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6-4931
  • 国内刊号:50-1054/R
  • 影响因子:1.36
  • 创刊:199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重庆市科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业杂志   2006年21期文献
  • 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试验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小檗碱(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药效学试验,并以格列齐特为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小檗碱对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且有量效关系,可提高其糖耐量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疗效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檗碱对糖尿病小鼠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郭彬;赵恒侠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前后两种药物的含量,并观察和测定外观性状、pH值变化.结果 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及35℃放置24h,配伍溶液外观性状、pH值及2种组分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后至少24h稳定,可配伍使用.

    作者:徐玉红;魏怡雯;李玉珍;郭华;王玉荣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噻康唑原料的稳定性研究

    考察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噻康唑原料的外观、水分、颜色、有关物质和含量的变化.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ODS C18柱[Spherisob C18柱(250mm×4.6mm,5 μm),保护柱(4mm × 10cm)]为色谱柱,以加2.0mL氨水的乙腈-甲醇-水(440:400:40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9nm.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高温(40℃,60℃)、高湿(92.5%)条件对噻康唑原料的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光照条件下其含量明显降低、有关物质增加,故应避光、密封保存;经6个月加速考察及24个月室温留样考察,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作者:文彬;隆艳;毛振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与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加速试验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他啶与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他啶的含量,用经典恒温法推算20℃及35℃下配伍液中头孢他啶的有效期(t0.9).结果 在20℃及35℃时注射用头孢他啶与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的t0.9分别为71.26h及23.03h.结论 在一般室温下注射用头孢他啶与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头孢他啶并不十分稳定,应即时配制使用.

    作者:陆妙;黎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漯河市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漯河市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及趋势,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查2005年11月~2006年2月漯河市医疗单位门诊处方,统计抗高血压药物出现频度,记录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以钙离子拮抗剂(Ca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多,联合用药存在一些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结论 医药企业应加强缓、控释制剂及靶向制剂的研发,医院药剂人员应对用药安全性做好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工作.

    作者:谷慧峰;黄晓敏;王永玲;薛海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质量评价

    目的 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的质量.方法 审查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不良反应报告表162份.结果 基本合格99份(占61.11%),不合格63份(占38.89%).结论 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ADR知识,增强责任感,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质量.

    作者:杨玲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1月所有门诊西药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为42.64%,其中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占16.79%,静脉用抗菌药物占27.33%,不合理用药占15.46%.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廖建萍;刘红宇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药师下临床工作的思考

    探讨药师下临床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促进药师更好地与临床医师合作,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决策,以期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使药师更快地适应医院药学工作的转型,做好临床工作.

    作者:白晓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我院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抗老年痴呆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 对医院2000-2005年抗老年痴呆药物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及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次的同步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购药金额居前的是银杏叶片、多萘哌齐,DDDs始终位居前两位的是银杏叶片和尼莫地平片;6年中银杏叶片购药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始终为1,说明该药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结论 通过药物利用分析,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吴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农村基层医院门诊药房药患纠纷成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减少药师和患者之间的纠纷,增加相互间的信任度.方法 分析农村基层医院门诊药房的主要工作特点,对药患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 药师必须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技巧,增强职业道德修养.医院药房有必要采取措施,以改善药患关系.

    作者:陆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3类老年人群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3类老年人群用药依从性现状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对200名60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种类、服药情况、遵医嘱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多数患者以每日服药3次、每天服用3种以上药物为主.专家技术人员人群服药次数相对较少,用药简单,用药依从性好;离休老干部人群次之;普通退休人员人群有52%的人自行增减剂量,对减少药品种类、降低药价较感兴趣.结论 对不同知识背景的老年患者应侧重不同的咨询内容,以做好药学监护工作.

    作者:王晓治;郭建党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匹伐他汀钙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以顶空进样测定匹伐他汀钙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平衡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30min.采用DM-624毛细管柱(内涂6%氰丙基苯基硅氧烷和94%聚甲基硅氧烷),检测器为FID,载气为N2,流速为5mL/min,分流比为3:1,顶空进样量为1.0mL.结果 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醇、正己烷、甲苯、环己烷和乙腈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12.2~304.8 μg/mL,14.4~359.6 μg/mL,101.1~2 528 μg/mL,5.8~145 μg/mL,17.9~446.5 μg/mL,77.8~1 945 μg/mL,8.1~203.3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99.0%,98.2%,99.2%,98.5%,99.6%,97.5%.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简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匹伐他汀钙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江生;杨必勇;张小松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黄利湿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茵黄利湿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TM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35℃,流量为1min/mL.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010 6~0.106m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6.12%,RSD为1.19%.结论 该法方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茵黄利湿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菲拉;吴立成;陈宗良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盐酸赖氨酸含量

    目的 探讨测定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盐酸赖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 C18柱(250mm×4.6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30:70),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0.6mL/min.结果 盐酸赖氨酸进样量在0.15~3.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0.37%.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静;张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复方冰黄漱口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订复方冰黄漱口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制剂中的主要成分金银花、甘草、冰片等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 绿原酸、甘草对照药材、甘草次酸、冰片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而阴性对照试验则呈阴性;绿原酸浓度线性范围是8.35~68.1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9%(RSD=0.19%).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控制复方冰黄漱口剂的质量.

    作者:黄富宏;顾仓临;姜小梅;严二雄;梁宪扬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神风液中掺加的双氯芬酸钠

    目的 对神风液中掺加的双氯芬酸钠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05)-乙腈(40:6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其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0~300 μg/mL,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l00.1%(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对神风液中掺加的双氯芬酸钠进行定量分析.

    作者:徐灿辉;何维为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健肝散袋泡剂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健肝散袋泡剂质量控制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方中白芍、丹参、苦参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可鉴别出健肝散中白芍、丹参、苦参的特征斑点,阴性试验无干扰.结论 该鉴别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作者:于德志;钱梅;陈高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消治露的薄层色谱鉴别法

    目的 建立消治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方中白芷、黄芩、五倍子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消治露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附子与白附子、香附子的鉴别

    附子、白附子、香附子因药名相近而易混用,该文介绍了附子与白附子、香附子对比鉴别的主要特征,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胡德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中药汤剂调剂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变革

    阐述从中药汤剂产生以来有关调剂方法、调剂工具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变革.

    作者:沈铁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棓丙酯注射液工艺改进研究

    目的 对新药研发工艺进行必要的改进.方法 分析研发工艺的不合理之处,确定改进的具体措施.结果 按改进后新工艺生产出的成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 采用改进工艺,新药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作者:齐者霞;侯玉嵩;冯玉秋;蒋立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粉针T800/H2/C3型层流式隧道烘箱调试验证

    目的 调试T800/H2/C3型层流式隧道机械设备,确认其机械性能.方法 在层流式隧道空载、不加热、只开风机条件下检测各工段的风速、压差、沉降菌、悬浮粒子及选用抗生素玻璃瓶的初始微生物、清洁度、灭菌效果等.结果 风速、压差均合格,沉降菌检测培养为0;粒径≥0.5 μm的悬浮粒子小于或等于100个/Cf,无粒径≥5 μm的悬浮粒子,空气洁净度达100级;进隧道口的抗生素玻璃瓶初始微生物、清洁度及其灭菌效果等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 该隧道设备在空载、不加热、开风机条件下静态验证符合,可进行动态满载加热试生产运行验证.

    作者:张小清;张勇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正交设计法选择依达拉奉的合成条件

    目的 利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依达拉奉合成产率高的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的四因素三水平L9(3)4试验方案,经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出佳反应条件.结果 佳试验条件是苯肼-乙酰乙酸乙酯(1:1)、乙醇用量30mL(当苯肼用量为0.2mol时)、加热回流7 h.结论 该试验方案原料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条件比较容易实现;每次收率都大于80%,并且达到了较好的产品质量,产品熔点为127~127.8℃;红外图谱与文献报道一致.

    作者:刘燕华;万泱;许军;何志;黄兰岚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分散片处方研究与制备工艺

    目的 综述分散片处方中的崩解剂、粘合剂及其他辅料的作用和制备方法对分散片崩解性能和溶性性能的影响,为剂型制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国内外文献综述辅料性能特点、已开发品种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方面的内容.结果 选择合理的辅料和制备工艺可改善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小的剂量发挥大药效.结论 对难溶性药物及中药的分散片制备,应合理利用辅料,开发新的分散片,从根本上解决老产品的质量问题.

    作者:陈鋆;刘振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耳聋耳鸣药物治疗进展

    目的 探讨耳聋、耳鸣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中西医药物治疗耳聋、耳鸣均有一定疗效.结论 耳聋、耳鸣患者除正确用药外,尚要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环境噪声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节制高脂饮食.

    作者:王林丽;孟德胜;宋志永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及应用前景

    介绍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促进药物透皮渗透的方法.通过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可减少药物的某些首过作用和增加用药顺应性.促进药物透皮渗透的方法主要有添加促透剂、物理方法、制成脂质体及环糊精等.透皮吸收制剂经皮给药,可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服药顺应性好,患者特别是儿童乐于接受.

    作者:黄磊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乌梢蛇的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查阅近20年的有关文献,对乌梢蛇的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为乌梢蛇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郑艳青;王艳敏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酮洛芬含量测定方法及药效学研究进展

    酮洛芬为一强效非甾体抗炎药,是近年来应用临床的高效解热镇痛药物.现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酮洛芬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药效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姚宝君;王启帅;牛万刚;夏琴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关于加强农村药品监管执法工作之我见

    由于经济较落后、交通不方便、农民群众法制观念较淡薄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药品监管、药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还比较薄弱,农村一些地区甚至成为假劣药品的倾销地.为此,笔者结合基层药品监管工作的实际,对加强农村药品监管工作问题谈几点认识.

    作者:孙士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必须加强对基层经营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管

    笔者在基层监管执法中发现,当前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在经营、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肩负着为城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是安全问题为集中的区域,这就要求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在依法行政中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机制

    根据职权法定化的原则,我局在依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过程中,立足于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大胆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大大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

    作者:欧阳万坤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照品、对照药材短缺问题亟待解决

    对照品、对照药材是药品生产中对原辅料、成品依法制定标准进行检验的标准物质,但笔者在执法实践中常无法买到某些对照品、对照药材,如人参皂苷Rf对照品、盐酸麻黄碱对照品、薏苡仁对照药材、川续断对照药材、梅花鹿鹿茸对照药材、大黄对照药材、吗啡对照品、磷酸可待因对照品等等.按规定原辅料不能检验的药品不能生产,不能依法制定标准进行检验的药品按假药论处,而对照品、对照药材由国家指定的单位配制、标定和供应,某些对照品、对照药材的短缺,给药品生产企业和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建议:

    作者:任锐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项目管理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目的 为项目管理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中药研发的特点,就中药新药研发项目管理的重点环节进行探讨.结论 项目管理应用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应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作者:倪静云;卞鹰;王一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新型医药流通供应链

    分析我国现行医药流通供应链的弊端,提出构建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医药流通新模式及其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保证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规范化.

    作者:段慧敏;孙利华;张敏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新药研发项目的管理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在新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方面的风险,其中管理风险已经成为阻碍新药研发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新药研发过程中的管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就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制定新药研发风险管理的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刘军;吴海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论医药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

    通过借鉴国内外企业社会资本的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医药行业的特点,从医药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和认知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提出培育我国医药企业社会资本的方法.

    作者:常峰;杨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壳聚糖载药纳米粒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壳聚糖载药纳米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释药特性、生物摄取及其应用.结果 不同的制备方法可得到不同粒径和表面特性的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改变了壳聚糖的摄取机制,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器官靶向、DNA转染效率提高、药物的非注射途径给药等方面.结论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作者:林爱华;平其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36岁,于2006年3月27日因盆腔炎来院就诊.既往无过敏史,体格检查后因患者1 d前曾口服阿莫西林3次,无任何不适,遂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头孢曲松钠3 g静脉滴注进行抗炎治疗,滴速为60滴/min.当滴人液体20~3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瘙痒、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流涎、意识不清及四肢湿冷,测血压60/2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32次/min.立即停药,撤下原有液体,持续低流量给氧,采用静脉滴入氢化可的松1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 mg等一系列抗过敏、抗休克治疗.患者20 min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1 d后症状消失,转危为安.

    作者:胡晓川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医药商业贿赂扰乱医药市场正常秩序

    分析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成因,为整治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提供对策建议.

    作者:肖茜;尹新玲;李雪峰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浅议药品销售人员的薪酬模式

    薪酬是员工从事企业所需要的劳动而得到的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所表现的补偿,是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福利三个组成部分.药品销售人员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人力资源,薪酬是吸引药品销售人员的关键之一.有效的薪酬管理可留住和吸引优秀的销售人才,同时也可规范药品销售市场有序竞争.但药品销售人员的薪酬受到行业状况、企业状况、销售人员的岗位条件和个人因素等很多因素影响.

    作者:王淑玲;王恕;徐赞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OTC药品广告谋略谈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系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由于药品的消费过程专业性较强,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相应的药理知识和鉴别能力,在药品的消费过程中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和店员的指导和推荐.而非处方药(OTC)是不需凭职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定、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等不同于处方药的特点,广告在消费者选择、购买非处方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胡天佑;李玲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强调要坚决处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失职者

    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曾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毫不犹豫地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坚决地处罚造假企业,坚决地处理在监管工作中失职的责任者.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把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好.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药品经营企业要重视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从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入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息管理.

    作者:李军朝;任强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加强制药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分析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为推动制药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李华;邢花;毕玉侠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药品质量与质量管理理念的历史演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焦点已逐步由数量、价格转变为质量,21世纪是品牌和质量的世纪.而新世纪的质量是一个大质量的概念,已由产品、服务质量拓展到过程、工作、体系的质量,并进一步延伸到整个经营的质量.

    作者:刘玉珍 刊期: 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