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蟾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曹晓艳;郑寰宇;李晓丽;刘睿

关键词:放射治疗, 鼻咽癌, 华蟾素
摘要:目的探讨华蟾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85例鼻咽癌分别采用单纯放疗(42例)、放疗联合华蟾素(43例)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根据CT评价疗效,并按1995年RTOG标准评价放疗的副反应. 结果术后3个月单纯放疗组有效率88.1%(37/42),放疗联合华蟾素组有效率90.7%(39/43),2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χ2=0.186,P=0.911).与单纯放疗组比较,放疗联合华蟾素组的放疗急性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急性皮肤黏膜反应、咽食管反应、KPS变化明显减轻(χ2=4.420,P=0.036;χ2=8.731,P=0.003;χ2=9.692,P=0.021;χ2=4.518,P=0.034).2组血红蛋白下降无统计学差别(χ2=0.565,P=0.452),2组2、3年局部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19.0% vs. 16.3%,χ2=0.112,P=0.738;35.7% vs. 37.2%,χ2=0.020,P=0.886).单纯放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90.5%(38/42)、78.6%(33/42),放疗联合华蟾素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3/43)、90.7%(39/43)、79.1%(34/43),2组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检验,Log-rank分析χ2=0.107,P=0.744. 结论华蟾素对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未见协同作用,但可明显减轻急性放疗副反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胃镜下气囊导管扩张治疗小儿食管狭窄30例

    目的探讨纤维胃镜下气囊导管扩张治疗食管狭窄的疗效. 方法 1996年10月~2005年11月我院采用Olympus JIF-SP型纤维胃镜及美国波斯顿公司带压力表指示的充气气囊导管对30例食管狭窄进行扩张治疗.狭窄食管直径0.2~0.6 cm,狭窄长度0.6~2.5 cm,平均1.7 cm.在纤维胃镜直视下将导管头部自咽部顺利送到狭窄处近端,通过胃镜下充气了解狭窄食管组织改变,有无瘢痕及炎症.将气囊导管头端经口腔送入狭窄段注气,扩张气囊同时通过压力表显示气囊压力大小,了解扩张情况,1支气囊导管扩张时间5 min. 结果 29例共扩张113次.1例患儿于食管闭锁术后8个月发生严重狭窄,扩张困难转为手术治疗;29例食管狭窄患儿每月扩张2~3次,4~5次后食管狭窄处直径达到0.6~0.7 cm,即为扩张成功.29例随访3个月~5年,患儿进食通畅,无食管再狭窄,生长发育良好. 结论纤维胃镜直视下气囊导管扩张治疗食管狭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并可通过纤维胃镜了解食管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

    作者:赵英敏;李龙;马汝柏;张晓伦;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在肝脏挫裂伤中应用(附60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脏挫裂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998年12月~2003年1月,我院经急诊筛选后对60例Ⅲ级以下肝脏挫裂伤在腹腔镜下进行缝合,电凝止血,钛夹夹闭出血血管后放置腹腔引流管. 结果 45例在腹腔镜下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5例肝顶部挫裂伤在腹腔镜下电凝止血.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出院后2~4周复查B超,无肝脓肿和腹腔脓肿. 结论腹腔镜下处理肝挫裂伤可行、安全.

    作者:李印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合并子宫中隔110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合并子宫中隔的临床价值,子宫中隔与不孕的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6月~2005年6月110例不孕症合并子宫中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不孕78例,继发不孕32例;分析不孕原因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诊治效果. 结果 110例中40.0%(44/110)为不明原因的不孕症.随访至2006年3月,82例列入统计,术后妊娠率为45.1%(37/82),原发不孕组术后妊娠率为46.6%(27/58),继发不孕组术后妊娠率为41.7%(10/2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64, P=0.686);不明原因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1.2%(22/43),有其他因素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为38.5%(15/39),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332, P=0.248).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原发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6.7%(17/30),继发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为38.5%(5/13). 结论不孕症合并子宫中隔应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妊娠率提高,不孕症可能与子宫中隔畸形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黄晓武;夏恩兰;刘玉环;于丹;郭俊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经腹单纯性肾切除术4例报告

    2004年12月~2005年7月,我院采用腹腔镜经腹行单纯性肾切除术4例.4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112~186 min,平均154.4 min.术中出血量35~150 ml,平均90.3 ml.切除肾脏大小为9.0 cm×4.5 cm×5.0 cm~22.0 cm×15.2 cm×12.4 cm.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5 d.2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肾功能检查正常,无腹腔感染及肠粘连;余2例分别随访0.5、3个月,无继发出血、切口感染、切口疝等.腹腔镜下行肾切除术可行,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徐旻;徐雪良;李志江;舒亦斌;王志敏;程新登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二孔法经腋路内镜下甲状腺良性肿块切除术

    本文报道8例甲状腺单发肿物(2.0~4.0 cm)采用右腋下10 mm切口、右乳晕上缘或左腋下5 mm切口,二孔法经腋路内镜下应用超声刀切除经验.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0 min,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甲状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肿6例,其中囊性变5例.8例随访2~6个月,平均3.5月,无复发.我们认为二孔法经腋路内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但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较长,钝性分离范围较广,微创优点不明显.

    作者:沈朝敏;梁金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切口斜行截断及楔形截骨术矫治(足母)外翻畸形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头囊内楔形截骨术矫正(足母)外翻畸形的可行性. 方法 2000年9月~2005年12月,我们对(足母)外翻足畸形行局部小切口,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在跖趾关节囊内完成跖骨头楔形截骨、跖骨头横向外侧移位和内侧关节囊收紧,矫正(足母)外翻畸形. 结果每足手术时间25~30 min,术中出血量5~10 ml.249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足母)外翻畸形完全矫正,优215足(86.3%),良29足(11.7%),差5足(2.0%),优良率98.0%,无并发症. 结论小切口斜行截断及楔形截骨术矫治(足母)外翻畸形可行,创伤小,术后的外形和功能得到全面改善.

    作者:毕洪森;马桂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切口全胸骨切开心脏手术38例报告

    目的总结38例小切口全胸骨切开心脏手术的经验. 方法 2004年6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皮肤小切口,自剑突上缘1~2 cm起,向上长7~10 cm止于第3肋,全胸骨切开行择期心脏手术38例. 结果 38例手术均获成功.总手术时间175~359 min,平均84 min;引流量110~760 ml,中位数380 ml;术后住院7~32 d,平均10 d.术后早期并发症3例,其中1例心律失常,2例发热,均治愈;无开胸止血,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38例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症状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0.45~0.73,平均0.62. 结论小切口全胸骨切开心脏手术安全,创伤小,无须特殊器械,操作简单,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窦云轲;刘子罡;黄保堂;李潺溪;于晋;庄敏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华蟾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华蟾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85例鼻咽癌分别采用单纯放疗(42例)、放疗联合华蟾素(43例)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根据CT评价疗效,并按1995年RTOG标准评价放疗的副反应. 结果术后3个月单纯放疗组有效率88.1%(37/42),放疗联合华蟾素组有效率90.7%(39/43),2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χ2=0.186,P=0.911).与单纯放疗组比较,放疗联合华蟾素组的放疗急性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急性皮肤黏膜反应、咽食管反应、KPS变化明显减轻(χ2=4.420,P=0.036;χ2=8.731,P=0.003;χ2=9.692,P=0.021;χ2=4.518,P=0.034).2组血红蛋白下降无统计学差别(χ2=0.565,P=0.452),2组2、3年局部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19.0% vs. 16.3%,χ2=0.112,P=0.738;35.7% vs. 37.2%,χ2=0.020,P=0.886).单纯放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90.5%(38/42)、78.6%(33/42),放疗联合华蟾素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3/43)、90.7%(39/43)、79.1%(34/43),2组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检验,Log-rank分析χ2=0.107,P=0.744. 结论华蟾素对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未见协同作用,但可明显减轻急性放疗副反应.

    作者:曹晓艳;郑寰宇;李晓丽;刘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尿道电切治疗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附19例报告)

    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是一组由不同原因、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综合征.以往我们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和经膀胱行膀胱颈后唇楔形切除术,效果不甚满意.2001年3月~2005年7月,我们使用电切镜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19例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长义;张占五;周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1年5月~2004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盆腔包裹性积液28例(均经盆腔彩超检查确诊),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结果 28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5~95 min,平均41 min.术中出血量15~85 ml,平均35 ml.术后住院3~5 d,平均4 d.术后下腹坠胀痛、肛门坠胀感症状完全消失,术后随访1年,彩超未见复发.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是安全可行的,根据患者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盆腔粘连程度及盆腔包裹性积液的量进行不同的手术.

    作者:曹淑芹;路霞;徐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电切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术期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TUV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与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围术期情况. 方法我院1997年11月~2004年12月手术治疗BPH 156例,其中TUVP联合TURP 53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103例. 结果 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90±70 min vs 108±68 min, t=-1.550,P=0.123),TUVP联合TURP组输血率(8% vs 38%,χ2=16.109, P=0.000),尿液转清时间(2±1 d vs 4±1 d,t=-11.831, P=0.000),术后带尿管时间(10±8 d vs 19±10 d, t=-5.680, P=0.000),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4 d vs 20±10 d, t=-9.785, P=0.000),术后住院时间(20±14 d vs 34±24 d, t=-3.914, P=0.000)均优于开放组,但并发症发生率高(15.1% vs 2.9%, χ2=6.173, P=0.013). 结论 TUVP联合TURP治疗BPH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大强;冀荣俊;张端卫;蒋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进展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胃癌组织侵及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管其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既往胃癌发现时往往为中晚期,随着内镜设备及各项技术的不断更新,医务工作者致力于不断提高EGC的发现率.EGC的治疗已从单纯外科手术转向内镜局灶切除.本文主要对EGC内镜下治疗进展及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和疗效进行综述.

    作者:闫秀娥;周丽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隐蔽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60例报告

    本文报道2002年1月~2005年6月须手术治疗的60例乳腺良性病变,根据病变位置分别采取乳晕周围弧形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和腋窝前皱襞切口.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3~25 ml.无手术并发症.60例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未见明显瘢痕增生.60例随访1~5年,平均26个月,2例乳腺纤维瘤复发再次手术.我们认为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别选取隐蔽切口可行,尤其适用于年轻女性患者.

    作者:赵宏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与进展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风险大,而且由于随访时间短,缺乏与开腹手术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另外,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确切价值及潜在危险还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陈晓红;黄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12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4月~2005年3月,我科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2例,采用连续硬膜外或联合麻醉,前壁肌瘤取阴道前壁切口,后壁肌瘤取阴道后壁切口. 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前壁肌瘤8例,后壁肌瘤3例,前、后壁多发性肌瘤1例;剔除肌瘤1~4个,直径3~ 8 cm,平均5.6 cm.手术时间50~8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100 ~ 250 ml,平均150 ml.术后疼痛轻.术后子宫创面血肿1例.10例术后3个月随访,无残留肌瘤. 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无须昂贵设备等优点.

    作者:李新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阴式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4年10月无子宫脱垂、子宫大小不超过20孕周的良性子宫疾病行TVH 75例和LAVH 69例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时间TVH为(83.6±19.4) min,短于LAVH的(133.7±48.1) min(t=-8.317,P=0.000);术中出血量TVH为(116.4±55.3) ml,少于LAVH的(186.1±292.1) ml(t=-2.028,P=0.044);术后病率TVH为4.0%(3例),LAVH为8.7%(6例),差异无显著性(χ2=0.670,P=0.413);手术费用TVH为(4733.27±577.81)元,低于LAVH的(7471.30±1042.17)元(t=-19.702,P=0.000). 结论与LAVH相比, TVH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少、费用低廉的优点.

    作者:倪云翔;舒群;唐礼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参数定位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定向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 2003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对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入颅点、穿刺平面、穿刺角度、深度、引流管侧孔长度进行精确设定,必要时选择一孔多点置管. 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2例(21.4%),中残29例(51.8%),重残12例(21.4%),死亡3例(5.4%). 结论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显著.10~60 ml血肿均可进行该手术,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深部血肿患者,手术时机以发病3~6 h为宜.

    作者:金丹;杨灵;卢家璋;谢才兰;林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内镜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报告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经验. 方法 7例原发性或继发性甲亢,内镜经胸入路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 结果 7例手术均成功, 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0~260 min ,平均168 min ;术中出血量10~200 ml ,平均70 ml. 无喉返、喉上神经损伤,无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 近期随访美容效果满意.随访1~12个月,平均5.1月,无复发,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在术后2个月时恢复. 结论内镜治疗甲亢技术安全、可行.除常规手术前甲亢准备外,必须行CT检查确认腺体大小,确定残留腺体的大小和位置.

    作者:张能维;路夷平;赵爱民;王之清;李凯;王桐生;刘晨;王睿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8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的预测价值. 方法 216例初发STEMI入院时测定hs-CRP,发病12 h内急诊行PCI.根据hs-CRP水平,分为hs-CRP升高组(hs-CRP>3 mg/L,n=52)和hs-CRP正常组(hs-CRP≤3 mg/L,n=164),随访所有入选患者术后180 d MACE发生率. 结果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梗死部位、冠脉病变程度及PCI即刻成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hs-CRP升高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hs-CRP正常组,WBC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显著高于hs-CRP正常组(P<0.05);急诊PCI术后180 d hs-CRP升高组MACE发生率均明显高于hs-CRP正常组(22.0% vs. 9.6%,P=0.048).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hs-CRP水平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180 d MACE(OR=2.82,95% CI 1.28~5.83,P=0.021)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入院时hs-CRP升高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180 d MACE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蕾;郭艳红;王贵松;郭丽君;张福春;高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放射血管介入治疗在产前因素出血的应用

    产前因素引起出血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血管、胎盘植入等因素.国内文献报道前置胎盘的发生率0.24%~1.57%,国外资料为0.3%~0.9%;胎盘早剥国内发生率为0.46%~2.1%,国外为0.51%~2.33%;前置血管的发生率为0.1%~13.6%[1].我院统计胎盘植入发生率为0.099%[2].1979年Brown等[3]首次将介入疗法经导管动脉栓塞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1992年李选等[4]应用放射介入方法成功治疗产科出血.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为产前因素引起出血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放射血管介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优于外科手术而值得推荐的方法[5].放射血管介入方法为难治性产前因素引起出血患者避免行子宫切除术,保留再生育能力,减少子宫切除术后产生的并发症提供了先决条件.本文就放射血管介入治疗在产前因素引起大出血的应用,保留生育期女性的生殖器官,维持女性正常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行性方面予以概述.

    作者:赵友萍;周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