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8765
  • 国内刊号:11-9359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消化系统疾病
国际刊号:2095-8765
国内刊号:11-9359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14
发行周期:季刊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简介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Electronic Edition)(季刊)2014年创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是一种载体形式与纸媒体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DVD-ROM),具有图文声像并茂、互动性强、信息内容大等优点。本刊是以从事消化、呼吸、心脏、老年病、肿瘤、普外、胸心外科、耳鼻喉、儿科、影像等与胃食管反流疾病相关专业的医务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胃食管反流病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领域的研究进展、规范指南和技术技能,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和学术成果,介绍国内外胃食管反流病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提高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诊疗水平,推动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微创化发展。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社征稿要求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发文量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5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54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出现的术后并发症来评价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效果.结果 53例(98%)患者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1例(2%)因与脾脏粘连,分离困难,中转开腹;其中应用补片患者47例(87%),未用补片7例(13%);行Toupet、Nissen、Dor术的患者分别为32例(59.3%)、19例(35.2%)、3例(5.5%);手术时间95~355 min,平均手术时间(193.6±87.6)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0 ml,平均出血量(72.5±21.3)ml;53例患者术后住院天数3~18 d,1例患者术后62 d出院,平均(8.1±7.4)d,术后3 d拔除胃管;术后并发症中,消化道瘘1例(Nissen术),经持续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10 d后好转,吞咽困难1例(Nissen术),恶心、反流2例(Toupet术),保守治疗1周后好转;随访3年,失访12例,余42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结论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腹腔镜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振松;贺跃;张学军;吴秀华;李东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疗效、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临床疗效、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同期收治的96例老年GERD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8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SDS、SAS评分护理后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SDS(48.33±3.17)得分、SAS(45.25±3.02)得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躯体疼痛(85.22±6.77)分、情感职能(84.29±10.22)分、活力(78.28±6.97)分、社会功能(89.78±11.1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GERD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促进疗效提升.

    作者:魏雯;王庆芳;钱绪芬;王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3年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食管裂孔疝诊疗指南解读(一)

    食管裂孔疝的外科治疗临床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世界各国的治疗依然没有统一的意见和共识,许多临床医师更多的是依据经验进行治疗和评估,我国目前食管裂孔疝的治疗发展迅速,在临床病例快速增加的同时,并发症和手术效果依然困扰着医师。虽然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做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共识意见仍然未出炉,2013年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首次公布了食管裂孔疝治疗指南,对我国食管裂孔疝指南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现结合指南的内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一解读。

    作者:张成;李俊生;克力木;田文;仇明;秦鸣放;姚琪远;伍冀湘;吴继敏;汪忠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短松Nissen胃底折叠术在猪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短松Nissen胃底折叠术在猪动物模型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在猪动物模型中施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术+短松Nissen胃底折叠术,并在术中首次使用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多层复合修补网片及可吸收钉固定器.结果 术中未发生麻醉意外、二氧化碳气栓、食管穿孔、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幼猪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建立腹腔镜手术猪动物模型很有必要;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新开发的多层复合修补网片安全、可靠,并且弥补了不能提供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小面积补片的空缺;其可吸收钉固定器击发准确度高、使用流畅,能起到很好地固定修补材料的目的.

    作者:古丽帕丽·哈里甫;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阿力木江·麦提斯依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饮食诱导小鼠肥胖模型中胃食管黏膜的变化研究

    目的 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模型,探讨由肥胖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基础,并为肥胖与GERD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把已编号的16只雄性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2组,每组8只,即饮食诱导肥胖(DIO)组和正常对照(NC)组.喂饲DIO组小鼠高脂饲料,而NC组给予普通的标准饲料喂饲,其余时间2组小鼠在相同环境中自由饮水摄食,实验持续8周.实验结束后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GTT)、胰岛素耐受试验(ITT)、小鼠胃食管组织及血清检测脂代谢相关血生化指标,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食管黏膜组织学改变.结果 DIO组小鼠有75%发育为DIO,其体质量增加量为(23.16±2.82)g,明显高于NC组小鼠(13.40±1.31)g,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IO组小鼠出现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现象;通过ELIS法检测血生化指标显示,DIO组小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但甘油三酯水平2组无显著差异(P>0.05).DIO组小鼠胃食管黏膜可见增生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现象.结论 DIO小鼠模型模拟了人类肥胖症患者的体重增长过程,同时适合于评价肥胖所诱导GERD过程所引起的变化,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肥胖引起GERD的机制提供借鉴.

    作者:买买提·依斯热依力;艾克拜尔·艾力;吾布力卡斯木·吾拉木;伊比提哈尔·买买提艾力;巴突尔·艾克木;王俭;艾热夏提·吐洪江;曹正一;阿布拉江·米吉提;赵新胜;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胃食管反流病处置流程的亚太共识中关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和巴雷特食管的内容更新

    大多数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 GERD)属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其余则为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其严重程度不同,并发症多样,包括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食道狭窄和食道腺癌,所幸在亚太地区,这些并发症并不多见甚至罕见. 一般认为在2004 年前,亚洲人种与西方相比, GERD 并不常见. 但在2004年胃食管反流病处置流程的亚太共识中,发现在亚洲,这种疾病呈增长趋势,因此针对该地区对GERD诊断和处置措施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复习. 随后,第二部共识也因GERD非典型的胃肠道外表现越来越多,而内镜和手术干预措施也越来越普及而发表. 目前,认为有必要对GERD处置流程进行第三次文献复习以阐明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难治性GERD相关问题,回顾关于BE诊断的方法并对其筛查和随访中的价值提出新的推荐等级.

    作者:王强;王一凡;杜植鹏;译张伟;仇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食管憩室穿孔并发急性心包炎一例

    患者女,34岁,维吾尔族,以“咳嗽、心悸、呼吸困难8 d,加重2 d”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8 d 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少量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偶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无恶心、呕吐,无心前区疼痛,无大汗淋漓、咽部紧缩感,无头痛、头晕,休息后稍有缓解;入院前2 d,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人民医院,做心脏超声提示:左室壁运动欠协调,心包腔积液(大量),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病程中,患者神志清,精神差,饮食正常,睡眠差,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7℃,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05/45 mmHg(1 mmHg =0.133 kPa),急性面容,端坐位,表情痛苦,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张口呼吸,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2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腹部未触及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四肢活动可,双下肢未见浮肿,生理反射存在,未见病理性反射。

    作者:袁玉娟;穆叶赛?尼加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胃食管连接部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由于环境和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胃食管连接部的疾病如贲门癌、胃食管反流病等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部分患者需要行外科手术切除病变的贲门和近端胃,由于贲门的缺失,胃内容物可轻易反流至食管,导致严重的残胃食管反流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避免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残胃食管反流,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并相继提出了多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尽管重建方式纷繁复杂,但其主要目的都在于大限度地保留胃功能并减轻甚至避免反流症状。归纳众多方法,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无外乎贲门重建、间置空肠、储袋代胃和残胃减容四种类型。

    作者:王士祺;尚琳;赵青川;张洪伟;洪流;杨建军;孙力;丰帆;李孟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食管裂孔疝手术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国外发病率为4.5%~15%,国内约为3.3%[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70岁多见,一般是因腹腔内脏经膈食管裂孔疝入胸腔所致,并常常合并胃食管反流[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诱发食管癌前病变,且症状往往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Nissen手术为代表的抗反流手术在治疗严重的食管裂孔疝方面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疗效,90年代初期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开始兴起,并因其微创优势,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接受度,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外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金标准术式[3]。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陆续出现了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报道,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几个特色的治疗中心,如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南开医院等,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在汪忠镐院士带领下还成立了专门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淄博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6月开展此手术,目前已完成4例,本文即结合我们开展该手术初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此类手术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综述。

    作者:吴建林;葛宏;杨小平;刘志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部放射学协会(SAR)注重疾病小组共识声明:食管钡餐造影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影响胃肠道功能的疾病,在西方国家, GERD发病率为10% ~20% [1] ,而在美国至少5%的成年人有胃灼热症状[2] ,因此准确诊断GERD有助于其从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或抗反流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 中获益.

    作者: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吾布力卡斯木·吾拉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