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网络直报系统和结核病专报系统报告(登记)肺结核患者情况,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原因.方法 对2014年浙江省4个县(区)(杭州市下城区、杭州市桐庐县、衢州市衢江区、衢州市龙游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简称“网络直报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专报系统”)报告(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用x2检验比较上述2个系统中的报告率与登记率之间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姓名、性别、年龄为匹配条件,对4个县(区)2个系统中的个案进行比对,分析不一致的原因.结果 2014年4个县(区)网络直报系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下城区:37.05/10万(191/515 500)、桐庐县:73.06/10万(291/398 300)、衢江区:77.92/10万(266/341 400)、龙游县:78.39/10万(284/362 300),专报系统肺结核登记率分别为,下城区:38.99/10万(201/515 500)、桐庐县69.79/10万(270/398 300)、衢江区:88.46/10万(302/341 400)、龙游县:76.46/10万(277/362 300),4个县(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与登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26、0.30、2.28、0.09,P值均>0.05);网络直报系统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下城区:11.25/10万(58/515 500)、桐庐县:38.67/10万(154/398 300)、衢江区:17.28/10万(59/341400)、龙游县:31.74/10万(115/362 300),专报系统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分别为,下城区:9.31/10万(48/515 500)、桐庐县:36.90/10万(147/398 300)、衢江区:23.73/10万(81/341 400)、龙游县:38.09/10万(138/362 300),4个县(区)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与登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94、0.16、3.46、2.09,P值均>0.05).2014年4个县(区)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患者1032例,专报系统共登记患者1058例,一致的患者例数为915例.个案比对显示,不一致的原因主要为报告和登记时间不一致,共有166例(占63.85%);其次是追踪未到位或未追踪,共58例(占22.31%).结论 报告和登记的时间不一致、追踪未到位或未追踪是造成2个系统同一时间段内报告患者例数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规范肺结核诊断和报告工作,加强医防合作和健康宣传教育力度,逐步缩小两大监测系统报告数据的差异.
作者:张钰;王晓萌;杜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获得既往结核病患者中的肺结核患病状况,比较不同策略的患者发现效果.方法 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10省选择10个县(区)的27个乡镇(社区)作为研究现场,采用症状筛查、胸部X线检查、痰涂片和痰培养4种方法,对2005 2012年在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的或曾被医生明确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的所有既往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病筛查,获得肺结核患病状况,并对几种具有不同肺结核可疑症状定义和筛查程序的患者发现策略的检出患者状况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既往结核病患者的涂阳、菌阳和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1719.6/10万(26/1512)、2579.4/10万(39/1512)和7142.8/10万(108/1512),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383.4/10万(23/965)、3419.7/10万(33/965)和8497.4/10万(82/965),女性患病率分别为548.4/10万(3/547)、1096.9/10万(6/547)和4753.2/10万(26/547),均为男性高于女性(x2值分别为6.956、7.496和7.379,P值均<0.01);农村地区的菌阳和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3162.1/10万(32/1012)、8498.0/10万(86/1012)]均高于城镇地区[分别为1400.0/10万(7/500)和4400.0/10万(22/500)](x2值分别为4.135和8.473,P值均<0.05);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东部地区4283.4/10万(26/607),中部地区5806.5/10万(27/465),西部地区12 500.0/10万(55/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774,P<0.01).按照现有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定义的咳嗽、咯痰≥2周或咯血这一可疑症状定义,新发现的涂阳、菌阳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可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9.1%(9/23)、40.0%(14/35)和44.0%(40/91),低于2010年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统计的56.9%.无论肺结核可疑症状定义如何,仅进行症状筛查的患者发现率仅为39.1%~47.8%;而同时进行症状筛查和胸部X线检查,可使涂阳、菌阳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分别提高至78.3%(18/23)、85.7%(30/35)和93.4%(85/91).结论 既往结核病患者是肺结核患病的高危人群,应在这一人群中定期开展主动发现工作,筛查程序应为症状筛查和胸部X线检查并行,以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减少传播.
作者:成君;赵飞;夏愔愔;张灿有;胡冬梅;陈伟;樊海英;张慧;成诗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密切接触者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结核病发病与干预模式”研究全部10个调查现场2013年7-9月中≥15岁的528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信息,采用“结核病发病与干预模式”课题专家组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的结核病防治5条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共发出与收回52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0%.家庭密切接触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12名和316名;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为115名和413名;东部、中部、西部分别有128名、200名和200名.对不同特征(包括城乡、性别、地区分布和指示患者发现类型等)的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知晓率分析采取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特征的知晓率分析采取趋势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肺结核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0.25%(980/2435),其中城市知晓率(49.12%,280/570)高于农村(37.53%,700/1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8,P<0.0001);男性的总知晓率(44.71%,418/935)高于女性(37.47%,562/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5,P=0.0004);中部地区知晓率高,为(45.64%,445/975),其次分别为东部地区(37.01%,235/635),西部地区(36.36%,30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4,P<0.0001).随年龄的升高,知晓率降低,15~岁、40~岁,60~岁三组知晓率分别为49.65%,40.40%,25.9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67.36,P<0.0001).随文化程度的升高,知晓率升高,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四组知晓率分别为21.68%,35.42%,45.95%,58.0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21.95,P<0.0001).已知肺结核患者和新发现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知晓率分别为48.34%(365/775)和36.61%(615/16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4,P<0.0001).结论 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总知晓率较低,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密切接触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率.
作者:李婕;王黎霞;成君;孟庆琳;张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效果,为今后的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11个全球基金项目县(区)于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登记的26 202例结核病患者和可随访到的33 535例HIV感染与AIDS患者双向筛查情况,以及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治疗情况.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趋势性;x2检验和列联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7-2012年登记的结核病患者接受HIV抗体检测率分别为59.8% (1565/2616)、74.9%(5202/6942)、88.9%(5648/6351)、86.8%(3825/4408),81.8%(3146/3847)和73.9%(1507/2038);HIV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3%(21/1565)、3.3%(172/5202)、3.0%(171/5648)、3.6%(136/3825),1.7%(52/3146)和2.5%(38/2038);2007-2012年可随访到的HIV感染或AIDS患者接受结核病检查率分别为24.9%(706/2835)、100.0%(4679/4679)、98.8%(5976/6047)、96.4%(8563/8880)、85.7%(7640/8910)和64.8%(5971/9218);HIV感染与AIDS患者结核病检出率分别为43.1%(304/706)、22.8%(1067/4679)、12.0% (719/5976)、6.6%(567/8563)、3.5%(270/7640)和2.8%(169/5971),结核病检出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2149.613,P<0.01);涂阴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5.1%(819/1090).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为62.7%(146/233),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为71.4%(55/77),初治涂阳患者与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16,P<0.01).结论 我区Mtb与HIV双重感染疫情较为严重,11个全球基金项目县(区)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开展良好,其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陈鹏;刘年强;李月华;李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水平情况,为更有效的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上海市、广东省、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省等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结核病防治研究所等48个实施单位前来就诊并确诊的214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不同特征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应用SAS 9.1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知晓率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等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42例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7.20%(6126/10 710),5条核心信息的全部知晓率为8.31%(178/2142),对5条核心信息全部不知晓率为4.58%(98/2142).男性、<25岁人群、医疗卫生人员、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晓率高,分别为58.09%(4508/7760)、59.80%(1178/1970)、73.75%(59/80)及62.65%(661/1055);而女性、65~岁人群、文盲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知晓率低,分别为54.85%(1618/2950)、53.47%(770/1440)、49.05%(493/1005)及54.86%(779/1420),不同肺结核类型、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总知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8.8059、9.1953、32.5424、14.0558、48.7205、P值均<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不高,应针对性开展不同目标人群的健康促进及宣传教育,重点加强老年、女性、文化程度低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提高结核病防治水平.
作者:马艳;刘宇红;杜建;谭守勇;傅衍勇;马丽萍;张联英;刘飞鹰;胡代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县(区)≥65岁老年人口结核病的患病情况及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老年人口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结核病发病和干预模式,研究”东部、中部、西部的3个研究现场,对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65岁常住老年人口10 944名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调查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或)胸部X线摄片异常者收集痰标本开展痰涂片和痰培养,经过综合诊断,获得老年人口结核病的患病信息及特征.利用课题组设计好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现场通过入户或集中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检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肺结核可疑症状、既往病史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史等信息.参与问卷调查的≥65岁老年人口10 944名,实际接受问卷调查的≥65岁老年人口10 379名,,回收问卷10 379份,问卷的回收率100%.利用SPSS 19.0软件对整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组间差异的比较,二分类变量及无序多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理论频数小于5时则使用似然比卡方值或Fisher 精确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现场居住或生活≥6个月的≥65岁老年人口10 944名,参与问卷调查10 379名,问卷调查的参与率94.84%,接受结核病X线胸片检查的老年人口9319名,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390例,占4.18%.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涂阳和菌阳患者分别为100例、17例和28例,活动性肺结核、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1073.08/10万,182.42/10万和300.46/10万.老年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农村(1337.67/10万,74/5532)高于城镇(686.56/10万,26/3787)(x2=8.98,P=0.003);活动性肺结核男性(1807.37/10万,79/4371)高于女性(424.41/10万,21/4948)(x2=41.813,P<0.0001);活动性肺结核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从65~岁的患病率671.57/10万上升至80~岁的2120.14/10万(x2=22.31,P=O.002).结论 老年人口结核病患病率较高,而且农村和高年龄组人口疫情更严重.因此,应加强老年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和控制工作,以有效控制老年人口的结核病疫情.
作者:陈伟;李洋洋;成君;夏愔愔;王晓萌;邢进;许琳;王黎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05-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新疆兵团”)肺结核患者分布特征和防治效果,为进一步推动新疆兵团结核病防治工作及开展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季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4年新疆兵团可疑肺结核患者就诊(共计57 402例)、肺结核患者登记(共计13 554例)、职业(分为干部职工、非农工人,农业劳动者、离退休、学生、家务及待业和其他等7种职业)及年龄分布(分为9个年龄组,分别是<5岁、5~岁、15~岁、25~岁、35~岁、45~岁、55~岁、65~岁、75~岁)、治疗转归(分为6种结果,分别是治愈、完成疗程、死亡、失败、拒绝治疗和其他)等数据,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对各年度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趋势和不同性别年龄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14年在就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中,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3 55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52.21/10万(13 554/25 959 255).2005-2014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分别为:47.16/10万、56.27/10万、63.11/10万、55.52/10万、54.53/10万、51.10/10万、53.36/10万、49.01/10万、46.36/10万和46.12/10万,呈下降趋势,各年度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比较:x2趋势=130.26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涂阳患者7420例,涂阳登记率28.58/10万(7420/25 959 255);涂阳患者治愈率年平均为85.63%(5958/6958),新涂阳患者治愈率年平均为85.72%(4768/5562).结论 2005-2014年新疆兵团结核病防治效果较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逐年下降,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后仍需加强学生、老年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吴刚;李月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早期快速诊断对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和预防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培养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常需要数周时间,已远远不能满足结核病临床和防治工作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快速筛选或诊断耐药结核病的方法,如基因芯片及分子分析技术(包括GenoType(R) MTBDRplus、Xpert Mtb/RIF等),但多限于检测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katG、inhA.2009年,德国Hain Lifescience公司推出了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快速诊断GenoType(R) MTBDRsl试剂盒[1].该试剂盒可以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相关基因gyr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相关基因rrs 和乙胺丁醇耐药相关基因embB的突变,从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
作者:穆成;王志锐;赵慧;王艳楠;王春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有死灰复燃迹象,并呈现出大范围持续蔓延之势[1].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2]显示,2013年有900万例染上结核病,印度和中国分别占所有患者例数的24%和11%.如果没有公众结核病知识的提高、对防治结核病的正确态度及对卫生服务的主动利用,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几乎是不可能的[3].我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简称“规划”)[4]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5%.为了解武汉市硚口区≥15岁人群的结核病核心信息掌握情况,以便今后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本研究于2013年8-10月对武汉市硚口区≥15岁人群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双翼;童叶青;叶建君;杨成凤;刘勋;周丽平;张玉;周纯辉;皮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胸锁关节结核为骨关节结核的一种少见类型,约占整个外周结核性关节病的1%~2%[1-2].因胸锁关节结核临床少见,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给胸锁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些困难[3].本研究结合我院于2009-2014年成功收治的11例胸锁关节结核患者,对胸锁关节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张卫东;魏金星;梁庆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脊柱结核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生长的重要威胁,通过综合分析儿童脊柱结核的发病特点、脊柱结核的分型及临床表现,将MRI检查在儿童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临床选择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姚晓龙;李白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主动发现是指由卫生主管部门或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组织社区人群接受与肺结核有关的医学检查,以发现肺结核患者,包括普查和重点人群检查.如何恰当地运用主动发现策略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尤为重要.一、重视和加强主动发现策略是全球防治结核病的趋势
作者:姜世闻;王黎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介绍全球和我国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的进展.根据全球和我国肺结核患者发现的研究进展结果,对下一步我国患者发现方式提出了建议.
作者:姜世闻;成君;李雪;张灿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据WHO统计,2013年约有48万例新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只有50%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耐药结核病治疗的疗程长、负担重,现有的抗结核药治疗效果欠佳.德拉马尼(delamanid,Dlm)为新研发的抗结核药物,可以抑制分枝菌酸合成,在体外和体内均有抗耐药菌株活性.使用Dlm治疗2个月可提高多重耐药肺结核患者痰培养结果转阴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Dlm可提高多重耐药肺结核患者疗效.WHO针对Dlm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出台了临时指南,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性.
作者:夏露;李锋;卢水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构建结核病防治新型服务体系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项重点任务,是结核病防治工作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准确把握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才能构建起管理科学、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从而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佩如;李婷;夏勇;何金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本研究针对国内目前执行的“对于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政策,从其与世界卫生组织观点差异、我国卡介苗接种考核现状及对卡介苗接种不成功者进行补种的必要性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商榷建议,供同行参考与讨论.
作者:赵爱华;徐苗;寇丽杰;王国治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