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立足药品监督管理政策,传递医药发展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交流药品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药学成果。
文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或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和借鉴价值。文稿内容务必真实,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简练,层次清晰。具体要求和格式规范,请参阅《<中国药业>杂志来稿撰写规范细则》。
1 特别约定
1.1 稿件处理
本刊严格执行稿件三审制和同行评议制度。审稿周期3个月,其中专家审稿时间约2周。重要论文(重大国家级科研项目论文、行业内知名专家论文等)可申请本刊“快速审稿”,周期1个月。
自投稿成功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或3个月内收到本刊退稿通知的,作者方可自行处理该稿。需退修的稿件,自本刊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未返回修改稿的,视为作者自行撤稿,逾期本刊将按新稿处理;修改稿自发出之日起3个月内,作者不得将原稿和修改稿另投他刊。
稿件一经本刊录用,在期刊出版之前作者不得将该稿另投他刊,否则本刊有权撤稿且不退还相关费用。
本刊概不退还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1.2 著作权
稿件一经本刊发表,该论文专有使用权(其他报刊转载或摘编,数据库、网站检索收录,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发行、汇编、复制、翻译等)归本刊所有。若作者不同意入编上述数据库、网站以及其他报刊转载或摘编,请在来稿时书面声明,以便本刊妥善处理。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会征得作者同意。
因稿件作者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引起的著作权纠纷,与本刊无关,本刊概不负责。
1.3 相关费用
稿件审理费:每篇100.00元人民币。作者投稿的同时需通过“支付宝”在线支付。支付成功后,稿件方可进入审稿流程。已录用稿件,作者需支付英文审校费20.00元人民币,与期刊出版费一同支付。
期刊出版费:稿件录用后,本刊酌收期刊出版费(以本刊通知数额为准),作者可通过本刊在线投稿系统在线支付(支付宝),或单位对公账号银行转账。
期刊订阅费:期刊出版后,本刊按作者署名人手一册惠赠。若需另外订阅或加印(10册以上需在期刊出版日前半月联系编辑部),费用按当期定价+邮寄费收取,可通过本刊在线投稿系统在线支付(支付宝),或单位对公账号银行转账。过刊可随时订阅,但数量有限制。
作者稿酬:期刊出版后3个月内,本刊按有关标准向第一作者酌致论文稿酬,稿酬已包含本刊加入或自办的网站、数据库和光盘版的使用报酬。目前本刊稿酬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和等值或超值转赠《中国药业》杂志两种,需现金支付的,请务必在投稿时或论文录用时声明,否则视为同意转赠《中国药业》杂志。期刊出版后3月后,第一作者仍未收到稿酬或转赠期刊,请向本刊编辑部查询联系。
1.4 作者信息更正
本刊不支持、不同意投稿后更换第一作者,请投稿时慎重考虑。
除第一作者外的作者署名顺序调整、作者增减、通信作者增减,需提交由原稿全体作者亲笔签名确认《作者更正申明》(模板可在线下载),在线上传并将原件邮寄至本刊编辑部。
作者单位名称调整,也应提交书面申请,并由作者新单位加盖公章确认。
作者简介的相关项目补充、调整,应提供书面说明(在线上传),并由第一作者和需更正的作者签名确认。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对13例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菌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作者:袁平;田智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鉴别红花与西红花.方法:从外观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红花与西红花不同,应严防掺杂和冒充.
作者:杨水英;童树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从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制备工艺方面对部分药物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望其在新药研制、老药新用途开发方面的广阔前景.
作者:徐丽洒;叶磊;孙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药物治疗双重糖尿病中的应用及对临床疗效和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将36例诊断为双重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个案管理的干预模式;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REA)等指标,同时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医疗费用差异。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但糖化血红蛋白及 BMI,ALT,AST等未见明显改善,干预后 CREA增高( 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除CREA无明显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下降( 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11.11%比5.56%)。两组患者常规检测费用未见明显差异,但对照组药品费用及住院费用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用于药物治疗双重糖尿病患者,能稳定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亦能显著降低相关医疗费用的支出。
作者:蔡晓芹;蔡大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药典>是国家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制定的法典,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该文针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收载的1062个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修订建议,供修订<中国药典>时参考.
作者:农英高;陆海鹏;林素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考察混合促透剂月桂氮(廾卓)酮和薄荷脑对肤康涂膜剂中水杨酸和酮康唑透皮促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小室法,以离体雄性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接受液中水杨酸和酮康唑的含量,计算各时间点的累积透皮率.结果:含2%月桂氮(廾卓)酮和2%薄荷脑的涂膜剂与不含月桂氮(廾卓)酮的涂膜剂相比较,其透皮促进作用在6 h后则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混合促透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水杨酸和酮康唑的透皮促进作用,其中以2%月桂氮(廾卓)酮和2%薄荷脑组成的混合促透剂作用显著.
作者:盛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患儿随机均分成3组.A组予瑞芬太尼0.5μg/kg静脉注射(>30 s),随后以0.25μg/(kg·min)持续输注,切皮前追加1μg/kg,体外循环前再次单次静脉注射2μg/kg;B组予瑞芬太尼1 μg/kg静脉注射(>30 s),随后以0.5 μg/(kg·min)持续输注;C组手术开始时予芬太尼20μg/kg,体外循环前追加至30μg/kg.分别监测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 3组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气管拔管时间A组和B组明显短于C组(P<0.05),入室至术毕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体外循环期间B组高于A组和C组(P<0.05),拔管后A组和B组高于C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中使用安全,可控性良好,术中血液动力学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完全.
作者:王惠铭;张丽;勾凤钦;姚三巧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当前在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魏长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的疗效和成本,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6例,在一般内科治疗相同的条件下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胞磷胆碱组,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分别以总有效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为效果指标时,胞磷胆碱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09.05和129.81.结论 以总有效率为效果指标时,胞磷胆碱组更经济;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为效果指标时,依达拉奉组较合理.
作者:张天栋;范俊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规范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条款,从病区药品目录制订、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剂科直接干预和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病区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各病区药品管理更加符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要求。结论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用于该院病区药品的管理,成效显著。
作者:余志刚;王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中国药业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中国药业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9月中旬在投中国药业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中国药业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中国药业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