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6-4931
  • 国内刊号:50-1054/R
  • 影响因子:1.36
  • 创刊:199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重庆市科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业杂志   2009年8期文献
  • 开封产紫白菊花脂溶性成分研究

    目的 对开封产紫白色菊花脂溶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白色菊花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紫白色菊花中分离出56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43个,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83.92%.其中鉴定了18个脂肪酸成分.结论 紫白色菊花脂溶性成分中主要为脂肪酸类(34.81%),其次为烷烃类(29.83%)、萜类(13.39%)、甾醇类(5.89%).

    作者:刘瑜新;张丽;康文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白眉蝮蛇蛇毒纤溶酶的分离纯化

    目的 用白眉蝮蛇蛇毒分离纯化纤溶酶.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分子筛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纤溶酶.结果 得到了电泳纯的纤溶酶,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0.结论 该工艺可以快速地分离纯化白眉蝮蛇蛇毒纤溶酶.

    作者:金星光;黄寓;关书博;王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的稳定性,为该药新制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有关规定进行稳定性试验和加速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结果 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于(4500±500)lx放置10d后其含量下降百分率大(为4.15%),表层颜色由白色转为微红,提示其对光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在60℃条件下放置,第5天、第10天的含量分别下降了0.84%和1.45%;在相对湿度为(90±5)%条件下放置,第5天、第10天的含量分别下降了0.21%和1.27%.结论 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对湿或热稳定,对光较敏感,新制剂的研究要考虑药物对光的稳定性.

    作者:刘秀花;史彦斌;管玉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抗真茵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应用趋势.方法 对医院药品库房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4-2007年抗真菌药物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销售金额及排序情况.结果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DDDs较高、用量较大.结论 医院抗真茵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陈加容;桑展鸿;赵洪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之我见

    该文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意义,肯定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见解.

    作者:刘韬;王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2例胺碘酮疑似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22例疑似胺碘酮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胺碘酮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心率及心律紊乱、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及肝胆系统损害等.结论 临床在使用胺碘酮时应重视其安全性

    作者:尹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005-2007年医院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从医院计算机系统提取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消耗数量和消耗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排序,,结果3年来头孢菌素类消耗金额都明显高于其他类抗感染药物,青霉素类药物也占据一定的比例但逐年缩小,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上升很快.结论 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头孢类所占比重太大等问题,医院应加强管理,力求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王霞;任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院住院患儿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确保住院患儿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分析住院患儿的不合理用药.结果 1106例住院患儿不合理用药325例,表现为药物选择、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等方面的不合理.结论 应关注儿科用药,并努力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王敏华;吴总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某院儿科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门急诊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对某院200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随机抽取的38 998张儿科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抗茵药物的使用率为76.12%.单联用药占51.25%,二联用药占48.72%,三联用药占0.03%.结论 儿科门急诊抗茵药物使用档次及联合用药比例偏高.

    作者:林郁;黄富宏;李明珍;张春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7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ADR)存在问题,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71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71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有9大类33个品种,抗微生物药所致的ADR多;ADR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82%;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的报告收集数量有限.结论 应重视临床药物ADR的监测,增强ADR的呈报意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作者:申玉清;敖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七伤药散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田七伤药散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SunFireTM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结果 对照品进样量线性范围为2.08~10.4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25%(n=6).结论 HPLC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作田七伤药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忠于;莫文电;石天松;戴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博性康药膜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博性康药膜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0.4%磷酸(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20~1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40 531 X+14 547,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为0.30%(n=9).结论 该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博性康药膜的质量控制.

    作者:熊然英;彭朝霞;丁艳霞;王利娟;张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胎丸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胎丸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 x4.6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1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275~1.2750μg(r=O.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1.6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安胎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瑞群;龙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浓缩丸)中熊果酸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的熊果酸含量,提高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 1100-5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6 nm.结果 熊果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276 -1.1380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为1.36%(n=6).结论 HPLC法灵敏、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熊果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爱敏;王明耿;赵建东;崔巧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新那敏片中盐酸溴己新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茶新那敏片中盐酸溴己新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用三乙胺调节pH至3.5的甲醇-0.2%磷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48 nm.结果 盐酸溴己新进样量在0.604-2.4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0.8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茶新那敏片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乃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秋水仙碱中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秋水仙碱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Luna C8 色谱柱(250mm x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38:62),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20℃结果降解产物与主峰达到有效分离,样品测定结果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秋水仙碱原料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何作民;李耀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芬布芬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芬布芬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60:40,用磷酸调节pH至3.0),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芬布芬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76~0.918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59%(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芬布芬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芦晓春;王丽红;彭骥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可宁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O.1%磷酸溶液(85:1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大黄酚与其相邻质峰能完全分离,大黄素与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586-29.300μg/mL(n=0.9999)和1.581~79.050 μg/mL(r2=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和100.40%,RSD分别为1.42%和1.8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炎可宁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远风;黄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康唑搽剂中氟康唑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氟康唑搽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fu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55:45).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 氟康唑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1.2~6.0 μg,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0.30%(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氟康唑搽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霍玉;马克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彝族药材土千年健的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彝族药材土千年健 Vaccinium fragile Franch.的质量标准体系.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的方法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 粉末显微中的草酸钙方晶具有很强的专属性,薄层鉴别图谱中与熊果酸对照品相对应的斑点显色一致,各产地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两种方法对控制药材质量都具有专属性和可控性.

    作者:刘穗;豆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掺杂品、伪品的性状鉴别

    冬虫夏草为我国特产珍贵药材.其市场价格已达黄金价,混淆品、掺杂品、伪品层出不穷,笔者将多年的虫草鉴别经验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作者:姜碧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褥疮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Ⅱ~Ⅲ期褥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42例Ⅱ~Ⅲ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清创换药结合红外线照射及一般骨科常规护理,治疗组22例在一般骨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解毒汤加化腐生肌散外用治疗,疗程均3周.结果 治疗组总愈合率为77.27%(17/22),总有效率为95.45%(21/22);对照组总愈合率为5.00%(10/20),总有效率为80.00%(16/2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自拟中药解毒汤加化腐生肌散外用治疗Ⅱ~Ⅲ期褥疮疗效显著.

    作者:杨蕴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灵仙妇炎丸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目的 观察灵仙妇炎丸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灵仙妇炎丸治疗组和抗宫炎片对照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有关辅助检查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作者:马艳平;邵淑霞;屈亚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双黄合剂社区应用对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早期干预

    目的 预防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方法 选择68例新生儿,在社区护理中应用复方双黄合剂对新生儿尿布皮炎进行早期干预和护理.并加强对新生儿照护人的健康教育.结果 68例中仅3例发生了新生儿尿布皮炎,发生率为4.41%.结论 该干预措施发挥和体现了中医特色社区护理的优势.

    作者:周红莉;韩莉;张新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 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具有交互作用,优化出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溶剂浓度6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结论 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作者:张元富;刘志辉;于行梅;贾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ZTC 1+1沉淀剂制备银杏口服液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改进原银杏口服液醇沉法的制备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将银杏叶提取物原料(含黄酮16%)溶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30 min,冷却至80℃,加入ZTC1+1沉淀剂A与B,拌匀,放置24 h,过滤即得.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含量,流动相为0.4%磷酸-甲醇(1:1),检测波长370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12-0.60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RSD=0.33%(n=9).结论 采用ZTC1+1沉淀剂制备的银杏口服液杂质去除较完全,质量、澄清度、色泽均较好.HPLC法测定含量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唐爱莲;罗朝晖;欧贤红;唐桂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及溶出度考察

    目的 制备氨基葡萄糖构橼酸钙分散片并考察处方工艺与体外溶出度.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表L9(34)筛选处方,选用转篮法进行溶出度考察,氨基葡萄糖的溶出量采用比色法测定,构橼酸钙的溶出量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葡萄糖酸钙测定方法.结果 制备的分散片崩解时间小于3min,符合分散片的各项质量指标.结论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质量能达到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要求,分散片的溶出速度明显快于市售产品.

    作者:冯传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丁香叶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丁香叶的提取工艺,为炎立消片的生产工艺和剂型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试验.以提取液中原儿茶酸的含量为检测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合理提取工艺.结果 丁香叶采用8倍量90%乙醇提取60min,可将丁香叶的原儿茶酸基本提出.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作者:唐守勇;张芸兰;何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的新进展.方法 从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溶出溶剂的选择、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溶出数据的处理和溶出度的应用等方面对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 固体制剂溶出度是药品内在质量的灵魂,是同品种药物产生不同临床疗效和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原因.溶出度试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于指导新药研究、提高药物研制水平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梅君;王志强;黄学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淫羊藿药理学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淫羊藿传统功效及现代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并对淫羊藿的药理学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淫羊藿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抗衰老、骨代谢和抗肿瘤等多方面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结论 淫羊藿具有多方面的药理学作用,应进一步开发利用.

    作者:王静;李建平;张跃文;胡淑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自乳化释药系统及其新剂型的研究概况

    目的 介绍自乳化释药系统及其新型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分类及新剂型等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自乳化释药系统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王科燕;张永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概况.方法 对2001年至2007年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中药口服、注射、灌肠、泡洗等方法均对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疗效,可尽早纠正新生儿黄疸,预防胆红素脑损伤.结论 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可加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玉顺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

    该文针对行政处罚及行政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对策.

    作者:王旭;吴问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国零售药店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该文就我国零售药店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员工服务水平、加强信息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差异化经营、开展情感化服务等对策.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国药品监管队伍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目的 为药品监管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厘清思路,促进监管队伍建设.方法 借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年度统计报表,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我国药品监管队伍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是,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人力素质存在级别差异,监管力量较薄弱,岗位分布和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水平逐年提高,知识结构有待优化.

    作者:宋燕;邵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企业实旋GMP的要点

    该文针对中药产品的特点,提出中药企业实施GMP的要点.

    作者:邹大光;潘卫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5级质量保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该文介绍了广州医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加强质量管理.探索和实践5级质量保证模式的做法与取得的成效,以期对制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杨荣明;李楚源;程永红;张传平;马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国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该文通过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数据的研究,客观评估了我国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差距,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及医药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作者:邹鲜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方法探析

    目的 促进我国药店提高服务水平.方法 对我国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一般方法.结果与结论 对药店顾客需求进行正确分析并正确掌握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方法,可以增加药店服务的适用性,使药店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作者:熊慧玲;陈玉文;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该文结合纳米技术在元和接骨片上的成功应用,阐明纳米技术在中药应用中的巨大作用,为纳米技术如何更好地与中药结合,生产出疗效更好的产品提供思路.

    作者:赵宇红;王立军;韩业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药企业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融合探讨

    该文阐述了医药企业战略管理及危机管理的定义,分析了将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相融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融合的基本途径.

    作者:邱家学;曹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的 介绍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查阅国内1989-2007年有关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 建立一个完整的中药指纹图谱体系,有利于实现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规范化、现代化.

    作者:李萍;刘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疗机构药价虚高的原因及对策

    医疗机构药价虚高,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浪费医疗资源,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另一方面也会滋生腐败现象,妨碍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该文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药价虚高的对策.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加拿大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 借鉴加拿大药品价格管理制度中适合于我国的做法.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加拿大药品价格管理体系,探讨当前我国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在加拿大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中,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应从建立专业的药价管理部门、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定价、放宽新药的市场价格限制3个方面着手,调控我国的药品价格.

    作者:王繁可;申俊龙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