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生;杨必勇;张小松
介绍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促进药物透皮渗透的方法.通过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可减少药物的某些首过作用和增加用药顺应性.促进药物透皮渗透的方法主要有添加促透剂、物理方法、制成脂质体及环糊精等.透皮吸收制剂经皮给药,可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服药顺应性好,患者特别是儿童乐于接受.
作者:黄磊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测定二维钙赖氨酸片中盐酸赖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una C18柱(250mm×4.6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30:70),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0.6mL/min.结果 盐酸赖氨酸进样量在0.15~3.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0.37%.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静;张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对新药研发工艺进行必要的改进.方法 分析研发工艺的不合理之处,确定改进的具体措施.结果 按改进后新工艺生产出的成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 采用改进工艺,新药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作者:齐者霞;侯玉嵩;冯玉秋;蒋立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耳聋、耳鸣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中西医药物治疗耳聋、耳鸣均有一定疗效.结论 耳聋、耳鸣患者除正确用药外,尚要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环境噪声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节制高脂饮食.
作者:王林丽;孟德胜;宋志永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根据职权法定化的原则,我局在依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过程中,立足于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大胆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大大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
作者:欧阳万坤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介绍壳聚糖载药纳米粒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释药特性、生物摄取及其应用.结果 不同的制备方法可得到不同粒径和表面特性的壳聚糖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改变了壳聚糖的摄取机制,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器官靶向、DNA转染效率提高、药物的非注射途径给药等方面.结论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作者:林爱华;平其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曾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毫不犹豫地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坚决地处罚造假企业,坚决地处理在监管工作中失职的责任者.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把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好.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漯河市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及趋势,探讨药物相互作用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查2005年11月~2006年2月漯河市医疗单位门诊处方,统计抗高血压药物出现频度,记录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以钙离子拮抗剂(Ca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多,联合用药存在一些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结论 医药企业应加强缓、控释制剂及靶向制剂的研发,医院药剂人员应对用药安全性做好监测,以促进合理用药工作.
作者:谷慧峰;黄晓敏;王永玲;薛海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阐述从中药汤剂产生以来有关调剂方法、调剂工具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变革.
作者:沈铁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酮洛芬为一强效非甾体抗炎药,是近年来应用临床的高效解热镇痛药物.现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酮洛芬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药效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姚宝君;王启帅;牛万刚;夏琴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茵黄利湿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TM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35℃,流量为1min/mL.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010 6~0.106m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6.12%,RSD为1.19%.结论 该法方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茵黄利湿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菲拉;吴立成;陈宗良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消治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方中白芷、黄芩、五倍子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消治露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对照品、对照药材是药品生产中对原辅料、成品依法制定标准进行检验的标准物质,但笔者在执法实践中常无法买到某些对照品、对照药材,如人参皂苷Rf对照品、盐酸麻黄碱对照品、薏苡仁对照药材、川续断对照药材、梅花鹿鹿茸对照药材、大黄对照药材、吗啡对照品、磷酸可待因对照品等等.按规定原辅料不能检验的药品不能生产,不能依法制定标准进行检验的药品按假药论处,而对照品、对照药材由国家指定的单位配制、标定和供应,某些对照品、对照药材的短缺,给药品生产企业和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建议:
作者:任锐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抗老年痴呆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 对医院2000-2005年抗老年痴呆药物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及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次的同步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购药金额居前的是银杏叶片、多萘哌齐,DDDs始终位居前两位的是银杏叶片和尼莫地平片;6年中银杏叶片购药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始终为1,说明该药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结论 通过药物利用分析,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吴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探讨药师下临床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促进药师更好地与临床医师合作,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决策,以期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使药师更快地适应医院药学工作的转型,做好临床工作.
作者:白晓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为项目管理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中药研发的特点,就中药新药研发项目管理的重点环节进行探讨.结论 项目管理应用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应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作者:倪静云;卞鹰;王一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笔者在基层监管执法中发现,当前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在经营、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肩负着为城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是安全问题为集中的区域,这就要求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的质量.方法 审查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不良反应报告表162份.结果 基本合格99份(占61.11%),不合格63份(占38.89%).结论 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ADR知识,增强责任感,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质量.
作者:杨玲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考察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噻康唑原料的外观、水分、颜色、有关物质和含量的变化.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ODS C18柱[Spherisob C18柱(250mm×4.6mm,5 μm),保护柱(4mm × 10cm)]为色谱柱,以加2.0mL氨水的乙腈-甲醇-水(440:400:40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9nm.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高温(40℃,60℃)、高湿(92.5%)条件对噻康唑原料的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光照条件下其含量明显降低、有关物质增加,故应避光、密封保存;经6个月加速考察及24个月室温留样考察,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作者:文彬;隆艳;毛振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制订复方冰黄漱口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制剂中的主要成分金银花、甘草、冰片等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 绿原酸、甘草对照药材、甘草次酸、冰片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而阴性对照试验则呈阴性;绿原酸浓度线性范围是8.35~68.1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9%(RSD=0.19%).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控制复方冰黄漱口剂的质量.
作者:黄富宏;顾仓临;姜小梅;严二雄;梁宪扬 刊期: 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