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胃肠道原发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s)临床与内镜特点的差异.方法 检索2010年5月~2017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病历资料.纳入标准:内镜及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排除标准:临床、内镜资料不完整,没有进行系统的临床评估,无法确定是否为原发或继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共纳入130例,其中原发组65例(男36例),(58.3±13.8)岁,继发组65例(男37例),(60.4±15.9)岁.比较人口统计学资料、受累部位、临床及内镜表现、病理类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 临床表现上,原发组27例(41.5%)存在B组症状,继发组为39例(60.0%)(χ2=4.432,P=0.035).病理类型上,2组常见的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但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在原发组(20例,30.8%)明显高于继发组(2例,3.1%)(χ2=17.727,P=0.000).受累部位上,继发组结直肠受累(14例,21.5%)明显多于原发组(4例,6.2%)(χ2=6.448,P=0.011).内镜下表现,2组胃部受累常见表现均为溃疡型病变,而肠道受累常见表现均为肿块型病变,2组无显著差异.原发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51.2%(21/41),继发组为30.4%(7/23),2组间无显著差异(χ2=2.587,P=0.108).但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原发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59.1%,13/22)明显高于继发组(27.3%,6/22)(χ2=4.539,P=0.033).结论 与胃肠道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相比,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B组症状更常见,结直肠受累更常见,MALT淋巴瘤少见,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
作者:王晔;张宏娜;张静;刘鑫;丁士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狭窄冷刀切开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科对26例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狭窄,结合术前CT尿路成像(CT urography,CTU)或静脉尿路造影(introvenous urography,IVU)行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狭窄冷刀切开术.后改用输尿管镜在导丝引导下即可通过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狭窄处.术后留置F6~F7双J管2根,留置导尿管1~3 d.结果 26例均一次手术解除梗阻.手术时间(13.4±3.9)min,术中出血量(24.7±5.1)ml,术后住院时间(2.8±0.8)d.26例术后随访(16.7±4.4)月,临床治愈22例,临床有效4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尿道膀胱镜下输尿管狭窄冷刀切开术安全、可行,可有效处理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狭窄,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吴海严;郑鹏;程文;位志峰;徐锋;徐晓峰;娄宏斌;葛京平;张征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解剖异常的阑尾炎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存在一定困难,少见的异位阑尾类型是高位肝下阑尾. 此症1955年由King[1]提出概念,即阑尾根部及盲肠位于肝脏下缘附近. 腹腔镜手术可以通过小的创口达到充分的腹腔探查目的,对于异位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常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的异位阑尾炎采用三孔法. 2016年6 月~2017年11月,我科成功采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4例高位肝下异位阑尾炎,术后随访近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孙露新;范莹;谢博;李天宇;刘钢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4月腔镜食管癌切除术528例资料,发生术后颈部吻合口瘘29例(5.5%),其中7例继发胸内瘘,2例纵隔瘘.无早期瘘(术后1~3天),中期瘘(术后4~14天)27例,晚期瘘(术后14天以上)2例.发现吻合口瘘后及时颈部切口敞开,充分引流换药,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合并胸内瘘者予胸腔引流,应用生长抑素减少胃液分泌.结果 确诊吻合口瘘后2~4周愈合20例,1~2个月8例,2个月以上1例.6例半年内出现吻合口狭窄行胃镜下扩张术.结论 手术中注意尽量切除管状胃上端血供较差部分组织,消除各种对管状胃持续挤压的因素,预防消化液对术野的污染,手术后彻底的颈部引流和及时发现处理继发的胸内瘘有助于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
作者:郑海波;彭小雨;吴智勇;傅俊惠;陈捷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52例直肠癌,分别施行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无辅助切口组,n=28)或腹腔镜辅助切口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辅助切口组,n=24),无辅助切口组术式改良之处在于将吻合器钉座自肛门放入肿瘤近端,自结肠壁戳孔引出钉座拉杆,腹腔镜下用切割闭合器离断钉座与肿瘤之间结肠,带瘤肠管经肛门拖出、切除,残端缝合后还纳,自肛门进入吻合器,腹腔镜下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无辅助切口组手术时间(198.5±40.6)min,明显短于辅助切口组(230.4±35.8)min(t=2.981,P=0.004);无辅助切口组出血量(120.4±32.1)ml,明显少于辅助切口组(150.6±40.8)ml(t=2.986,P=0.004);无辅助切口组住院时间(8.4±1.2)d,明显短于辅助切口组(10.5±1.2)d(t=5.399,P=0.000).2组随访12个月,各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余患者未见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结论 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瑞生;胡滨;张富;段红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TAPP)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7月TAPP治疗76例(80侧)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探查腹腔,小心分离粘连显露复发疝,根据疝复发的具体情况,完全游离肌耻骨孔腹膜前间隙或充分游离疝环周边间隙,置入合适形状及大小的补片,充分固定后关闭腹膜.结果 76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55 min,(60.3±21.5)min.术中确诊真性复发疝10侧,假性复发疝70侧.术中副损伤发生率3.9%(3/76).术后住院时间2~8 d,中位数3 d.术后随访4~36个月,(21.4±10.3)月.再复发1例(1.3%,1/76).术后并发症包括血清肿需要抽液治疗5例(6.6%)及阴囊血肿1例(1.3%),无补片感染、切口感染、长期疼痛、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TAPP手术可以明确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确切类型,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张卫东;俞远林;彭俊璐;鲍胜华;王泉;陈晓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吻合器吻合的技术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6年10月~2018年2月92例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成2组:A组56例,消化道重建时采用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吻合器吻合;B组36例,采用传统荷包缝合抵钉座吻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9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133.1±14.3)min vs.(154.0±19.1)min,t=5.634,P=0.000];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0%(0/56)vs.11.1%(4/36),Fisher精确检验,P=0.021].A、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9.4±9.2)、(52.9±9.1)ml,无统计学差异(t=1.799,P=0.07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6±0.9)、(2.9±1.0)d,无统计学差异(t=1.857,P=0.067);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0±1.3)、(8.1±2.6)d,无统计学差异(t=0.162,P=0.872).结论 改良式抵钉座绑线反穿法完成结直肠NOSES简单快捷,比传统荷包缝合抵钉座法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段吉清;张路遥;孙东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辅助入路全关节镜下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近期效果.方法 2018年4~7月,对24例慢性踝关节不稳行踝关节镜检查、改良辅助入路全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修复术.术前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MRI确诊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术中除常规前内、前外入路,增加一个距腓前韧带上方辅助入路用于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和伸肌下支持带缝合.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5(4~6)个月.与术前水平相比,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位数3(0~6)vs.1(0~6),Z=-3.282,P=0.001]、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踝评分(77±11 vs.93±6,t=-6.288,P=0.000)及Tegner评分(3.5±2.1 vs.4.2±1.9,t=-2.186,P=0.039)均明显改善.术后22例(91.7%)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阴性,未见切口及神经并发症.2例踝关节跖屈受限(0°~5°),1例背伸受限(0°~5°).术后3个月24例中22例(91.7%)恢复日常生活;9例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7例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结论 改良辅助入路全关节镜下外踝韧带修复技术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短期临床效果良好,康复时间短.
作者:江东;胡跃林;焦晨;郭秦炜;谢兴;陈临新;赵峰;皮彦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手动粗针穿刺活检(manual core needle biopsy,MCNB)与全自动切割式活检(automatic cutting needle biopsy,ACNB)在浅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浅表淋巴结肿大150例,全自动切割式活检枪穿刺2次,然后单纯使用活检针手动取材1次,6例毗邻神经或大血管者仅行MCNB.获取的组织条分别标记后送病理.比较2种方法的取材成功率、特异性病变检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例因毗邻重要结构仅行手动活检,ACNB 144例,取材成功139例(96.5%).MCNB 150例,取材成功139例(92.7%),2组取材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8,P=0.145).2种方法均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淋巴结128例,其中ACNB与MCNB的特异性病变检出分别为96例(75.0%)和112例(87.5%),差异有显著性(χ2=6.564,P=0.010).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ACNB与MCNB用于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活检均具有较高的取材成功率及安全性,MCNB特异性病变检出率更高,且可用于毗邻重要脏器的高风险淋巴结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士榕;谭石;崔立刚;贾建文;刘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1月~2017年9月我院妇科对40例POP-Q分期≥Ⅱ期、以中盆腔脱垂为主的POP行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采用POP-Q分期法、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7(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问卷调查评价解剖和功能疗效.结果4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肠管、输尿管、膀胱、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1~2 d拔除尿管均能自主排尿,无尿潴留.术后随访(20.3±6.2)月,未发现网片侵蚀、暴露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POP-Q分期法测定均无脱垂,解剖治愈率100%.2例分别在术后12、18个月出现阴道前壁脱垂.PFIQ-7评分术前(67.7±1.8)分,明显高于术后末次随访(12.2±1.4)分(t=172.807,P=0.000);PFDI-20评分术前(60.5±3.1)分,明显高于术后(11.7±1.1)分(t=94.586,P=0.000);PSIQ-12评分由术前(61.2±9.3)分提高为术后末次随访(70.0±8.3)分(t=-5.588,P=0.000).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92.5%(37/40).结论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是治疗以子宫脱垂为主的POP微创、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施素华;周毅惠;丁华峰;倪观太;周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稽留流产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对34例稽留流产经宫腔镜刨削系统清宫,先用卵圆钳钳夹出残留的大部分妊娠组织,再置入宫腔镜观察宫腔内残留机化妊娠组织大小、部位,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然后置入刨削刀头对残留妊娠组织进行刨削清除,刨削清除完毕后检查有无残留及活动性出血.钳夹清宫组织及刨削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 34例宫腔镜刨削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综合征、子宫穿孔、宫颈裂伤发生,术后无宫颈管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例宫腔残留(2.9%),行二次宫腔镜探查,见胚物残留于右侧宫角,膨宫良好时方能看清,再次刨削清除.术后6个月有生育要求的8例,成功妊娠4例.5例自觉月经量较术前轻度减少,余29例均自觉月经量无明显变化.术后6个月疗效:满意率85.3%(29/34),基本满意率11.8%(4/34),不满意率2.9%(1/34).结论 宫腔镜刨削系统应用于稽留流产安全、可行.
作者:左欣曌;孔伟;彭蓉;张继梅;成星函;熊光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治疗男子乳腺发育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科对17例男子乳腺发育行乳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通过术前设计、麻醉、 皮下肿胀、吸脂、建腔、腔镜切除腺体完成手术.结果 17例共31侧乳房均顺利完成乳腺腔镜皮下腺体切除,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77 min;出血量30~80 ml,平均48 ml.带管引流时间3~5 d,平均4.3 d.无皮下血肿、血清肿、乳头乳晕坏死、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均未复发.除1例认为胸壁外形轻度不平,效果一般外,其余16例认为乳腺外形优良.满意度问卷调查:1例4分,其余16例5分,满意率100%.结论 乳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治疗男子乳腺发育可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安全可行.
作者:胡俊丰;李明;胡超;骆成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3-diment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3DTVU)对子宫中隔切开术后(transcervical incision of septum,TCIS)是否需要再次手术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子宫中隔切开术162例,年龄(30.9±4.6)岁,子宫完全中隔34例,不完全中隔128例.术后2个月行三维超声检查,记录残留中隔的长度及宫底内膜内陷的夹角,复查宫腔镜,记录宫腔修复、粘连情况及中隔残留长度,并与超声测量结果相比较.结果 ①三维超声显示37例(22.8%)宫腔形态正常,三维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诊断宫腔粘连的灵敏度为100%(10/10),特异度92.6%(25/27).②其余125例超声检查见残留中隔,可测量到内膜凹陷长度和夹角.取120°为诊断角度,灵敏度92.6%(63/68),特异度35.1%(20/57).内膜夹角>120°的患者80.0%(20/25)宫腔镜探查为弓形及正常宫腔形态(阴性预测值),无需宫腔镜手术;夹角≤120°的患者63.0%(63/100)存在残隔及宫腔粘连(阳性预测值),需二次宫腔镜手术.结论 三维超声提示宫腔形态正常且子宫内膜回声均匀可不行二次宫腔镜检查;若超声显示宫腔形态正常但回声欠均,或子宫内膜夹角≤120°,建议二次宫腔镜探查.
作者:宋雪凌;王丽颖;张红霞;杨艳;张佳佳;马彩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5月42例直径<2 cm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随机分成2组各21例,分别行经尿道等离子肿瘤整块切除术(整块切除组)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for bladder tumor,TURBT)(TURBT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整块切除组优于TURBT组[4.8%(1/21)vs.33.3%(7/21),log-rankχ2=4.670,P=0.031].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率低,无膀胱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杭永贵;唐庆生;何斌;周晓畏;潘志华;倪浩东;奚鹏山;周训荣;于殿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13例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年龄0~26 d(中位数1 d),体重2500~4400(2992±506)g.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肠扭转3例,环状胰腺6例,十二指肠闭锁4例.环脐周置入3枚trocar完成手术,辅以2~3根丝线悬吊.结果 13例均完成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无中转手术.手术时间(126.4±24.3)min,术后开始吃奶时间(6.1±2.1)d,总住院时间(12.6±2.7)d.术后随访1~13个月(平均7.5月),无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漏,无肠旋转不良肠扭转复发.脐部伤口愈合良好,瘢痕被脐部皱褶掩盖.结论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安全可行,具有美观、微创的优势.
作者:冯翠竹;李龙;马继东;张艳霞;王莹;张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橡胶导尿管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6月,应用En-DCR治疗单眼慢性泪囊炎73例,其中41例切开泪囊后应用橡胶导尿管支撑泪囊黏膜和鼻黏膜的吻合口(橡胶导尿管组),32例以透明质酸钠凝胶填充泪囊,覆盖吻合口(透明质酸钠组).比较2组泪囊造口时间(自泪囊完全暴露至贴敷明胶海绵),以及术后4个月Munk功能学、Park解剖学评分和成功率.结果 橡胶导尿管组泪囊造口时间比透明质酸钠组短[(21.1±4.3)min vs.(27.4±4.7)min,t=-5.956,P=0.000],2组术后4个月Munk功能学评分、Park解剖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橡胶导尿管组功能学和解剖学成功率均为85.4%(35/41),透明质酸钠组均为81.2%(26/32),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222,P=0.638).结论 在En-DCR治疗慢性泪囊炎术中,应用橡胶导尿管支撑泪囊黏膜和鼻黏膜吻合口辅助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但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吉超;李伦昊;王梓;范迪柳;田彦杰;施沃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10例资料.跨叶间裂生长中央型肺癌9例,支气管扩张伴右侧毁损肺1例.均因肺叶切除无法根治切除,故行全肺切除.采用两孔法或三孔法胸腔镜切口,使用腔镜下直线切割缝合器依次切断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完整切除一侧全肺.结果 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246±52)min,术中出血量(110±42)ml,淋巴结清扫(8.4±2.7)枚,术后住院时间(11.2±3.8)d,术后并发症3例(心房纤颤2例,乳糜胸1例).术后随访1~26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死亡1例,肿瘤转移带瘤生存1例,无病生存8例.结论 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尚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江贤亮;徐美青;徐世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瘢痕小,近年来已在心外科广泛应用. 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和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结合了非体外循环和小切口两个微创概念,与传统手术相比不增加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和术后肾功能障碍的风险,也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手术方式[1~3]. 微创手术切口小,所以在术后镇痛方面常被忽视,但是皮肤切口和深层组织损伤、肋间神经损伤、术后引流管刺激和炎症反应仍会导致术后疼痛. 如果为侧开胸,随着呼吸、咳嗽等运动,胸廓侧方活动多,骨折处摩擦会产生严重疼痛, MIDCAB术后2 d切口疼痛程度大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4]. 严重疼痛可增加肺部并发症,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肌缺血,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使急性痛变为慢性痛. 因此,充分合理的镇痛至关重要. 以区域阻滞为主的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在促进手术患者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5] ,本文对微创心脏外科围术期可选择的区域阻滞镇痛方法进行文献总结,旨在评价其围术期镇痛的便捷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王雪冬;史成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腹部手术可以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 Piskun等[ 1 ] 1999年首次报道单切口腹腔镜手术,之后逐渐报道各种单孔腹腔镜手术[2~6] ,包括胃、胆道、胰腺、脾脏、肠道手术等,术后疼痛轻、快速康复的优点已被广泛认可. 手术中视野的暴露对成功施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十分重要,尤其在胃、脾脏、胰腺等手术中,因左肝叶的遮挡,往往使胃、胰腺、脾等脏器显露不佳,影响手术进程和增加手术难度[7,8]. 因此,学者们研究出许多的肝脏牵拉器或方法,以暴露上腹部的手术视野,增加手术操作空间,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9,10].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的肝脏牵拉方法进行文献总结.
作者:肖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下尿路症状(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 LUTS)是临床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LUTS的诊断包括症状评分及客观检查,症状评分使用方便,但客观性不足.尿流动力学检查是诊断评估LUTS常用的客观检查,其中压力-流率检查是诊断LUTS的金标准,但该检查为有创检查,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需要使用特殊仪器设备,不易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 因此,LUTS的无创检查成为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热点,其中超声检查对于诊断评估LUTS有较多的临床研究. 现就超声诊断 LUTS 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蒙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输注血液制品导致的呼吸窘迫综合征,自主呼吸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低血压和发热,机械通气的患者则表现为低氧血症、气管导管内大量泡沫分泌物及低血压,是输血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 本文拟对围手术期TRALI的发病机制、患病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输血方案等进行综述,以提高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有关TRALI的风险意识,制定适合的输血方案.
作者:耿春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 drug coated balloon , DCB)动脉腔内成形术近年已成功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性病变,但少见肾动脉狭窄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报道. 2016 年11 月,我中心成功施行药物涂层球囊结合支架治疗右肾动脉狭窄1例,随访24个月,血管彩超检查右肾动脉血流通畅,报道如下.
作者:崔世军;郭连瑞;齐一侠;齐立行;李杨;谷涌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