疗6个月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胰岛素联合糖肾方治疗DN与西医治疗具有同样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体内低甲基化以及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江芝婷;梁琼麟;王义明;李平;李靖;罗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痛风患者湿热痹阻和瘀热内郁型与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痛风急性发作期湿热痹阻、瘀热内郁型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以辨证分型、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功能中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检测为指标.结果 痛风急性期患者湿热痹阻型(24例)、瘀热内郁型(16例)血液流变学表现为全血黏度中切、全血还原黏度中切、血浆黏度、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C-1和CD62p两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瘀热内郁型比湿热痹阻型显著升高(P<0.05).结论 痛风急性发作期湿热痹阻、瘀热内郁型与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活化功能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两型间指标水平的差异可能是痛风出现不同证型的内在因素之一.

    作者:邵沛;黄星涛;张帆;谢谦;聂李平;张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低氧环境下黄芪甲苷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因子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在低氧环境下,黄芪甲苷能否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化,提高BMSCs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分化后的血管内皮样细胞的功能.方法 将人BMSCs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人BMSCs培养)、VEGF组(含VEGF载体的腺病毒的完全培养基加入人BMSCs)、黄芪甲苷组(含黄芪甲苷粉剂加入人BMSCs)和联合诱导组(含黄芪甲苷粉剂和VEGF载体的腺病毒的完全培养基加入人BMSCs),5% O2干预2周,对分化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CD31和CD105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因子的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素(ET)和前列环素(PGI)的表达.结果 (1)2周后,镜下观察对照组与黄芪甲苷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VEGF组和联合诱导组细胞似铺路石子样生长.(2)流式结果显示,对照组与黄芪甲苷组细胞不表达CD31,高表达CD105;VEGF组和联合诱导组细胞高表达CD31,低表达CD105,且VEGF组CD31表达高于联合诱导组(P<0.05),而CD105低于联合诱导组(P<0.05).(3) ELISA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的VEGF及eNOS因子表达均增高(均P<0.05),且大小顺序为VEGF组>联合诱导组>黄芪甲苷组.(4)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ET水平均升高(P<0.05),PGI表达量均降低(P<0.05);且联合诱导组ET蛋白表达水平高,VEGF组PGI表达量低.结论 在低氧环境下,黄芪甲苷促进人BMSCs分泌VEGF相关因子;黄芪甲苷联合VEGF可以促进VEGF诱导分化后的血管内皮样细胞分泌ET.

    作者:胡继宏;贾佳;路娟;王秋萍;赵静苗;金华;靳利梅;赵翊;李金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门诊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成药品种不断增加以及受中药不良反应小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临床上中成药使用增多,但使用情况较混乱,如何协助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是医院药学面临的新问题.为了解笔者之一所在医院--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我们随机抽查了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1 345张,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医院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金凤;张志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世界卫生组织第二次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调和会议纪要

    作者:谢竹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咳安口服液合并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64例

    2003年1月-2005年4月我们采用咳安口服液合并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64例,并与用阿奇霉素和非那根治疗的5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百让;刘征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扶正化瘀方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方抗氯化汞(HgCl_2)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方(FZHY)组及维生素E(VitE)组,模型组用HgCl_28 mg/kg灌胃9周,FZHY组(4.6 g/kg)和VitE组(100 mg/kg)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检测肾功能情况(Cr和BUN),盐酸水解法检测肾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六胺银(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观察Ⅰ型胶原(Col Ⅰ)、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FZHY组及VitE组大鼠肾体比(双肾质量/体重)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Hyp含量明显下降(P<0.05),血清Cr和BUN含量明显下降(P<0.01),肾脏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其中FZHY组比VitE组轻.FZHY组和VitE组肾组织Col Ⅰ和FN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弱(Col Ⅰ,P<0.05;FN,P<0.01).FZHY组α-SMA表达较模型组减弱(P<0.01),VitE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FZHY可改善HgCl_2诱导模型大鼠的肾功能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病变,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肌成纤维细胞活化有关.

    作者:袁继丽;张悦;姜哲浩;王清兰;陶艳艳;刘成;刘成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速效救心丸加载治疗组30例(治疗组)和单用西药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两组均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早期PCI,观察速效救心丸干预对ACS患者支架植入前后冠脉血流、血管侧支开放以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无论PCI术前还是术后,治疗组的冠脉血流均优于对照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达到3级者:16/30 vs 11/30,P<0.01;术后TIMI血流达到3级者:14/14 vs 13/19,P<0.05;在TIMI血流0~1级的患者中,治疗组有侧支保护者明显较对照组多(5/6 vs 3/13,P<0.05);治疗组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30 vs 15/30,P<0.05).结论 速效救心丸有改善ACS患者支架植入前后的冠脉血流、增加侧支开放及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的作用.

    作者:王肖龙;刘永明;朱谷晶;薛金贵;戎靖枫;陈铁军;沈智杰;郭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医痰证诊断标准

    证候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1],证候诊断研究是建立在广度、深度、基础与深入、数据研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研究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为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平台,数据挖掘用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构建证候诊断标准模型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之一,是目前中医证候研究的一个热点[2].潜在类别技术与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证候诊断的新技术之一[3].宏观表征是一个可感知或测量的显变量,证候是一个不可直接测量感知的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是一个能够探讨潜变量与显变量的线性、非线性、空间多维性、多阶等复杂关系的技术[4].多种技术运用、多种方法灵活使用、多角度出发后进行回归是科学建立证候诊断标准的保障.

    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筹委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证型的辨证诊断标准

    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目前冠心病患者约1 100万,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4年后,冠心病医疗费用增长显著高于我国GDP的增长[1].因此对冠心病防治非常迫切.冠脉介入治疗的出现是里程碑性的进展,但仍不能有效降低远期终点事件.病证结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改善症状及预后等优势,已受到国际医学关注.然而目前冠心病证候诊断复杂,尚缺乏系统证治规范指导.制定规范化的冠心病证候诊断标准是提高冠心病中医药辨治水平前提与基础.目前大多标准存在如下问题:(1)以往冠心病辨证标准主要源于专家个人经验,缺少大型流行病学的资料.(2)标准的制定缺少临床验证的过程.(3)以往标准纳入缺少采用冠脉造影、介入治疗、冠脉搭桥等技术的病例.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