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影响因子:2.14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2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8期文献
  • 香砂六君汤加减联合甲羟孕酮治疗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汤加减联合甲羟孕酮治疗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C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C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西药组给予甲羟孕酮,中药组给予香砂六君汤加减,联合组给予香砂六君汤加减联合甲羟孕酮,总疗程为8周.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食欲方面变化,分析三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结果 试验过程中有30例脱落,60例可评价疗效.西药组20例,中药组20例,联合组20例.与西药组同期比较,中药组治疗后卡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食欲改变不明显(P>0.05).联合组治疗后卡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食欲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5).西药组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95%CI:4.526~5.474),中药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95%CI:5.164~6.836),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95%CI:7.569~10.431),与西药组、中药组比较,联合组中位生存期延长(P=0.042).结论 香砂六君汤加减联合甲羟孕酮治疗CACS能增加患者食欲,提高卡氏评分及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王鹂;邹玺;刘沈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对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气虚、阴虚证候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分水岭脑梗死(CWSI)患者气虚、阴虚证候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CSW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疗程为14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气虚、阴虚证候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MR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前CWSI患者气虚证候评分为中度,而阴虚证候评分为重度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7天及治疗后阴虚证候评分、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7天及治疗后气虚证候评分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ADL评分降低,Fugl-Meyer评分升高(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7天及治疗后阴虚证候评分、NIHSS评分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气虚证候评分、ADL评分及MRS评分均降低,Fugl-Meyer评分升高(P<0.01,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提高FuglMeyer评分,降低气阴虚证候、NIHSS、ADL、MRS评分,从而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吴海科;梁艳桂;陈杰;陈文霖;黄涛;黄婷婷;徐丽红;霍绮雯;王娟;谭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加味泻心汤联合马钱子散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加味泻心汤联合马钱子散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接受加味泻心汤联合马钱子散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60例,分析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肿瘤控制率评价疗效,并观察安全性.结果 患者随访2年,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1.6个月,疾病控制率38.33%(23/60),完全缓解1例(1.67%),部分缓解5例(8.33%),疾病稳定17例(28.33%),1年生存率45.00%(27/60),2年生存率38.33%(23/60),未发现明显中药相关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泻心汤联合马钱子散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临床有一定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熊绍权;王莉娟;罗秋月;李亚玲;丁倩;蔡蕊;宋婷婷;吴国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及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医舌诊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舌诊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CR)及阿司匹林抵抗(AR)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 共102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完成观察,其中AR 1例,CR 37例,将37例CR患者作为CR组,64例未发生AR和CR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变血管分布及支架植入情况的差异,寻找CR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中医舌诊分析CR患者舌色、舌体形质、舌下络脉、舌苔色、舌苔质的特征,并将舌色按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分为4级,舌下络脉按瘀滞程度由正常至严重分为4级,分析CR组与对照组舌诊特征的差异.后运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中医舌诊指标单独或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诊断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CR的可靠性.结果 高血压病史(OR=3.115,95%CI:1.201~8.077)、较低水平的纤维蛋白原浓度(OR=1.919,95%CI:1.081~3.408)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CR组患者舌色分级水平较高(P<0.05),舌下络脉分级水平亦较高(P<0.01).ROC曲线下面积分析提示舌下络脉分级(AUC=0.679)、舌色分级(AUC=0.613)诊断冠心病PCI术后发生CR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联合舌下络脉分级、舌色分级、高血压病史、纤维蛋白原四个指标诊断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CR具有较好的准确性(AUC=0.766).结论 中医舌诊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R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彩虹;陈蕊;左可可;顾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冬虫夏草胶囊(女士型)对肝郁脾虚证候的调节作用: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评价冬虫夏草胶囊(女士型)对肝郁脾虚证候的调节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将98例肝郁脾虚证女性受试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试验组服用冬虫夏草胶囊(女士型),每次2粒(0.55g/粒),每天2次.对照组予安慰剂口服.两组试验周期均为90天.观察两组试验前后中医证候(体倦乏力、脘腹痞闷、烦躁易怒、口燥咽干、多汗、排便不爽、面色萎黄或无华、易感冒)积分及中医证候改善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与本组试验前比较,两组试验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除多汗、易感冒外,其他症状均有改善(P<0.01,P<0.05),试验组各症状均有改善(P<0.01,P<0.05).试验组体倦乏力、烦躁易怒、面色萎黄或无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0.5%(33/41),高于对照组[47.5%(19/40),P<0.01].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冬虫夏草胶囊(女士型)对女性肝郁脾虚证候有一定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周佩云;刘源才;张雪元;寇秋爱;夏立营;葛文津;崔坤敏;刘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清胰化积方化裁联合西药治疗232例胰腺癌术后患者回顾性研究

    目的 观察清胰化积方(QYHJF)化裁联合西药治疗胰腺癌术后患者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中西医综合治疗的232例胰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服中药时间分为中药治疗≥3个月组(127例)与中药治疗<3个月组(105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观察两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总体生存率.结果 232例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52%,2年生存率24%,3年生存率18%,中位生存时间15.43个月.中药治疗≥3个月组:1年生存率76%,2年生存率41%,3年生存率32%,中位生存时间20.77个月;中药治疗<3个月组:1年生存率38%,2年生存率12%,3年生存率2%,中位生存时间9.69个月.中药治疗≥3个月组生存情况优于<3个月组(P=0.001).结论服用QYHJF化裁3个月以上可延长胰腺癌术后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宋利斌;刘鲁明;陈颢;陈震;孟志强;花永强;高惠峰;王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针联合止吐剂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自身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腹针联合止吐剂和单纯止吐剂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别.方法 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和BA两组,每组20例.AB组在研究阶段的第一化疗周期先接受腹针联合盐酸托烷司琼、甲氧氯普胺治疗,间隔14~28天后,下一周期单用盐酸托烷司琼、甲氧氯普胺;BA组顺序与之相反.将AB组、BA组中采用腹针联合西药治疗者在统计疗效时统称为腹针组(A组),单纯西药治疗者统称为对照组(B组).比较A组、B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程度,并判定临床疗效及达标情况.同时记录生活质量评分、化疗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化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等结果.结果A、B两组急性恶心、呕吐(化疗24h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2.5%,B组90.0%,P>0.05);对于延迟性恶心的防治,化疗第3~6天,A组有效率(分别为82.5%、75.0%、90.0%、95.0%)高于B组(分别为60.0%、35.0%、62.0%、72.5%,P<0.05);对于延迟性呕吐的防治,化疗第3~5天,A组有效率(分别为87.5%、80.0%、95.0%)亦优于B组(分别为67.5%、52.5%、75.0%,P<0.05).A组便秘、腹胀发生率(分别为7.5%、5.0%)低于B组(分别为22.5%、20.0%,P<0.05),A组生活质量评分[(52.6±1.0)分]亦优于B组[(52.1±1.3)分,P<0.05].结论 腹针疗法联合盐酸托烷司琼、甲氧氯普胺可有效缓解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尤其是在延迟性恶心呕吐方面优势更为显著;腹针可明显改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

    作者:李梦琳;马乾;朱鸿帆;李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益肺逐积方联合环磷酰胺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CD151、整合素α3及β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益肺逐积方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CD151、整合素(integrin,ITG)α3及ITGβ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Lewis细胞建立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TX组、益肺逐积方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造模次日益肺逐积方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益肺逐积方(14.95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CTX组在造模后72h和10d腹腔注射CTX(40mg/kg);联合用药组在CTX组基础上灌胃益肺逐积方.给药期间观察小鼠状态及成瘤情况,给药14d后测量体重、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常规石蜡切片检测肿瘤组织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CD151、ITGα3及ITGβ1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益肺逐积方组与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减小(P<0.05);抑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联合用药组、益肺逐积方组、CTX组.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呈实片状排列并向骨骼肌浸润,肿瘤细胞沿细支气管壁及肺泡壁弥漫性生长.与模型组比较,益肺逐积方组、CTX组及联合用药组CD151mRNA表达降低(P<0.01,P<0.05),联合用药组ITGα3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CTX组比较,益肺逐积方组ITGβ1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益肺逐积方与CTX联合用药可更有效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益肺逐积方可通过下调肿瘤组织CD151和ITGα3及ITGβ1mRNA表达水平,达到治疗肺癌的功效.

    作者:张娜;刘学芳;蒋时红;潘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檗碱干预食管癌细胞基因表达及剪切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食管癌细胞生长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于37℃,5%CO2培养箱常规培养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和ECa-109,设对照组、小檗碱组(12.5、25、50、100、200mg/L),MTT法检测小檗碱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Trizol法抽提总RNA,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细胞基因表达,RT-qPCR检测部分差异基因及包含内含子的β-tubulin和Actin表达片段.结果 小檗碱可抑制管癌细胞株EC-9706和ECa-109生长,IC50值分别为12.33、49.63mg/L;小檗碱干预后得到差异基因1 782个,下调基因数占差异基因比率为78.84%.这些基因主要参与剪切子、癌通路、核糖体等信号通路.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组SF3B3、SNRPD1、NCBP1mRNA表达降低(P<0.01),包含内含子的β-tubulin和Actin mRNA表达片段增加(P<0.01).结论 小檗碱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生长,干预多个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可通过干预剪切体相关基因影响RNA成熟.

    作者:刘学俊;马俊华;吴耀松;尹素改;周凌;陈玉龙;任闪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次乌头碱、甘草苷及甘草次酸配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肾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附子、甘草三种有效成分次乌头碱、甘草次酸、甘草苷配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肾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mg/kg,地高辛组)、次乌头碱组(2.07mg/kg)、次乌头碱(2.07mg/kg)+甘草苷(20mg/kg)+甘草次酸(25mg/kg)配伍组(三药合用组),每组8只,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1周.干预结束6h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室间隔的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质量(LVMass)、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腹主动脉取血后,取心、肾称重.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变化;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BUN、SCr含量变化;HE染色评估心脏病理损伤情况;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情况以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三药合用组超声心动图指标IVSd、LVPWd、LVMass、FS、EF降低(P<0.01,P<0.05),BUN、SCr、AngⅡ浓度以及单侧肾比重降低(P<0.01,P<0.05),心、肾组织的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与次乌头碱组比较,三药合用组FS、EF、BUN、SCr、AngⅡ浓度降低(P<0.05),心、肾组织的病理损伤有改善.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可导致肾脏损伤,次乌头碱、甘草次酸、甘草苷配伍对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左心室肥大、心功能障碍以及肾功能损伤有拮抗作用,三药合用的保护作用显著强于次乌头碱.

    作者:付楠;周惠芬;何昱;万浩芳;万海同;虞立;王利勤;杨洁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假手术组(Con组),正常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常体液载体动物假手术组(AS组),异常体液载体动物心肌缺血再灌注组(AS+IR组),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大剂量组(10.12g/kg)、中剂量组(5.06g/kg)、小剂量组(2.53g/kg),阿托伐他汀(AT)组(20mg/kg),每组12只,灌胃干预21天.检测各组心肌组织HSP70、CGRP表达及血清MAD、SOD、IL-6、IL-8含量.结果与IR组比较,AS+IR组、AS组、AT组、小剂量组CGRP表达升高(P<0.01,P<0.05);各给药组SOD升高,MDA、IL-6、IL-8降低(P<0.01).与AS组比较,AS+IR组CGRP表达上调(P<0.05),大剂量组HSP70表达上调(P<0.01),各给药组SOD升高(P<0.01),IL-6降低(P<0.01),大剂量组及AT组MDA降低(P<0.01,P<0.05).与AS+IR组比较,大剂量和中剂量组CGRP表达降低(P<0.01),各给药组HSP70、SOD升高(P<0.01),MDA、IL-6及IL-8降低(P<0.01).结论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可增加MIRI模型大鼠心肌保护性蛋白HSP70的表达,减轻MIRI后心肌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保护MIRI的疗效.

    作者:阿布都乃比·麦麦提艾力;艾力·艾比布拉;木拉提·阿布都热合曼;李俊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马钱子总碱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损伤修复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马钱子总碱对兔膝骨Hulth-Telhag关节炎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马钱子总碱高、中、低剂量组,玻璃酸钠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Hulth-Telhag方法造模.造模8周后,马钱子总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兔每个膝关节腔注射0.3、0.2、0.1mL马钱子总碱注射液,玻璃酸钠组给予兔每个膝关节腔注射0.2mL玻璃酸钠,每周2次,连续用药5周.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常规饲养,无其他特殊处理.停药1周后光镜观察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和Mankin′s评分,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及血浆黏度,ELISA检测关节液NO、SOD、过氧化脂质(LPO)及尿液吡啶酚(PYD)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ankin′s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NO、LPO及PYD升高(P<0.05),SOD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马钱子总碱高、中剂量组及玻璃酸钠组Mankin′s评分降低(P<0.05);各给药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NO、LPO及PYD降低(P<0.05),SOD升高(P<0.05).马钱子总碱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中、高切变率全血黏度、SOD升高(P<0.05),NO、LPO及PYD降低(P<0.05);马钱子总碱高剂量组较中剂量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升高(P<0.05),NO、LPO及PYD降低(P<0.05),SOD升高(P<0.05).与玻璃酸钠组比较,马钱子总碱低剂量组Mankin′s评分、NO、LPO及PYD升高(P<0.05),SOD降低(P<0.05);马钱子总碱中剂量组Mankin′s评分、SOD降低(P<0.05),NO、LPO及PYD升高(P<0.05);马钱子总碱高剂量组Mankin′s评分、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升高(P<0.05).结论马钱子总碱对骨关节炎的软骨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其机制主要与通过SOD途径抑制NO介导的软骨细胞凋亡有关,还与改善软骨代谢有关.

    作者:洪振强;高弘建;苏友新;徐志斌;吴子健;何俊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天花粉蛋白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0、7、14、28μmol/L TCS对SGC7901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及细胞计数.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浓度TCS对SGC7901细胞周期及凋亡的作用.应用Western Blot法观察SGC7901Caspase-9、Caspase-3、PARP、pERK、ERK蛋白表达.结果 TCS处理后的SGC7901出现了皱缩、变形,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阻滞于S期.TCS诱导SGC7901发生凋亡,呈浓度依赖性(r=0.901,P<0.05).Caspase-9、Caspase-3、PARP蛋白表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r=-0.984,r=-0.991,r=-0.951,P<0.05).并且随着TCS浓度的升高,ERK表达降低,呈药物浓度依赖性(r=-0.957,P<0.05),TCS处理(7μmol/L和14μmol/L)激活ERK,磷酸化ERK升高(P<0.05).结论 TCS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ER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邓心燕;杨玉;胡仁豪;尹雪;戈雨桐;董小耘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栀子—刺五加含药血清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栀子—刺五加含药血清对体外高浓度皮质酮作用下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的影响.方法 35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栀子组(0.23g/d)、刺五加组(0.38g/d)、栀子—刺五加组(栀子0.23g/d,刺五加0.38g/d)、氟西汀组(0.51mg/d)、空白组,每组7只.连续灌胃10天后取含药血清和空白大鼠血清.体外建立高浓度皮质酮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发生模型.采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海马神经元增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标记海马神经元生长.结果 与空白组及栀子组比较,栀子—刺五加组、刺五加组、氟西汀组海马神经元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海马神经元中BrdU及NSE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 栀子—刺五加含药血清和刺五加含药血清有利于海马神经元在高皮质激素环境下的存活、增殖、生长,具有促进海马神经元发生的作用.

    作者:徐向东;徐向青;孙灵芝;李恃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通络方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保护db/db小鼠坐骨神经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从NF-κB介导的信号通路角度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7周龄db/db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硫辛酸组(0.078g/kg)和益气活血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6.4、3.2、1.6g/kg),另设db/m正常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8周,并监测小鼠空腹血糖(FBG)变化.末次给药结束后,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足底热敏反应时间;取坐骨神经,观察超微组织结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65、IKKβ、IκB-α、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组小鼠坐骨神经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小鼠坐骨神经损伤明显,髓鞘板层分离、排列紊乱,益气活血通络方各组和硫辛酸组小鼠坐骨神经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FBG升高,MNCV减慢,足底热敏反应时间延长,坐骨神经组织NF-κBp65、IKKβ、IκB-α、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络方各组和硫辛酸组小鼠FBG降低,MNCV增快,足底热敏反应时间缩短,坐骨神经组织NF-κBp65、IKKβ、IκB-α、IL-1β、IL-6、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P<0.05).益气活血通络方降低FBG,增快MNCV,缩短足底热敏反应时间,下降坐骨神经组织NF-κBp65、IKKβ、IκB-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效应与用药剂量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7、0.567、0.695、0.868、0.998、0.999、0.967;P<0.01,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减轻db/db小鼠坐骨神经的损伤.

    作者:江爱娟;申国明;蔡标;王靓;姚永传;王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药预防肿瘤的优势及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思考

    恶性肿瘤发病形势十分严峻, 预防是控制肿瘤发生的根本出路.肿瘤防控的系列核心干预措施、策略及方案的制定、研发和实施, 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医药是我国防治肿瘤的特色与优势, 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 积累总结了大量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手段, 积极推进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肿瘤预防体系对于我国肿瘤预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花宝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肿瘤靶向药物治疗时代中医药定位与发展

    进入21世纪的十余年, 现代临床肿瘤学大的进展要推分子靶向药物的陆续问世, 在提高了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总体疗效同时, 也彻底改变了几乎涵盖所有恶性肿瘤的诊疗方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聚集全球临床肿瘤学新数据, 每年发布各种肿瘤的临床实践指南更新, 其中包含大量分子靶向药物的内容.在此背景下, 笔者曾经提出的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补充与替代作用[1], 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因此, 对此进行重新梳理与合理定位尤为重要.本文将对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以下简称靶向治疗) 时代的中医药定位与发展进行阐述, 以供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吴万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优势

    目前在我国肺癌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 在女性中发病率位于第二, 在两类人群中的死亡率均为首位.现代医学的有效治疗手段为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 近年来有效率在逐渐提高, 尤其是靶向治疗药物已经将适宜人群的治疗有效率提高到70%~80%.但是, 转移、耐药等因素导致的病情进展进而致死依然未得到解决.治疗所导致器官功能低下和不良反应如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以及治疗后的身体状况不良、体质虚弱、对环境适应性差等方面, 在西医已经给予相对应的药物及对症处理后, 仍然有很多症状及异常体征和患者不适感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 而西医尚缺乏相应的干预手段及药物.

    作者:游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第16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纪要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江苏省中医院和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委会共同承办的第16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于2018年6月15—16日在南京召开.

    作者:王肖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进展与展望

    进入21世纪, 由于循证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临床肿瘤学进展迅速, 其中中西医结合也取得一些突出成果[1].本文介绍部分中西医结合方面的进展, 探讨结合的可能途径和展望.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是我们民族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

    作者:孙燕;马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药随机对照试验作为证据利用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

    研究的质量取决于其设计、实施、分析和报告四方面.在系统综述或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中,低质量的研究可能会导致潜在的错误结论而给患者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针对研究的设计和报告,基于循证医学角度,考虑临床研究向证据转化的价值,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干预和对照措施、结局、疗程五个方面来探索影响中药随机对照试验作为证据利用的原因,以此提出改善中药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和报告质量、提高临床证据利用价值的建议.

    作者:杨小英;张雅静;冯硕;刘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