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 国际刊号:1009-6604
  • 国内刊号:11-4526/R
  • 影响因子:2.21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外科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6年7期文献
  •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8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的预测价值. 方法 216例初发STEMI入院时测定hs-CRP,发病12 h内急诊行PCI.根据hs-CRP水平,分为hs-CRP升高组(hs-CRP>3 mg/L,n=52)和hs-CRP正常组(hs-CRP≤3 mg/L,n=164),随访所有入选患者术后180 d MACE发生率. 结果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梗死部位、冠脉病变程度及PCI即刻成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hs-CRP升高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hs-CRP正常组,WBC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显著高于hs-CRP正常组(P<0.05);急诊PCI术后180 d hs-CRP升高组MACE发生率均明显高于hs-CRP正常组(22.0% vs. 9.6%,P=0.048).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hs-CRP水平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180 d MACE(OR=2.82,95% CI 1.28~5.83,P=0.021)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入院时hs-CRP升高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180 d MACE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蕾;郭艳红;王贵松;郭丽君;张福春;高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电切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术期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与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围术期情况. 方法我院1997年11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BPH 156例,其中TUVP联合TURP 53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103例. 结果 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90±70 min vs 108±68 min, t=-1.550,P=0.123),TUVP联合TURP组输血率(8% vs 38%,χ2=16.109, P=0.000),尿液转清时间(2±1 d vs 4±1 d,t=-11.831, P=0.000),术后带尿管时间(10±8 d vs 19±10 d, t=-5.680, P=0.000),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4 d vs 20±10 d, t=-9.785, P=0.000),术后住院时间(20±14 d vs 34±24 d, t=-3.914, P=0.000)均优于开放组,但并发症发生率高(15.1% vs 2.9%, χ2=6.173, P=0.013). 结论 TUVP联合TURP治疗BPH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大强;冀荣俊;张端卫;蒋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华蟾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华蟾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85例鼻咽癌分别采用单纯放疗(42例)、放疗联合华蟾素(43例)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根据CT评价疗效,并按1995年RTOG标准评价放疗的副反应. 结果术后3个月单纯放疗组有效率88.1%(37/42),放疗联合华蟾素组有效率90.7%(39/43),2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χ2=0.186,P=0.911).与单纯放疗组比较,放疗联合华蟾素组的放疗急性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急性皮肤黏膜反应、咽食管反应、KPS变化明显减轻(χ2=4.420,P=0.036;χ2=8.731,P=0.003;χ2=9.692,P=0.021;χ2=4.518,P=0.034).2组血红蛋白下降无统计学差别(χ2=0.565,P=0.452),2组2、3年局部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19.0% vs. 16.3%,χ2=0.112,P=0.738;35.7% vs. 37.2%,χ2=0.020,P=0.886).单纯放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90.5%(38/42)、78.6%(33/42),放疗联合华蟾素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3/43)、90.7%(39/43)、79.1%(34/43),2组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检验,Log-rank分析χ2=0.107,P=0.744. 结论华蟾素对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未见协同作用,但可明显减轻急性放疗副反应.

    作者:曹晓艳;郑寰宇;李晓丽;刘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内镜下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治疗腕管综合征

    目的探讨内镜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 ECTR)中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distal holdfast fibers of the flexor retinaculum, DHFFR)的必要性. 方法观察组16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使用止血带,皮肤1 cm切口,内镜下应用USE系列切断腕管横韧带和DHFFR,与对照组16例单纯切断腕管横韧带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术后6个月功能随访,按照Kelly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3例,良3例;对照组优8例,良5例,可3例,2组浜田Ⅱ、Ⅲ级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6.278,P=0.043).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复发. 结论对浜田Ⅱ、Ⅲ级腕管综合征者术中注意腕横韧带切断不是唯一的目标,同时切断DHFFR才能彻底减压.

    作者:孙贵新;史其林;李文军;郑宪友;杨明杰;顾玉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脊柱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4年8月MED治疗25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症状、功能改善情况,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例因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5~65 min,(44.8±9.0) min;术中出血量30~80 ml,(51.3±14.6 )ml;术后住院时间6~10 d,(7.5±1.0) d.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硬膜撕裂、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腹腔血管损伤并发症.22例随访时间7~57个月,(33.4±17.8)月.术前ODI指数(46.2±8.5)%,术后随访时ODI指数(1.8±3.0)%,ODI指数改善率(44.4±9.2)%,术前、术后ODI指数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t=21.61,P=0.00).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9例,良3例,优良率100%. 结论 ME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家明;吴小涛;茅祖斌;齐新生;王宸;陈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参数定位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定向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 2003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入颅点、穿刺平面、穿刺角度、深度、引流管侧孔长度进行精确设定,必要时选择一孔多点置管. 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2例(21.4%),中残29例(51.8%),重残12例(21.4%),死亡3例(5.4%). 结论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显著.10~60 ml血肿均可进行该手术,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深部血肿患者,手术时机以发病3~6 h为宜.

    作者:金丹;杨灵;卢家璋;谢才兰;林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切口全胸骨切开心脏手术38例报告

    目的总结38例小切口全胸骨切开心脏手术的经验. 方法 2004年6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皮肤小切口,自剑突上缘1~2 cm起,向上长7~10 cm止于第3肋,全胸骨切开行择期心脏手术38例. 结果 38例手术均获成功.总手术时间175~359 min,平均84 min;引流量110~760 ml,中位数380 ml;术后住院7~32 d,平均10 d.术后早期并发症3例,其中1例心律失常,2例发热,均治愈;无开胸止血,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38例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症状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0.45~0.73,平均0.62. 结论小切口全胸骨切开心脏手术安全,创伤小,无须特殊器械,操作简单,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窦云轲;刘子罡;黄保堂;李潺溪;于晋;庄敏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切口斜行截断及楔形截骨术矫治(足母)外翻畸形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头囊内楔形截骨术矫正(足母)外翻畸形的可行性. 方法 2000年9月~2005年12月,我们对(足母)外翻足畸形行局部小切口,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在跖趾关节囊内完成跖骨头楔形截骨、跖骨头横向外侧移位和内侧关节囊收紧,矫正(足母)外翻畸形. 结果每足手术时间25~30 min,术中出血量5~10 ml.249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足母)外翻畸形完全矫正,优215足(86.3%),良29足(11.7%),差5足(2.0%),优良率98.0%,无并发症. 结论小切口斜行截断及楔形截骨术矫治(足母)外翻畸形可行,创伤小,术后的外形和功能得到全面改善.

    作者:毕洪森;马桂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纤维胃镜下气囊导管扩张治疗小儿食管狭窄30例

    目的探讨纤维胃镜下气囊导管扩张治疗食管狭窄的疗效. 方法 1996年10月~2005年11月我院采用Olympus JIF-SP型纤维胃镜及美国波斯顿公司带压力表指示的充气气囊导管对30例食管狭窄进行扩张治疗.狭窄食管直径0.2~0.6 cm,狭窄长度0.6~2.5 cm,平均1.7 cm.在纤维胃镜直视下将导管头部自咽部顺利送到狭窄处近端,通过胃镜下充气了解狭窄食管组织改变,有无瘢痕及炎症.将气囊导管头端经口腔送入狭窄段注气,扩张气囊同时通过压力表显示气囊压力大小,了解扩张情况,1支气囊导管扩张时间5 min. 结果 29例共扩张113次.1例患儿于食管闭锁术后8个月发生严重狭窄,扩张困难转为手术治疗;29例食管狭窄患儿每月扩张2~3次,4~5次后食管狭窄处直径达到0.6~0.7 cm,即为扩张成功.29例随访3个月~5年,患儿进食通畅,无食管再狭窄,生长发育良好. 结论纤维胃镜直视下气囊导管扩张治疗食管狭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并可通过纤维胃镜了解食管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

    作者:赵英敏;李龙;马汝柏;张晓伦;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附1 216例报告)

    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应用输尿管肾镜和膀胱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 216例泌尿系结石,其中输尿管结石1 006例(上段302例,中段364例,下段340例),膀胱结石210例. 结果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因前列腺增生症致置镜困难改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治疗.1 006例输尿管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95.5%(961/1 006)),其中上、中、下段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89.4%(270/302)、96.4% (351/364)和100%(340/340),术中发生6例输尿管穿孔.膀胱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为100%(210/210),无出血和膀胱穿孔发生.881例输尿管结石术后随访0.5~40个月,平均18.6月,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排净率分别为91.1%(224/246)、98.5%(318/323)、100%(312/312 ),总结石排净率为96.9%(854/881);6例发生输尿管狭窄.187例膀胱结石术后随访0.5~31个月,平均12.4月,结石排净率98.4%(184/187). 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高效、微创、安全,是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吴忠;姜昊文;张华魏;陈智新;历春军;丁强;张元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合并子宫中隔110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合并子宫中隔的临床价值,子宫中隔与不孕的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6月~2005年6月110例不孕症合并子宫中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不孕78例,继发不孕32例;分析不孕原因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诊治效果. 结果 110例中40.0%(44/110)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随访至2006年3月,82例列入统计,术后妊娠率为45.1%(37/82),原发不孕组术后妊娠率为46.6%(27/58),继发不孕组术后妊娠率为41.7%(10/2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64, P=0.686);不明原因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1.2%(22/43),有其他因素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为38.5%(15/39),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332, P=0.248).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原发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6.7%(17/30),继发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为38.5%(5/13). 结论不孕症合并子宫中隔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妊娠率提高,不孕症可能与子宫中隔畸形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黄晓武;夏恩兰;刘玉环;于丹;郭俊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红外线透视导航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28例

    目的探讨红外线透视导航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红外线透视导航下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28例(41个椎体),骨折部位为T6~L4,其中胸椎16个椎体,腰椎25个椎体.将参考架固定于病椎棘突,C形臂X线机拍正侧位图像,对穿刺针进行记录获得透视图像上的虚拟影像.术后复查X 线及CT检查了解骨折椎体复位情况、椎体的容量变化、骨水泥分布及外漏情况,CT容量分析法观测手术前后椎体的容积变化,观察手术前后疼痛强度评价的视觉类比评分的变化. 结果 41个椎体成功注射骨水泥.13个椎体行PVP;28个椎体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PKP),其中12例行球囊扩张成形,16例行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单椎体注射17例,2个椎体注射9例,3个椎体注射2例.26个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注射,15个椎体采用双侧椎弓根注射.无手术死亡,无神经根及脊髓受损情况无肺栓塞及心脑血管系统急性反应.PVP手术时间7.7~20.7 min/椎体,(14.2±3.3) min/椎体;PKP手术时间11.2~32.4 min/椎体,(21.8±5.4) min/椎体.X线照射剂量为5.4~19.6 dGy/椎体,(12.5±3.6)dGy/椎体.注射骨水泥2.2 ~6.8 ml/椎体,(4.6±1.2)ml/椎体.椎体体积由术前(21.4±4.6) cm3增至术后 (25.8±5.4) cm3(t=5.623,P=0.000).VAS由术前 (7.6±1.2)分下降为术后48 h(2.9±0.7)分(t=12.946,P=0.000).28例平均随访8个月(3~1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无椎体塌陷. 结论红外线透视导航PVP可行,可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

    作者:王黎明;喻忠;桂鉴超;徐杰;王钢锐;郑圣鼐;姚京东;侯明夫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内镜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报告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经验. 方法 7例原发性或继发性甲亢,内镜经胸入路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 结果 7例手术均成功, 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0~260 min ,平均168 min ;术中出血量10~200 ml ,平均70 ml. 无喉返、喉上神经损伤,无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 近期随访美容效果满意.随访1~12个月,平均5.1月,无复发,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在术后2个月时恢复. 结论内镜治疗甲亢技术安全、可行.除常规手术前甲亢准备外,必须行CT检查确认腺体大小,确定残留腺体的大小和位置.

    作者:张能维;路夷平;赵爱民;王之清;李凯;王桐生;刘晨;王睿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阴式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4年10月无子宫脱垂、子宫大小不超过20孕周的良性子宫疾病行TVH 75例和LAVH 69例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时间TVH为(83.6±19.4) min,短于LAVH的(133.7±48.1) min(t=-8.317,P=0.000);术中出血量TVH为(116.4±55.3) ml,少于LAVH的(186.1±292.1) ml(t=-2.028,P=0.044);术后病率TVH为4.0%(3例),LAVH为8.7%(6例),差异无显著性(χ2=0.670,P=0.413);手术费用TVH为(4733.27±577.81)元,低于LAVH的(7471.30±1042.17)元(t=-19.702,P=0.000). 结论与LAVH相比, TVH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少、费用低廉的优点.

    作者:倪云翔;舒群;唐礼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62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 方法 2003年2月~2005年8月,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和盆腔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治疗62例经活检证实的早期妇科恶性肿瘤,其中子宫内膜癌26例,子宫颈癌36例.62例根据病变部位和淋巴结切除术适应证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5例行选择性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再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 结果 61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术中静脉损伤出血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65~265 min,平均217 min;术中出血量150~1 200 ml,平均260 ml;切除淋巴结数13~23枚,平均17枚.1例发生膀胱损伤,镜下修补后恢复良好.术后发生尿潴留4例,淋巴囊肿5例.61例随访1~28个月,1例宫颈鳞腺癌ⅡB期术后3个月复发,放弃治疗4个月死亡;其余60例无复发. 结论子宫恶性肿瘤腹腔镜下行子宫广泛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安全、可行,分期可靠、准确.

    作者:王英红;郭晓青;赵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不同部位消化道梗阻的内支架治疗特点与对策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消化道梗阻的内支架治疗特点与对策. 方法消化道恶性梗阻63例采用71枚内支架治疗,全部使用永久性部分带膜镍钛合金支架,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监视下经口或肛门将支架置于梗阻部位,预扩张和后扩张分别为6例和3例,术前术后均做造影对照,根据进食和排便情况评价疗效,并做临床随访3~24个月,平均11个月. 结果单次成功放置支架60例;胃窦部、十二指肠空肠曲及乙状结肠首次操作失败再次置入支架各1例.56例上消化道支架置入后恢复饮食47例,7例乙状结肠和直肠支架置入后肠梗阻症状即刻解除;8例食管-支气管瘘置入食管支架后瘘管完全封堵;1例残胃-纵隔-支气管瘘置入支气管支架后轻度呛咳,3周后瘘口基本闭塞.出现剧烈疼痛1例,轻度疼痛12例,大出血1例,支架移位2例,术后再狭窄2例,声音嘶哑1例. 结论部分带膜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术是消化道恶性梗阻和食管-支气管瘘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对不同部位消化道恶性梗阻均应区别对待,必须使用相应的材料和操作方法,以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虞希祥;茅爱武;胡哲;黄林芬;冯晓峰;司同国;汪俊萍;杨晖;南忆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1年5月~2004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盆腔包裹性积液28例(均经盆腔彩超检查确诊),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结果 28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5~95 min,平均41 min.术中出血量15~85 ml,平均35 ml.术后住院3~5 d,平均4 d.术后下腹坠胀痛、肛门坠胀感症状完全消失,术后随访1年,彩超未见复发.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是安全可行的,根据患者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盆腔粘连程度及盆腔包裹性积液的量进行不同的手术.

    作者:曹淑芹;路霞;徐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早期输卵管妊娠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未破裂型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方法对32例未破裂型早期输卵管妊娠(附件包块<4 cm,血β-hCG<4 000 mIU/ml,无明显腹腔内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输卵管妊娠囊或妊娠包块,注射MTX 50 mg,β-hCG>2 000 mIU/ml的7例加用米非司酮(100 mg每日2次,连续3 d)联合治疗. 结果治疗成功28例,成功率87.5%;4例出现急性下腹痛,经腹腔镜行输卵管切除术.注药3 d后血β-hCG下降23%~35%,1周后血β-hCG下降38%~62%,2~4周后降至正常水平(≤6.1 mIU/ml),包块完全吸收30~55 d. 结论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MTX治疗未破裂型早期输卵管妊娠简捷、安全、有效.对于输卵管解剖与生理功能的恢复,有待长期随访与进一步探讨.

    作者:杨文;房瑜;王颖;李大兵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二孔法经腋路内镜下甲状腺良性肿块切除术

    本文报道8例甲状腺单发肿物(2.0~4.0 cm)采用右腋下10 mm切口、右乳晕上缘或左腋下5 mm切口,二孔法经腋路内镜下应用超声刀切除经验.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0 min,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甲状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肿6例,其中囊性变5例.8例随访2~6个月,平均3.5月,无复发.我们认为二孔法经腋路内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但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较长,钝性分离范围较广,微创优点不明显.

    作者:沈朝敏;梁金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进展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胃癌组织侵及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管其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既往胃癌发现时往往为中晚期,随着内镜设备及各项技术的不断更新,医务工作者致力于不断提高EGC的发现率.EGC的治疗已从单纯外科手术转向内镜局灶切除.本文主要对EGC内镜下治疗进展及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和疗效进行综述.

    作者:闫秀娥;周丽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微创治疗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发生转移的较少,手术切除范围相对较小,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高.近年来,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有所提高,各种微创治疗技术快速发展,微创治疗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EGC.本文就EGC的诊断与微创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姚宏伟;傅卫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与进展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风险大,而且由于随访时间短,缺乏与开腹手术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另外,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确切价值及潜在危险还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陈晓红;黄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胃癌是世界上仅次于肺癌的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据1973~1975年我国人口死亡原因普查和1990~199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抽样调查显示胃癌的死亡率分别为19.54/10万和25.16/10万,均位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1].近几十年,虽然世界各地胃癌的发生率逐步下降,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胃癌的新发病例数仍在增加[2].

    作者:张静;丁士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内高压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近年来,严重创伤、腹部大手术、腹腔镜操作过度充气或大量液体复苏引起的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及其严重后果--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这种内、外科领域常见、危害极大的危重征象,在以往长期不被认识和重视,导致直接或间接影响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常常使病情加重,甚至成为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主要原因.Ravishankar等[1]对英国137家医院的外科ICU主任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5%的被调查者对IAH/ACS毫无了解.然而在知晓者中,仍有24%从不测量患者腹压,主要原因分别是认为测量腹压是浪费时间(36.4%)、不知道如何解读结果(33.3%)、没掌握测量方法(27.2%).这表明许多医师仍然对腹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持怀疑态度.事实上,提高对IAH/ACS的认识水平,有利于早期发现腹内高压.如果能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治疗方法,将会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IAH/ACS进行综述.

    作者:李宏亮;朱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放射血管介入治疗在产前因素出血的应用

    产前因素引起出血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血管、胎盘植入等因素.国内文献报道前置胎盘的发生率0.24%~1.57%,国外资料为0.3%~0.9%;胎盘早剥国内发生率为0.46%~2.1%,国外为0.51%~2.33%;前置血管的发生率为0.1%~13.6%[1].我院统计胎盘植入发生率为0.099%[2].1979年Brown等[3]首次将介入疗法经导管动脉栓塞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1992年李选等[4]应用放射介入方法成功治疗产科出血.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为产前因素引起出血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放射血管介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优于外科手术而值得推荐的方法[5].放射血管介入方法为难治性产前因素引起出血患者避免行子宫切除术,保留再生育能力,减少子宫切除术后产生的并发症提供了先决条件.本文就放射血管介入治疗在产前因素引起大出血的应用,保留生育期女性的生殖器官,维持女性正常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行性方面予以概述.

    作者:赵友萍;周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隐蔽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60例报告

    本文报道2002年1月~2005年6月须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良性病变,根据病变位置分别采取乳晕周围弧形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和腋窝前皱襞切口.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3~25 ml.无手术并发症.60例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未见明显瘢痕增生.60例随访1~5年,平均26个月,2例乳腺纤维瘤复发再次手术.我们认为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别选取隐蔽切口可行,尤其适用于年轻女性患者.

    作者:赵宏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尿道电切治疗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附19例报告)

    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是一组由不同原因、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综合征.以往我们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和经膀胱行膀胱颈后唇楔形切除术,效果不甚满意.2001年3月~2005年7月,我们使用电切镜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19例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长义;张占五;周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在肝脏挫裂伤中应用(附60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脏挫裂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998年12月~2003年1月,我院经急诊筛选后对60例Ⅲ级以下肝脏挫裂伤在腹腔镜下进行缝合,电凝止血,钛夹夹闭出血血管后放置腹腔引流管. 结果 45例在腹腔镜下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5例肝顶部挫裂伤在腹腔镜下电凝止血.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出院后2~4周复查B超,无肝脓肿和腹腔脓肿. 结论腹腔镜下处理肝挫裂伤可行、安全.

    作者:李印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12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4月~2005年3月,我科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2例,采用连续硬膜外或联合麻醉,前壁肌瘤取阴道前壁切口,后壁肌瘤取阴道后壁切口. 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前壁肌瘤8例,后壁肌瘤3例,前、后壁多发性肌瘤1例;剔除肌瘤1~4个,直径3~ 8 cm,平均5.6 cm.手术时间50~8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100 ~ 250 ml,平均150 ml.术后疼痛轻.术后子宫创面血肿1例.10例术后3个月随访,无残留肌瘤. 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无须昂贵设备等优点.

    作者:李新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经腹单纯性肾切除术4例报告

    2004年12月~2005年7月,我院采用腹腔镜经腹行单纯性肾切除术4例.4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112~186 min,平均154.4 min.术中出血量35~150 ml,平均90.3 ml.切除肾脏大小为9.0 cm×4.5 cm×5.0 cm~22.0 cm×15.2 cm×12.4 cm.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5 d.2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肾功能检查正常,无腹腔感染及肠粘连;余2例分别随访0.5、3个月,无继发出血、切口感染、切口疝等.腹腔镜下行肾切除术可行,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徐旻;徐雪良;李志江;舒亦斌;王志敏;程新登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初期预防并发症体会

    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10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术10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基层医院开展LC初期预防并发症的体会.

    作者:杨玉臣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