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药品监管队伍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宋燕;邵蓉

关键词:人力资源, 药品监管, 队伍建设
摘要:目的 为药品监管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厘清思路,促进监管队伍建设.方法 借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年度统计报表,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我国药品监管队伍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是,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人力素质存在级别差异,监管力量较薄弱,岗位分布和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水平逐年提高,知识结构有待优化.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抗真茵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应用趋势.方法 对医院药品库房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4-2007年抗真菌药物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销售金额及排序情况.结果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DDDs较高、用量较大.结论 医院抗真茵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陈加容;桑展鸿;赵洪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国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该文通过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数据的研究,客观评估了我国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差距,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及医药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作者:邹鲜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方法探析

    目的 促进我国药店提高服务水平.方法 对我国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一般方法.结果与结论 对药店顾客需求进行正确分析并正确掌握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方法,可以增加药店服务的适用性,使药店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作者:熊慧玲;陈玉文;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七伤药散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田七伤药散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SunFireTM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结果 对照品进样量线性范围为2.08~10.4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25%(n=6).结论 HPLC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作田七伤药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忠于;莫文电;石天松;戴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该文结合纳米技术在元和接骨片上的成功应用,阐明纳米技术在中药应用中的巨大作用,为纳米技术如何更好地与中药结合,生产出疗效更好的产品提供思路.

    作者:赵宇红;王立军;韩业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疗机构药价虚高的原因及对策

    医疗机构药价虚高,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浪费医疗资源,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另一方面也会滋生腐败现象,妨碍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该文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药价虚高的对策.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灵仙妇炎丸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目的 观察灵仙妇炎丸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灵仙妇炎丸治疗组和抗宫炎片对照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有关辅助检查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作者:马艳平;邵淑霞;屈亚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ZTC 1+1沉淀剂制备银杏口服液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改进原银杏口服液醇沉法的制备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将银杏叶提取物原料(含黄酮16%)溶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30 min,冷却至80℃,加入ZTC1+1沉淀剂A与B,拌匀,放置24 h,过滤即得.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含量,流动相为0.4%磷酸-甲醇(1:1),检测波长370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12-0.60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RSD=0.33%(n=9).结论 采用ZTC1+1沉淀剂制备的银杏口服液杂质去除较完全,质量、澄清度、色泽均较好.HPLC法测定含量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唐爱莲;罗朝晖;欧贤红;唐桂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企业实旋GMP的要点

    该文针对中药产品的特点,提出中药企业实施GMP的要点.

    作者:邹大光;潘卫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加拿大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 借鉴加拿大药品价格管理制度中适合于我国的做法.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加拿大药品价格管理体系,探讨当前我国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在加拿大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中,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应从建立专业的药价管理部门、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定价、放宽新药的市场价格限制3个方面着手,调控我国的药品价格.

    作者:王繁可;申俊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2例胺碘酮疑似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22例疑似胺碘酮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胺碘酮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心率及心律紊乱、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及肝胆系统损害等.结论 临床在使用胺碘酮时应重视其安全性

    作者:尹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概况.方法 对2001年至2007年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中药口服、注射、灌肠、泡洗等方法均对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疗效,可尽早纠正新生儿黄疸,预防胆红素脑损伤.结论 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可加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玉顺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双黄合剂社区应用对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早期干预

    目的 预防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方法 选择68例新生儿,在社区护理中应用复方双黄合剂对新生儿尿布皮炎进行早期干预和护理.并加强对新生儿照护人的健康教育.结果 68例中仅3例发生了新生儿尿布皮炎,发生率为4.41%.结论 该干预措施发挥和体现了中医特色社区护理的优势.

    作者:周红莉;韩莉;张新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之我见

    该文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意义,肯定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见解.

    作者:刘韬;王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掺杂品、伪品的性状鉴别

    冬虫夏草为我国特产珍贵药材.其市场价格已达黄金价,混淆品、掺杂品、伪品层出不穷,笔者将多年的虫草鉴别经验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作者:姜碧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可宁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O.1%磷酸溶液(85:1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大黄酚与其相邻质峰能完全分离,大黄素与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586-29.300μg/mL(n=0.9999)和1.581~79.050 μg/mL(r2=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和100.40%,RSD分别为1.42%和1.8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炎可宁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远风;黄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胎丸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胎丸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 x4.6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1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275~1.2750μg(r=O.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1.6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安胎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瑞群;龙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005-2007年医院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从医院计算机系统提取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消耗数量和消耗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排序,,结果3年来头孢菌素类消耗金额都明显高于其他类抗感染药物,青霉素类药物也占据一定的比例但逐年缩小,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上升很快.结论 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头孢类所占比重太大等问题,医院应加强管理,力求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王霞;任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药企业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融合探讨

    该文阐述了医药企业战略管理及危机管理的定义,分析了将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相融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融合的基本途径.

    作者:邱家学;曹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康唑搽剂中氟康唑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氟康唑搽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fu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55:45).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 氟康唑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1.2~6.0 μg,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0.30%(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氟康唑搽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霍玉;马克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