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规 范 性。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统计学方法正确。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试验,作者应说明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稿中注明批准文号),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论著、综述类稿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不超过 1500字。
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内容。中文文题一般以 25个汉字以内为宜。
3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改动。作者应是:(1)参与选 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并应用其本国文字和中文同时注明其通讯地址,地名以国家公布的地图上的英文名为准。作者单位特指本论文工作实施完成过程所在单位(进修医师通常应署名所在进修单位,除另有约定)。其他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依作者排序脚注于同页左下角。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列入致谢部分。各级基金项目支持的研究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批准号,亦脚注于同页左下角,并请附基金获批复印件,本刊将开放绿色通道优先发表。
4 摘要 临床论著须附 400字左右中文摘要,采用国际通用的 结 构,包 括 论 文 的 目 的 (Objective)、方 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部分。结果中须详列主要数据及统计数据。英文摘要考虑国际交流的需要可相对具体些(600个实词左右),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首字母大写,不用连字符)与单位。作者只列出前 3位,3位以上加“etal”;不属同一单位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加 “”,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uYuanzhao ,Fan Hong,Chu Defa.DepartmentofRadiotherapy,BeijingHospital,Beijing100730,China。
5 关键词 论著须标引 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 国 立 医 学 图 书 馆 编 辑 的 最 新 版 《医 学 索 引 》(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每个英文关键词第 1个字母大写,之间以“;”分隔。
6 层次序号 各层次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如“1”,“21”,“212”等。文内中间的层次排列可用 “(1)”、“①”等。
7 医学名词 以 1989年 及 其 以 后 由 全 国 自 然 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以最新版本的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 用 商品名。
8 统计学 根据资料特点选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分别处理定量和定性数据,其符号按国标 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中位数用 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 χ 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样本数用 n;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υ;概率用英文大写 P等,P值前给出具体检验值。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9 对比性研究的论文须注意在组间临床资料有可比性的前提下进行比较,凡对结果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临床资料)治疗前均应作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时才能进行比较。并应在论文中将比较的因素和统计方法、具体结果列表说明。
10 缩略语 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 “,”分开(如 该 缩 略 语 已 共 知,也 可 不 注 出 其 英 文 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1 参考文献 为增强文章科学性,各类文章均应适量引用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一般不用作参考文献;有条件时,2次文献亦不宜引为参考文献。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2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7例,按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32例行 LC,25例行 OC,比较手术前后尿乳果糖/甘露醇(ratio of lactulose and mannitol,L/M)、D-乳酸水平和肠形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浓度变化. 结果 LC组L/M、D-乳酸水平和IFABP 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 OC组术后第1、3天尿L/M显著高于术前(F=3643. 711,P=0. 000),与LC组比较,OC组术后第1天(t= -58. 210,P=0. 000)、第3天(t= -38. 580,P=0. 000)均明显升高.与LC组比较,OC组术后2 h 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t= -23. 212,P=0. 000);术后24 h IFABP显著升高(t= -21. 749,P=0. 000). OC组术后24 h内排气的例数(χ2=29. 085,P=0. 000)、排便时间(t= -10. 919, P=0. 000)和术后进食时间(t= -6. 044, P=0. 000)显著少于/长于LC组. 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对肠屏障功能损伤微小,有利于肠道功能的迅速恢复,患者是受益的.
作者:陆磊;金旭文;王翬;曹胤;张永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日短,较普通甲状腺切口小且美观[1].2005年10月~2006年2月,我院成功施行15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纪红;冯英;周玉洁;孙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1981年世界小儿腹腔镜外科的先驱Stephen Gans访问我国,介绍小儿腹腔镜外科技术以来,经过20年只限于简单的诊断探查.然而近5年来,随着国际小儿腹腔镜外科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小儿腹腔镜外科正在迅速跟上国际步伐.目前,在一些开展工作较好的单位,已经有60%左右的小儿腹部外科疾病采用腹腔镜外科治疗,治疗范围达30多个病种,基本上接近发达国家的小儿外科水平.
作者:张金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用乳房悬吊结构重建方法矫正轻、中度乳房下垂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乳晕边缘切口,去除上半腺体后松弛的浅筋膜深层,上提腺体至正常位置并固定于深筋膜,腺体浅面按真皮乳罩原理进行悬吊并适当切除乳晕周边多余皮肤,或采用聚丙烯单丝网片对腺体进行悬吊,术后腺体周围形成强大的纤维粘连,从而重建乳腺的悬吊支持结构.同时进行腺体的适当折叠塑形或置入乳房假体增加丰满程度.结果 共行轻、中度下垂32例手术(其中单纯悬吊10例,悬吊同时假体隆乳20例,采用聚丙烯网片悬吊2例),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58 ml.均未发生乳头乳晕坏死感觉障碍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1.3月,术后外形改善满意率90.6%(29/32).结论 对于不伴腺体肥大的乳房轻、中度下垂,采用乳房悬吊结构重建,是一种创伤相对小,安全,有效的矫正方法.
作者:李比;夏有辰;张洁;毕洪森;尤维涛;牛星焘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外科手术必然引起创伤,理想的外科手术应以小的创伤获得大治疗效果[1].心脏外科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在某些领域以趋于成熟,诸多手术技术,如: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了几乎完美状态[2].如何在良好的治疗效果下降低患者外科创伤成为心脏外科领域致力解决的新问题,这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微创心脏外科是应这一趋势而产生的新技术,中国[3]及世界从事心外科医生正在努力研究开发和掌握这一技术,其中包括麻醉及监测新技术[3-5].
作者:王伟鹏;刘进;胡盛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肝脏血运丰富、管道结构密布等特点限制了腹腔镜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目前,腹腔镜肝脏手术仍主要局限于肝活检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轻度肝外伤修补术及肝癌微波固化术等简单手术,而肝脏部分切除术则报道较少.本文报道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腹腔镜治疗肺癌肝脏多发转移瘤1例,婴儿左外叶肝血管瘤1例.
作者:许军;孙备;陶维阳;李军;周尊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报道1992年12月~2005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8例,其中顺行胆囊大部切除术38例,逆行胆囊大部切除术20例.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80ml,引流量50~100 ml/d,2~5 d拔引流管.术后胆漏1例,经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愈.住院时间3~8 d,平均4.5 d.165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振纲;陈孝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既往有胆道手术史患者胆总管结石再次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31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切开胆总管,置入胆道镜取出结石,置入T管行胆道引流。结果31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65~125 min,(118±21)min,术中出血量10~75 ml,(39±19)ml。术中胃损伤2例,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恢复良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48 h,(27±13)h。术后48~72 h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发生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无出血、胃肠漏、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9 d,(7.0±1.5)d。31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5.6月,均恢复良好,无胆道狭窄、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安全的。
作者:肖昌武;邱容;李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慢性创面是大面积组织损伤、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顽固性创面治疗有中医中药、西药创面处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民间经验疗法等,其中手术修复效果为肯定,恢复迅速,一直以来都是全身条件尚好患者的佳选择.
作者:潘柏林;李健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大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作者:李次发;温德树;肖绍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9月中旬在投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