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为南京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类期刊,1956年创刊。本刊接受国内外校友、专家和我校本部及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作者的论文。
(1)文题:应简明确切,尽量不用副标题,20个字以内为宜。不使用非公认的缩略语、字符等。若有国家或部、省级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的论文,请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位置注明基金来源及编号,并提供项目书复印件。
(2)作者及单位:署名以5名以内为宜。位于文题下方,作者单位应包括从事该工作时所在单位的全称[包括校、院(系)、科室]及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置于作者项下。研究生课题文章归属导师所在单位。多位作者不同单位,则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排阿拉伯数字角码,并按序将单位名称、城市、邮编写于作者下方。第一作者地址有变更时,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位置注明“现在所在单位,城市,邮编”。凡属南京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请在单位名称前冠以“南京医科大学”校名。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需提供基金项目复印件,并附通信作者的电子邮箱,标注于文章脚注位置。
(3)摘要:论著稿需附中、英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的格式,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连续排列。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包括与中文摘要一致的英文文题、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氏首字母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如Li Zhigang, 姓在前,名在后)、单位、邮编、关键词。中、英文摘要文意应基本一致。
(4)关键词:采用MeSH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主题词,词表中无该词时,可用自由词,一般3~5个,置于摘要下方。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5)中图分类号:论著稿须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查出该文的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下方。或留空,由编辑部查找。
(6)正文:正文中标题层次以3级为宜,各层次一律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一级用1…,二级用1.1…,三级用1.1.1…。主要的药物、试剂、动物和仪器必须说明来源及规格。沿用他人的方法时指出参考文献即可,重点介绍自己的改进与创新。论文内容应准确、精练,并有条理性。能用简洁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图和表,文字内容和图表不得重复。引用文献力求少而精。文中使用的缩略语应在首次出现时写明其中中文或外文全称,然后才可直接运用。已公认的缩略词可直接应用,如PCR,ECG等。
(7)图表:稿件中所有图片画面主体清晰明确,无明显肉眼可见模糊不清、主体不明现象,文件像素大小不低于800X800,数码相机翻拍不低于500万像素。每个图表在文中均应有标示,并随文排列。表格一律用三线表。表题置于表格上方。表头与表身是纵向关系,表中数字上下对齐,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缺项用“-”表示,数字为零者应写出。结果相同的栏目可省略,以注释说明。图序、图题在图的下方。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每张照片背面注明作者及图序、图的上下方向,光镜组织图需提供彩色照片,并注明染色方法与放大倍数。图、表的标题请用中、英两中文字表述。
(8)名词术语: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暂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外文新名词尚无统一译名时要注出原文。
(9)计量单位:一律按照1984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剂量单位》中的规定,采用单位符号表示。
(10)参考文献:仅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要求所引用的文献应为统计源期刊以上或外文期刊的文献,应选用原创性论文。论著的参考文献应在15条以上,且近5年文献应>75%,科研报告、病例报告等的参考文献不做要求。作者必须仔细核对参考文献原文的内容、年、卷、期、页等,按在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引用部位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内容资料及尚未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中文刊名应写全称,西文刊名按《Index Medicus》格式缩写。参考文献的作者为3位或3位以下者应全部列出,3位以上只列前3位,后加“等”或“et al”。在文献题名后加文献类型标识码,专著为M,期刊为J,论文集为C,非中英文刊应标明语种。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件题名[J].刊名(语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本(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1)创新点:因为本刊属性规定,研究性论文必须有创新点,故作者在写讨论时必须突出自己的新观点和新看法。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本刊谢绝发表。
投稿要求
(1) 投稿前请在研究所在单位科技部门登记并填写单位介绍信,投稿时须稿件1份、单位介绍信、基金项目证书复印件,可从本刊网上远程稿件管理系统投稿。如有照片图需附原件,请自留底稿。来稿请附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2)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通知者,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查询,也可改投他刊。
(3)编辑部对稿件有权删改,但有违原意的删改将与作者商榷,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时注明。稿件退修时,作者应对审稿意见逐条修改或作相应说明,修回稿连同原稿、退修单在规定日期内寄回编辑部,如超过2个月(未说明原因)未修回,按自动退稿处理。稿件由常务编委会最后审定,并决定取舍。
(4)文稿一经审稿通过即通知作者填写发稿协议,表示著作权的转移。文稿刊用后酌付稿酬,并赠当期学报1~3册。
(5)文稿请勿一稿两投,否则后果自负。经审稿不适合本刊录用者,将予退稿。
(6)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网络和光盘形式出版。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手术时是否有必要常规行后腹膜淋巴结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10年2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手术的1 1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比较卵巢交界性肿瘤手术中淋巴结评价组与未评价组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其中54例(45.4%)接受包含淋巴结清扫在内的标准分期手术,7例(5.9%)保守性手术患者接受了后腹膜淋巴结取样活检.接受后腹膜淋巴结评价组的患者较未评价组年龄大.淋巴结评价组术中失血量更多,住院天数更长.未评价组中非浆液性交界瘤比例较高.两组平均总生存时间和复发率相似.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手术中无需常规进行腹膜后淋巴结评价,特别是对早期、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当临床分期晚、有复发的高危因素或组织学提示可疑浸润癌时进行包括后腹膜淋巴结清扫的完全分期手术仍是必要的.
作者:王铁军;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发热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症状之一,高热易引起3岁以下的婴幼儿惊厥发生.本科在2004年8~11月选用尼美舒利和布洛芬治疗儿童高热,通过对照观察,发现尼美舒利退热效果更为显著,现将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殷勇;陆奕;张磊;肖洁;岳孟源;王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食管狭窄病因较多,我院采用TiNi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患者共200例次,在治疗中责任护士强调个体差异加强护理,为确保治疗成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许莲华;施瑞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逆转作用.方法: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低血清培养液饥饿处理后分为24 h对照组、Ang Ⅱ 24h处理组、48 h对照组、Ang Ⅱ 48 h处理组、As-Ⅳ治疗组.24 h对照组和Ang Ⅱ 24 h处理组使用线粒体呼吸功能检测仪进行线粒体呼吸功能检测,线粒体ATP含量检测;48 h对照组、Ang Ⅱ 48 h处理组和As-Ⅳ治疗组进行线粒体呼吸功能检测、线粒体ATP含量检测、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Mn-SOD活性检测.结果:Ang Ⅱ 24 h处理组与24 h对照组相比,线粒体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s,OCRs)出现下降,线粒体ATP含量减少(P≤0.05);Ang Ⅱ 48 h处理组与48 h对照组相比,线粒体OCRs显著下降,线粒体ATP含量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出现嵴模糊、肿胀、空泡,线粒体内ROS水平升高(P<0.05),Mn-SOD活性下降(P≤0.05);As-Ⅳ治疗组较AngⅡ 48 h处理组线粒体OCRs和线粒体ATP含量明显回升(P<0.05),线粒体形态结构损伤减轻,线粒体内ROS水平降低(P<0.05),Mn-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As-Ⅳ可以通过增强线粒体Mn-SOD活性,降低线粒体内ROS水平,进一步减轻线粒体结构损伤并提高线粒体OCRs和ATP含量,从而逆转Ang Ⅱ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作者:路遥;徐晋妉;卞智萍;吴恒芳;顾春荣;陈相健;杨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肺栓塞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资料并完成随访,将其分为急性期死亡组、后期死亡组及预后良好组,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死亡原因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风心病、慢性肾病、结缔组织病、妊娠及脑血管病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两死亡组合并恶性肿瘤、慢性心衰的比例较高,急性期死亡组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后期死亡组合并慢性肺病的比例较高,预后良好组有发病前手术史的比例较高.恶性肿瘤进展是两组患者主要的死因,后期死亡组还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死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及消化道出血.结论:规范治疗后,部分血栓危险因素的存在可能并不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但合并恶性肿瘤、慢性肺部疾病、慢性心衰、严重感染性疾病则提示预后不良,以休克及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为基础的危险分层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在长期随访中要关注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
作者:李亚珍;傅应云;穆雪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触珠蛋白含量与疾病活动度及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基线期未接受过DMARDs治疗的活动性RA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于DMARDs治疗12周前后分别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中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HP含量,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及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外周血PBMCs及血清中H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参照EULAR治疗反应标准,DMARDs治疗12周后,根据治疗前后DAS28评分下降是否≥1.2,将患者分为治疗有反应和无反应两组,结果显示12周DMARDs治疗无反应组RA患者基线血清HP水平明显高于有反应组(P<0.01),且治疗后无明显下降.结论:RA患者PBMCs及血清中HP水平显著升高,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基线血清HP含量与DMARDs治疗12周反应相关.
作者:王筱曦;谈文峰;张缪佳;王芳;冯小可;张前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核仁素(nucleolin)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172例结肠癌患者、24例直肠癌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核仁素含量,并分析血清核仁素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中核仁素含量为(228.9±212.4)pg/mL,直肠癌患者为(115.1±34.5)pg/mL,健康对照组为(101.13±32.4)pg/mL.结肠癌患者血清核仁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01),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癌检测中,血清核仁素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83.8%,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85.0%.浸润型结肠癌患者中血清核仁素水平明显高于隆起型和溃疡型(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核仁素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Ducks分期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核仁素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敏感性优于CEA,特异性与CEA相当,对结肠癌的诊断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明;卢小东;严枫;万杰;莫冬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其高危因素,为此特殊人群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8年在江苏省部分戒毒所、劳教所按照随机原则设立7个监测哨点.并按照监测哨点的监测要求对每年4~6月新关押的2 811例吸毒人员进行整群抽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涮查,并采集静脉血液标本,用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调查数据经复核后录入计算机,应用SPSS11.5统计软性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2 811例调查对象共检测出抗-HCV抗体阳性957例,感染率为34.0%.其中男性HCV感染率为35.1%,女性感染率为29.2%,男性HCV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x2=6.32,P<0.05).调查人群年龄范围为18~74岁,不同年龄组抗-HCV抗体阳性率总体呈现两头低、中间高,高年龄组为30~39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1,P<0.0).本省籍与外省籍以及不同婚姻状况之间HCV感染率差异不显著.通过注射方式吸毒、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等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吸毒人群中抗-HCV抗体阳性率远远超过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说明该人群存在着丙肝传播与流行的危险因素,是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对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应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施平;唐卫明;李雷;羊海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表达水平及其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的细菌性感染新牛儿病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根据血培养阳性与否,将感染病例分为2组,血培养阳性组(23例)和血培养阴性组(30例);并与非感染对照组(23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血培养阳性及血培养阴性的细菌感染组CD6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而血培养阳性感染组与血培养阴性感染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64和cRP间呈正相关(P<0.000 1).结论: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表达水平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晓春;袁玉芳;张荣荣;杨丽娟;马毓苓;宣恒报;邓之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通过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Kappa 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亚临床甲减孕鼠胎盘组织中的变化,分析亚临床甲减孕鼠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NF-κB和MMP-9在亚临床甲减孕鼠胎盘组织中(E10)和正常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亚临床甲减孕鼠早期先兆流产的相关性.结果:NF-κB和MMP-9在亚临床甲减孕鼠胎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50.0%,而在正常组胎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和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NF-κB和MMP-9在亚临床甲减孕鼠胎盘组织中低表达,导致滋养细胞侵袭力下降,对判断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早期先兆流产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吟;许小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急急,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你好,请问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