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国际刊号:2-52
  • 国内刊号:1003-5370
  • 影响因子:2.14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2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3期文献
  • 灯盏花素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心肌损伤情况,并评价灯盏花素是否具有心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学龄前患儿(≤6岁)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灯盏花素组(低剂量组,0.5 mg/kg灯盏花素)和高剂量灯盏花素组(高剂量组,1 mg/kg灯盏花素)3组,每组各12例.于麻醉诱导完成后开始微泵静脉输注15 Ml生理盐水或灯盏花注射液,30 min内输注完毕.分别于术前(T_0)、主动脉阻断开放即刻(T_1)、开放30 min(T_2)、1 h(T_3)、术后6h(T_4)及术后24 h(T_5)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n-I)及丙二醛(MDA)浓度.同时记录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24 h引流情况.记录所有患儿术中使用的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总量.结果 3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咪迭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总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T0点)比较,3组患儿cTn-I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即刻、6 h及24 h(T_1、T_4、T_5点)明显升高(P<0.01),峰值出现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6 h(T_4点).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cTn-I值在T_1、T_4时间点较低(P<0.01),高剂量组在T_1、L_4、T_5时间点较低(P<0.01),两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血浆MDA浓度在T1时点开始升高,并在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点)出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并在T5时间点降至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组于T_1、T_2、T_3、T_4时点浓度较低(P<0.01).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体外循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功能损害,在主动脉阻断开放后24 h内cTn-I的高峰值出现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6 h.灯盏花素治疗组血浆cTn-I及MDA浓度较低,表明体外循环前静脉输注灯盏花素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谢文锡;岳利民;宋海龙;连庆泉;陈小玲;蒋懿斐;费建斌;金胜威;李军;上官王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中的作用及妊娠结局.方法 采用开放前瞻病例对照研究,对63例早发型重度子痛前期(孕29~32周)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西医治疗方案,联合组3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及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D-二聚体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联合组延长孕周优于对照组[(11.0±1.2)天vs(6.0±1.5)天];胎儿窘迫发生(11例)少于对照组(16例);新生儿死亡(4例)少于对照组(8例);以上两组比较,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浆黏度比值(1.20±0.13)低于治疗前(2.29±0.13,P<0.05);治疗后D-二聚体为(1.61±0.45)mg/L,低于治疗前的(2.40±0.09)mg/L(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延长孕周,改善围产结局,降低孕妇并发症发生及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李雪兰;刘丹;郑清莲;苟文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健脾益肾法联合西药治疗耐受糖皮质激素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健脾益肾法治疗耐受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CC)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有效途径.方法 将27例经胆碱酯酶抑制剂和GC系统治疗后症状复发,再次经GC治疗产生耐受性的MG患者,分为脾肾气阴两虚型(15例)和脾肾阳虚型(12例)两组.西药均用甲泼尼龙及溴吡斯的明;中药治疗脾肾气阴两虚型用补中益气丸及六味地黄丸,脾肾阳虚型用补中益气丸及滋肾育胎丸;溴吡斯的明、甲泼尼龙、中成药用量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递减.治疗根据用药情况依次分为症状治疗、恢复乙酰胆碱受体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和强化个体机能4个阶段.所有病例在治疗各阶段前后复查肌力和整体状态.结果 27例患者1年内完全缓解9例,药物缓解7例,显著改善5例,中度改善1例,不变3例,死亡2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受糖皮质激素MG疗效确定,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刘小云;陈松林;张为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对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 β及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对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2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34颗观察牙)分为中药组13例(17颗观察牙)和对照组11例(17颗观察牙);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清热解毒中药合剂,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后2周及10周滤纸条法收集患牙GCF,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探诊出血点数(BOP).放免法检测GCF中TNF-α及IL-1β水平.结果 两组牙周基础治疗后患牙GCF中TNF-α及IL-1 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同时患牙PD、CAL及BOP明显下降(P<0.01).中药治疗后中药组TNF-α水平(μg/L)为2.5551±1.0157,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3.4341±1.0762,中药组IL-1β水平(μg/L)为0.1335±0.0216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0.1471±0.0169(P<0.05).结论 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TNF-α及IL-1β水平,减轻牙周炎症反应.

    作者:程培红;戚向敏;杜朝霞;武志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天泰1号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天泰1号对临床干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参照目前国际公认的MCI诊断标准,筛选出128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天泰1号治疗组(简称治疗组,65例)和安慰剂对照组(简称对照组,63例),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综合认知功能及即刻记忆、短程记忆、计算能力、时空定向、语言理解等能力的变化及不同中医证候疗效.另选30名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结果 MCI患者的认知功能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用药后治疗组综合认知能力及即刻记忆、短程记忆、计算能力、地点定向、语言理解等明显提高(P<0.05,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虚证组综合认知能力优于虚实夹杂证组(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治疗组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转化例数(2例)少于对照组(9例,P<0.01).结论 天泰1号可以显著改善MCI患者的认识障碍,并能降低MCI向AD的转化.

    作者:吴正治;钟琪;孙苏萍;李明;张琼芳;曹美群;贾秀琴;李耀芳;陈蔓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手术后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40例住院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用FOLFOX方案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疗程均5天.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2(IL-12)含量变化.并根据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分级统计.结果 对照组2例在观察期间脱落.结直肠癌患者CD_4~+CD_(25)~+细胞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化疗后CD4+CD25+细胞含量两组均降低(P<0.05);TNF-α及IL-12试验组化疗后升高(P<0.05),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3项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减轻(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化疗效果,还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作者:张燕;郭伶俐;赵士鹏;蔡建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ld arthritis,RA)活动期湿热毒痹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四妙消痹汤组,60例)和对照组(甲氨蝶呤组,60例),疗程均为12周.评价治疗前后中、西医疗效,中、西医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DAS28积分,理化指标变化,远期疗效及平均起效时间,其中西医疗效评价参照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EULAR)判定标准,对药物疗效进行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纳入患者120例(ITT集),完成观察患者103例(PP集).PP分析显示:治疗组(52例)中、西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51例,分别是92.3%vs70.6%及86.5%vs62.7%,P<0.05).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降低中医证候积分、DAS28积分以及远期疗效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一定优势.治疗组起效时间(周)5.31±0.36短于对照组(8.28±0.45,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 四妙消痹汤可综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毒痹证患者的关节及全身病变,且起效早,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周彩云;唐今扬;房定亚;潘峥;马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补肾安胎方及其不同组分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目的 比较补肾安胎方、补肾方及活血方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吲哚美辛诱导小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从妊娠第1天起分别子补肾安胎方、补肾方、活血方治疗.于妊娠第5、6天处死小鼠,留取血清及子宫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_2)和孕激素(P)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子宫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结果 补肾安胎方可以提高妊娠第6天血清P及E_2水平,并且促进着床位点ER及PR的表达.而补肾方和活血方虽有轻度促进ER、PR表达作用,但其治疗作用弱于补肾安胎方.结论 将补肾法和活血法结合起来的补肾安胎方可以通过对E_2、P、ER、PR的影响,从更大程度上改善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泡着床.

    作者:张明敏;何新芳;张锦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掌叶半夏有效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观察中药掌叶半夏有效提取物(Pinellia extract,PE)对HeLa细胞的作用,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为其临床用于防治女性宫颈病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并摄影,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实验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结果 PE对HeLa细胞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E作用后HeLa细胞出现凋亡,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免疫细胞化学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PE作用24 h后HeLa细胞PCNA和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 PE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其促凋亡机制是通过降低PCNA和Bcl-2蛋白表达来实现的,这为进一步研究PE的作用机制以及抗癌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作者:李桂玲;归绥琪;王莉;林理根;叶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栓素A_2与前列环素I_2变化及丹参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测梗阻性黄疸(OJ)大鼠血浆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I_2(PGI_2)及肾皮质微循环的变化,探讨OJ肾损伤的机制及丹参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胆总管结扎组(模型组)及丹参干预组(丹参组),每组分3、7、10天3个时相,每个时相8只.测定血浆TXA2、PGI2、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计算T/P比值.应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观测各组相应时相肾皮质微血管管径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相T/P值升高,肾皮质微血管收缩,7、10天血BUN、Cr水平升高(P<0.05),且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变化更加明显(P<0.05).丹参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相T/P值降低,7、10天肾皮质微血管扩张,10天血BUN及Cr水平下降(P<0.05).结论 血T/P比值升高及肾脏微循环障碍是OJ肾损伤的重要原因,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肾损伤有干预作用.

    作者:秦琦瑜;陈进军;张庆富;李勇;王车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枸杞多糖对锰中毒小鼠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ye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锰中毒小鼠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对照组,锰中毒组,锰中毒加LBP高、中、低剂量组.LBP和氯化锰分剐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方法 给药.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测试其空间学习争记忆能力;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神经发生细胞.结果锰中毒组平均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5),穿越平台区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锰中毒加LBP各剂量组海马齿状回(DG)内BrdU阳性细胞数目显著高于锰中毒组(P<0.05).结论 LBP可能通过促进海马神经发生,从而影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温静;杨伯宁;任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鼠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和线粒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改变及银杏叶提取物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大鼠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和心肌线粒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的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液压冲击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和药物干预模型,24 h动态监测心电图变化,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和心肌线粒体Mn-SOD的活性改变,并观察心肌HE染色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大鼠颅脑损伤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血清CK-MB含量升高(P<0.05),心肌细胞线粒体Mn-SOD活性降低(P<0.05),且心肌细胞线粒体Mn-SOD活性与血清CK-MB含量呈负相关(r=-0.997,P<0.05).GBE预处理后可以使大鼠颅脑损伤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血清CK-MB含量降低(P<0.05),心肌细胞线粒体Mn-SOD活性升高(P<0.05),心肌的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大鼠颅脑损伤可引起明显的心肌损害,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的发生可能与心肌细胞线粒体抗氧化应激水平降低有关,GBE对大鼠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作者:郝春艳;王凤芝;段虎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医药对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是指尿毒症患者健存肾单位所承担的清除体内小分子及中大分子物质、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部分内分泌功能~([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RF对透析患者,尤其是腹透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地保护透析患者的RRF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在讨论透析患者RRF作用的基础上,对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保护RRF的对策及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吴利均;盛梅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自1985年以来肺癌成为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1]),2002年我国男性肺癌世界人口调整发病率为42.4/10万,女性肺癌世界人口调整发病率为19.0/10万~([2]).根据美国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its(SEER)统计,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美国为15%,欧洲为10%,发展中国家为8.9%~([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NSCLC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化疗仍为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姜怡;刘苓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少腹逐瘀胶囊联合逍遥丸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而PCOS症状在青春期就有不同程度的表现.PCOS发病具有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应该重视青春期PCOS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效地防止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1]).该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2]).西药对其治疗尚不令人满意,中药治疗PCOS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采用少腹逐瘀胶囊联合逍遥丸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光荣;周艳艳;胡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坐浴治疗用于混合痔术后的临床观察

    混合痔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肛门部神经末梢特别敏感,手术后常常并发疼痛、出血、尿潴留、肛缘水肿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院采用中药外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及肛门水肿,以加速创面愈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辉;刘海岭;陈建国;闫立新;魏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类方研究的四个层面

    类方体系是认识中医组方思想和辨证方法 科学依据的门径之一.文章就类方研究中几个共性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类方方-证-病的关联、类方核心方配伍、类方共性和差异性比较、类方效应物质基础辨识等是类方研究不同层面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阐明方剂复杂体系的科学内涵、揭示方剂配伍规律、创新方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范欣生;段金廒;丁安伟;唐于平;尚尔鑫;王崇骏;华永庆;尹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与临床营养

    营养支持治疗已是危重监护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学科.营养素在中医药治疗中也早有科学的应用.中医药的不少方剂在危重病以及术后患者中具有改善营养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一些中药本身也是营养物质.中西医两个基于不同理论可以在临床营养治疗中共同协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手段,以期促进中医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本文就中药方剂、针灸与营养的关系作一论述.

    作者:周开国;何桂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滋肾阴泻相火中药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染毒大鼠生殖器官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滋肾阴泻相火中药对壬基酚及双酚A染毒大鼠子宫、卵巢雌激素受体(ER)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中药拮抗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拟雌激素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3周龄雌性sD大鼠染毒组单纯喂饲壬基酚或壬基酚与双酚A联合喂饲,治疗组以滋肾阴泻相火中药与染毒物同时喂饲,对照组喂饲溶剂玉米油,给药15天,分别检测子宫湿重及脏器系数、子宫及卵巢ER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子宫湿重及子宫系数增加,ER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卵巢Era、Erβ的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治疗组与染毒组比较,子宫湿重、子宫系数降低,ER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卵巢Era、Erβ的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EEDs对生殖器官有显著的拟雌激素作用,而滋肾阴泻相火中药对EEDs的拟雌激素活性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中药的治疗干预可使生殖器官ER基因、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从而显著降低生殖器官对EEDs的敏感性,这可能是所用中药有效拮抗EEDs拟雌激素活性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孔元原;蒋明玉;蔡德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下称H.pylori)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由于临床医生在H.plori感染治疗中存在某些困惑,特别是对某些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的处理感到棘手,有不少基层医生对国内外H.pylori感染处理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可能不甚了解或体会不深,因而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某些混乱,本文就H.pylori感染治疗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作者:胡伏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循证医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争论与策略

    学术界对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循证医学(EBM)的标准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持有相反的两种观点,少数学者反对将它们用于中医学,但更多的学者主张将其用于中医学.笔者认为前者对中医、西医、EBM和RCT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同时概述了众多正方在灵活创造性地应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上所发展的创新的研究技术,这些技术被用于处理临床疗效研究中的对照和标准化的问题.笔者分析后指出,中医和EBM之间的双向挑战不仅使中医实践出现一些改变,也使临床试验设计出现重要的改进.

    作者:邵镜虹;史翠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的规律探析

    为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的规律,通过数据库查找筛选出26篇(共5 865个病例)关于中西药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一次文献,并用Excel软件对所出现的西药和27个处方的中药分别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中西药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具有优越性.西药主要采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与维生素合用,糖皮质激素又以地塞米松使用多,中药27个处方中包含72味中药,出现频数在1 800次以上的有13味,分别为当归、丹参、赤芍、黄芪、茯苓、红花、黄柏、黄芩、知母、生地、菟丝子、白芍、甘草.

    作者:姚丹霓;陈文裕;肖莹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