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莉;杨波;杨万明;赵榆林;李祯;徐平洲
目的:观察银锌霜在烧伤创面应用的疗效.方法:对照观察68例Ⅱ度烧伤创面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应用银锌霜后,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提前2 d左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6.1±1.8)d,比对照组愈合时间(19.7±2.3)d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银锌霜是一种较理想的烧伤创面外用药.
作者:刘丹;金汉宏;郑国平;任家骠;程翔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采用超户溶解的技术测定醋酸泼尼松片含量均匀度.方法:将醋酸泼尼松片直接放入量瓶,加少许无水乙醇超声溶解.结果:改进后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原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进后的样品处理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张成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洁净手术室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洁净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使用,洁净手术室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模式也在不断地提高与完善.尽管世界各国的洁净手术室设计规范不同,分级标准不同,洁净手术室及其洁净辅助用房的技术指标(如静压差、截面风速、换气次数、自净时间、温湿度、噪声、照度、新风量等)不同,但对这类生物洁净室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日常使用、维护所遵循的原则、原理、功能要求以及对内外环境的严格控制,则是相通的,甚至是一致的.一个合理的洁净手术室,不仅应该具有满足医疗要求的合理流程,还应该有利于对患者、对医护人员、对陪护家属提供可靠的隔离与保护,还应该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感染,还应该有利于消毒、有利于节能、有利于合理周转.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医院的手术室往往代表了一个医院的技术水准.
作者:杨明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催经止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月经延迟要求催经止孕的妇女112例分为2组,I组为尿妊娠试验阴性者70例,Ⅱ组为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宫腔内未见孕囊者42例.接纳当天即给予150 mg米非司酮口服,40~48 h后加服600μg米索前列醇,服药后7 d内随诊.观察指标主要为妊娠、月经来潮.结果:I组中98.57%的妇女均在用药后1周诱发月经来潮,成功率100%;Ⅱ组中40例妊娠绎止,成功率95.24%,不全流产1例,继续妊娠1例,作进一步处理.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催经止孕方法,对解决妇女非意愿妊娠有利,免除流产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
作者:钟红雨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新型的含巯基甘氨酸药物硫普罗宁具有促肝细胞再生、清除自由基和对重金属的解毒作用等多种药理效应,临床广泛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张晓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鹿茸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鉴别.结果:伪品虽外观性状与正品鹿茸极为相似,但经醇提后其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相比较,斑点颜色较浅或无;紫外吸收光谱中,一经醇提后的鹿茸片虽有大吸收但偏低,二次醇提后的鹿茸片则无吸收.结论:鹿茸片真伪鉴别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何连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止吐新药阿匹坦的药动学、药效学、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等.方法:评述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结果:阿匹坦特异性拮抗在化疗呕吐中起重要作用的速激肽--P物质,可与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临床总有效率达63%~73%.结论:阿匹坦是第一个神经激肽(NK1)受体拮抗剂,可阻止化疗患者的呕吐特别是迟发性呕吐;阿匹坦、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积极预防急性和迟发性呕吐,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该药不良反应轻微;但与CYP3A4和CYP2C9有关的药物合用需持谨慎态度.
作者:吕向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简要介绍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情况,指出目前开发创新海洋药物的瓶颈是海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就,有望在21世纪更加蓬勃发展.
作者:于振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以丙烯酸树脂Ⅱ为主要材料,优选雷公藤双层片的制备工艺.方法:分别对双层片速释部分、缓释部分辅料进行筛选,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体外溶出度测定优化处方和工艺.结果:雷公藤双层片优选的制备工艺条件为速释部分以淀粉及CaCO3为辅料、羟丙基纤维素(HPC)为黏合剂制备,缓释部分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糊精、丙烯酸树脂Ⅱ制备,缓释与速释层药物比例为7:3,丙烯酸树脂用量10%,制片压力3~5kg/cm2等.制备的雷公藤双层片具良好的缓释性能,在2,5,10 h药物释放分别达到20%~40%,40%~65%,75%以上.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适合于雷公藤双层片的制备.
作者:聂诗明;柏传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改变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对通过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总结坚持辨证施治、科学配伍、合理用药、严格炮制规范和加强中药市场管理等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对策,为加强中药质量管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作者:包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确定天瑞特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规定操作.结果:贴膜法较常规法、洗脱法对天瑞特片的检出率高,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的回收率高、增殖值小.结论:贴膜法适用于天瑞特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张玉芳;韩月莲;宋海怡;张海欧;胡靖;藏文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结果:精氨酸的浓度在48~2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0.73%.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板蓝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荔;徐玫;王宏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医用氧是主要用于医疗目的的特殊药品,其质量优劣对患者生命健康有直接关系.笔者曾对当前医用氧生产、销售、使用的现状进行过专题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承启;郝勇;张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各种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14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品种、联合用药、切口愈合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外科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79%,其中单用、二联、三联及以上者分别为45.85%,44.88%,9.27%,预防性应用率达89.76%,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为39.51%,基本合理为35.61%,不合理为24.88%.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执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非常重要.
作者:徐雯;应静;王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血塞通注射液由中药三七经化学提取后制成,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偏瘀、瘀血阻络症,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瘀血阻络症者.我院在临床应用中发现1例新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东腾;李铰霓;张群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心包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防治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增厚的疗效.方法:结核性心包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抗结核方案相同,心包抽液后治疗组注入透明质酸2.5mL,对照组注入氯化钠注射液2.5 mL,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包抽液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心包厚度、心包积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均较注药前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包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有防治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增厚的作用.
作者:熊德高;岑本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近几年石杉碱甲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石杉碱甲不仅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还可以通过影响自由基系统,降低生长抑素、细胞内[Ca2+]、谷氨酸含量,提高钙调蛋白(CaM)和钙调蛋白的信使核糖核酸(CaMmRNA)表达水平等多种药理机制,提高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结论:石杉碱甲有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衰老药物之一.
作者:时明;徐红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法追踪北京市地方及部队18家医院1 020例住院患者应用克林霉素的情况.结果:在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中,治疗用药占40.78%,预防用药占59.22%;与其他抗生素联用占46.96%;用药评价合理37.08%,基本合理40.30%,不合理22.62%;预防用药的不合理比例(28.63%)明显高于治疗用药的13.4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3.63%;治疗用药的费用均值(937.46±811.00)元高于预防用药(716.41±618.76)元;合理、基本合理与不合理用药所消耗成本均值有明显差异(p<0.05),并呈增加趋势.结论: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适当剂量与疗程,慎选联合用药品种,实施用药监护,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郭代红;史丽敏;李嘉静;黄祥;王孝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结合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阐述药品临床试验中研究者的说明义务的意义、说明义务所包含的要件以及说明义务的例外等,并提出完善此项立法的建议.
作者:魏芩芹;黎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方法: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内容对攀钢职工总医院10个科室的512例手术病人的出院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并制作调查表.结果: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7%,其中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分别占据了26.53%和58.57%;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高,达43.22%,其次为喹诺酮类、硝咪唑类.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作者:李晓冬;廖应琼;张霆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