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康唑搽剂中氟康唑含量

霍玉;马克勤

关键词:氟康唑搽荆, 氟康唑: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氟康唑搽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fu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55:45).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 氟康唑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1.2~6.0 μg,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0.30%(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氟康唑搽剂的含量测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白眉蝮蛇蛇毒纤溶酶的分离纯化

    目的 用白眉蝮蛇蛇毒分离纯化纤溶酶.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分子筛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纤溶酶.结果 得到了电泳纯的纤溶酶,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0.结论 该工艺可以快速地分离纯化白眉蝮蛇蛇毒纤溶酶.

    作者:金星光;黄寓;关书博;王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博性康药膜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博性康药膜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0.4%磷酸(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20~1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40 531 X+14 547,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为0.30%(n=9).结论 该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博性康药膜的质量控制.

    作者:熊然英;彭朝霞;丁艳霞;王利娟;张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

    该文针对行政处罚及行政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对策.

    作者:王旭;吴问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康唑搽剂中氟康唑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氟康唑搽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fu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55:45).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 氟康唑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1.2~6.0 μg,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0.30%(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氟康唑搽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霍玉;马克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该文结合纳米技术在元和接骨片上的成功应用,阐明纳米技术在中药应用中的巨大作用,为纳米技术如何更好地与中药结合,生产出疗效更好的产品提供思路.

    作者:赵宇红;王立军;韩业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 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具有交互作用,优化出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溶剂浓度6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结论 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作者:张元富;刘志辉;于行梅;贾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芬布芬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芬布芬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60:40,用磷酸调节pH至3.0),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芬布芬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76~0.918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59%(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芬布芬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芦晓春;王丽红;彭骥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七伤药散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田七伤药散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SunFireTM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结果 对照品进样量线性范围为2.08~10.4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25%(n=6).结论 HPLC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作田七伤药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忠于;莫文电;石天松;戴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的新进展.方法 从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溶出溶剂的选择、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溶出数据的处理和溶出度的应用等方面对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 固体制剂溶出度是药品内在质量的灵魂,是同品种药物产生不同临床疗效和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原因.溶出度试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于指导新药研究、提高药物研制水平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梅君;王志强;黄学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研究概况.方法 对2001年至2007年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中药口服、注射、灌肠、泡洗等方法均对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疗效,可尽早纠正新生儿黄疸,预防胆红素脑损伤.结论 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可加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玉顺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褥疮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Ⅱ~Ⅲ期褥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 将42例Ⅱ~Ⅲ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清创换药结合红外线照射及一般骨科常规护理,治疗组22例在一般骨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解毒汤加化腐生肌散外用治疗,疗程均3周.结果 治疗组总愈合率为77.27%(17/22),总有效率为95.45%(21/22);对照组总愈合率为5.00%(10/20),总有效率为80.00%(16/2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自拟中药解毒汤加化腐生肌散外用治疗Ⅱ~Ⅲ期褥疮疗效显著.

    作者:杨蕴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新那敏片中盐酸溴己新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茶新那敏片中盐酸溴己新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用三乙胺调节pH至3.5的甲醇-0.2%磷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48 nm.结果 盐酸溴己新进样量在0.604-2.4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0.8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茶新那敏片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乃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胎丸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胎丸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 x4.6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1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275~1.2750μg(r=O.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1.6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安胎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瑞群;龙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2例胺碘酮疑似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22例疑似胺碘酮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胺碘酮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心率及心律紊乱、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及肝胆系统损害等.结论 临床在使用胺碘酮时应重视其安全性

    作者:尹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之我见

    该文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意义,肯定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见解.

    作者:刘韬;王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国零售药店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该文就我国零售药店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员工服务水平、加强信息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差异化经营、开展情感化服务等对策.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ZTC 1+1沉淀剂制备银杏口服液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改进原银杏口服液醇沉法的制备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方法 将银杏叶提取物原料(含黄酮16%)溶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30 min,冷却至80℃,加入ZTC1+1沉淀剂A与B,拌匀,放置24 h,过滤即得.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含量,流动相为0.4%磷酸-甲醇(1:1),检测波长370 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12-0.60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RSD=0.33%(n=9).结论 采用ZTC1+1沉淀剂制备的银杏口服液杂质去除较完全,质量、澄清度、色泽均较好.HPLC法测定含量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唐爱莲;罗朝晖;欧贤红;唐桂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院住院患儿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确保住院患儿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分析住院患儿的不合理用药.结果 1106例住院患儿不合理用药325例,表现为药物选择、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等方面的不合理.结论 应关注儿科用药,并努力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王敏华;吴总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7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ADR)存在问题,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71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71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有9大类33个品种,抗微生物药所致的ADR多;ADR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82%;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的报告收集数量有限.结论 应重视临床药物ADR的监测,增强ADR的呈报意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作者:申玉清;敖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及溶出度考察

    目的 制备氨基葡萄糖构橼酸钙分散片并考察处方工艺与体外溶出度.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表L9(34)筛选处方,选用转篮法进行溶出度考察,氨基葡萄糖的溶出量采用比色法测定,构橼酸钙的溶出量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葡萄糖酸钙测定方法.结果 制备的分散片崩解时间小于3min,符合分散片的各项质量指标.结论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质量能达到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要求,分散片的溶出速度明显快于市售产品.

    作者:冯传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