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Bayes概率模型在新生儿黄疸阴阳属性判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7例出生后10天内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阳黄组(68例)和阴黄组(39例).分析可能与新生儿黄疸有关的胎内因素、出生时及出生后因素,入院当日或次日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及Bayes判别分析筛选有判别意义的指标;建立阴黄及阳黄的Bayes概率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 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及Bayes判别分析筛选出的对新生儿黄疸阴阳属性有判别意义的指标为:母亲年龄、妊娠期糖尿病、胎龄、窒息史、ABO溶血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SD)、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血清直接胆红素(serum direct bilirubin,D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利用SPSS进行Bayes判别分析,得到Bayes判别函数系数.根据判别函数系数建立Bayes判别函数:阳黄y1=-21.701 +2.589×母亲年龄+1.037×妊娠期糖尿病-17.175×窒息史+13.876×胎龄+6.303×ABO溶血病+2.116×RDW-SD +0.831 × DBIL +0.012×ALP+1.697×LCR+0.001×CHE;阴黄y2=-33.511 +2.991×母亲年龄+3.960×妊娠期糖尿病-12.877×窒息史+11.848×胎龄+1.820 ×ABO溶血病+2.231×RDW-SD +0.999×DBIL +0.023 ×ALP +1.916×LCR +0.002 ×CHE.对判别函数进行假设检验,Wilks'λ =0.393,P=0.000,故判别函数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考核,阴黄及阳黄的符合率均在90%以上.结论 通过构建Bayes概率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判别新生儿黄疸的阴阳属性.
作者:牟春笋;张萍;孔春妍;李燕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脂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试验组给予口服新风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每周1次,每次4片,两组均为2疗程(1个月为1疗程).另设健康对照组60名.观察各组患者脂蛋白指标的变化、临床疗效、脂代谢、关节症状体征、活动性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患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球蛋白(globulin,GLO)、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降低(P<0.05,P<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A与关节疼痛、晨僵时间、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IL-6呈负相关,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与关节压痛呈负相关,GLO与关节压痛和DAS-28呈负相关,HDL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内皮素(endothelin,ET)-1呈负相关,Apo-A1与关节疼痛呈负相关,Apo-B与CRP呈负相关,LDL与晨僵时间呈正相关(均P< 0.05,P< 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PA、HDL、Apo-A1及Apo-B升高,ESR、CRP、IL-6、ET-1、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时间及DAS-28积分降低,血清IL-10升高(均P<0.05,P<0.01);对照组PA升高(P<0.01),除ET-1和关节压痛外,其他关节症状和活动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PA和HDL升高,ET-1和晨僵时间减少(均P<0.05).结论 RA患者存在脂蛋白代谢紊乱,且脂代谢紊乱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新风胶囊能明显改善RA患者脂代谢紊乱状态.
作者:刘健;万磊;黄传兵;汪元;潘喻珍;谢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IgA肾病中医邪实证候与肾脏靶器官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中心协作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将266例IgA肾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外感风热证(49例)、下焦湿热证(100例)、痰湿证(43例)和血瘀证(74例),各证型同时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进行Hass分级、牛津分类、Katafuchi积分和蒋氏评分,分析中医邪实证候与病理指数的关系.结果 各证候与Hass分级具有相关性(r =0.341,P<0.01).外感风热证与内皮细胞节段性增生及破坏毛细血管袢节段活动性病变具有关联性;下焦湿热证与HassⅢ级、破坏毛细血管袢节段活动性病变(高评分)、内皮细胞节段性增生、肾小球节段病变、局灶性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局灶性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具有关联性;血瘀证与HassⅣ级、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球节段性硬化/黏连(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S)、系膜增生(mesangial hypercellularity,M)、血管透明变性、多灶状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多灶状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具有关联性;痰湿证以Ⅰ和Ⅲ级为主,但与其他病理参数无关联性.结论 中医邪实证候与IgA肾病部分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邪实证候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IgA肾病靶器官病理损害程度、活动性与慢性病变及预后,相关病理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可以提示中医邪实证候类型及其演变规律.
作者:万廷信;戴恩来;王文革;刘天喜;刘沨;李银霞;姜敏;赵著华;杨百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对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36例SS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12例,中药组予口服温阳化浊通络方汤剂(每日1剂),西药组予口服青霉胺片(每次0.125 9,每日2次)和醋酸泼尼松片(每次20 mg,每日1次),中西医组予口服青霉胺片、醋酸泼尼松片及温阳化浊通络方汤剂,治疗1个月制备含药血清;另取10例未治疗的SSc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组.健康皮肤成纤维细胞来源于2例女性整形外科患者上臂外侧健康皮肤组织.各组血清分别加入SSc患者和健康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中.Western blot法测定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receptor typeⅠ,TGF-β1RⅠ)、TGF-β1Ⅱ型受体(TGF-β1 RⅡ)、p-Smad2/3及Smad7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SSc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SSc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9及TIMP-1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SSc患者和健康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 RⅠ、p-Smad2/3蛋白水平降低,Smad7蛋白水平升高(P <0.05,P<0.01),同时中西药组TGF-β1RⅡ蛋白表达降低(P <0.05,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和中西药组TGF-β1 R Ⅰ、p-Smad2/3表达降低,中西药组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1).SS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与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Col-Ⅰ、Col-Ⅲ mRNA表达水平降低(P <00 05,P<0.01),且中西药组Col-Ⅲ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MMP-9水平及MMP-9/TIMP-1比值明显升高(P <0.05,P<0.01),而中药组和中西药组TIMP-1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西药组MMP-9水平和MMP-9/TIMP-1比值升高,中药组和中西药组TIMP-1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 温阳化浊通络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调控SSc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TGF-β1 RⅠ、p-Sm ad2/3及Smad7的表达,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传导,减少Col-Ⅰ、Col-Ⅲ表达.
作者:卞华;吕芹;黄显章;胡久略;杨雷;毛秉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益肾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肾两虚兼湿热证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脾肾两虚兼湿热证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1~2期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益肾清热化湿方,对照组加服氯沙坦钾片5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不同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SCr、BUN及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 (66/85)、82.4% (70/85)和89.4%(76/85),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7.2% (17/36)、55.6% (20/36)和61.1%(22/36),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高于治疗2个月后(x2=4.28,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2、4、6个月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x 2=10.87、9.53、13.16,均P<0.01).结论 益肾清热化湿方可以降低脾肾两虚兼湿热证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蛋白尿,提高其临床疗效,从而为从湿热论治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戴芹;张佩青;王小琴;聂莉芳;傅晓骏;彭文;王怡;李均;毕月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不同年龄段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3个年龄段(年龄≥85岁、60~74岁和75 ~84岁),并根据患者行PCI采取的不同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途径(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组236例和股动脉途径(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TFI)组2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年龄术中相关情况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与本组年龄≥85岁比较,两组中年龄60 ~74岁和75 ~84岁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增高,术后12、24个月心脑血管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降低,TRI组中更换穿刺途径例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TFI组比较,TRI组各年龄段患者的更换穿刺途径例数增多,动脉穿刺时间、导管插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延长,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12个月MACE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I组年龄60~74岁和75~84岁患者术后24个月MACE发生率降低,而年龄≥85岁术后24个月MACE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RI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上PCI的首选途径应用.
作者:赵刚;李四海;谭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益肾种子丸对肾虚精亏型弱精子症患者精子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过程中脱落10例,完成134例,每组67例.治疗组给予益肾种子丸,每次6 9,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五子衍宗丸,每次6 9,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活力变化,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a级精子和a+b级精子百分率均增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61% (52/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21% (39/6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2.914,P=0.004).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降低(P<0.01),治疗组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种子丸治疗肾虚精亏型弱精子症疗效良好,可有效提高精子活力.
作者:韩强;刘殿池;王福;郭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腺苷A1受体(adenosine A1 receptor,A1R)是否介导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60只模型制备成功大鼠按随机区组原则分为模型组、参麦组、参麦加A1R拮抗剂(1,3-dipropyl-8-cyclopentylxanthine,DPCPX)组、A1R拮抗剂对照组和二甲亚砜溶剂对照组,每组12只,另设假手术组12只.在大鼠脑缺血即刻时,参麦组大鼠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15 mL/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参麦加A1R拮抗剂组大鼠在注射参麦注射液前30 min腹腔注射DPCPX1 mg/mL;A1R拮抗剂对照组、二甲亚砜溶剂对照组大鼠分别在脑缺血即刻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DPCPX(1 mg/kg)和二甲亚砜(1 mL/kg).再灌注24 h时评估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以及脑梗死半暗带区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梗死体积和Bcl-2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麦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和梗死体积明显减少,Bcl-2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5);与参麦组比较,参麦加A1R拮抗剂组大鼠行为评分升高,梗死体积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 A1R拮抗剂能部分逆转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行为学评分,梗死体积和Bcl-2蛋白表达的改善作用,A1R可能介导了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鲁华荣;宋胜文;韩琨元;刘海鹏;陈双懂;王均炉;戴勤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甲亢宁胶囊干预下Graves病小鼠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Akt、磷酸化Akt(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磷酸化mTOR (p-mTOR)表达变化,探讨甲亢宁胶囊治疗Graves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表达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A亚单位的重组腺病毒(Ad-TSHRα-28g)免疫BALB/c雌鼠建立Graves病动物模型.将70只造模成功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20只)、甲亢宁胶囊干预组(中药组,25只)、甲巯咪唑片干预组(西药组,25只),另设正常对照组(正常组,15只)和空载病毒对照组(空载组,20只,注射Ad-null).中药组予1.5 g/(kg·d)甲亢宁胶囊混悬液灌胃,西药组予2.5 mg/(kg·d)甲巯咪唑混悬液灌胃,其余各组每日子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干预5周.各组终选取6个样本,观察小鼠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甲状腺素(thyroxine,T4),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甲状腺组织Akt、p-Akt、mTOR及p-mTOR的表达量.结果 (1)模型组甲状腺呈增生性改变,滤泡增大,大小不一,间质血管浸润.中药和西药组甲状腺组织结构明显恢复,滤泡增生有所缓解.(2)与正常组、空载组比较,模型组TRAb、T4及T3水平升高(P<0.01),p-Akt/β-actin、p-Akt/Akt、p-m TOR/β-actin及p-m TOR/m TOR比值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和西药组TRAb、T4及T3水平均降低(P<0.01),中药组p-m TOR/β-actin、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0.01),西药组p-Akt/β-actin、p-Akt/Akt、p-mTOR/β-actin及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 <0.05,P<0.01).结论 甲亢宁胶囊能降低Graves病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mTOR的表达,其改善Graves病小鼠甲状腺功能的机制可能与这一影响有关.
作者:李青穆;魏军平;李敏;孟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对人胃癌MGC-803细胞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抑瘤率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胃癌MGC-803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制备裸鼠移植性胃癌模型.32只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健脾养正消瘕方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5-Fu,2.5 mg/kg)灌胃,健脾养正消瘕方高、低剂量组分别以85、43 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10天.观察健脾养正消瘕方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抑瘤率的影响;采用RT-PCR法观察该复方对移植瘤中Bax、Bcl-2、Fas、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该复方对移植瘤中procaspase-3、procaspase-8和procaspase-9、cleaved-PARP、Beclin-1和LC3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健脾养正消癥方高、低剂量组瘤重明显减轻(P<0.05),健脾养正消瘕方高、低剂量组瘤重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2) RT-PCR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健脾养正消瘕方高、低剂量组Bax表达上调,Bcl-2、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表达下调(均P<0.05),阳性对照组及健脾养正消瘕方高剂量组Fas表达上调(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癥方高、低剂量组Fas、Bax表达均下调,Bcl-2、Cyclin D2和Cyclin D3表达上调(均P<0.05),健脾养正消瘕方高剂量组Cyclin D1下调,低剂量组Cyclin D1上调(均P<0.05).(3) Western blot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癥方高、低剂量组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蛋白表达下调,cleaved-PARP、Beclin-1、LC3BⅡ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阳性对照组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和LC3BⅡ蛋白表达下调,cleaved-PARP、Beclin-1和LC3B Ⅰ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结论 健脾养正消瘕方对胃癌MGC-80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激活凋亡、自噬相关因子有关.
作者:吴坚;刘沈林;张星星;陈敏;邹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为麝香通心滴丸“凉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结合高脂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30只小鼠按体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只),麝香通心滴丸组(复方组,7只),麝香通心滴丸去熊胆粉组(拆方组,7只),熊胆粉组(7只);另取9只雄性同龄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30、30、0.33 mg/kg)灌胃,模型和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含量;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二氢乙啶(dihydroethidum,DHE)荧光探针探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miR-20、miR-21、miR-126及miR-155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以复方组减弱的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IFN-γ、oxLDL和MDA均升高(P<0.01),GSH和SOD下降(P<0.01),主动脉miR-126、miR-21及miR-155表达上升(P<0.01),miR-20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血清IL-2、IL-6、TNF-α、IFN-yoxLDL及MDA下降(P<0.01),GSH和SOD上升(P<0.01),主动脉miR-126、miR-21、miR-155表达下调(P<0.01),复方组和熊胆粉组miR-20表达上调(P<0.01).与复方组比较,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小鼠血清中IL-2、IL-6、TNF-α及IFN--γ水平升高(P<0.01);拆方组和熊胆粉组GSH和SOD下降(P<0.01),MDA和oxLDL上升(P<0.01);拆方组与熊胆粉组miR-20和miR-155表达下调(P<0.01).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具有显著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主动脉m iR-126、miR-21、miR-155及miR-20的表达相关,熊胆粉在全方的调节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熊敏琪;贾成林;崔金刚;宁冰冰;朱玉陵;王文健;陈瑜;张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银杏叶胶囊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HHcy)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干预的实验研究,探寻其作用的细胞分子水平靶点.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制备HHcy模型.将4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 1只)、银杏叶组(1 1只)和叶酸组(10只).对照组给予1%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模型组给予3%蛋氨酸混悬液(1.5 g/kg)灌胃,叶酸组给予3%蛋氨酸混悬液(1.5 g/kg)加叶酸混悬液(0.06 g/kg)灌胃,银杏叶组给予3%蛋氨酸混悬液(1.5 g/kg)加银杏叶混悬液(0.02 g/kg)灌胃.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和胸主动脉对不同浓度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采用RT-PCR测定c-Fos、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细胞抑制剂-凋亡蛋白2(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2,c-lAP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表达.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主动脉内皮层增厚、内皮细胞水肿脱落,可见少量泡沫细胞,中膜平滑肌细胞肌瘤样增殖,银杏叶组、叶酸组病变较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cy水平升高(P<0.05),模型组Ach 10-6mol/L、Ach 10-4mol/L和SNP 10-7 ~ 10-3mol/L不同浓度血管内皮舒张率均降低(P <0.01,P<0.05),Bax、c-Fos及iNOS基因表达均增加,c-lAP2基因表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及叶酸组Hcy水平降低(P<0.05);除银杏组SNP 10-6 mol/L浓度外,银杏叶组和叶酸组其他各浓度SNP血管内皮舒张率均增加,银杏叶组和叶酸组浓度为Ach 10-6 mol/L和Ach 10-4 mol/L时Ach血管内皮舒张率增加(均P<0.05);银杏叶组和叶酸组Bax、c-Fos及iNOS基因表达均降低(P<0.05),叶酸组c-lAP2基因表达增高(P<0.05).结论 银杏叶胶囊可降低血浆Hcy水平,下调Bax、c-Fos及iNOS基因表达,从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作者:顼志兵;汪卫东;张莉芬;李俊;王毅;奚希相;朱杰;马金苗;贾晶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人参健心胶囊抗心肌缺血主效应中药并优化其佳剂量水平,实现人参健心胶囊的二次组方优化.方法 遵循“均匀设计—药效测定—数学建模—组方优化”的思路,按照U10(108)均匀设计方案,以人参健心胶囊所含的8味中药为考察因素,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性心电图变化为药效学指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构建药物因素与药效学指标间的数学模型,筛选抗心肌缺血主效应中药,用网格算法优选抗心肌缺血主效应中药的佳剂量水平,寻找优选中药的佳配伍组合.结果 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 =1.7889-0.3247人参×丹参-0.0663黄芪×泽泻,纳入的预测因素有人参、丹参、黄芪和泽泻,网格算法优化得到的佳配比剂量为人参1.62 9、黄芪4.62 9、丹参2.43 9及泽泻1.66 9.结论 应用均匀设计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和网格算法可较好地实现中药复方的二次组方优化.
作者:杨传华;李运伦;蒋海强;聂磊;鞠建庆;李帅;丁学义;张世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山茱萸总苷及山茱萸多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coronary infarction,AMI)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及对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AMI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茱萸总苷预防给药组(总苷预防组)、山茱萸多糖治疗组(多糖治疗组)和山茱萸总苷治疗组(总苷治疗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进行超声心动图及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心功能;Masson三色染色法进行心肌梗死面积测定;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线粒体发生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α subunit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PGC-1 α)、PGC-1β、心肌细胞核呼吸因子(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和GSK-3 p 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心功能下降,PGC-1 α、PGC-1β和NRF-1 mRNA表达降低,GSK-3β mRNA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总苷预防组、总苷治疗组和多糖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心功能改善,NRF-1 mRNA表达升高,总苷预防组和多糖治疗组PGC-1α和PGC-1β mRNA表达升高,多糖治疗组GSK-3β mRNA表达降低(均P<0.05).与总苷预防组比较,总苷治疗组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主动脉收缩压(aortic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升高,多糖治疗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降低,总苷治疗组和多糖治疗组PGC-1α、PGC-1β及NRF-1 mRNA表达下降,多糖治疗组GSK-3β mRNA表达下降(均P <0.05).与总苷治疗组比较,多糖治疗组FS、EF、左室收缩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pressure,LVESP)、SBP、GSK-3β mRNA降低(P<0.05).结论 山茱萸总苷及山茱萸多糖具有改善AMI大鼠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促进心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作用;山茱萸总苷及多糖对AMI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GSK-3β信号通路实现.
作者:陈丹;李建军;张丽婷;匡薇;陈克芳;侯祥平;麦华超;陈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妊娠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半同种移植过程,正常妊娠有赖于母胎免疫关系的平衡,胚胎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的实质是依赖于母胎之间的免疫耐受关系,这种特有的免疫耐受状态可能与局部内环境中细胞因子、黏附因子、自然杀伤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等动态平衡维系与相互作用密切相关[1].妊娠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协调的生理过程,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在妊娠免疫耐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旦这种免疫耐受格局被打破,将导致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发生[2].中医药在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都有一定作用,现将妊娠免疫耐受的机制及中药对其的调控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齐丹;侯莉莉;谈勇;吕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在全世界的肿瘤病死率中,肺癌居于首位[1,2].虽然有很多新的治疗方法出现,但是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仍然末得到明显提高.由于肺癌患者的症状较多以及其严重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症状成为肺癌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多学科、多方面综合治疗对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更加有意义.
作者:张丽媛;单孟俊;游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便秘是骨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术后便秘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态势.文献报道,骨科术后便秘发生率可达50%~70%[1].便秘对骨科术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术后便秘可影响骨折及伤口的愈合,诱发术后伤口开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其次,术后便秘致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严重时可出现排便时猝死[2].术后便秘同时多伴有腹胀、腹痛、纳差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蔚;黄双英;袁明霞;祝亚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发病的神经精神障碍,伴或不伴有遗传性.疾病的特点是突然,快速,反复,非节律运动(运动抽动)或伴有声音(发声抽动).症状持续波动出现至少1年以上.解剖和神经元的变化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影响还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疾病与基底节功能的改变有关.常用药物为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但是此类药物各种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易复发,复发后再用疗效欠佳的弊端.中药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1].
作者:高戈;吴敏;张欣;姜科宇;纪小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肺癌是我国目前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发病率持续升高,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一直是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案[1].肺癌根治术后痰潴留是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加了继发呼吸、循环衰竭的危险性[2],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笔者在肺癌根治术后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朝良;姜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便秘的诊治相对滞后,临床疗效不满意,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不同类型便秘特有的分子机制亟待阐明,亟需新的用于诊断的生物标志分子和治疗靶点.面对当前便秘诊治中的问题,要用转化医学理念打破现有的思维禁锢,用新的思维方法寻找便秘新的研究方法和诊治途径,提高便秘的诊治水平.
作者:黄忠诚;苏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道是道家学说的核心范畴.道家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解释自然遵循的基本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黄帝内经》中继承发挥了“道”这一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来说明自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养生的基本法则及医学的基本准则,以指导人们正确养生以及临床病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当指出的是,《黄帝内经》中的“道”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在翻译《黄帝内经》时,译者应正确理解特定语境下“道”的具体所指,采取与之相应的翻译策略,不能简单地一概音译成“Tao”,以免造成误译.
作者:王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第十届国际补充医学研究大会(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omplementary Medicine Research,ICCMR)于2015年5月13-15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本届会议由国际补充医学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mplementary Medicine Research,ISCMR)主办,韩国韩医学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of Oriental Medicine,KIOM)承办.ISCMR成立于2003年,是一个国际性专业、多学科、非营利学术组织,是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作者:孙瑾;张抗;王丽琼;刘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第四届北京胃肠功能及动力疾病中西医整合医学论坛于2015年7月5日在北京欧美同学会报告厅召开.会议由北京协和医院柯美云教授、解放军301医院杨云生教授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魏玮教授发起并协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学智教授及北京积水潭医院蓝宇教授共同主持,以樊代明院士、柯美云教授、刘新光教授为代表的西医专家和以危北海教授、田德禄教授为代表的中医专家全程出席大会.参会人员200余名.
作者:魏玮;杨云生;柯美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13年2月以来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尤其以江浙地区较多,并出现较多重症死亡病例.本文分析1例北京地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中西医证候特征,现总结如下.
作者:班承钧;姜良铎;孙兵;童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具有患病率高、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的特点,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CKD发展到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如何延缓CRF的进展、减轻并发症的危害、减少尿毒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WHO规定,夫妇有规律性生活1年以上,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无法自然受孕的,称为男性不育症.据统计有15%的夫妇在1年内不能受孕而寻求药物治疗,不能受孕的夫妇中至少50%存在男性精子异常的因素.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复杂,通常由多种病因共同引起,仍有30% ~40%的男性不育症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1].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