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复方加替沙星阴道泡腾片(CGVE)的制备及其对豚鼠的毒性作用.方法:研制了CGVE.对豚鼠分别采用单次及多次阴道给药,进行急性毒性和刺激性试验,观察其全身状态有无异常及阴道组织有无红斑和水肿等.结果:豚鼠给药前、后全身状态无明显变化,刺激反应评分为0分.结论:CGVE对豚鼠阴道给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刘莹珍;陈光龙;殷静远;张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考察6个厂家氧氟沙星滴眼液的产品质量,供医院用药参考.方法:通过光照(2 800lx)、高温(60℃)、低温(0~10℃)试验10 d,恒温加速试验(40℃,RH 75%)1 80 d,室温(0~35℃)留样1年等多种条件考察,检测其色泽,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分解产物)的变化.结果:6个厂家产品质量均稳定,有效期都在2年以上.紫色抗光塑料瓶包装比白色(透光)塑料瓶包装的产品质量更稳定.结论:6个厂家产品质量均符合2000年版和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要求.
作者:黄小玲;袁慧文;黄雨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各种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14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品种、联合用药、切口愈合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外科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79%,其中单用、二联、三联及以上者分别为45.85%,44.88%,9.27%,预防性应用率达89.76%,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为39.51%,基本合理为35.61%,不合理为24.88%.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非常重要.
作者:徐雯;应静;王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解脲支原体感染性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A组)、司帕沙星(B组)、克拉霉素(C组)、米诺环素(D组)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4种方案成本依次为110.60元、201.18元、162.75元、84.00元,有效率分别为62.97%,65%,80%,66.67%.结论:C组治疗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陈勇刚;丁大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通过分析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药学服务、药品使用管理、合理用药等方面的作用,指出在医院推广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提高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徐文峥;徐璐敏;林伟萍;付军霞;梁铁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方法: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内容对攀钢职工总医院10个科室的512例手术病人的出院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并制作调查表.结果: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7%,其中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分别占据了26.53%和58.57%;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高,达43.22%,其次为喹诺酮类、硝咪唑类.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作者:李晓冬;廖应琼;张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法追踪北京市地方及部队18家医院1 020例住院患者应用克林霉素的情况.结果:在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中,治疗用药占40.78%,预防用药占59.22%;与其他抗生素联用占46.96%;用药评价合理37.08%,基本合理40.30%,不合理22.62%;预防用药的不合理比例(28.63%)明显高于治疗用药的13.4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3.63%;治疗用药的费用均值(937.46±811.00)元高于预防用药(716.41±618.76)元;合理、基本合理与不合理用药所消耗成本均值有明显差异(p<0.05),并呈增加趋势.结论: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适当剂量与疗程,慎选联合用药品种,实施用药监护,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郭代红;史丽敏;李嘉静;黄祥;王孝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山东省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该院自ICU启用以来的住院病历共144份,回顾性分析其用药频度、总用药量、总使用天数、联用情况、消耗金额、DDD、DDDs、药敏试验、医院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ICU病房抗菌药物的使用以二、三线抗菌药物为主,多为两联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替硝唑的联用方式多.结论:该院ICU病房抗菌药物的使用起点较高,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
作者:侯金玲;李友章;顾纪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根痛平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aters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1.8%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进样浓度在8.8~88μg/mL范围内与主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95%(n=6).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根痛平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作者:贾向群;黎金平;沙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降糖益肾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金银花、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芪、金银花和黄连,绿原酸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10 0~0.100 0mg/mL, 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2%.结论:该试验所用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易于操作,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潘国良;吕彬;张红松;柴清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盐酸胺碘酮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参考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标准,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盐酸胺碘酮片的溶出度.结果:该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是控制盐酸胺碘酮片溶出质量的重要方法.结论:建议控制制剂质量,并规定溶出度测定标准,以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郁子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氯化钙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采用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附录ⅪX F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结果:氯化钙注射液在2.5 mg/mL稀释浓度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其细菌内毒素限值L=0.2 EU/mg.结论: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法对氯化钙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张红宇;高菊珍;王莉;王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妇乐颗粒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M C18柱(250 mm×4.6 mm,5μm),用三乙胺调pH=6.0的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60:4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延胡索乙素的线性范围是0.102~1.63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8%,RSD为2.75%.结论:HPLC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妇乐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建英;包玮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抗饥消渴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黄连、黄柏、红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黄连、黄相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5 mm,5μm),流动相为用磷酸调节pH=7的乙腈-0.0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三乙胺溶液(31:59:1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测出黄连、黄柏、红参的特征斑点.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062 4~0.280 8μg,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0.74%(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抗饥消渴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勇;刘贵银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结果:精氨酸的浓度在48~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0.73%.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板蓝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荔;徐玫;王宏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腰腿痛丸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3%磷酸溶液-三乙胺(20:8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士的宁的线性范围是15.15~151.50μg/m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7%,RSD=0.5%(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腰腿痛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祥满;徐杰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接骨丹中士的宁的含量,为该药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V法,在259 nm波长处检测.结果:士的宁的线性范围是2.18~19.64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RSD=1.92%).结论:UV法准确、可靠、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接骨丹中士的宁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向前;何鸿钦;范展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菊黄上清含片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35:6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甘草酸的进样量在0.43~6.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RSD为1.75%(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具有实用性,可用于菊黄上清含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丽娜;王爱民;李勇军;何迅;郑林;Ding Xiangui;王永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橘红冲剂中柚皮苷含量.方法:以Phenomenex 5 ODS柱为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磷酸盐缓冲液-乙腈(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柚皮苷的线性范围是0.01~0.12 m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33%(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橘红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美芳;衣瑞彬;王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肝片中绿原酸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鉴别绿原酸成分,以Diamonsil C18柱(250 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样品峰的保留时间与绿原酸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保持一致.结论:HPLC法专属性强,可用于护肝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采用超户溶解的技术测定醋酸泼尼松片含量均匀度.方法:将醋酸泼尼松片直接放入量瓶,加少许无水乙醇超声溶解.结果:改进后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原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进后的样品处理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张成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肾病Ⅰ号颗粒中牛蒡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rontosilEurobond C18柱(4.6mm×125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1.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牛蒡苷线性范围为2.10~10.51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0.32%(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肾病Ⅰ号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静;徐以亮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确定天瑞特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规定操作.结果:贴膜法较常规法、洗脱法对天瑞特片的检出率高,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的回收率高、增殖值小.结论:贴膜法适用于天瑞特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张玉芳;韩月莲;宋海怡;张海欧;胡靖;藏文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测定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C1s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8:92: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线性范围是0.081 6~0.408 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1.25%(n=6).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潘成学;刘伟;申小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中国红参与南韩红参进行鉴别.方法:从两者的外形、外表、芦头、质地、断面、气味及盒装情况等方面进行鉴别.结果:两者在性状上有明显差异.结论:南韩红参较中国红参的功效显著,应严防被掺假和冒充.
作者:黄洁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正确鉴别盐矾掺伪的炮山甲.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及理化鉴别.结果与结论:鉴别盐矾掺伪炮山甲的方法简便易行,可确保炮山甲的质量,使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李世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鹿茸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鉴别.结果:伪品虽外观性状与正品鹿茸极为相似,但经醇提后其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相比较,斑点颜色较浅或无;紫外吸收光谱中,一经醇提后的鹿茸片虽有大吸收但偏低,二次醇提后的鹿茸片则无吸收.结论:鹿茸片真伪鉴别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何连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乳腺囊肿病的疗效.方法:内治方法为早期阶段口服中药仙鹿消肿汤加减治疗1~2周,后续阶段口服乳腺康胶囊、小金丸治疗1~3个疗程;外治方法为乳腺囊肿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在无菌条件下穿刺囊肿,抽尽囊肿内容物,然后用消毒小方纱布厚盖患处加压固定2~3 d.结果:治疗患者40例均有效,临床治愈31例(77.5%).结论:内外合治乳腺囊肿病疗效良好.
作者:莫小勤;李廷冠;李敏江;刘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筛选和优化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的处方.方法:采用3因素9水平的均匀设计,结合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对制剂处方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处方中生物黏附材料HPMC、卡波姆对药物释放起阻滞作用,方程较好地阐明了主要辅料对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释放度的影响.结论:均匀设计优化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处方结果良好,优化处方的释放速度达到设计要求.
作者:李东;陈日来;李玉珍;徐玉红;聂中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以丙烯酸树脂Ⅱ为主要材料,优选雷公藤双层片的制备工艺.方法:分别对双层片速释部分、缓释部分辅料进行筛选,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体外溶出度测定优化处方和工艺.结果:雷公藤双层片优选的制备工艺条件为速释部分以淀粉及CaCO3为辅料、羟丙基纤维素(HPC)为黏合剂制备,缓释部分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糊精、丙烯酸树脂Ⅱ制备,缓释与速释层药物比例为7:3,丙烯酸树脂用量10%,制片压力3~5kg/cm2等.制备的雷公藤双层片具良好的缓释性能,在2,5,10 h药物释放分别达到20%~40%,40%~65%,75%以上.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适合于雷公藤双层片的制备.
作者:聂诗明;柏传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益多螺旋藻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喷雾制粒法、加入泡腾崩解剂的工艺制备益多螺旋藻片,采用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鉴别螺旋藻,采用测定总氮(N)含量来控制制剂的内在质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本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琴;李战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制备阿西美辛缓释片并对释药因素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阿西美辛缓释片;运用正交设计法筛选确定速释部分的处方;对HPMC规格和用量、润湿剂浓度、制片压力等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处方的筛选.结果:阿西美辛缓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HPMC用量、润湿剂浓度、制片压力对释药几乎无影响,而HPMC规格对药物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采用HPMC作为基本骨架材料,结合其他辅料,可制备日服1次的阿西美辛缓释片.
作者:岳红坤;刘昊旻;曹德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拟定硝酸甘油口服缓释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将缓释材料压制成片,其外包裹十六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和释放度,建立两条在不同释放液中测定释放度的工作曲线,r分别为0.997 0,0.998 6,回收率分别为106.5%,95.2%.结果:制备的硝酸甘油口服缓释制剂释放度与文献报道的国外同类产品相近.结论:硝酸甘油口服缓释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胡玲;石强;张冬梅;梁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液浑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考察药品质量、pH值、不同溶剂.将微量5%碳酸氢钠注射液加入到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液中,可以控制其pH值的下降趋势,从而保持药液澄明.结果:室温下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在于pH值下降至该药液的变化点(pH值=4.2)以下,与药品质量无关.结论:此解决方法简便,临床应用方便,有推广价值.
作者:成跃莎;齐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改进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以吐温-80分散药物,将药物先溶于水相,在90℃条件下混合乳化所得的乳膏质量优.结论:以正交试验法优选的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作者:李耀荣;莫玉芳;消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优选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间、次数、加水体积和超声乳化时间4个因素,以冬虫夏草多糖含量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结果:佳制备工艺为A3B3C3D2,即加药材8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3 h,超声乳化时间为15 min.结论:制剂稳定,测定方法重现性好.
作者:冯祚臻;官东秀;张晓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制备工艺,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产物的性能进行表征,获得了脱包曲线研究产物的稳定性.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确定制备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优工艺为A3B2C1D2和A3B2C3D2,紫苏子油与环糊精的比例对包合率、收率的影响较大;TGA曲线和DSC曲线证明了包合物的生成,显示经过包合后热稳定性增强;脱包曲线显示包合物脱包速率降低,稳定性增强.结论:紫苏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差热、热重和脱包性质,以及包合反应的佳工艺为紫苏子油的微粉化和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
作者:毕莉;杨波;杨万明;赵榆林;李祯;徐平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制备圆整度好、含药量较高的中药浸膏微丸.方法:用挤出滚圆制粒法制备微丸,并考察微丸的部分物理性质.结果:微丸中浸膏含量达40%,成品收率达80%,微丸物理性能稳定.结论: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中药浸膏微丸具有产率高、物理性能优良的特点,挤出滚圆法在中药制粒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王鲁敏;潘家祯;郭春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穿心莲内酯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以0.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照分光光度法检测,测定波长为225 nm.结果:穿心莲内酯在0.004~0.032 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2%(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穿心莲内酯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兰;赵朝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止吐新药阿匹坦的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等.方法:评述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结果:阿匹坦特异性拮抗在化疗呕吐中起重要作用的速激肽--P物质,可与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临床总有效率达63%~73%.结论:阿匹坦是第一个神经激肽(NK1)受体拮抗剂,可阻止化疗患者的呕吐特别是迟发性呕吐;阿匹坦、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积极预防急性和迟发性呕吐,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该药不良反应轻微;但与CYP3A4和CYP2C9有关的药物合用需持谨慎态度.
作者:吕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用于哮喘治疗文献的综合分析,探讨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在治疗哮喘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钾离子通道开放剂能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和变应性炎症,抑制炎性渗出及黏液分泌、抑制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它对气道作用的多样性,使其被用于哮喘治疗的研究,并有望在该领域发挥其独特作用.
作者:杨雍;吕祖铭;印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原位凝胶在滴眼剂研究中的新进展.方法:通过对不同胶凝机理的原位凝胶的介绍,对影响胶化过程和眼部应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位凝胶滴眼剂可显著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结论:原位凝胶滴眼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眼部给药系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海燕;杜兴;沙红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新型的含巯基甘氨酸药物硫普罗宁具有促肝细胞再生、清除自由基和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等多种药理效应,临床广泛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晓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近几年石杉碱甲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石杉碱甲不仅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还可以通过影响自由基系统,降低生长抑素、细胞内[Ca2+]、谷氨酸含量,提高钙调蛋白(CaM)和钙调蛋白的信使核糖核酸(CaMmRNA)表达水平等多种药理机制,提高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结论:石杉碱甲有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衰老药物之一.
作者:时明;徐红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简要介绍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情况,指出目前开发创新海洋药物的瓶颈是海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就,有望在21世纪更加蓬勃发展.
作者:于振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医用氧是主要用于医疗目的的特殊药品,其质量优劣对患者生命健康有直接关系.笔者曾对当前医用氧生产、销售、使用的现状进行过专题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承启;郝勇;张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心包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防治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增厚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心包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抗结核方案相同,心包抽液后治疗组注入透明质酸2.5mL,对照组注入氯化钠注射液2.5 mL,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包抽液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心包厚度、心包积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均较注药前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包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有防治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增厚的作用.
作者:熊德高;岑本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剂埃索美拉唑肠溶片与阿莫西林、甲硝唑的7 d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将6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观察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根除率.结果: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埃索美拉唑组为93%,奥美拉唑组为92%;对HP的根除率,埃索美拉唑组为84%,奥美拉唑组为82%.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组治疗HP相关性溃疡均具有疗程短、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轻微的特点,但价格埃索美拉唑组相对较高.
作者:谢树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联用托吡酯(TPM)治疗难治性癫痫(IE)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20例IE患者进行治疗,以加用TPM前3个月的月均发作频率为基数,并与加用TPM后3个月的稳定期月均发作频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联用TPM治疗IE,总有效率达到75.0%,显效率为55.0%,其中3例(15.0%)完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为一过性,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其中2例出现体重减轻.结论:联用TPM对IE有良好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陈阳美;李晋芳;邓芬;胡长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56例成年患者进行检查和随访,并作BMD测定.结果:56例中BMD正常者占55.4%(31例)、骨质疏松者占10.7%(6例),骨量减少者占33.9%(19例);BMD降低以腰椎明显,尤以腰1显著,腰1和腰2~4的Z分值分别为-0.66±0.89和-0.4±0.98;多药比单药治疗更易引起BMD降低,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酶诱导剂组和非酶诱导剂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MD改变与服药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其余因素则无显著影响.结论:长期使用抗癫痫药是引起BMD降低的重要危险因素,单药治疗比多药治疗对BMD影响小,BMD降低以腰椎为明显.
作者:孙新芳;冯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酒精性肝病患者2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34例)及对照组(118例),两组均给予门冬酸钾镁、多种维生素、支链氨基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4.9%,有效率29.9%,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显效率46.6%,有效率28.8%,总有效率7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能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
作者:孙荣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丁丙诺啡联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用双盲法让患者随机接受丁丙诺啡组(B组,0.9 mg丁丙诺啡及芬太尼0.2 m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或吗啡组(M组,吗啡30 m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的镇痛药物治疗48 h,然后改用与前48 h相对应的M组或B组镇痛药物治疗.将所配制药液注入PCA泵药池中,镇痛泵参数设定均为单次量2.5 mL,锁定时间B组为16 min,M组为20min.结果:两组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B组单次追加量起效快、按泵次数少、用药量小.结论:丁丙诺啡联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耿国民;庞俊典;安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用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立其丁)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3.6%和75%(P<0.05).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有显著疗效.
作者:许荻;李子林;李文峰;吴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致病菌分布的临床特点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03年11月~2004年¨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细胞中排在前列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尿;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耐药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克拉霉素、红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白色念珠菌对酮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结论:了解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趋势,进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必要的.
作者:黎莉华;路晓钦;陈家胜;廖兵;汪曼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催经止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月经延迟要求催经止孕的妇女112例分为2组,I组为尿妊娠试验阴性者70例,Ⅱ组为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宫腔内未见孕囊者42例.接纳当天即给予150 mg米非司酮口服,40~48 h后加服600μg米索前列醇,服药后7 d内随诊.观察指标主要为妊娠、月经来潮.结果:I组中98.57%的妇女均在用药后1周诱发月经来潮,成功率100%;Ⅱ组中40例妊娠绎止,成功率95.24%,不全流产1例,继续妊娠1例,作进一步处理.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催经止孕方法,对解决妇女非意愿妊娠有利,免除流产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
作者:钟红雨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mPAP,提高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作者:李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抗焦虑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选择FD患者62例(治疗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1 mg/次,2次/d)及莫沙比利(口服,5 mg/次,3次/d)治疗,并以仅口服莫沙比利的62例FD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64.5%),有效16例(25.8%),无效6例(9.7%),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显效27例(43.5%),有效14例(22.6%),无效21例(33.9%),总有效率为66.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加用艾司唑仑比单用莫沙比利治疗FD,疗效更好.
作者:张锋;张来剑;万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拔管时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择期腹部手术64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均用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拔管前5 min,试验组给予盐酸艾司洛尔0.3 mg/kg,30~60 s内静脉注射,并记录拔管前5 min(给药时),拔管前3 min(给药后2min)、拔管时、拔管后1,3,5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而对照组则明显增高,尤其在拔管时较明显(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拔出气管导管时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防止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
作者:皮小波;张洲;江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银锌霜在烧伤创面应用的疗效.方法:对照观察68例Ⅱ度烧伤创面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应用银锌霜后,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提前2 d左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6.1±1.8)d,比对照组愈合时间(19.7±2.3)d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银锌霜是一种较理想的烧伤创面外用药.
作者:刘丹;金汉宏;郑国平;任家骠;程翔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该技术正发展成为3种各具特点又相互结合的技术,即定位释放技术、定时释放技术和定速释放技术.结论:研究口服缓/控释药物制剂技术,对提高药物疗效、开展临床药学研究、推动医药科研和制药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建华;陈慧云;杨永;吕正检;徐世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穴位给药在现代给药途径中的意义.方法:对穴位给药的作用机制、类型及其特点,以及作用于穴位的药品上市情况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并比较人类穴位与动物穴位之间的关系.结果:穴位给药具有给药剂量小、起效快、使用方便的特点,在国内外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结论:穴位给药应成为现代给药体系中重要的给药途径.
作者:陈琳;朱照静;李玉先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血塞通注射液由中药三七经化学提取后制成,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偏瘀、瘀血阻络症,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瘀血阻络症者.我院在临床应用中发现1例新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东腾;李铰霓;张群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患者女,47岁,在妇科门诊诊断为盆腔炎,无药物过敏史.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奈替米星(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0901)0.2 g及替硝唑0.8 g,静脉滴注,1次/d,次日出现口唇周围麻木感,怀疑是奈替米星所致,次日停用奈替米星,继续用替硝唑,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刘骏鸿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结合药品监管的经验,分析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在我国的诸多不完善地方,对依法加强医疗器械监管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张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结合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阐述药品临床试验中研究者的说明义务的意义、说明义务所包含的要件以及说明义务的例外等,并提出完善此项立法的建议.
作者:魏芩芹;黎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改变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对通过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总结坚持辨证施治、科学配伍、合理用药、严格炮制规范和加强中药市场管理等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对策,为加强中药质量管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作者:包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洁净手术室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洁净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使用,洁净手术室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模式也在不断地提高与完善.尽管世界各国的洁净手术室设计规范不同,分级标准不同,洁净手术室及其洁净辅助用房的技术指标(如静压差、截面风速、换气次数、自净时间、温湿度、噪声、照度、新风量等)不同,但对这类生物洁净室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日常使用、维护所遵循的原则、原理、功能要求以及对内外环境的严格控制,则是相通的,甚至是一致的.一个合理的洁净手术室,不仅应该具有满足医疗要求的合理流程,还应该有利于对患者、对医护人员、对陪护家属提供可靠的隔离与保护,还应该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感染,还应该有利于消毒、有利于节能、有利于合理周转.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医院的手术室往往代表了一个医院的技术水准.
作者:杨明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通过对12个医疗单位138个中药制剂品种的调查分析,总结当前医院中药制剂开发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吕彬;潘国良;张红松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