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颗粒辅助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DA)神经递质及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影响.方法 94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两组均以西药美多巴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加服安慰剂,治疗组加用补肾活血颗粒,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脑内DA的变化情况,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及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析治疗组患者纹状体DAT的改变情况.结果 (1)两组治疗前DA检测值均低于正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A值明显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纹状体内DAT放射性浓聚较治疗前明显增加,ROI分析治疗前后纹状体/小脑总比值分别为(1.86±0.32)和(2.6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颗粒能提高帕金森病患者脑内DA水平,增加纹状体DAT含量,从而起到有效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
作者:李绍旦;杨明会;刘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在严格评估文献质量的基础上,使用GRADE评估证据质量.结果 初检出文章680篇,终筛选出22篇RCT论文进行分析.由于各个研究干预措施不同,故进行描述性分析.疗效评价:(1)MCI向阿尔茨海默病(AD)的转化率:加味五子衍宗颗粒及参银口服液中药组均无病例转化为MCI患者,但与安慰剂及维生素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天泰1号与安慰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认知功能改变:由于对照组选用药物不同,各中药的认知改善相对疗效不同.(3)MCI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血清SOD、MDA以及β淀粉样蛋白浓度的改善情况也因治疗药物的使用不同而疗效有差异.结论 中药在治疗MCI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文献质量普遍偏低,证据质量低,还不能据此做出临床应用的推荐.
作者:韩淑花;李浩;刘龙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肾损伤的干预效果,为先心痛婴儿CPB术后肾损伤的保护提供新方法.方法 选取在CPB下行先心病手术的婴儿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于手术转流前在灌注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2 mL/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转流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h(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以ELISA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浓度.结果 CPB后两组CysC无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NAG在术后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试验组术后升高不明显(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NF-α和IL-6在术后均有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TNF-α仅和IL-6在术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PB可导致先心痛婴儿肾小管损伤;术前应用黄芪预处理后可对肾小管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提运幸;潘征夏;吴春;王刚;李洪波;李勇刚;安永;代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化瘤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探讨子宫肌瘤发病易患因素与肌瘤体积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10例气虚血瘀型肌瘤患者的发病易患因素情况(2005年9月-2007年9月上海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化瘤方治疗,对照组30例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的体积变化,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疗效与易惠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化瘤方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6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易患因素的患者,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肌瘤体积大小与分娩年龄、病程、情绪压力呈正相关.临床疗效与病程、情绪压力、乳腺增生呈负相关.结论 化瘤方能有效缩小子宫肌瘤,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伴随疾病,防治易患因素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谭蕾;孟炜;张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祛敏通鼻喷膜剂局部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作用机制及疗效观察.方法 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0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采用祛敏通鼻喷膜剂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二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伯克纳)治疗.7天为1个疗程,使用2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与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IgE水平、总鼻气道阻力(nasal airway resistance,NA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1.40%、63.04%)、总有效率(分别为87.72%、89.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4、IL-8、IgE水平、总NAR,治疗前两用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增高;治疗后两用药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敏通鼻喷膜剂能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明显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8、IL-4、IgE水平及总NAR.
作者:陈欣欣;符绩雄;黄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调和肝脾方辅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情况,为中医药介入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开拓新的方法与思路.方法 以实施异基因造血千细胞移植为主的27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从预处理开始至造血重建期间,在常规移植治疗基础上,口服调和肝脾方;对照组(13例)不予中药,余同治疗组.随访至2009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造血重建时间、植入情况、治疗相关痛死率、复发率、顸处理相关并发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情况、生存时间、生存概率等.结果 两组生存时间(月)(41.6±6.5vs21.0±5.9)、生存概率(78.6%vs30.8%)及1~3年累积生存率(80.8%vs46.2%,69.3%vs34.6%,69.3%vs34.6%)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相关病死率(0vs30.8%)及死亡风险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累积生存率逐渐下降,患者所经历的死亡风险愈来愈大.两组在造血重建时间(天)(17.9±7.9vs18.1±6.8)、植入情况、预处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4.3%vs23.1%)、GVHD发生情况及复发率(21.4%vs23.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和肝脾方可以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相关病死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累积生存率,起到了增效减毒之功效.
作者:李达;刘琨;胡永珍;康颖;吴远彬;吴万垠;陈瑶;郭坤元;江志生;梁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天王补心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以及天王补心汤单独干预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依从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101例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受试者,随机分为天王补心汤结合睡眠卫生宣教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天王补心汤治疗组(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临床医生总体印象(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improvement,CGI)评分、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made by WHO,WHOQOL-BREF)评分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8.08%)低于对照组(7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分别为(12.00±2.25)、(7.55±2.91)分,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分别为(11.68±2.21)、(7.16±3.13)分,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CGI评分、WHO-QOL-BREF评分也有改善(P<0.01),治疗后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停药2周后与疗程结束时C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王补心汤联合睡眠卫生宣教与单纯天王补心汤对阴虚火旺型亚健康失眠的干预均有显著效果,疗效相当,且依从性及安全性高.
作者:叶人;袁拯忠;戴春秀;李伟;宋秀华;程志清;胡万华;林燕;王小云;孙书臣;何金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宫腔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失败后行宫腔镜检查示子宫内膜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31例接受常规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ET失败患者再次助孕前行宫腔镜检查,其中,6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为试验组,65例宫腔正常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宫腔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再次助孕;对照组直接行再次助孕.比较两组再次助孕后的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再次助孕后,试验组临床妊娠率48.5%,胚胎着床率24.2%;对照组临床妊娠率29.2%,胚胎着床率1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子宫内膜炎患者经宫腔灌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能够提高再次助孕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
作者:王梅梅;郝翠芳;包洪初;张宁;曲庆兰;葛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脾解毒方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长期感染诱发C57BL/6小鼠胃癌过程中对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环氧合酶-2(COX-2)的调控作用,为其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H.pylori标准株悉尼株(H.pylori SS1)灌胃的方法建立H.pylori感染C57BL/6小鼠诱发胃癌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健脾解毒方低剂量组和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每组40只小鼠.给药72周后处死小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MVD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健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胃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22.2%、11.1%和10.0%;胃黏膜MVD分别为(2.50±1.54)、(18.56±2.62)、(14.61±3.60)和(7.39±1.75)个/cm2,模型组MV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健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MVD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COX-2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健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均可降低其表达,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H.pylori感染可增加C57BL/6小鼠胃黏膜MVD,促进COX-2的表达,可能在H.pylori诱导的胃癌发生中起到促进作用;健脾解毒方可减少小鼠胃黏膜MVD,抑制COX-2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胃癌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刘宁宁;周利红;殷佩浩;王炎;范忠泽;李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抗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性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酒精-玉米油-吡唑复合试剂制备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清肝活血方组、清肝方组及活血方组,另设CCl4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各组大鼠每天上午以酒精复合试剂灌胃,下午各中药组分别给予清肝活血方9.5 g/(kg·d)、清肝方3.0 g/(kg·d)、活血方6.5 s/(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CCl4组每周1次腹腔注射CCl40.3 mL/kg,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2周.组织病理学观察肝脏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m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ERS凋亡相关因子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 alpha,eIF-2αa)、磷酸化eIF-2α(p-eIF-2α)、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PR78)、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出现了典型的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病理改变如脂肪变性、炎症甚至纤维化;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凋亡率达到了正常大鼠的5倍以上,且以早期凋亡为主;血清tHCY水平显著升高;P-eIF-2α、GRP78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GRP78及Caspase-3 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肝活血方及拆方组大鼠肝损伤及肝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轻,血清tHCY水平显著降低,p-eIF-2α、GRP78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清肝活血方组GRP78和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清肝方组仅GRP78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HCY水平及肝脏ERS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抑制酒精性肝损伤动物肝细胞ERS性凋亡.
作者:韩向晖;王见义;郑培永;张亚利;尤圣富;季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鼠的影响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皮功能障碍组(HCY组)、心理应激组(模型组)、通心络组,每组10只;用3%高蛋氨酸饮食复制内皮功能障碍模型,利用重复束缚法对内皮功能障碍大鼠进行心理刺激,并用通心络(1.2 g/kg)灌胃给药.放免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血清皮质酮(CORT);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组织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 与HCY组血浆ET[(161.70±13.96)pg/mL],血清NO[(26.82±13.03)μmol/L]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ET[(178.25±21.85)pg/mL]明显升高(P<0.05),血清NO[(24.91±9.95)μmol/L]无明显下降(P>0.05);CORT、NE、E明显升高(P<0.05);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损伤.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血浆ET[(154.74±13.27)pg/mL]、AngⅡ、CORT、NE、E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NO[(34.44±18.35)μmol/L]明显升高(P<0.05);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显著改善.结论 慢性心理应激可明显加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鼠的内皮损伤,通心络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作者:吴相春;来静;吴相锋;贾振华;魏聪;袁国强;王宏涛;冯书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心肝宝胶囊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心肝宝胶囊组(心肝宝组).采用左侧肾脏切除加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术后1周心肝宝组给予心肝宝胶囊500 mg/(kg·d)灌胃,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4 mg/(kg·d)灌胃.用药第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取肾组织于光镜、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Ⅳ(COL-Ⅳ)、骨调素(OPN)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RT-PCR测量肾组织分子生物学指标相对表达值.结果 心肝宝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血脂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肾小球系膜基质比心肝宝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肾组织的FN、COL-Ⅳ、OPN表达心肝宝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同样,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及PAI-1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心肝宝胶囊对阿霉素肾病模型,能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蛋白尿的排泄,纠正脂代谢紊乱,抑制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减少致纤维化因子的表达,改善肾脏病理损害而实现的.
作者:刘茂静;王娜;亓敏;梁素忍;甄军晖;冯进波;胡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理脾调脂胶囊对血脂失调症大鼠及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PPARα、γ mRNA的调控作用,探讨其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理脾调脂胶囊治疗组(理脾调脂组)、血脂康对照组(血脂康组),造模4周,将ApoE-/-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血脂康组、理脾调脂组.理脾调脂组大鼠、ApoE-/-小鼠(以下简称大、小鼠)每日灌胃理脾调脂胶囊,血脂康组每日灌胃血脂康,用药8周.酶法测定大、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浓度,沉淀法测定大、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参照模板法荧光定量PCR检测大、小鼠肝脏PPARα、γmRNA的表达.结果 理脾调脂组大、小鼠血清TC、TG、LDL-C浓度较模型组、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HDL-C浓度显著提高(P<0.01),大、小鼠PPARα、γmRNA表达较模型组(或空白组)显著提高(P<0.01);与血脂康组比较,理脾调脂组大、小鼠血清TC、TG、LDL-C浓度均降低(P<0.05),HDL-C浓度均显著提高(P<0.01,P<0.05),PPARα、γmRNA表达明显提高(P<0.05).结论 理脾调脂胶囊能显著提高实验性血脂失调症大、小鼠肝脏PPARα、γmRNA的表达,具有调控核因子而影响血脂代谢的作用.
作者:刘桂荣;闫滨;闫石;刘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人参、大黄、栝蒌角药配伍对实验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及相关促炎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兔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6只、中药组8只.中药组、模型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每天100 g喂养6周,第7周中药组及模型组采用球囊拉伤术损伤髂动脉.术后均继续以高脂饮食喂养6周.中药组造模同时预防给药:按生晒参0.64 g/(kg·d),栝萎2.14 g/(kg·d),酒大黄0.43 g/(kg·d),给药容积2 mL/kg,灌胃给药.动态观察各组新西兰兔血脂四项及ICAM-1、VCAM-1及hs-CRP的变化.结果 第7周(术前)模型组血脂四项、中药组TC、HDL-C、LDL-C,模型组及中药组的ICAM-1、VCAM-1、hs-CRP均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TC、TG、LDL-C值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模型组血脂四项、ICAM-1及中药组TC、LDL-C、HDL-C、ICAM-1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模型组血脂四项及中药组HDL-C、LDL-C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LDL-C值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ICAM-1、VCAM-1及hs-CRP明显高于正常组及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hs-CRP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大黄瓜蒌角药配伍通过降低血脂尤其是降低TC、LDL-C的上升水平来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而其降低促炎因子水平的作用与降脂和抗炎作用有关,也有可能与其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增殖等途径有关.
作者:王建云;吴圣贤;姜良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单体黄芩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D组、黄芩苷组,每组12只.AD组及黄芩苷组采用双侧海马内注射beta淀粉样蛋白(Aβ1-40),建立AD大鼠模型.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行假手术,双侧海马内仅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黄芩苷组术前、术后连续腹腔注射黄芩苷[40 ms/(kg·d)],每天1次,连续7天.AD组和对照组也经相同时间相同步骤给予相同体积的缓冲液腹腔注射.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海马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T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神经元组织学改变.结果 T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D组[(28.33±7.50)%]和黄芩苷组[(38.33±7.50)%]大鼠自发交替选择率减小,与对照组[(61.67±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黄芩苷组比较,AD组皮层、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改变更明显.免疫印迹法分析显示:AD组COX-2表达明显增高,黄芩苷组COX-2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黄芩苷能减轻beta淀粉样蛋白所致的脑损伤,可能与抑制COX-2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振华;承欧梅;蒋青松;晏勇;晏宁;马勋泰;韩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乳胞素(lactacystin)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接种PC12细胞培养24 h后分别给予干预.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μmol/L乳胞素损伤组,不同浓度EGCG预处理组(终浓度5、10、50μmol/L).分别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 33 258染色观察凋亡时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5、10、50μmol/L EGCG对乳胞素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乳胞素损伤组[(61.22±1.02)%]比较,5、10、50μmol/L EGCG预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上升,分别为(66.99±1.30)%、(66.67±0.65)%、(73.40±0.67)%.Hoechst 33 258染色发现乳胞素损伤组较多胞核出现固缩凝集,而EGCG预处理组则较少.FCM检测也提示EGCG预处理可降低细胞的凋亡率,正常对照组、乳胞素损伤组、EGCG预处理组(5、10、50μmol/L)分别为3.0%、60.4%、59.8%、57.5%和38.6%.结论 EGCG可减轻乳胞素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作者:戴美芬;胡丹;赵丹;唐兰英;竺飞燕;陈瑛;王小同;张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属,又名五叶参、七叶胆等.绞股蓝中含有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磷脂、氨基酸、维生素、常量和微量无机元素等活性成分.
作者:陈桂芳;张晓喻;黎艳;黎霞;李天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可以引起盆腔炎[1],盆腔积液是盆腔炎的表现之一.笔者采用通管冲剂配合中药灌肠方治疗盆腔积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闻姬;孔伟;陈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循证医学对医疗决策的影响是通过利用当前所能获得的佳临床研究证据,与医生个人的经验、患者的价值观与选择相结合而实现的.然而,现有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随机对照试验难以体现中医的人文属性和整体观以及辨证论治的特点.本文针对中医个体化复杂干预及其社会学属性,提出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模式,体现了传统中医学集社会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特征,能够全面地反映中医学整体观的诊疗过程,适合于评价辨证论治的复杂干预,希望借此提出与新药研发的中医疗效评价模式不同的新思路与方法学模式.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根据蒙特利尔全球共识[1],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以烧心和反流为主要症状.本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患病率为20%~30%[2,3].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洲GERD患病率呈升高趋势[4,5],我国该病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6].GERD除表现为食管本身的典型症状外,部分患者表现为食管外症状,容易造成误诊误治[7,8],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GERD食管外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作者:王凤云;唐旭东;刘果;赵迎盼;张北华;张丽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