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陈日来;李玉珍;徐玉红;聂中越
目的:制备圆整度好、含药量较高的中药浸膏微丸.方法:用挤出滚圆制粒法制备微丸,并考察微丸的部分物理性质.结果:微丸中浸膏含量达40%,成品收率达80%,微丸物理性能稳定.结论: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中药浸膏微丸具有产率高、物理性能优良的特点,挤出滚圆法在中药制粒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王鲁敏;潘家祯;郭春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致病菌分布的临床特点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03年11月~2004年¨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细胞中排在前列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尿;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耐药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克拉霉素、红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白色念珠菌对酮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结论:了解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趋势,进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必要的.
作者:黎莉华;路晓钦;陈家胜;廖兵;汪曼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根痛平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aters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1.8%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葛根素进样浓度在8.8~88μg/mL范围内与主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95%(n=6).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根痛平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作者:贾向群;黎金平;沙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近几年石杉碱甲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石杉碱甲不仅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还可以通过影响自由基系统,降低生长抑素、细胞内[Ca2+]、谷氨酸含量,提高钙调蛋白(CaM)和钙调蛋白的信使核糖核酸(CaMmRNA)表达水平等多种药理机制,提高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结论:石杉碱甲有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衰老药物之一.
作者:时明;徐红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新型的含巯基甘氨酸药物硫普罗宁具有促肝细胞再生、清除自由基和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等多种药理效应,临床广泛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晓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橘红冲剂中柚皮苷含量.方法:以Phenomenex 5 ODS柱为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磷酸盐缓冲液-乙腈(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柚皮苷的线性范围是0.01~0.12 m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33%(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橘红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美芳;衣瑞彬;王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菊黄上清含片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35:6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甘草酸的进样量在0.43~6.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RSD为1.75%(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具有实用性,可用于菊黄上清含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丽娜;王爱民;李勇军;何迅;郑林;Ding Xiangui;王永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通过对12个医疗单位138个中药制剂品种的调查分析,总结当前医院中药制剂开发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吕彬;潘国良;张红松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肝片中绿原酸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鉴别绿原酸成分,以Diamonsil C18柱(250 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样品峰的保留时间与绿原酸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保持一致.结论:HPLC法专属性强,可用于护肝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解脲支原体感染性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A组)、司帕沙星(B组)、克拉霉素(C组)、米诺环素(D组)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4种方案成本依次为110.60元、201.18元、162.75元、84.00元,有效率分别为62.97%,65%,80%,66.67%.结论:C组治疗方案为佳方案.
作者:陈勇刚;丁大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改进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以吐温-80分散药物,将药物先溶于水相,在90℃条件下混合乳化所得的乳膏质量优.结论:以正交试验法优选的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作者:李耀荣;莫玉芳;消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改变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对通过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总结坚持辨证施治、科学配伍、合理用药、严格炮制规范和加强中药市场管理等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对策,为加强中药质量管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作者:包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拔管时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择期腹部手术64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均用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拔管前5 min,试验组给予盐酸艾司洛尔0.3 mg/kg,30~60 s内静脉注射,并记录拔管前5 min(给药时),拔管前3 min(给药后2min)、拔管时、拔管后1,3,5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而对照组则明显增高,尤其在拔管时较明显(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拔出气管导管时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防止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
作者:皮小波;张洲;江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拟定硝酸甘油口服缓释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将缓释材料压制成片,其外包裹十六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和释放度,建立两条在不同释放液中测定释放度的工作曲线,r分别为0.997 0,0.998 6,回收率分别为106.5%,95.2%.结果:制备的硝酸甘油口服缓释制剂释放度与文献报道的国外同类产品相近.结论:硝酸甘油口服缓释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胡玲;石强;张冬梅;梁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鹿茸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鉴别.结果:伪品虽外观性状与正品鹿茸极为相似,但经醇提后其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相比较,斑点颜色较浅或无;紫外吸收光谱中,一经醇提后的鹿茸片虽有大吸收但偏低,二次醇提后的鹿茸片则无吸收.结论:鹿茸片真伪鉴别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何连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测定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C1s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8:92: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线性范围是0.081 6~0.408 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1.25%(n=6).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潘成学;刘伟;申小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心包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防治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增厚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心包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抗结核方案相同,心包抽液后治疗组注入透明质酸2.5mL,对照组注入氯化钠注射液2.5 mL,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包抽液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心包厚度、心包积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均较注药前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包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有防治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增厚的作用.
作者:熊德高;岑本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通过分析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药学服务、药品使用管理、合理用药等方面的作用,指出在医院推广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提高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徐文峥;徐璐敏;林伟萍;付军霞;梁铁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复方加替沙星阴道泡腾片(CGVE)的制备及其对豚鼠的毒性作用.方法:研制了CGVE.对豚鼠分别采用单次及多次阴道给药,进行急性毒性和刺激性试验,观察其全身状态有无异常及阴道组织有无红斑和水肿等.结果:豚鼠给药前、后全身状态无明显变化,刺激反应评分为0分.结论:CGVE对豚鼠阴道给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刘莹珍;陈光龙;殷静远;张锂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