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爱莲;罗朝晖;欧贤红;唐桂兴
冬虫夏草为我国特产珍贵药材.其市场价格已达黄金价,混淆品、掺杂品、伪品层出不穷,笔者将多年的虫草鉴别经验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作者:姜碧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用白眉蝮蛇蛇毒分离纯化纤溶酶.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分子筛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纤溶酶.结果 得到了电泳纯的纤溶酶,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0.结论 该工艺可以快速地分离纯化白眉蝮蛇蛇毒纤溶酶.
作者:金星光;黄寓;关书博;王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氟康唑搽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fu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55:45).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 氟康唑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1.2~6.0 μg,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0.30%(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氟康唑搽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霍玉;马克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该文介绍了广州医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加强质量管理.探索和实践5级质量保证模式的做法与取得的成效,以期对制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杨荣明;李楚源;程永红;张传平;马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儿科门急诊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对某院200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随机抽取的38 998张儿科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抗茵药物的使用率为76.12%.单联用药占51.25%,二联用药占48.72%,三联用药占0.03%.结论 儿科门急诊抗茵药物使用档次及联合用药比例偏高.
作者:林郁;黄富宏;李明珍;张春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医疗机构药价虚高,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浪费医疗资源,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另一方面也会滋生腐败现象,妨碍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该文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药价虚高的对策.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该文结合纳米技术在元和接骨片上的成功应用,阐明纳米技术在中药应用中的巨大作用,为纳米技术如何更好地与中药结合,生产出疗效更好的产品提供思路.
作者:赵宇红;王立军;韩业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促进我国药店提高服务水平.方法 对我国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一般方法.结果与结论 对药店顾客需求进行正确分析并正确掌握药店顾客需求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方法,可以增加药店服务的适用性,使药店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作者:熊慧玲;陈玉文;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该文阐述了医药企业战略管理及危机管理的定义,分析了将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相融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融合的基本途径.
作者:邱家学;曹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优选丁香叶的提取工艺,为炎立消片的生产工艺和剂型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试验.以提取液中原儿茶酸的含量为检测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合理提取工艺.结果 丁香叶采用8倍量90%乙醇提取60min,可将丁香叶的原儿茶酸基本提出.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作者:唐守勇;张芸兰;何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芬布芬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60:40,用磷酸调节pH至3.0),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芬布芬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76~0.918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59%(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芬布芬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芦晓春;王丽红;彭骥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彝族药材土千年健 Vaccinium fragile Franch.的质量标准体系.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的方法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 粉末显微中的草酸钙方晶具有很强的专属性,薄层鉴别图谱中与熊果酸对照品相对应的斑点显色一致,各产地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两种方法对控制药材质量都具有专属性和可控性.
作者:刘穗;豆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灵仙妇炎丸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灵仙妇炎丸治疗组和抗宫炎片对照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有关辅助检查指标.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作者:马艳平;邵淑霞;屈亚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该文针对中药产品的特点,提出中药企业实施GMP的要点.
作者:邹大光;潘卫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的新进展.方法 从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溶出溶剂的选择、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溶出数据的处理和溶出度的应用等方面对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 固体制剂溶出度是药品内在质量的灵魂,是同品种药物产生不同临床疗效和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原因.溶出度试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于指导新药研究、提高药物研制水平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梅君;王志强;黄学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该文就我国零售药店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员工服务水平、加强信息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差异化经营、开展情感化服务等对策.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查阅国内1989-2007年有关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 建立一个完整的中药指纹图谱体系,有利于实现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规范化、现代化.
作者:李萍;刘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博性康药膜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0.4%磷酸(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20~1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40 531 X+14 547,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为0.30%(n=9).结论 该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博性康药膜的质量控制.
作者:熊然英;彭朝霞;丁艳霞;王利娟;张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O.1%磷酸溶液(85:1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大黄酚与其相邻质峰能完全分离,大黄素与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586-29.300μg/mL(n=0.9999)和1.581~79.050 μg/mL(r2=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和100.40%,RSD分别为1.42%和1.8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炎可宁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远风;黄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该文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意义,肯定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见解.
作者:刘韬;王雷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