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柏梅;黄黎明;张彦海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及ADR 累及器官/系统等各方面,对医院2012年上报的403例 ADR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3例 ADR 报告中,患者以老年人多见,有129例(32.01%);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居首位,共371例(92.06%);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大(67.25%);抗感染药物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51.37%),以皮疹、瘙痒为主。结论老年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及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 ADR 的主要相关因素。医务人员应增强 ADR 的防范意识,对高发人群应重点监测,对易发品种应加强监管,选择正确的给药方式,积极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徐彬;杨忠英;樊洪忠;姜云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补佳乐联合几丁糖用于宫腔镜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患者10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补佳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几丁糖治疗。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38±1.88)d、发生宫腔粘连2例,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4.21±2.69)d、发生宫腔粘连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为(1.43±0.72)分、宫腔操作次数为(1.86±0.61)次、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为(5.03±1.21)d、术后月经量为(287.66±41.02)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1.66)分、(4.26±1.53)次、(6.89±2.32)d、(200.71±27.76)mL( P <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390.38±41.19)pmol / L、孕酮(11.38±2.06)nmol / L,对照组治疗后雌二醇(389.79±41.46)pmol / L、孕酮(11.27±2.13)nmol / 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补佳乐联合几丁糖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手术可降低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阴道出血时间,对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影响很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川;林琳;齐振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腔积液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率。方法对186例腹腔积液细菌培养阳性的肝硬化腹腔积液合并 SBP 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致病菌208株,10个菌种。其中革兰阴性菌126株(60.58%),以大肠埃希菌62株(49.21%)、肺炎克雷伯杆菌32株(25.40%)为主;革兰阳性菌82株(39.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46.34%)、表皮葡萄球菌22株(26.83%)为主。致病菌对亚胺培南、比阿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低,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肝硬化腹腔积液并 SBP 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对头孢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作者:刘振霞;任菊香;张晋红;沙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七氟醚、丙泊酚单用或联用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B 组和 C 组,各56例。3组常规麻醉诱导后,A 组采用七氟醚1.0~1.5低有效肺泡浓度( MAC)全程吸入维持,B 组采用丙泊酚1.5~2.0 mg / L 维持,C 组给予丙泊酚0.5~1.0 mg / L 全程靶控输注+七氟醚0.5 MAC 维持;所有患者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镇痛,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结果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稳定,各时间点肌钙蛋白 I( 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 MB)均明显高于诱导前( P <0.05);A 组 cTnI 水平在 T1,T2,T3,T4各时间点,CK - MB 活性在 T2,T3,T4各时间点明显低于 B、C 组( P <0.05);A 组术后心脏自主复跳率、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心肌收缩力评分均优于 B、C 组,复跳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 B、C 组( P <0.05);3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七氟醚、丙泊酚单用或联用在体外循环直视下瓣膜置换手术麻醉中均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满足手术需求。其中七氟醚单用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且术后恢复好,复跳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
作者:刘延芹;石磊;李浩;赵海涛;李素玲;徐龙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10 mg,研究组口服剂量为40 m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血脂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则明显升高( P <0.05),总有效率明显增高( P <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05)。结论与小剂量用药相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针对性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胡明伟;毛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芳香性药物具挥发性和特殊气味,有效部位主要为挥发油,有效成分十分复杂,主要为挥发性成分。近年来,关于芳香性药物镇定安神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医药方面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缺乏系统深入研究。该文就芳香性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镇定安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其镇定安神药效物质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应用于治疗失眠症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万丽娟;卢金清;许俊洁;黎强;蔡君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或阿托伐他汀钙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治疗的 ACS 患者80例,其中携带 HBV 的患者40例,不携带 HBV 的患者40例,在两组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2组,共分成4组,每组20例。A 组不携带 HBV,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B 组不携带 HBV,使用瑞舒伐他汀钙;C 组携带HBV,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D 组携带 HBV,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以及 ALT 增长量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ULN)及以上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携带 HBV 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肝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携带 HBV 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后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 P <0.05);同种他汀类药物间比较,携带 HBV 患者比不携带 HBV 患者 ALT 及 AST 水平升高明显( P <0.05)。结论携带 HBV ACS 患者肝功能受他汀类药物影响较大,更易出现肝损伤,而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两种药物对ACS 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婉怡;李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三维制霉素栓和克霉唑阴道片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2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三维制霉素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91.9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瘙痒(0.14±0.11)分、疼痛(0.11±0.09)分、充血水肿(0.09±0.07)分、分泌物增多(0.28±0.15)分,对照组瘙痒(0.25±0.13)分、疼痛(0.12±0.08)分、充血水肿(0.11±0.09)分、分泌物增多(0.26±0.1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阴道乳杆菌属平均活菌数量治疗14 d 为(6.53±2.13)lg n / mL,治疗后28 d 为(7.54±2.66)lg n / mL,对照组治疗14 d 为(5.25±1.72)lg n / mL,治疗后28 d 为(5.87±1.98)lg n /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克霉唑片和三维制霉素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克霉唑具有辅助阴道乳杆菌属生长的作用。
作者:陈燕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18%。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为(122.35±12.11)mmHg,舒张压(DBP)为(78.92±9.33)mmHg,心率(HR)为(72.34±6.98)次/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40.41±3.78)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38.51±4.01)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37±5.24)%;对照组 SBP 为(140.43±16.43)mmHg,DBP 为(91.23±10.45)mmHg,HR 为(89.01±8.92)次/分,LVEDD 为(61.45±5.48)mm,LVESD 为(46.21±5.11)mm,LVEF 为(41.21±4.78)%,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显著,且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甲基多巴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PIH 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基多巴口服,均以7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两组患者24 h 尿蛋白均下降,观察组为(1.31±0.11) g,较对照组的(2.11±0.27) g 明显下降( P <0.05);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 P <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甲基多巴能明显降低 PIH 的血压,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建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建立测定胆汁槟榔维 B1胶囊中猪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 - ELSD)法。方法 Thermo U -3000液相色谱系统,ChromeleonTM 7工作站;ELSD 2000ES 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5℃,撞击管关闭,增益为1;气体流速为2.0 L / min。采用 Thermo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53:47),流速为1.0 mL / min,柱温25℃。结果猪去氧胆酸质量浓度在21.53~258.36μg / mL( r =0.9997),鹅去氧胆酸在11.148~133.776μg / mL( r =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猪去氧胆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7%,RSD =2.49%( n =9);鹅去氧胆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0%, RSD =2.54%( n =9)。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灵敏度高,可用于胆汁槟榔维 B1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荣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依帕司他50 mg 口服、每日3次,甲钴胺500μg 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甲钴胺500μg 口服,每日3次。均以1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 P <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作者:李桃荣;宁尚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马尼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6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成 A 组和 B 组,分别使用马尼地平及马尼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 P <0.05)。A 组和 B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1.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0.83%和16.67%,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用马尼地平( P <0.05)。结论马尼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既可增加降压效果,也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曹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患者机体系统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94颗患牙,按入院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各47颗,两组患者均经常规龈上洁治术及龈下刮治术等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入牙周袋内辅助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注入碘甘油,每周1次,共4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 P <0.05);研究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系统炎症因子 C 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而白细胞介素-6(IL -6)变化不大。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金勇;李艳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在内分泌病区建立胰岛素用药教育模式,探讨该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总结患者胰岛素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用药教育模式,全面实施患者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用药教育,增加了患者的用药知识,纠正了患者错误的用药方法。结论系统、规范的用药教育模式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用药教育模式,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促进患者合理用药。
作者:张纯萍;张彩虹;任少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估医院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医生、护士、药师进行认知调查,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05份,回收问卷297份,其中无效问卷7份,有效回收率为95.08%。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认知率高,其次是医生和护士;具体专业知识的认知情况差异大,有65.63%的医师、40.37%的护士和85.71%的药师明确抗菌药物的概念;对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知晓的医生仅为61.25%,护士为50.46%,药师为100.00%;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给药时间知晓的医生为60.63%,护士为44.04%,药师为90.48%;86.90%的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需求途径主要是专题讲座。结论医院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认知度较低。建议组成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抗菌药物的认知程度和警惕性,减少耐药菌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朱立伟;钱先中;金惠静;杨娟;仵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简称医保改)对医院糖尿病患者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内分泌科出院或转其他科诊治后出院的糖尿病住院患者1400例(A 组),2008年(即医保改元年)糖尿病住院患者820例(B 组),对比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有无社会医疗保险、住院天数、有无并发症等影响因素。结果对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效果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有无并发症、住院天数、有无保险和年龄,对日均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效果是有无并发症、住院天数、有无保险和疗效。A 组与 B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减少,有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90.93%和75.20%,无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9.07%和2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本研究中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比例占到90%,与2008年相比住院天数减少,药品费用增长并不明显,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为中国居民带来的保障值得肯定。
作者:张庆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异常用量药品的专项调查和干预模式,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对医院住院药房转化糖注射液(规格500 mL)异常用量原因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干预前后该药的用量。结果干预后转化糖注射液使用量与干预前比较逐渐下降,表明临床药师干预有效。结论医院异常用量药品动态监测和临床药师专项调查及干预模式,可促进医院临床用药更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梁游天;冯谨;陶霞;陈万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缓解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对患者月经改善的效果。方法将诊断为宫腔粘连并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连分解术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并放置宫内节育器。在此基础上,常规剂量组给予每次2 mg 补佳乐人工周期治疗,大剂量组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同时给予每次5 mg补佳乐人工周期治疗,随访3个月经周期。结果术后1~3个月时,大剂量组患者月经量显著多于常规剂量组( P <0.05);大剂量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次黏连发生率为18.92%,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48.65%(χ2=7.309,P =0.007),且无重度再次粘连病例,常规剂量组有3例(8.11%)出现术后重度粘连;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总体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3.430,P =0.001),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的81.08%。结论大剂量雌激素可促进 TCRA 术后子宫内膜修复,TCRA 后短期放置球囊子宫支架续用宫内节育器,可机械性抑制子宫收缩,二者联合使用作用协同,可防止术后子宫再次粘连,有利于月经量复常。
作者:陈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建立测定愈伤灵胶囊中黄曲霉毒素 G2,G1,B2,B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方法样品经70%甲醇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 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定量,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 - MS / MS)法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认。结果黄曲霉毒素 G2,G1,B2,B1含量线性范围分别是3.54~35.40 pg,7.08~70.80 pg,2.10~21.00 pg,6.24~62.40 pg( r >0.999),回收率均在70%~120%。结论该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适用于愈伤灵胶囊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作者:张正锋;张毅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