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简报等短文不超过2000字。正文与图表尽量避免重复。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最好不使用副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
3.作者及单位(本稿约中规定的中英文作者及单位署名相关要求与格式适用于发排稿):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更。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作者单位应该署至科室,邮政编码、单位所在城市名、单位全称以角注形式置于文题页左下方(具体格式详见《中国防痨杂志编排规范》)。
4.摘要:凡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部分(“方法”与“结果”部分应给出文中的主要数据)。不分段,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当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左上角加“*”。
例如:YIN Jian-jun*, CHEN Liang, XU Zhuo-wei, QIAN Ming, JIANG Li, ZHONG Qiu. *Departmen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ti-tuberculosis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630,China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号隔开。
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采用商品名。
7.伦理与知情同意: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8.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如果出现均值±标准差,一定要写明样本量。间断性资料采用条形图,连续性资料采用线图。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包括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含箭头)]。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像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与表均应该以文内先后出现次序排列并编序号。
9.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第3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该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该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该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也不可以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应为斜体“V ”。
10.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090.476,5”应写成“13 090.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1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要写成5%~95%;50.2±0.6%要写成50.2%±0.6%或(50.2±0.6)%;75.4±18.2 mg/L要写成(75.4±18.2) mg/L。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1.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_;(4)t检验用英文小写t ;(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12.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再在其后的括号内注明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3.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信时,可将通信者姓名和通信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第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如: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为期刊者均须著录起止页。电子文献要标注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标志并置于方括号内,如: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联机网络[OL]。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核对无误,按文内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举例: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北京:中医药出版社,1994:85-93.
[2] 石瑞如,张建源,刘新,等.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gidB基因突变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08,30(3):197-199.
[3] Datta M,Radhamani MP,Selvaraj R,et al.Critical assessment of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under the district tuberculosis programme.Tuber Lung Dis,1993,74(3):180-186.
[4]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lnc. Historg of OCLC[EB/OL].[2000-01-08]. http://www.oclc.org/abord/history/default.htm.
14.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单位”之上,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快速诊断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课题[1].按照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对可疑肺结核患者进行3份系列痰标本镜检抗酸杆菌阳性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丽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肾上腺皮质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血清皮质醇含量测定,并与无耐药肺结核、正常健康人进行对比.结果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皮质醇含量分别为842±168(8AM)、624±62(4PM),均明显高于非耐药肺结核组和正常组.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较正常人明显增加,且皮质醇分泌仍具有正常节律性.
作者:肖志坚;崔秀琴;郭悦鹏;王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健康检查主动发现和常规被动发现患者的情况,比较分析主动和被动发现患者在人口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特征,分析主动发现对肺结核患者的意义,为我国肺结核患者发现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流行与干预模式研究”课题部分研究地区健康检查调查221 383人(简称“主动发现方式”)和同期研究乡镇所在县(区)通过被动发现方式服务的7 625 650人中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资料.主动发现方式发现患者的数据来源于项目调查表格;被动发现方式发现患者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系统、门诊病历、初诊患者登记本.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采用双录入,利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分析,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各因素组间分布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主动发现方式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44例,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200.56/10万.被动发现方式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58例,登记率为9.94/10万.主动发现的44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男∶女=2.70∶1;年龄分布≥60岁者358例,占80.63%.被动发现的758例肺结核患者中,男∶女=1.86∶1;年龄分布≥60岁者300例,占39.58%.性别和年龄分布上,主动发现组和被动发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x2值分别为5.430和203.090,P值均<0.05).主动发现的患者中,痰涂片阳性率为7.43%(33/444),低于被动发现患者的痰涂片阳性率(39.31%,298/758).主动发现的患者中,病变范围在1~2个肺野者251例,占56.53%;3~4个肺野者153例,占34.46%;5~6个肺野者40例,占9.01%.被动发现的患者中,病变范围在1~2个肺野者508例,占67.02%;3~4个肺野者171例,占22.56%;5~6个肺野者79例,占10.42%;两组相比肺部病灶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17,P<0.001).主动发现的患者中,空洞率为6.53%(29/444),显著低于被动发现患者的空洞率(20.84%,158/758)(x2=43.661,P<0.001).结论 主动发现的患者病情未必轻,但是患者症状不明显.主动发现对于结核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二勇;周林;成君;赵飞;夏愔愔;樊海英;周扬;李洋洋;成诗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渗出性胸腔积液是常见的胸膜疾病,其病因在我国以结核和肿瘤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2位[1].近年来,经皮闭式胸膜活检的应用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然而,胸膜活检所用器械各有不同,结果差异也较大.为此,我们在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采用意大利制造的自动弹簧装载活检针(TZ(R))和上海制造的改良Cope钝头钩针活检进行对比,并评价第1次活检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兆原;李运兰;方琼;张贤兰;邝小佳;宇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健康教在结核病控制及预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可使患者认识到规律用药,合理治疗及检查的意义,克服过去不规则用药与疗程不足的缺点.使治愈率大大提高,减少复发,从而使结核病患病率下降.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1.
作者:郄风;阎淑;王维钊;马淑玲;李钋 刊期: 2003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早期的CT征象及其动态演变的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3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研究对象中包括男16例,女22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为(35.74±11.92)岁;所有患者均在初次发病7~10 d内就诊.分析研究对象发病早期的CT检查资料,提取CT表现特点及征象.结果 38例研究对象中,发生于单侧胸膜病变者34例.其中,病变位于左侧胸膜者18例,位于右侧胸膜者16例,双侧同时出现病变者4例;累及纵隔胸膜者14例(累及左侧纵隔胸膜者6例,累及右侧纵隔胸膜者8例),累及叶间裂胸膜者34例;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者38例,出现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者24例,出现胸膜下条索状影者24例.CT动态随访过程中,37例患者胸膜增厚程度减轻;1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个月复查时增厚程度加重,厚约1.1cm,12个月再次复查增厚的胸膜较前吸收减轻.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胸腔积液均表现吸收减少,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表现为吸收减少,胸膜下条索状影亦逐渐减少、减薄.另有22例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胸膜结核瘤.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早期行CT检查可发现单侧胸膜增厚且不光滑、叶间裂受累伴多发粟粒状改变及微结节,以及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及条索状影等征象,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作者:王东坡;杨新婷;吕岩;王珏;房坤;周新华;陈步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如何快速、准确诊断结核病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近年来,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作为一种新的辅助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方法,已经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于临床[1];并且IGRAs对肺外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1-2].
作者:陈雪林;邢俊蓬;马亮亮;崔嘉;刘宇;黑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耐药结核病疫情依然严峻,结核分枝杆菌表型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在耐药结核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目前国内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指南中同时规定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为标准方法,且两者操作步骤有很大不同,对患者治疗、耐药监测造成困惑.因此,有必要了解国内耐药结核病检测方法的发展过程,以利于检测方法的规范化.作者回顾了我国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标准的历史,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临床检测标准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姜广路;黄海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z1期
目的 为了改变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由于受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难以可溶性表达和纯化的影响而进展缓慢的问题.方法 将多个能促进可溶性表达的蛋白标签与高通量的Gateway克隆技术相结合,构建结核分枝杆菌蛋白可溶性表达快速通量的筛选平台.挑选46个不同分子量且已知以包涵体形式表达或者不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蛋白的基因,分别克隆到带有N-末端的氮源利用物质A(N utilization substance A,NusA)、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1,SUMO)、麦芽糖结合蛋白(maltose-binding protein,MBP)、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 A,TrxA)、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五种蛋白标签基因的载体上,进行融合表达,分析比较各标签促进可溶性表达的效果.结果 融合NusA标签后,19个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占总样本的41%(19/46);同时融合SUMO、MBP、TrxA、ACP标签后,可溶性表达的蛋白也分别达到总样本数的22% (10/46)、26%(12/46)、26%(12/46)、22% (10/46).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可溶性表达快速通量筛选平台的建立,实现了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快速通量筛选,为更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蛋白、特别是重要药物靶标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创造了条件.
作者:许静;任百光;程海丽;刘怀钰;魏文丰;邓朗萍;封胜雪;毕利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请问中国防痨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请问一下,中国防痨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你好,请问中国防痨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防痨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