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交设计法选择依达拉奉的合成条件

刘燕华;万泱;许军;何志;黄兰岚

关键词:依达拉奉, 正交设计法, 合成条件
摘要:目的 利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依达拉奉合成产率高的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的四因素三水平L9(3)4试验方案,经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出佳反应条件.结果 佳试验条件是苯肼-乙酰乙酸乙酯(1:1)、乙醇用量30mL(当苯肼用量为0.2mol时)、加热回流7 h.结论 该试验方案原料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条件比较容易实现;每次收率都大于80%,并且达到了较好的产品质量,产品熔点为127~127.8℃;红外图谱与文献报道一致.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OTC药品广告谋略谈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系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由于药品的消费过程专业性较强,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相应的药理知识和鉴别能力,在药品的消费过程中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和店员的指导和推荐.而非处方药(OTC)是不需凭职业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定、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等不同于处方药的特点,广告在消费者选择、购买非处方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胡天佑;李玲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必须加强对基层经营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管

    笔者在基层监管执法中发现,当前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在经营、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肩负着为城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是安全问题为集中的区域,这就要求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正交设计法选择依达拉奉的合成条件

    目的 利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依达拉奉合成产率高的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的四因素三水平L9(3)4试验方案,经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出佳反应条件.结果 佳试验条件是苯肼-乙酰乙酸乙酯(1:1)、乙醇用量30mL(当苯肼用量为0.2mol时)、加热回流7 h.结论 该试验方案原料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条件比较容易实现;每次收率都大于80%,并且达到了较好的产品质量,产品熔点为127~127.8℃;红外图谱与文献报道一致.

    作者:刘燕华;万泱;许军;何志;黄兰岚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强调要坚决处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失职者

    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曾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毫不犹豫地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坚决地处罚造假企业,坚决地处理在监管工作中失职的责任者.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把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好.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盐酸赖氨酸含量

    目的 探讨测定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盐酸赖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 C18柱(250mm×4.6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30:70),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0.6mL/min.结果 盐酸赖氨酸进样量在0.15~3.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0.37%.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静;张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前后两种药物的含量,并观察和测定外观性状、pH值变化.结果 注射用加替沙星和替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及35℃放置24h,配伍溶液外观性状、pH值及2种组分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替硝唑注射液配伍后至少24h稳定,可配伍使用.

    作者:徐玉红;魏怡雯;李玉珍;郭华;王玉荣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论医药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

    通过借鉴国内外企业社会资本的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医药行业的特点,从医药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性和认知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提出培育我国医药企业社会资本的方法.

    作者:常峰;杨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药品经营企业要重视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从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入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息管理.

    作者:李军朝;任强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消治露的薄层色谱鉴别法

    目的 建立消治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方中白芷、黄芩、五倍子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消治露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药品质量与质量管理理念的历史演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焦点已逐步由数量、价格转变为质量,21世纪是品牌和质量的世纪.而新世纪的质量是一个大质量的概念,已由产品、服务质量拓展到过程、工作、体系的质量,并进一步延伸到整个经营的质量.

    作者:刘玉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3类老年人群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3类老年人群用药依从性现状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对200名60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种类、服药情况、遵医嘱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多数患者以每日服药3次、每天服用3种以上药物为主.专家技术人员人群服药次数相对较少,用药简单,用药依从性好;离休老干部人群次之;普通退休人员人群有52%的人自行增减剂量,对减少药品种类、降低药价较感兴趣.结论 对不同知识背景的老年患者应侧重不同的咨询内容,以做好药学监护工作.

    作者:王晓治;郭建党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加强制药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分析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为推动制药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李华;邢花;毕玉侠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壳聚糖载药纳米粒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壳聚糖载药纳米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释药特性、生物摄取及其应用.结果 不同的制备方法可得到不同粒径和表面特性的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改变了壳聚糖的摄取机制,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器官靶向、DNA转染效率提高、药物的非注射途径给药等方面.结论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作者:林爱华;平其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浅议药品销售人员的薪酬模式

    薪酬是员工从事企业所需要的劳动而得到的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所表现的补偿,是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福利三个组成部分.药品销售人员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人力资源,薪酬是吸引药品销售人员的关键之一.有效的薪酬管理可留住和吸引优秀的销售人才,同时也可规范药品销售市场有序竞争.但药品销售人员的薪酬受到行业状况、企业状况、销售人员的岗位条件和个人因素等很多因素影响.

    作者:王淑玲;王恕;徐赞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照品、对照药材短缺问题亟待解决

    对照品、对照药材是药品生产中对原辅料、成品依法制定标准进行检验的标准物质,但笔者在执法实践中常无法买到某些对照品、对照药材,如人参皂苷Rf对照品、盐酸麻黄碱对照品、薏苡仁对照药材、川续断对照药材、梅花鹿鹿茸对照药材、大黄对照药材、吗啡对照品、磷酸可待因对照品等等.按规定原辅料不能检验的药品不能生产,不能依法制定标准进行检验的药品按假药论处,而对照品、对照药材由国家指定的单位配制、标定和供应,某些对照品、对照药材的短缺,给药品生产企业和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建议:

    作者:任锐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36岁,于2006年3月27日因盆腔炎来院就诊.既往无过敏史,体格检查后因患者1 d前曾口服阿莫西林3次,无任何不适,遂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头孢曲松钠3 g静脉滴注进行抗炎治疗,滴速为60滴/min.当滴人液体20~3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瘙痒、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流涎、意识不清及四肢湿冷,测血压60/2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32次/min.立即停药,撤下原有液体,持续低流量给氧,采用静脉滴入氢化可的松1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 mg等一系列抗过敏、抗休克治疗.患者20 min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1 d后症状消失,转危为安.

    作者:胡晓川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项目管理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目的 为项目管理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中药研发的特点,就中药新药研发项目管理的重点环节进行探讨.结论 项目管理应用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应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作者:倪静云;卞鹰;王一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黄利湿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茵黄利湿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TM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35℃,流量为1min/mL.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010 6~0.106m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6.12%,RSD为1.19%.结论 该法方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茵黄利湿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菲拉;吴立成;陈宗良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酮洛芬含量测定方法及药效学研究进展

    酮洛芬为一强效非甾体抗炎药,是近年来应用临床的高效解热镇痛药物.现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酮洛芬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药效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姚宝君;王启帅;牛万刚;夏琴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1月所有门诊西药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为42.64%,其中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占16.79%,静脉用抗菌药物占27.33%,不合理用药占15.46%.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廖建萍;刘红宇 刊期: 2006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