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慧峰;黄晓敏;王永玲;薛海霞
目的 综述分散片处方中的崩解剂、粘合剂及其他辅料的作用和制备方法对分散片崩解性能和溶性性能的影响,为剂型制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国内外文献综述辅料性能特点、已开发品种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方面的内容.结果 选择合理的辅料和制备工艺可改善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小的剂量发挥大药效.结论 对难溶性药物及中药的分散片制备,应合理利用辅料,开发新的分散片,从根本上解决老产品的质量问题.
作者:陈鋆;刘振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对新药研发工艺进行必要的改进.方法 分析研发工艺的不合理之处,确定改进的具体措施.结果 按改进后新工艺生产出的成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 采用改进工艺,新药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作者:齐者霞;侯玉嵩;冯玉秋;蒋立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阐述从中药汤剂产生以来有关调剂方法、调剂工具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变革.
作者:沈铁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对神风液中掺加的双氯芬酸钠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05)-乙腈(40:6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其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0~300 μg/mL,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l00.1%(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对神风液中掺加的双氯芬酸钠进行定量分析.
作者:徐灿辉;何维为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耳聋、耳鸣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中西医药物治疗耳聋、耳鸣均有一定疗效.结论 耳聋、耳鸣患者除正确用药外,尚要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环境噪声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节制高脂饮食.
作者:王林丽;孟德胜;宋志永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为项目管理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中药研发的特点,就中药新药研发项目管理的重点环节进行探讨.结论 项目管理应用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应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作者:倪静云;卞鹰;王一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系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由于药品的消费过程专业性较强,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相应的药理知识和鉴别能力,在药品的消费过程中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和店员的指导和推荐.而非处方药(OTC)是不需凭职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定、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等不同于处方药的特点,广告在消费者选择、购买非处方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胡天佑;李玲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漯河市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及趋势,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查2005年11月~2006年2月漯河市医疗单位门诊处方,统计抗高血压药物出现频度,记录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以钙离子拮抗剂(Ca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多,联合用药存在一些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结论 医药企业应加强缓、控释制剂及靶向制剂的研发,医院药剂人员应对用药安全性做好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工作.
作者:谷慧峰;黄晓敏;王永玲;薛海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分析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为推动制药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李华;邢花;毕玉侠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抗老年痴呆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 对医院2000-2005年抗老年痴呆药物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及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次的同步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购药金额居前的是银杏叶片、多萘哌齐,DDDs始终位居前两位的是银杏叶片和尼莫地平片;6年中银杏叶片购药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始终为1,说明该药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结论 通过药物利用分析,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吴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考察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噻康唑原料的外观、水分、颜色、有关物质和含量的变化.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ODS C18柱[Spherisob C18柱(250mm×4.6mm,5 μm),保护柱(4mm × 10cm)]为色谱柱,以加2.0mL氨水的乙腈-甲醇-水(440:400:40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9nm.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高温(40℃,60℃)、高湿(92.5%)条件对噻康唑原料的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光照条件下其含量明显降低、有关物质增加,故应避光、密封保存;经6个月加速考察及24个月室温留样考察,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作者:文彬;隆艳;毛振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查阅近20年的有关文献,对乌梢蛇的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为乌梢蛇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郑艳青;王艳敏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患者女,36岁,于2006年3月27日因盆腔炎来院就诊.既往无过敏史,体格检查后因患者1 d前曾口服阿莫西林3次,无任何不适,遂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头孢曲松钠3 g静脉滴注进行抗炎治疗,滴速为60滴/min.当滴人液体20~3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瘙痒、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流涎、意识不清及四肢湿冷,测血压60/2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32次/min.立即停药,撤下原有液体,持续低流量给氧,采用静脉滴入氢化可的松1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 mg等一系列抗过敏、抗休克治疗.患者20 min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1 d后症状消失,转危为安.
作者:胡晓川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减少药师和患者之间的纠纷,增加相互间的信任度.方法 分析农村基层医院门诊药房的主要工作特点,对药患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 药师必须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服务技巧,增强职业道德修养.医院药房有必要采取措施,以改善药患关系.
作者:陆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测定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盐酸赖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 C18柱(250mm×4.6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30:70),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0.6mL/min.结果 盐酸赖氨酸进样量在0.15~3.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0.37%.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静;张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曾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毫不犹豫地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坚决地处罚造假企业,坚决地处理在监管工作中失职的责任者.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把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好.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他啶与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他啶的含量,用经典恒温法推算20℃及35℃下配伍液中头孢他啶的有效期(t0.9).结果 在20℃及35℃时注射用头孢他啶与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的t0.9分别为71.26h及23.03h.结论 在一般室温下注射用头孢他啶与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头孢他啶并不十分稳定,应即时配制使用.
作者:陆妙;黎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消治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方中白芷、黄芩、五倍子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消治露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从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入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息管理.
作者:李军朝;任强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附子、白附子、香附子因药名相近而易混用,该文介绍了附子与白附子、香附子对比鉴别的主要特征,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胡德明 刊期: 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