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壳聚糖载药纳米粒研究进展

林爱华;平其能

关键词:壳聚糖, 纳米粒, 生物降解, 进展
摘要:目的 介绍壳聚糖载药纳米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释药特性、生物摄取及其应用.结果 不同的制备方法可得到不同粒径和表面特性的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改变了壳聚糖的摄取机制,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器官靶向、DNA转染效率提高、药物的非注射途径给药等方面.结论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试验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小檗碱(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药效学试验,并以格列齐特为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小檗碱对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作用且有量效关系,可提高其糖耐量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疗效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檗碱对糖尿病小鼠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

    作者:郭彬;赵恒侠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药品经营企业要重视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从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入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息管理.

    作者:李军朝;任强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浅议药品销售人员的薪酬模式

    薪酬是员工从事企业所需要的劳动而得到的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所表现的补偿,是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福利三个组成部分.药品销售人员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人力资源,薪酬是吸引药品销售人员的关键之一.有效的薪酬管理可留住和吸引优秀的销售人才,同时也可规范药品销售市场有序竞争.但药品销售人员的薪酬受到行业状况、企业状况、销售人员的岗位条件和个人因素等很多因素影响.

    作者:王淑玲;王恕;徐赞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项目管理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目的 为项目管理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中药研发的特点,就中药新药研发项目管理的重点环节进行探讨.结论 项目管理应用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应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作者:倪静云;卞鹰;王一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漯河市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漯河市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及趋势,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查2005年11月~2006年2月漯河市医疗单位门诊处方,统计抗高血压药物出现频度,记录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以钙离子拮抗剂(Ca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多,联合用药存在一些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结论 医药企业应加强缓、控释制剂及靶向制剂的研发,医院药剂人员应对用药安全性做好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工作.

    作者:谷慧峰;黄晓敏;王永玲;薛海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黄利湿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茵黄利湿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TM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35℃,流量为1min/mL.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010 6~0.106m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6.12%,RSD为1.19%.结论 该法方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茵黄利湿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菲拉;吴立成;陈宗良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粉针T800/H2/C3型层流式隧道烘箱调试验证

    目的 调试T800/H2/C3型层流式隧道机械设备,确认其机械性能.方法 在层流式隧道空载、不加热、只开风机条件下检测各工段的风速、压差、沉降菌、悬浮粒子及选用抗生素玻璃瓶的初始微生物、清洁度、灭菌效果等.结果 风速、压差均合格,沉降菌检测培养为0;粒径≥0.5 μm的悬浮粒子小于或等于100个/Cf,无粒径≥5 μm的悬浮粒子,空气洁净度达100级;进隧道口的抗生素玻璃瓶初始微生物、清洁度及其灭菌效果等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 该隧道设备在空载、不加热、开风机条件下静态验证符合,可进行动态满载加热试生产运行验证.

    作者:张小清;张勇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1月所有门诊西药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为42.64%,其中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占16.79%,静脉用抗菌药物占27.33%,不合理用药占15.46%.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廖建萍;刘红宇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酮洛芬含量测定方法及药效学研究进展

    酮洛芬为一强效非甾体抗炎药,是近年来应用临床的高效解热镇痛药物.现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酮洛芬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药效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姚宝君;王启帅;牛万刚;夏琴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照品、对照药材短缺问题亟待解决

    对照品、对照药材是药品生产中对原辅料、成品依法制定标准进行检验的标准物质,但笔者在执法实践中常无法买到某些对照品、对照药材,如人参皂苷Rf对照品、盐酸麻黄碱对照品、薏苡仁对照药材、川续断对照药材、梅花鹿鹿茸对照药材、大黄对照药材、吗啡对照品、磷酸可待因对照品等等.按规定原辅料不能检验的药品不能生产,不能依法制定标准进行检验的药品按假药论处,而对照品、对照药材由国家指定的单位配制、标定和供应,某些对照品、对照药材的短缺,给药品生产企业和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建议:

    作者:任锐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附子与白附子、香附子的鉴别

    附子、白附子、香附子因药名相近而易混用,该文介绍了附子与白附子、香附子对比鉴别的主要特征,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胡德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正交设计法选择依达拉奉的合成条件

    目的 利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依达拉奉合成产率高的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的四因素三水平L9(3)4试验方案,经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出佳反应条件.结果 佳试验条件是苯肼-乙酰乙酸乙酯(1:1)、乙醇用量30mL(当苯肼用量为0.2mol时)、加热回流7 h.结论 该试验方案原料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条件比较容易实现;每次收率都大于80%,并且达到了较好的产品质量,产品熔点为127~127.8℃;红外图谱与文献报道一致.

    作者:刘燕华;万泱;许军;何志;黄兰岚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关于加强农村药品监管执法工作之我见

    由于经济较落后、交通不方便、农民群众法制观念较淡薄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与城市相比,广大农村药品监管、药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还比较薄弱,农村一些地区甚至成为假劣药品的倾销地.为此,笔者结合基层药品监管工作的实际,对加强农村药品监管工作问题谈几点认识.

    作者:孙士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药品质量与质量管理理念的历史演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焦点已逐步由数量、价格转变为质量,21世纪是品牌和质量的世纪.而新世纪的质量是一个大质量的概念,已由产品、服务质量拓展到过程、工作、体系的质量,并进一步延伸到整个经营的质量.

    作者:刘玉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在依法行政中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机制

    根据职权法定化的原则,我局在依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过程中,立足于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大胆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大大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

    作者:欧阳万坤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前后两种药物的含量,并观察和测定外观性状、pH值变化.结果 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及35℃放置24h,配伍溶液外观性状、pH值及2种组分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后至少24h稳定,可配伍使用.

    作者:徐玉红;魏怡雯;李玉珍;郭华;王玉荣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药师下临床工作的思考

    探讨药师下临床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促进药师更好地与临床医师合作,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决策,以期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使药师更快地适应医院药学工作的转型,做好临床工作.

    作者:白晓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质量评价

    目的 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的质量.方法 审查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不良反应报告表162份.结果 基本合格99份(占61.11%),不合格63份(占38.89%).结论 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ADR知识,增强责任感,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质量.

    作者:杨玲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消治露的薄层色谱鉴别法

    目的 建立消治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方中白芷、黄芩、五倍子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消治露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神风液中掺加的双氯芬酸钠

    目的 对神风液中掺加的双氯芬酸钠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05)-乙腈(40:6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其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0~300 μg/mL,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l00.1%(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对神风液中掺加的双氯芬酸钠进行定量分析.

    作者:徐灿辉;何维为 刊期: 2006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