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鹿茸片的真伪鉴别

何连锋

关键词:鹿茸片, 性状鉴别, 薄层色谱, 紫外光谱
摘要:目的:对鹿茸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鉴别.结果:伪品虽外观性状与正品鹿茸极为相似,但经醇提后其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相比较,斑点颜色较浅或无;紫外吸收光谱中,一经醇提后的鹿茸片虽有大吸收但偏低,二次醇提后的鹿茸片则无吸收.结论:鹿茸片真伪鉴别方法准确、简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56例成年患者进行检查和随访,并作BMD测定.结果:56例中BMD正常者占55.4%(31例)、骨质疏松者占10.7%(6例),骨量减少者占33.9%(19例);BMD降低以腰椎明显,尤以腰1显著,腰1和腰2~4的Z分值分别为-0.66±0.89和-0.4±0.98;多药比单药治疗更易引起BMD降低,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酶诱导剂组和非酶诱导剂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MD改变与服药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其余因素则无显著影响.结论:长期使用抗癫痫药是引起BMD降低的重要危险因素,单药治疗比多药治疗对BMD影响小,BMD降低以腰椎为明显.

    作者:孙新芳;冯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石杉碱甲的研究现状

    目的:介绍近几年石杉碱甲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石杉碱甲不仅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还可以通过影响自由基系统,降低生长抑素、细胞内[Ca2+]、谷氨酸含量,提高钙调蛋白(CaM)和钙调蛋白的信使核糖核酸(CaMmRNA)表达水平等多种药理机制,提高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结论:石杉碱甲有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衰老药物之一.

    作者:时明;徐红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浅议医院中药制剂的开发

    通过对12个医疗单位138个中药制剂品种的调查分析,总结当前医院中药制剂开发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吕彬;潘国良;张红松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盐酸胺碘酮片溶出度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盐酸胺碘酮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参考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标准,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盐酸胺碘酮片的溶出度.结果:该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是控制盐酸胺碘酮片溶出质量的重要方法.结论:建议控制制剂质量,并规定溶出度测定标准,以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郁子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原位凝胶在滴眼剂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原位凝胶在滴眼剂研究中的新进展.方法:通过对不同胶凝机理的原位凝胶的介绍,对影响胶化过程和眼部应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位凝胶滴眼剂可显著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结论:原位凝胶滴眼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眼部给药系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海燕;杜兴;沙红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各种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14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品种、联合用药、切口愈合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外科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79%,其中单用、二联、三联及以上者分别为45.85%,44.88%,9.27%,预防性应用率达89.76%,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为39.51%,基本合理为35.61%,不合理为24.88%.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非常重要.

    作者:徐雯;应静;王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护肝片中绿原酸定性鉴别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护肝片中绿原酸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鉴别绿原酸成分,以Diamonsil C18柱(250 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样品峰的保留时间与绿原酸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保持一致.结论:HPLC法专属性强,可用于护肝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氯化钙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目的:建立氯化钙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采用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附录ⅪX F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结果:氯化钙注射液在2.5 mg/mL稀释浓度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其细菌内毒素限值L=0.2 EU/mg.结论: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法对氯化钙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张红宇;高菊珍;王莉;王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硝酸甘油口服缓释片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并拟定硝酸甘油口服缓释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将缓释材料压制成片,其外包裹十六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和释放度,建立两条在不同释放液中测定释放度的工作曲线,r分别为0.997 0,0.998 6,回收率分别为106.5%,95.2%.结果:制备的硝酸甘油口服缓释制剂释放度与文献报道的国外同类产品相近.结论:硝酸甘油口服缓释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胡玲;石强;张冬梅;梁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

    目的:改进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以吐温-80分散药物,将药物先溶于水相,在90℃条件下混合乳化所得的乳膏质量优.结论:以正交试验法优选的新康松乳膏的制备工艺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作者:李耀荣;莫玉芳;消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醋酸泼尼松片含量均匀度测定方法改进

    目的:采用超户溶解的技术测定醋酸泼尼松片含量均匀度.方法:将醋酸泼尼松片直接放入量瓶,加少许无水乙醇超声溶解.结果:改进后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原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进后的样品处理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张成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药浸膏微丸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圆整度好、含药量较高的中药浸膏微丸.方法:用挤出滚圆制粒法制备微丸,并考察微丸的部分物理性质.结果:微丸中浸膏含量达40%,成品收率达80%,微丸物理性能稳定.结论: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中药浸膏微丸具有产率高、物理性能优良的特点,挤出滚圆法在中药制粒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王鲁敏;潘家祯;郭春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青岛市查处6家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医疗器械企业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方法: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内容对攀钢职工总医院10个科室的512例手术病人的出院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并制作调查表.结果: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7%,其中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分别占据了26.53%和58.57%;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高,达43.22%,其次为喹诺酮类、硝咪唑类.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作者:李晓冬;廖应琼;张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艾司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

    目的:观察抗焦虑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选择FD患者62例(治疗组),给予艾司唑仑(口服,1 mg/次,2次/d)及莫沙比利(口服,5 mg/次,3次/d)治疗,并以仅口服莫沙比利的62例FD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64.5%),有效16例(25.8%),无效6例(9.7%),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显效27例(43.5%),有效14例(22.6%),无效21例(33.9%),总有效率为66.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加用艾司唑仑比单用莫沙比利治疗FD,疗效更好.

    作者:张锋;张来剑;万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接骨丹中士的宁含量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接骨丹中士的宁的含量,为该药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V法,在259 nm波长处检测.结果:士的宁的线性范围是2.18~19.64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RSD=1.92%).结论:UV法准确、可靠、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接骨丹中士的宁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向前;何鸿钦;范展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贴膜法用于天瑞特片微生物限度检查

    目的:确定天瑞特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规定操作.结果:贴膜法较常规法、洗脱法对天瑞特片的检出率高,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的回收率高、增殖值小.结论:贴膜法适用于天瑞特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张玉芳;韩月莲;宋海怡;张海欧;胡靖;藏文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山东省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该院自ICU启用以来的住院病历共144份,回顾性分析其用药频度、总用药量、总使用天数、联用情况、消耗金额、DDD、DDDs、药敏试验、医院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ICU病房抗菌药物的使用以二、三线抗菌药物为主,多为两联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替硝唑的联用方式多.结论:该院ICU病房抗菌药物的使用起点较高,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

    作者:侯金玲;李友章;顾纪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穴位给药在现代给药途径中的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穴位给药在现代给药途径中的意义.方法:对穴位给药的作用机制、类型及其特点,以及作用于穴位的药品上市情况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并比较人类穴位与动物穴位之间的关系.结果:穴位给药具有给药剂量小、起效快、使用方便的特点,在国内外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结论:穴位给药应成为现代给药体系中重要的给药途径.

    作者:陈琳;朱照静;李玉先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菊黄上清含片中甘草酸含量

    目的:建立菊黄上清含片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35:6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甘草酸的进样量在0.43~6.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RSD为1.75%(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具有实用性,可用于菊黄上清含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丽娜;王爱民;李勇军;何迅;郑林;Ding Xiangui;王永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