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普罗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张晓景

关键词:硫普罗宁, 药理作用, 临床作用, 综述
摘要:新型的含巯基甘氨酸药物硫普罗宁具有促肝细胞再生、清除自由基和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等多种药理效应,临床广泛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透明质酸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增厚27例

    目的:观察心包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防治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增厚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心包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抗结核方案相同,心包抽液后治疗组注入透明质酸2.5mL,对照组注入氯化钠注射液2.5 mL,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包抽液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心包厚度、心包积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均较注药前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包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有防治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增厚的作用.

    作者:熊德高;岑本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艾司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

    目的:观察抗焦虑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选择FD患者62例(治疗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1 mg/次,2次/d)及莫沙比利(口服,5 mg/次,3次/d)治疗,并以仅口服莫沙比利的62例FD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64.5%),有效16例(25.8%),无效6例(9.7%),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显效27例(43.5%),有效14例(22.6%),无效21例(33.9%),总有效率为66.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加用艾司唑仑比单用莫沙比利治疗FD,疗效更好.

    作者:张锋;张来剑;万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橘红冲剂中柚皮苷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橘红冲剂中柚皮苷含量.方法:以Phenomenex 5 ODS柱为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磷酸盐缓冲液-乙腈(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柚皮苷的线性范围是0.01~0.12 m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33%(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橘红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美芳;衣瑞彬;王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内外合治乳腺囊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乳腺囊肿病的疗效.方法:内治方法为早期阶段口服中药仙鹿消肿汤加减治疗1~2周,后续阶段口服乳腺康胶囊、小金丸治疗1~3个疗程;外治方法为乳腺囊肿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在无菌条件下穿刺囊肿,抽尽囊肿内容物,然后用消毒小方纱布厚盖患处加压固定2~3 d.结果:治疗患者40例均有效,临床治愈31例(77.5%).结论:内外合治乳腺囊肿病疗效良好.

    作者:莫小勤;李廷冠;李敏江;刘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小剂量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拔管时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择期腹部手术64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均用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拔管前5 min,试验组给予盐酸艾司洛尔0.3 mg/kg,30~60 s内静脉注射,并记录拔管前5 min(给药时),拔管前3 min(给药后2min)、拔管时、拔管后1,3,5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而对照组则明显增高,尤其在拔管时较明显(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拔出气管导管时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防止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

    作者:皮小波;张洲;江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6种氧氟沙星滴眼液产品质量考察

    目的:考察6个厂家氧氟沙星滴眼液的产品质量,供医院用药参考.方法:通过光照(2 800lx)、高温(60℃)、低温(0~10℃)试验10 d,恒温加速试验(40℃,RH 75%)1 80 d,室温(0~35℃)留样1年等多种条件考察,检测其色泽,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分解产物)的变化.结果:6个厂家产品质量均稳定,有效期都在2年以上.紫色抗光塑料瓶包装比白色(透光)塑料瓶包装的产品质量更稳定.结论:6个厂家产品质量均符合2000年版和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要求.

    作者:黄小玲;袁慧文;黄雨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止吐新药阿匹坦介绍

    目的:介绍止吐新药阿匹坦的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等.方法:评述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结果:阿匹坦特异性拮抗在化疗呕吐中起重要作用的速激肽--P物质,可与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临床总有效率达63%~73%.结论:阿匹坦是第一个神经激肽(NK1)受体拮抗剂,可阻止化疗患者的呕吐特别是迟发性呕吐;阿匹坦、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积极预防急性和迟发性呕吐,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该药不良反应轻微;但与CYP3A4和CYP2C9有关的药物合用需持谨慎态度.

    作者:吕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阿西美辛缓释片的研制及释药因素考察

    目的:制备阿西美辛缓释片并对释药因素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阿西美辛缓释片;运用正交设计法筛选确定速释部分的处方;对HPMC规格和用量、润湿剂浓度、制片压力等影响释药的因素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处方的筛选.结果:阿西美辛缓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HPMC用量、润湿剂浓度、制片压力对释药几乎无影响,而HPMC规格对药物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采用HPMC作为基本骨架材料,结合其他辅料,可制备日服1次的阿西美辛缓释片.

    作者:岳红坤;刘昊旻;曹德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中精氨酸含量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结果:精氨酸的浓度在48~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0.73%.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板蓝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荔;徐玫;王宏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乐颗粒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妇乐颗粒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M C18柱(250 mm×4.6 mm,5μm),用三乙胺调pH=6.0的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60:4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延胡索乙素的线性范围是0.102~1.632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8%,RSD为2.75%.结论:HPLC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妇乐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建英;包玮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也谈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及对策

    改变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对通过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总结坚持辨证施治、科学配伍、合理用药、严格炮制规范和加强中药市场管理等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对策,为加强中药质量管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作者:包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简要介绍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情况,指出目前开发创新海洋药物的瓶颈是海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就,有望在21世纪更加蓬勃发展.

    作者:于振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47例

    目的:观察用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立其丁)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3.6%和75%(P<0.05).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微量泵控制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复合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有显著疗效.

    作者:许荻;李子林;李文峰;吴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丁丙诺啡联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

    目的:评价丁丙诺啡联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用双盲法让患者随机接受丁丙诺啡组(B组,0.9 mg丁丙诺啡及芬太尼0.2 m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或吗啡组(M组,吗啡30 m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的镇痛药物治疗48 h,然后改用与前48 h相对应的M组或B组镇痛药物治疗.将所配制药液注入PCA泵药池中,镇痛泵参数设定均为单次量2.5 mL,锁定时间B组为16 min,M组为20min.结果:两组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B组单次追加量起效快、按泵次数少、用药量小.结论:丁丙诺啡联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耿国民;庞俊典;安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药浸膏微丸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圆整度好、含药量较高的中药浸膏微丸.方法:用挤出滚圆制粒法制备微丸,并考察微丸的部分物理性质.结果:微丸中浸膏含量达40%,成品收率达80%,微丸物理性能稳定.结论: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中药浸膏微丸具有产率高、物理性能优良的特点,挤出滚圆法在中药制粒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王鲁敏;潘家祯;郭春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联用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联用托吡酯(TPM)治疗难治性癫痫(IE)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20例IE患者进行治疗,以加用TPM前3个月的月均发作频率为基数,并与加用TPM后3个月的稳定期月均发作频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联用TPM治疗IE,总有效率达到75.0%,显效率为55.0%,其中3例(15.0%)完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为一过性,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其中2例出现体重减轻.结论:联用TPM对IE有良好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陈阳美;李晋芳;邓芬;胡长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各种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14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品种、联合用药、切口愈合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外科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79%,其中单用、二联、三联及以上者分别为45.85%,44.88%,9.27%,预防性应用率达89.76%,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为39.51%,基本合理为35.61%,不合理为24.88%.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非常重要.

    作者:徐雯;应静;王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硝酸甘油口服缓释片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并拟定硝酸甘油口服缓释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将缓释材料压制成片,其外包裹十六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和释放度,建立两条在不同释放液中测定释放度的工作曲线,r分别为0.997 0,0.998 6,回收率分别为106.5%,95.2%.结果:制备的硝酸甘油口服缓释制剂释放度与文献报道的国外同类产品相近.结论:硝酸甘油口服缓释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胡玲;石强;张冬梅;梁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血塞通注射液由中药三七经化学提取后制成,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偏瘀、瘀血阻络症,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瘀血阻络症者.我院在临床应用中发现1例新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东腾;李铰霓;张群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56例成年患者进行检查和随访,并作BMD测定.结果:56例中BMD正常者占55.4%(31例)、骨质疏松者占10.7%(6例),骨量减少者占33.9%(19例);BMD降低以腰椎明显,尤以腰1显著,腰1和腰2~4的Z分值分别为-0.66±0.89和-0.4±0.98;多药比单药治疗更易引起BMD降低,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酶诱导剂组和非酶诱导剂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MD改变与服药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其余因素则无显著影响.结论:长期使用抗癫痫药是引起BMD降低的重要危险因素,单药治疗比多药治疗对BMD影响小,BMD降低以腰椎为明显.

    作者:孙新芳;冯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