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可宁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林远风;黄燕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黄素, 大黄酚, 炎可宁片
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O.1%磷酸溶液(85:1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大黄酚与其相邻质峰能完全分离,大黄素与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586-29.300μg/mL(n=0.9999)和1.581~79.050 μg/mL(r2=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和100.40%,RSD分别为1.42%和1.8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炎可宁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零售药店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该文就我国零售药店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员工服务水平、加强信息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差异化经营、开展情感化服务等对策.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国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该文通过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数据的研究,客观评估了我国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差距,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及医药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作者:邹鲜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5级质量保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该文介绍了广州医药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加强质量管理.探索和实践5级质量保证模式的做法与取得的成效,以期对制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杨荣明;李楚源;程永红;张传平;马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及溶出度考察

    目的 制备氨基葡萄糖构橼酸钙分散片并考察处方工艺与体外溶出度.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表L9(34)筛选处方,选用转篮法进行溶出度考察,氨基葡萄糖的溶出量采用比色法测定,构橼酸钙的溶出量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葡萄糖酸钙测定方法.结果 制备的分散片崩解时间小于3min,符合分散片的各项质量指标.结论 氨基葡萄糖枸橼酸钙分散片质量能达到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要求,分散片的溶出速度明显快于市售产品.

    作者:冯传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淫羊藿药理学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淫羊藿传统功效及现代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并对淫羊藿的药理学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淫羊藿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抗衰老、骨代谢和抗肿瘤等多方面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结论 淫羊藿具有多方面的药理学作用,应进一步开发利用.

    作者:王静;李建平;张跃文;胡淑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某院儿科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儿科门急诊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对某院200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随机抽取的38 998张儿科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抗茵药物的使用率为76.12%.单联用药占51.25%,二联用药占48.72%,三联用药占0.03%.结论 儿科门急诊抗茵药物使用档次及联合用药比例偏高.

    作者:林郁;黄富宏;李明珍;张春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浓缩丸)中熊果酸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的熊果酸含量,提高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 1100-5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6 nm.结果 熊果酸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276 -1.1380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为1.36%(n=6).结论 HPLC法灵敏、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熊果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爱敏;王明耿;赵建东;崔巧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丁香叶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丁香叶的提取工艺,为炎立消片的生产工艺和剂型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试验.以提取液中原儿茶酸的含量为检测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合理提取工艺.结果 丁香叶采用8倍量90%乙醇提取60min,可将丁香叶的原儿茶酸基本提出.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作者:唐守勇;张芸兰;何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七伤药散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田七伤药散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SunFireTM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结果 对照品进样量线性范围为2.08~10.4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25%(n=6).结论 HPLC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作田七伤药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忠于;莫文电;石天松;戴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国药品监管队伍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目的 为药品监管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厘清思路,促进监管队伍建设.方法 借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年度统计报表,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我国药品监管队伍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是,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人力素质存在级别差异,监管力量较薄弱,岗位分布和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水平逐年提高,知识结构有待优化.

    作者:宋燕;邵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的稳定性,为该药新制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有关规定进行稳定性试验和加速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结果 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于(4500±500)lx放置10d后其含量下降百分率大(为4.15%),表层颜色由白色转为微红,提示其对光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在60℃条件下放置,第5天、第10天的含量分别下降了0.84%和1.45%;在相对湿度为(90±5)%条件下放置,第5天、第10天的含量分别下降了0.21%和1.27%.结论 氢溴酸高乌甲素原料药对湿或热稳定,对光较敏感,新制剂的研究要考虑药物对光的稳定性.

    作者:刘秀花;史彦斌;管玉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开封产紫白菊花脂溶性成分研究

    目的 对开封产紫白色菊花脂溶性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白色菊花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紫白色菊花中分离出56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43个,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83.92%.其中鉴定了18个脂肪酸成分.结论 紫白色菊花脂溶性成分中主要为脂肪酸类(34.81%),其次为烷烃类(29.83%)、萜类(13.39%)、甾醇类(5.89%).

    作者:刘瑜新;张丽;康文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005-2007年医院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 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从医院计算机系统提取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消耗数量和消耗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排序,,结果3年来头孢菌素类消耗金额都明显高于其他类抗感染药物,青霉素类药物也占据一定的比例但逐年缩小,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上升很快.结论 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头孢类所占比重太大等问题,医院应加强管理,力求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王霞;任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药企业实旋GMP的要点

    该文针对中药产品的特点,提出中药企业实施GMP的要点.

    作者:邹大光;潘卫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2例胺碘酮疑似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22例疑似胺碘酮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胺碘酮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心率及心律紊乱、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及肝胆系统损害等.结论 临床在使用胺碘酮时应重视其安全性

    作者:尹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可宁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O.1%磷酸溶液(85:1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大黄酚与其相邻质峰能完全分离,大黄素与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586-29.300μg/mL(n=0.9999)和1.581~79.050 μg/mL(r2=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和100.40%,RSD分别为1.42%和1.82%(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炎可宁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远风;黄燕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芬布芬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芬布芬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60:40,用磷酸调节pH至3.0),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芬布芬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76~0.918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59%(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芬布芬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芦晓春;王丽红;彭骥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药企业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融合探讨

    该文阐述了医药企业战略管理及危机管理的定义,分析了将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相融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实施融合的基本途径.

    作者:邱家学;曹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 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具有交互作用,优化出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溶剂浓度6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结论 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作者:张元富;刘志辉;于行梅;贾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的新进展.方法 从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溶出溶剂的选择、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溶出数据的处理和溶出度的应用等方面对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 固体制剂溶出度是药品内在质量的灵魂,是同品种药物产生不同临床疗效和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原因.溶出度试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于指导新药研究、提高药物研制水平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梅君;王志强;黄学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