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6-4931
  • 国内刊号:50-1054/R
  • 影响因子:1.36
  • 创刊:199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3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重庆市科技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药业杂志   2015年15期文献
  • 甲巯咪唑单室三层(夹芯)渗透泵制剂的制备

    目的:以甲巯咪唑(thiamazole)为模型药物研究易溶性药物单室三层渗透泵片的制备。方法以主药甲巯咪唑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混合制作药物层片芯,用乙基纤维素(EC)和 HPMC 混合制作上下包裹两层,并对片芯处方组成和外包层处方比例优化;用相似因子法考察体外释放条件。结果药物层片芯佳组合是甲巯咪唑10 mg 和 HPMC K15 m 60 mg,上下包裹层皆为 HPMC K100 m 30 mg和 EC 10 mg。释放介质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显著影响。结论该渗透泵片制备简便,能较好地控制甲巯咪唑8 h 匀速释药。夹芯渗透泵片免去了包衣和打孔等烦琐过程,减少了工序,制备过程简化、易操作。

    作者:宋岐;赵明明;金洋;杨悦婧;金向群;路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地西泮联合阿托品对产程的干预作用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西泮联合阿托品对产程的干预作用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医院住院分娩的健康足月产妇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于产妇潜伏期宫口开大2 cm 时先静脉注射地西泮10 mg,0.5 h 后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5 U,按宫缩的强弱程度调节催产素滴速,当活跃期宫口开大5 cm 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对照组仅于产妇潜伏期宫口开大2 cm 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5 U。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所需时间为(372.61±124.51)min、总产程为(447.32±103.62)min,分别短于对照组产妇的(562.53±136.23)min 和(639.74±135.94)min( P <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91.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4%( P <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及胎心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地西泮联合阿托品可有效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避免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桂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体外透皮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体外透皮规律,并与国外上市产品(商品名 Emla)比较离体透皮效果的一致性。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乳膏透皮接受液中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质量浓度;以改良 Franz 扩散池和离体大鼠腹部皮肤进行体外透皮试验。结果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质量浓度分别在0.224~16.8μg / mL 和0.192~14.414μg /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两药 HPLC法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要求。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透皮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利多卡因的供试药和对照药的流通量分别为(274.6±30.25)μg /(cm2·h)、(266.4±21.56)μg /(cm2·h);丙胺卡因的供试药和对照药的流通量分别为(314.2±31.08)μg /(cm2·h)、(309.4±23.08)μg /(cm2·h),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供试药和对照药的体外透皮规律一致。

    作者:贺亚静;武学鑫;周洁;沈腾;贺吉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国产与进口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国产与进口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20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予国产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予进口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肺功能及哮喘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给药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FEV1在给药30 min 后达到大;治疗后,组间 FEV1、FVC、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 P >0.05)。结论国产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经济实惠等优点。

    作者:唐洪翠;王久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肺结核患者全身麻醉下手术中肺损伤的预处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麻醉时对肺结核患者手术中肺损伤进行预处理的疗效。方法选取肺结核行肺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 A 组和 B 组,各50例。B 组麻醉前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甲泼尼龙80 mg,切皮前将乌司他丁10万 U 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持续静脉输注1 h,每4 h 各重复用药1次至患者出麻醉恢复室回病房;A 组不用药。分别于手术切皮前(T1)、术中单肺通气结束时(T2)、回病房前(T3)抽取患者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抽取外周静脉血查血常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 -1)、IL -6、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等常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结果 B 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 A 组( P <0.05);B 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 A 组( P <0.05)。结论麻醉时对肺结核患者肺部手术中肺损伤进行预处理,可减轻患者肺损伤程度,改善肺功能。

    作者:马宏伟;丁丽景;赵子军;高景;李凤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方法改进

    目的:改进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 HPLC)法。方法采用外标法。血样处理,血浆经30%硫酸锌、50℃水浴孵育10 min 沉淀蛋白,色谱柱为 Hypersil ODS -2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25 mmol / L 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 pH 至3.2)-甲醇(83:17),柱温25℃,流速1.0 mL / 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万古霉素检测质量浓度在1~100 mg / 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 =0.9996),检测限( LOD)为0.2 mg / L。平均相对回收率为101.17%,RSD 为5.20%( n =15),日内与日间 RSD 均小于6.0%。结论该法简单灵敏、无杂质干扰、线性范围宽、成本较低,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治疗药物监测。

    作者:覃兴昆;程道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苏黄止咳胶囊佐治上呼吸道感染后反复咳嗽6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早期抗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后反复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或抗菌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右美沙芬口服液,观察组加用苏黄止咳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幅大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持续时间及再次发作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NEU)和淋巴细胞(LYM)计数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幅大于对照组( 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反复咳嗽临床疗效好,可通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气道高反应性降低症状持续时间、减少复发频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萍;苏斌虓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明眸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明眸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滴丸硬度作为检测指标,优选滴丸成型工艺。结果滴丸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1.5,冷却液温度为8℃。结论明眸滴丸制备工艺简便可行、稳定合理,评分指标客观、可靠、合理。

    作者:张丽军;董明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害的防护作用。方法将31例 SAP 肝损害患者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试验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特定蛋白分析仪监测 C 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1周后 ALT、AST、TBIL、GGT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2周后 ALB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1周后血浆 CR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前列地尔可对 SAP 肝损害起防护作用。

    作者:王伟;何显炬;熊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84例初治 DLBCL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 CHOP 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R - CHOP)方案化疗,观察疗效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 <0.05),两组患者部分缓解(PR)率未见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 <0.05)。两组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总体生存(OS)率等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05),而观察组患者3年 PFS 率及 OS 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R - CHOP 方案治疗 DLBCL 过程安全、有效,较传统方案联合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

    作者:汪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应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使用布托啡诺的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应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心功能分级(AH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吗啡组及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同样的麻醉药和给药方法,麻醉平面控制在(T4~ T8)。注入腰麻药液后,布托啡诺组另给予布托啡诺1 mg 加0.125%左布比卡因注射液5 mL,吗啡组另给予吗啡2 mg 加0.125%左布比卡因注射液5 mL,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mL。观察产妇术后2,4,8,12,24 h 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布氏评分(BCS)及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和神经行为适应能力(NACS)评分,并详细观察记录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布托啡诺组较吗啡组,术后2,4,8,12,24 h 镇痛效果相当( P >0.05);布托啡诺组、吗啡组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布托啡诺组较吗啡组术后各时点 BC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3组新生儿 NACS 和 Apgar 评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05);布托啡诺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 P <0.05),布托啡诺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与吗啡相当,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舒适度良好,且不会在新生儿体内蓄积,是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喻学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胃肠动力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胃肠动力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等数据库,检索有关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胃肠动力药对比单用胃肠动力药治疗 FD 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 RevMan 5.3软件行 Meta 分析。结果共23个研究,包括2412例 FD 患者纳入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胃肠动力药治疗 FD 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胃肠动力药( RR =1.38,95% CI =1.29-1.47)。各项研究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胃肠动力药可明显提高 FD 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晓尉;季洪赞;许莲娥;汪芳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丙泊酚与七氟醚单用或联用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七氟醚、丙泊酚单用或联用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B 组和 C 组,各56例。3组常规麻醉诱导后,A 组采用七氟醚1.0~1.5低有效肺泡浓度( MAC)全程吸入维持,B 组采用丙泊酚1.5~2.0 mg / L 维持,C 组给予丙泊酚0.5~1.0 mg / L 全程靶控输注+七氟醚0.5 MAC 维持;所有患者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镇痛,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结果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稳定,各时间点肌钙蛋白 I( 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 MB)均明显高于诱导前( P <0.05);A 组 cTnI 水平在 T1,T2,T3,T4各时间点,CK - MB 活性在 T2,T3,T4各时间点明显低于 B、C 组( P <0.05);A 组术后心脏自主复跳率、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心肌收缩力评分均优于 B、C 组,复跳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 B、C 组( P <0.05);3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七氟醚、丙泊酚单用或联用在体外循环直视下瓣膜置换手术麻醉中均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满足手术需求。其中七氟醚单用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且术后恢复好,复跳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

    作者:刘延芹;石磊;李浩;赵海涛;李素玲;徐龙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甲状腺相关眼病术后全身麻醉恢复期躁动30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复苏过程中躁动的效果。方法将60例因甲状腺相关眼病行眶减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S 组按常规诱导麻醉后并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Y 组使用右美托咪定持续用0.5μg /(kg·h)。记录吸痰时( T0)、拔管时( T1)及拔管后1 min( T2),3 min( T3)时的血压和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呛咳发生情况、拔管时间、Richmond 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麻醉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在 T0无显著性差异( P >0.05),T1,T2和 T3有显著性差异( P <0.05)。Y 组各时点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S 组 T1,T2和 T3与 T0的心率、血压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两组的拔管时间和麻醉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RASS 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行眶减压术,能有效地平稳血压和心率,减少因高血压引起的手术部位再出血风险,减少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且无呼吸抑制。

    作者:冯丽娥;傅玉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硝苯地平致牙龈增生与唾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及非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致牙龈增生与唾液中白细胞介素6(IL -6)的关系以及非手术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的患者132例,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 组)、常规治疗组(B1组)以及非手术治疗干预组(B2)组,观察并记录患者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牙龈增生指数。结果随着牙龈增生指数上升,患者唾液中 IL -6水平呈上升趋势( P <0.05)。B1组及 B2组患者在完成牙周基础治疗1个月后牙龈增生程度降低、牙龈出血状况等均得到改善;但在12个月后复诊时,B1组患者自觉牙龈增生情况、牙龈出血等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而 B2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硝苯地平所致牙龈增生与非刺激性全唾液中 IL -6水平呈正相关,牙周基础治疗加用维护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牙周炎症、治疗牙龈增生。

    作者:杨莹;顾金良;李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100例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对小儿难治性癫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收治的患儿100例,按照临床分型分为大发作组、复杂组、单纯组、小发作组,均行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治疗,并根据患儿平均每月癫痫的发病次数及改善情况评估用药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高的是小发作组,其次是复杂组,而大发作组和单纯组则较低。各组患儿治疗后3,6个月的发病次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对于丙戊酸应用无效的小儿难治性癫痫患儿,使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可在增强原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保护神经系统功能,预后良好,可临床推广。

    作者:蔡少华;林茂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他汀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或阿托伐他汀钙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治疗的 ACS 患者80例,其中携带 HBV 的患者40例,不携带 HBV 的患者40例,在两组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2组,共分成4组,每组20例。A 组不携带 HBV,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B 组不携带 HBV,使用瑞舒伐他汀钙;C 组携带HBV,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D 组携带 HBV,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以及 ALT 增长量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ULN)及以上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携带 HBV 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肝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携带 HBV 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 P <0.05);同种他汀类药物间比较,携带 HBV 患者比不携带 HBV 患者 ALT 及 AST 水平升高明显( P <0.05)。结论携带 HBV ACS 患者肝功能受他汀类药物影响较大,更易出现肝损伤,而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两种药物对ACS 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婉怡;李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缩宫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及护理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不同剂量缩宫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足月新生儿63例根据产妇产前是否使用缩宫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孕妇接受产前缩宫素注射,大注射剂量为10 U;对照组30例自然分娩。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蓝光治疗及足量喂养、无菌操作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并记录胆红素水平,记录新生儿出生1,5 min 后的阿氏评分(Apgar 评分),出生15 min 后的神经行为适应能力( NACS)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NACS 及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当缩宫素用量为2.5 U 时,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05);当缩宫素用量为5 U 和10 U 时,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显著升高( P <0.05)。护理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91.67%,CD4+, CD8+,CD4+/ CD8+百分含量均较干预前升高( P >0.05)。结论在分娩前使用小剂量的缩宫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和心肺功能无显著损伤。对于分娩过程中使用过缩宫素的新生儿,应出生后立即进行血胆红素动态检测,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作者:曾婧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西地那非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晚期特发性肺纤维化38例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晚期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7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两组患者均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实测值/预计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6 min 步行试验(6MWT)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DLCO%,PaO2,SaO2及6MWT 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05),且观察组前3个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但6MWT 改善水平未见明显差异(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 >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晚期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疗效,且治疗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托烷司琼联合医护一体服务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40例

    目的:观察术前给予托烷司琼和医护一体服务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推注平衡液(5 mL)并联合医护一体服务;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推注托烷司琼(0.1 mg / kg)并联合医护一体服务,观察并记录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后48 h 内恶心、呕吐发生率、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8 h,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2.50%和45.00%( P <0.05),观察组呕吐频次显著下降,呕吐停止时间显著缩短(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镇静等轻微不良反应,但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术前给予托烷司琼和医护一体服务对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有显著作用,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余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疗效比较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10 mg,研究组口服剂量为40 m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血脂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则明显升高( P <0.05),总有效率明显增高( P <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05)。结论与小剂量用药相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针对性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胡明伟;毛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3例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150 mg / d 口服,治疗组予氯吡格雷75 mg / d 和阿司匹林100 mg / d 口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 Barthel 指数(BI)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4 d 和28 d 时,两组 NIHSS 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BI 分值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李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康艾注射液防治卵巢癌化学治疗不良反应疗效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防治卵巢癌患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不良反应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12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化疗,并接受卵巢癌化疗专项护理;观察组加用康艾注射液防治化疗不良反应。结果完成研究观察组共46例、对照组共44例;观察组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Z =2.23,P =0.03),化疗毒性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 Z =3.62,P <0.01),18个月和2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应用康艾注射液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提高化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50例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α-2b 干扰素治疗,每次3000万 U,每周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 mg,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两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5);治疗组总胆红素、ALT 及 AST 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 ALT 复常率和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 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结论加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杜元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替格瑞洛用于氯吡格雷抵抗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40例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抵抗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 PCI患者80例,均经血栓弹力图(TEG)检查证实为氯吡格雷抵抗,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继续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每日1次),试验组改用口服替格瑞洛片(90 mg,每日2次),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为(198.21±86.62)×109/ L,血小板聚集率为(44.51±8.65)%,二磷酸腺苷大聚集时间为(63.21±56.21)s,二磷酸腺苷大聚集率为(35.61±6.95)%,与试验组的(188.54±83.62)×109/ L、(36.32±5.63)%、(178.51±89.65)s、(65.12±8.2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 P <0.05);试验组出血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 P >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氯吡格雷抵抗的 PCI 患者,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星;浦奎;贾忠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古拉定治疗药物性肝炎32例

    目的:观察古拉定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给予古拉定600 mg 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甘草酸二铵150 mg 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 P <0.05)。结论古拉定治疗药物性肝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修复肝细胞组织,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赵建夫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三维制霉素栓和克霉唑阴道片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三维制霉素栓和克霉唑阴道片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三维制霉素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91.9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瘙痒(0.14±0.11)分、疼痛(0.11±0.09)分、充血水肿(0.09±0.07)分、分泌物增多(0.28±0.15)分,对照组瘙痒(0.25±0.13)分、疼痛(0.12±0.08)分、充血水肿(0.11±0.09)分、分泌物增多(0.26±0.1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阴道乳杆菌属平均活菌数量治疗14 d 为(6.53±2.13)lg n / mL,治疗后28 d 为(7.54±2.66)lg n / mL,对照组治疗14 d 为(5.25±1.72)lg n / mL,治疗后28 d 为(5.87±1.98)lg n /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克霉唑片和三维制霉素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克霉唑具有辅助阴道乳杆菌属生长的作用。

    作者:陈燕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老年青光眼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对青光眼老年患者的降眼内压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1,2,6,12个月的眼内压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 t =4.65,4.42,4.71,5.10,P <0.05)。两组患者基线视野评分无明显差异( t =0.85, P >0.05),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视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t =2.67,P <0.05)。研究组结膜充血发生率(31.15%)与对照组(27.87%)相比,无明显差异(χ2=0.16,P >0.05)。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较噻吗洛尔滴眼液可更显著降低老年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且稳定、可靠,能减缓患者的视野缺损进展,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曹凤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30例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联合治疗,2个月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显效率为40.00%高于对照组的23.33%( P <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 h 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 UMALB)、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较对照组更低( 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与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美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2例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9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次3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14 d,共注射7次,分别于患儿出生后7,14,28 d 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治疗后28 d 复查头颅 CT,出生后3个月和6个月对两组患儿智能发育(CDCC)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后28 d 脑部影像学检查达到正常的比例为6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68%(χ2=4.286,P =0.038);观察组患儿出生后 NBNA 评分14 d 为(32.4±2.8)分、28 d 为(35.3±2.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5±2.4)分和(33.8±2.7)分( P <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分别为(82.8±5.9)分和(87.6±5.5)分,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分别为(86.3±6.2)分和(90.2±6.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5.3)分和(84.9±5.1)分,及(83.6±7.1)分和(86.9±5.8)分( P <0.05)。结论早期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显著促进患儿神经系统发育,改善患儿脑部结构及近远期功能,有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张娜;王伟平;彭进昌;朱炜;宋江坤;武兰;李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8例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HDL - C)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治疗宫腔粘连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缓解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对患者月经改善的效果。方法将诊断为宫腔粘连并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连分解术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并放置宫内节育器。在此基础上,常规剂量组给予每次2 mg 补佳乐人工周期治疗,大剂量组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同时给予每次5 mg补佳乐人工周期治疗,随访3个月经周期。结果术后1~3个月时,大剂量组患者月经量显著多于常规剂量组( P <0.05);大剂量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次黏连发生率为18.92%,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48.65%(χ2=7.309,P =0.007),且无重度再次粘连病例,常规剂量组有3例(8.11%)出现术后重度粘连;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总体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3.430,P =0.001),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的81.08%。结论大剂量雌激素可促进 TCRA 术后子宫内膜修复,TCRA 后短期放置球囊子宫支架续用宫内节育器,可机械性抑制子宫收缩,二者联合使用作用协同,可防止术后子宫再次粘连,有利于月经量复常。

    作者:陈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力衰竭55例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18%。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为(122.35±12.11)mmHg,舒张压(DBP)为(78.92±9.33)mmHg,心率(HR)为(72.34±6.98)次/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40.41±3.78)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38.51±4.01)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37±5.24)%;对照组 SBP 为(140.43±16.43)mmHg,DBP 为(91.23±10.45)mmHg,HR 为(89.01±8.92)次/分,LVEDD 为(61.45±5.48)mm,LVESD 为(46.21±5.11)mm,LVEF 为(41.21±4.78)%,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显著,且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组人尿激酶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50例疗效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辅助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均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结果溶栓治疗180~300 min 后,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电图 ST 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 P <0.05),部分回落率则与对照组相当(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t - PA)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人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 -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P <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 P >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 P <0.05);再发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 P >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临床再通率高,能促进心电图 ST 段回落,同时可促进纤溶系统平衡,减少远期的心脏不良事件。适当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出血引发的不良后果,降低死亡率,临床用药更安全。

    作者:刘莹;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坦索罗辛与阿夫唑嗪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坦索罗辛与阿夫唑嗪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分别予阿夫唑嗪和坦索罗辛治疗。结果试验组结石排出时间(9.67±3.23)d、结石排出率8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78±4.56)d 和62.96%;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07%(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14.81%,对照组为1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肯定,可缩短排石时间、提高结石排出率,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周学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哮喘60例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32.04±2.18)mmHg,氧分压(95.00±2.43)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09±5.30)mmHg 和(82.77±2.49)mmHg( P <0.05);观察组患者哮喘复发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5%(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1.67%( P <0.05)。结论对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时,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及针对性护理,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全面改善预后质量。

    作者:杨萍;向静;付碧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肝硬化腹腔积液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病原菌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腔积液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率。方法对186例腹腔积液细菌培养阳性的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 SBP 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致病菌208株,10个菌种。其中革兰阴性菌126株(60.58%),以大肠埃希菌62株(49.21%)、肺炎克雷伯杆菌32株(25.40%)为主;革兰阳性菌82株(39.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46.34%)、表皮葡萄球菌22株(26.83%)为主。致病菌对亚胺培南、比阿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低,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肝硬化腹腔积液并 SBP 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对头孢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作者:刘振霞;任菊香;张晋红;沙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碘海醇与碘克沙醇用于肾盂造影诊断的毒副作用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中常用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与碘克沙醇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选择一种相对可靠的造影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12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其中碘海醇组(A 组)57例,碘克沙醇组(B 组)5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造影方法及不良反应。结果 A 组患者中,出现毒副反应15例(26.31%),其中轻度14例(24.56%),中度1例(1.75%);B 组患者中,出现毒副反应8例(14.55%),均为轻度,无中、重度副反应。结论静脉肾盂造影诊断检查中,以碘克沙醇为显影剂时出现毒副反应的患者比例及严重程度均低于碘海醇,碘克沙醇的用药安全性更优。

    作者:屈进文;杨玉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266株,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耐药情况以及感染耐药菌株的危险因素。结果266株中,敏感菌株73株,1~2类耐药菌株49株,多重耐药菌株114株,泛耐药菌株30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2010年至2013年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中替卡西林( TIC,52.26%)、派拉西林( PIP,48.50%)耐药率均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2类耐药的危险因素是吸痰,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是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泛耐药的危险因素是机械通气和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P <0.05或<0.0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近年来的院内感染率逐渐升高,而耐药率也逐渐升高,尤其是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导致耐药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痰、机械通气、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入住 ICU 等。

    作者:周殿儒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34例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 - 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 LNG - IUS进行治疗。观察月经情况、痛经程度、子宫体积、血清 CA125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4例患者 LNG - IUS 放置过程均很顺利;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存在月经量过多的情况,治疗3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6个月后无患者月经量过多( P <0.05);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未出现显著变化( P >0.05);患者痛经程度和子宫体积在 LNG - IUS 放置后3个月即出现显著下降,6月后均恢复正常( P <0.05);治疗前,患者血清 CA125水平均很高,治疗后显著下降( P <0.05)。不良反应较少,且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好转。结论 LNG - IUS 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39例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在胰腺炎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持续血浆滤过技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进行针对性的专科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趋于稳定,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从动态观察结果分析发现观察组下降更早( P <0.05)。两组患者治疗72 h 后血脂肪酶及淀粉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05),且观察组在治疗早期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 P <0.05),死亡率显著降低( P <0.05)。两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谭洁;刘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51例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中老年中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中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症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成 A 组和 B 组,各51例。A 组予赖诺普利,B 组予赖诺普利氢氯噻嗪,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 P <0.05)。A 组和 B 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0.39%和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赖诺普利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可增加降压效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术后肝损伤41例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外伤性肝破裂术后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护理方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止血、补液、改善呼吸、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 P <0.05),总有效率显著升高( 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 ALT和 PT 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05),而 AST,TBIL,ALB 等则未见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ALT,AST,TBIL,PT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05),而 ALB 则未见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治疗后 ALT,AST,TBIL,PT 均显著下降(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用于外伤性肝破裂术后肝损伤的修复安全、有效。

    作者:方巧红;罗敏;龙昌群;史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马尼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48例

    目的:探讨马尼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6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成 A 组和 B 组,分别使用马尼地平及马尼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 P <0.05)。A 组和 B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1.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0.83%和16.67%,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用马尼地平( P <0.05)。结论马尼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既可增加降压效果,也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曹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辅酶A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并脑外伤40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注射用辅酶 A 对急性酒精中毒并脑外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并分析护理方案。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抢救治疗及护理干预,治疗组加用注射辅酶 A(100单位/次,1次/日),两组均给予适当的护理方案,治疗21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 P <0.05);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GCS )评分均提高( P <0.05),且治疗组提高更显著( 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及严重过敏症状。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并脑外伤患者常规治疗方案中加用辅酶 A,临床耐受性、安全性良好,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还能降低其他药品的不良反应,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使疗效更满意。

    作者:胡晓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依帕司他50 mg 口服、每日3次,甲钴胺500μg 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甲钴胺500μg 口服,每日3次。均以1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 P <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李桃荣;宁尚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口泰含漱液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50例

    目的:观察应用口泰含漱液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泰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共47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46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口腔护理量表评分插管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t =14.44,P <0.01);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2.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13%,且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6%(χ2=4.31,P =0.04)。结论应用口泰含漱液可显著改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量表评分,降低患者口腔溃疡和 VAP 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宋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51例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白蛋白、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来氟米特。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可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曾蜀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补佳乐联合几丁糖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51例

    目的:观察补佳乐联合几丁糖用于宫腔镜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10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补佳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几丁糖治疗。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38±1.88)d、发生宫腔粘连2例,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4.21±2.69)d、发生宫腔粘连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为(1.43±0.72)分、宫腔操作次数为(1.86±0.61)次、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为(5.03±1.21)d、术后月经量为(287.66±41.02)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1.66)分、(4.26±1.53)次、(6.89±2.32)d、(200.71±27.76)mL( P <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390.38±41.19)pmol / L、孕酮(11.38±2.06)nmol / L,对照组治疗后雌二醇(389.79±41.46)pmol / L、孕酮(11.27±2.13)nmol / 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补佳乐联合几丁糖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手术可降低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对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影响很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川;林琳;齐振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贝伐珠单抗联合 FOLFIRI 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28例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 FOLFIRI 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晚期结肠癌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联合 FOLFIRI 方案治疗。FOLFIRI 方案,第1天伊立替康注射液180 mg / m2静脉滴注,第1,2天亚叶酸钙注射液200 mg / m2静脉滴注2 h,第1,2天氟尿嘧啶注射液400 mg / m2静脉推注射;第1,2天600 mg / m2持续静脉输注22 h。2周重复用药。化疗后第2天使用贝伐珠单抗,用量5 mg / kg,每2周为1个周期,每3周期评价疗效。结果28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7例(25.00%),疾病稳定13例(46.43%),总有效率(RR)25.00%,疾病控制率(DCR)71.43%;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蛋白尿,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 FOLFIRI 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无明显加重,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新建;刘畅;王剑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52例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因 CRS 就诊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克拉霉素口服,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鼻塞、流涕、头痛、嗅觉障碍和面部胀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 Lund - Kennedy 内镜形态评分和 Lund - Mackay 鼻窦 CT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鼻分泌物白细胞介素-5(IL -5)和白细胞介素-8(IL -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CRS,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鼻窦病变,抗炎作用良好。

    作者:杨雪梅;陈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不同浓度阿托品药液控制近视发展的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阿托品凝胶不同浓度对近视患者疾病发展的效果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眼科治疗的近视患者90例(180眼),均分为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和对照组。高浓度组给予0.5%阿托品,低浓度组给予0.25%阿托品,均每周1次,每次1滴,疗程1年;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结果随访1年,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屈光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高浓度组改善较低浓度明显( P <0.05)。近视度数增长,高浓度组增长(-0.50±0.18)D,低浓度组增长(-0.63±0.19)D,对照组1年近视增长(-1.04±0.22)D,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近视度数增长幅度较对照组低( P <0.05),高低浓度组间差异不明显( P >0.05)。治疗前后3组间眼压值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3组内试验前后眼压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高、低浓度组各有眼部有刺激症状和畏光、视物模糊1例。结论阿托品凝胶可有效控制近视发展,纠正屈光度,减慢近视度数增长,安全性高,0.5%阿托品作用更显著。

    作者:刘建国;李玉海;艾雅青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林格氏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抢救创伤性休克73例

    目的:观察限制性液体林格氏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创伤性休克抢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输注大量等渗盐溶液维持血压>90/60 mmHg,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林格氏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Hb)等检查结果,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患者复苏后24 h 和48 h 动脉血乳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复苏后心率、平均动脉压、PT 和输液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红细胞压积(HCT)、Hb 和 PLT 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恢复正常标准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限制性液体林格氏液联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抢救创伤性休克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能有效保证脏器血流灌注,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汉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40例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有明显改变( P <0.05),对照组患者 PANSS 评分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 P <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阴性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汉林;苏嵘;刘桂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甲基多巴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0例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甲基多巴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PIH 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基多巴口服,均以7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两组患者24 h 尿蛋白均下降,观察组为(1.31±0.11) g,较对照组的(2.11±0.27) g 明显下降( P <0.05);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甲基多巴能明显降低 PIH 的血压,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建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替罗非班联合 FOCUS -PDCA 模式用于冠心病介入术患者93例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 FOCUS - PDCA 管理模式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介入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86例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 ACS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根据病情施行介入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 FOCUS - PDCA 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穿刺部位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腕部周长及解除止血压迫时间明显降低( P <0.05)。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 FOCUS - PDCA 管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安全、有效。

    作者:杨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骨肽注射液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4例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治疗,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 -6)、白细胞介素8(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2R)、血清唾液酸(SA)检测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 P <0.05);两组患者的关节肿胀程度评分、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关节疼痛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或减少( P <0.05),且观察组降低或减少更显著( P <0.05);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3.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44%( 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 P <0.05)。结论骨肽注射液结合护理干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能够大大降低患者 CRP,IL -6,IL -8,TNF -α,SIL -2R,SA 等多项指标,明显改善患者肿胀、晨僵、疼痛等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德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患者机体系统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94颗患牙,按入院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各47颗,两组患者均经常规龈上洁治术及龈下刮治术等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入牙周袋内辅助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注入碘甘油,每周1次,共4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 P <0.05);研究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系统炎症因子 C 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而白细胞介素-6(IL -6)变化不大。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金勇;李艳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强迫症43例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强迫症(O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老年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联合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舍曲林治疗。采用耶鲁-布朗 OCD 量表(Y - BOC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愈率为27.91%,显著高于对照组9.30%(χ2=4.9143,P =0.0266);联合组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4%(χ2=14.6591,P =0.0001)。2组患者治疗2,4,8周末 TESS 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强迫症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马瑞晨;马燕娟;李月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度出院病历280份,对其中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用药分析。结果280份出院病历中,152份使用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29%;146份进行了病原菌送检,送检率为96.05%。使用基本符合国家规定,但联合用药情况比较复杂。结论该院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基本有成效,但合理用药率较低,存在不按规定用药的情况,应加强教育管理,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朱小兰;范义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院11375张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医院合理用药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门诊患者处方,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门诊处方11375张,不合理处方587张,占抽查总数的5.16%。结论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白海燕;周燕萍;谭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114例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目的:评价医院万古霉素临床应用情况。方法调查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应用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114例,对年龄、性别、感染类型、用药情况、病原学检查、用药疗效、不良反应/事件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应用万古霉素的有效率为64.04%,药物利用指数(DUI)为0.85,其中有病原学检测的占98.25%,与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相符占47.37%。使用过程中存在用药不合理问题,如用法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用量不适宜、溶剂不适宜。结论医院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应规范使用。

    作者:戴志凌;马莎;韦玮;颜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麻醉药品管理差错率工作实践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对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促进药事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以“降低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差错率”为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3年的品管圈活动中,处方书写(开具)错误由改善前的249件降低到41件,专册登记数量与使用数量不符由14件降低到3件,未专册登记由10件降低到0件;目标达成率分别为118.18%,110.00%和125.00%;进步率分别高达83.53%,78.57%和100.00%。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差错率,减少了药物的浪费,从而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作者:雷利群;肖顺林;叶云;张峥;袁浩宇;俞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糖尿病患者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

    目的:分析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简称医保改)对医院糖尿病患者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内分泌科出院或转其他科诊治后出院的糖尿病住院患者1400例(A 组),2008年(即医保改元年)糖尿病住院患者820例(B 组),对比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有无社会医疗保险、住院天数、有无并发症等影响因素。结果对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效果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有无并发症、住院天数、有无保险和年龄,对日均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效果是有无并发症、住院天数、有无保险和疗效。A 组与 B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减少,有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90.93%和75.20%,无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9.07%和2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本研究中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比例占到90%,与2008年相比住院天数减少,药品费用增长并不明显,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为中国居民带来的保障值得肯定。

    作者:张庆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胰岛素用药教育模式的建立

    目的:通过在内分泌病区建立胰岛素用药教育模式,探讨该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总结患者胰岛素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用药教育模式,全面实施患者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用药教育,增加了患者的用药知识,纠正了患者错误的用药方法。结论系统、规范的用药教育模式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用药教育模式,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促进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张纯萍;张彩虹;任少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我院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评估医院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医生、护士、药师进行认知调查,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05份,回收问卷297份,其中无效问卷7份,有效回收率为95.08%。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认知率高,其次是医生和护士;具体专业知识的认知情况差异大,有65.63%的医师、40.37%的护士和85.71%的药师明确抗菌药物的概念;对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知晓的医生仅为61.25%,护士为50.46%,药师为100.00%;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给药时间知晓的医生为60.63%,护士为44.04%,药师为90.48%;86.90%的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需求途径主要是专题讲座。结论医院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认知度较低。建议组成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抗菌药物的认知程度和警惕性,减少耐药菌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朱立伟;钱先中;金惠静;杨娟;仵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我院门诊妇产科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为规范超说明书用药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4年1月至6月门诊妇产科处方2400张,参照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394张(16.42%),主要表现为超适应证207张(52.54%)、超剂量101张(25.63%)、超用药频次54张(13.71%)、改变给药途径6张(1.52%)、超适用人群26张(6.60%)。结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在医院门诊妇产科处方中时有出现,建议医生临床用药时注意权衡利弊,尽量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规定用药。确有需要时应以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为前提,尽量规避医疗风险。

    作者:贾萍;何梦婕;王华飞;顾倩兰;王晓丽;徐文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氨氯地平过量致中毒文献综合分析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过量中毒的特点。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13年12月国内外医药学期刊中公开发表的有关氨氯地平过量中毒的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国内外氨氯地平过量中毒的报道共计34例,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抑制、肾功能衰竭、水肿等,严重者可引发多器官衰竭和猝死。结论氨氯地平过量中毒的死亡率较高,可达20.59%,救治工作困难。

    作者:钟皎;赵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武汉地区2009年至2013年抗结核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2009年至2013年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至2013年武汉地区34家入网医院抗结核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地区年抗结核用药金额及 DDDs逐年增加,一线抗结核药物仍占主导地位,二线抗结核药物用量虽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其比例仍小于一线抗结核药。经典抗结核药物DDDs 仍居主导地位,新的抗结核药物也在逐渐扩大应用。结论武汉地区医院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也反映了目前结核病治疗的发展趋势,但中成药抗结核病的疗效仍有待评估。

    作者:徐艳娇;刘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我院2011年至2013年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情况,评价医院药品阳光采购管理制度实施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优化阳光采购积分管理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药品阳光采购的网上药品采购金额,原研专利单独定价药品采购金额比例,基本药物品规数比例及采购金额比例,中草药、中药饮片和院内制剂等采购金额比例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至2013年药品阳光采购月平均积分为90分以上,达到规定要求;中草药、中药饮片和院内制剂等采购金额比例在3%以下,未达标;其余药品采购比例达到规定要求。结论通过阳光采购,能有效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民,同时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切实可行。

    作者:江启蓉;李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我院2012年4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及ADR 累及器官/系统等各方面,对医院2012年上报的403例 ADR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3例 ADR 报告中,患者以老年人多见,有129例(32.01%);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居首位,共371例(92.06%);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大(67.25%);抗感染药物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51.37%),以皮疹、瘙痒为主。结论老年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及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 ADR 的主要相关因素。医务人员应增强 ADR 的防范意识,对高发人群应重点监测,对易发品种应加强监管,选择正确的给药方式,积极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徐彬;杨忠英;樊洪忠;姜云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基层医院门诊皮肤科超说明书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川东北地区某二甲医院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为促进皮肤科合理用药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门诊皮肤科处方2400张,含6137条用药记录。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是否超说明书用药,并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类型。结果超说明书用药处方423张,占17.62%;超说明书用药记录1152条,占18.77%。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中居前3位的为超适应证(38.30%)、改变给药途径(26.71%)、超剂量(19.39%)。结论皮肤科门诊处方中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用法用量,选择适宜患者的药物剂型,以减少超说明书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代丽平;陈才君;李胜前;杨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院转化糖注射液异常用量调查及干预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异常用量药品的专项调查和干预模式,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对医院住院药房转化糖注射液(规格500 mL)异常用量原因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干预前后该药的用量。结果干预后转化糖注射液使用量与干预前比较逐渐下降,表明临床药师干预有效。结论医院异常用量药品动态监测和临床药师专项调查及干预模式,可促进医院临床用药更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梁游天;冯谨;陶霞;陈万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心胸外科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切入点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心胸外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监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服用华法林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对护士进行药学知识培训等。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应把握好工作的切入点,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真正发挥其在临床治疗团队中的作用。

    作者:高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阳片中淫羊藿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健阳片中淫羊藿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 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24~2.4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26%,RSD 为1.02%( n =6)。结论 HPLC 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安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伤灵胶囊中黄曲霉毒素 G2,G1,B2,B1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愈伤灵胶囊中黄曲霉毒素 G2,G1,B2,B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方法样品经70%甲醇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 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定量,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 - MS / MS)法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认。结果黄曲霉毒素 G2,G1,B2,B1含量线性范围分别是3.54~35.40 pg,7.08~70.80 pg,2.10~21.00 pg,6.24~62.40 pg( r >0.999),回收率均在70%~120%。结论该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愈伤灵胶囊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作者:张正锋;张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醒酒护肝口服液中槲皮素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醒酒护肝口服液中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 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5℃。结果槲皮素进样量在0.1098~0.5490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 为0.61%( n =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醒酒护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庆德;郑锦坤;李旭桂;黄红雯;张毅;卞益民;罗启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同时测定胆汁槟榔维 B1胶囊中鹅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胆汁槟榔维 B1胶囊中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 - ELSD)法。方法 Thermo U -3000液相色谱系统,ChromeleonTM 7工作站;ELSD 2000ES 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5℃,撞击管关闭,增益为1;气体流速为2.0 L / min。采用 Thermo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53:47),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25℃。结果猪去氧胆酸质量浓度在21.53~258.36μg / mL( r =0.9997),鹅去氧胆酸在11.148~133.776μg / mL( r =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猪去氧胆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7%,RSD =2.49%( n =9);鹅去氧胆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0%, RSD =2.54%( n =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灵敏度高,可用于胆汁槟榔维 B1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荣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曲松素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曲松素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EclipseXDB - C18柱(20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1.0 mL / min,检测波长240 nm。结果醋酸曲安奈德质量浓度在0.0074~0.111 g / 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 为0.76%( n =9)。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醋酸曲安奈德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素芬;徐晓;姚大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呼吸道潴留物的清除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目前临床常用呼吸道潴留物清除疗法的主要特点及应用概况,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结论呼吸道潴留物是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目前常用的清除方法包括药物祛痰、体位引流、机械辅助、气道吸引术等,各有优缺点,规范化利用其特点和应用适应证,有利于临床工作中更有效地廓清患者的呼吸道。

    作者:何明欣;唐娟;陈贵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基于芳香性药物镇定安神的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芳香性药物具挥发性和特殊气味,有效部位主要为挥发油,有效成分十分复杂,主要为挥发性成分。近年来,关于芳香性药物镇定安神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医药方面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缺乏系统深入研究。该文就芳香性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镇定安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其镇定安神药效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应用于治疗失眠症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万丽娟;卢金清;许俊洁;黎强;蔡君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与左旋氨氯地平片联用致幻视1例

    患者,男,90岁,体重75 kg,既往无糖尿病、冠心病。有高血压病史45年余,近2年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批号为140214-2,2.5 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30~140/70~80 mmHg。患颈椎病数年,反复头晕、头昏。发现腹主动脉瘤5年,无明显不适症状。有前列腺增生病史数10年,近年服用非那雄胺片(5 mg,每日1次),排尿尚可。头颅 CT 发现“脑梗死”数年。对“磺胺药”过敏,否认食物过敏史。2014年4月14日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140204,20 mg,每日1次),曲美他嗪胶囊(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130902,20 mg,每日3次)”。经问询,患者之前未使用过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5月12日因“咳嗽、咯痰5天,加重伴发热3小时”入院。患者及家属述12日下午曾出现一过性幻视,当时测体温37.0℃,自以为是发烧所致而并未在意。此后体温高39.0℃,在单位卫生所肌肉注射安痛定1支后出汗,体温渐下降。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6℃,脉搏8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50/80 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言语正常;口唇无紫绀,咽部暗红;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中量细湿罗音;心率82次/分,律不齐,每分钟可闻及5~6次早搏,心音有力;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左中腹可扪及乒乓球大肿块,随血管搏动,表面光滑,轻压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血尿粪常规、电解质、肝肾功、空腹血糖、甲功八项均正常;胸部 X 线摄片示两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硬化;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入院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颈椎病;腹主动脉瘤;前列腺增生;腔隙性脑梗死。入院后继续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每日1次)、非那雄胺片(商品名保列治,5 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1次)、曲美他嗪胶囊(20 mg,每日3次),同时静脉滴注头孢替安(2 g,每日2次)、舒血宁(16 mL,每日1次)。入院后未再出现发热,咳嗽、咯痰渐减轻。5月15日下午,开始出现间断幻视,呈逐渐加重趋势并伴夜间失眠,无明显幻听,无头痛、头晕,无四肢乏力,饮食、大小便正常。查血压130/70 mmHg,神清,记忆力、定向力正常,应答切题;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少量细湿罗音;心率72次/分,律齐;腹部查体同前;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定位体征。患者家属述1个月前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片”“曲美他嗪胶囊”,5月16日停用这两种药物,并睡前临时口服安定片(5 mg)。此后幻视症状逐日减轻,睡眠好。5月19日呼吸道症状基本缓解,停用头孢替安。次日患者诉幻视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谢柏梅;黄黎明;张彦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致低钾麻痹1例

    患者,男,18岁,因纳差、双下肢乏力、肌肉酸痛1 d 于2014年9月16日入院。既往无鼻炎病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体格检查示体温(T)37.0℃,血压(BP)100/80 mmHg,神清,精神可,轮椅入病房,查体合作;双下肢肌力2级,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减低;双下肢肌肉压痛,生理反射减弱,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四肢病理反射未引出;余无异常。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4.30×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1%,血小板352×109/ L,血红蛋白173 g / L;电解质示钾1.50 mmol / L,镁0.72 mmol / L;肾功能示尿酸634.0μmol / L;生化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1 U / 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294 U / L,磷酸肌酸激酶(AKP)3882 U / L;心肌梗死三联示肌红蛋白83.74 ng / mL,肌钙蛋白 I (cTnI)0.41 ng / mL;血清降钙素原(PCT)0.15 ng / mL,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2.63 mg / L;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 e 抗体(抗 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 HBc)均阴性。甲状腺功能全套、甲状旁腺激素均正常;甲胎蛋白(AFP)<1.00 ng / mL,癌胚抗原(CEA)<0.50 ng / mL,糖类抗原19-95.23 U / mL;尿常规 pH =6.5;24 h 尿钾27.2 mmol / 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 波改变。入院诊断为低钾麻痹、横纹肌溶解。予氯化钾缓释片及氯化钾注射液补钾、硫酸镁注射液补镁治疗。次日复查血钾2.9 mmol / L,加安体舒通潴钾治疗。18日双下肢无乏力,复查血钾4.0 mmol / L,血生化全套提示 ALT 65 U / L,AST 205 U / L, AKP 3878 U / L;肌红蛋白308.72 ng / mL,cTnI 0.09 ng / mL,停安体舒通,继续予氯化钾缓释片(2 g / d),增加补液量,加碳酸氢钠促进肌红蛋白排出,并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10 mL :50 mg,批号为1104291,下同)100 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22日再次出现双下肢乏力加重,查电解质示钾2.90 mmol / L;血生化示 ALT 55 U / L,AST 107 U / L,AKP 2808 U / L,心肌梗死三联示肌红蛋白271.42 ng / mL。补钾治疗调整为氯化钾缓释片2 g,每日2次,同时停用碳酸氢钠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3日双下肢无乏力,复查血钾3.9 mmol / L,但肝功能示 ALT 80 U / L,AST 199 U / L。25日再次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2 d 后再次出现双下肢乏力,测血钾2.0 mmol / L,患者饮食可,故钾低考虑药物导致,遂停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给予氯化钾补钾,双下肢乏力很快改善,复测血钾正常后出院。

    作者:孙高中;钱先中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