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PCR-荧光探针法快速检测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对1015例痰标本和56株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与Mtb核酸扩增(PCR)荧光(目前临床上认可惟一同类产品)检测结果进行比较.采用 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痰标本分枝杆菌灵敏度50.3% (373/741),特异度98.9%(271/274);菌阳肺结核标本检测灵敏度97.0%(257/265),菌阴肺结核标本检测灵敏度24.4% (116/476);1015份痰标本中检测出1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核酸阳性标本(占1.1%),经16S rDNA测序确认,准确率100.0%.随机数字量表法抽取138例标本重复进行第2次检测,符合率100.0%.对56株临床分离株(1株Mtb临床分离株,55株NTM临床分离株)检测,准确率100.0%.对临床需要的226份标本同时与达安公司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总体符合率95.1% (215/226),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8,P=0.226).结论 PCR-荧光探针法可快速检测和区分痰标本Mtb与NTM,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梁建琴;高华方;李洪敏;赵智贤;张广宇;王金河;王甦民;刘佳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肺结核患儿粪便中Mtb-DNA,并初步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肺结核住院儿童粪便标本76份,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Mtb-DNA,检测结果与20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炎便实时荧光PCR检测Mtb-DNA、76例炎便抗酸杆菌涂片检查以及41例患儿痰标本的涂片和(或)培养、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粪便实时荧光PCR检测敏感度达到23.68%(18/76),特异度为100.00%(20/20),肺结核患儿粪便PCR阳性率[23.68%(18/76)]明显高于涂片阳性率[6.58%(5/76)],41例患儿中痰涂片和(或)培养阳性例数(15例)和痰PCR检测阳性例数(18例)高于粪便PCR检测阳性例数(11例).结论 实时荧光PCR检测儿童粪便Mtb-DNA,是一种特异度高、比较敏感、非侵入性且相对安全的儿童肺结核快速诊断方法.
作者:黄慧谦;吴驰;陈建波;杨燕;侯志平;李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近年来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老年肺结核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收治的643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分型、合并疾病、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抗酸杆菌( AFB)、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疗结果及抗结核化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43例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占93.9%(604/643),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占6.1%(39/643),原发性肺结核0例;总AFB阳性率为31.9%(205/643).症状以咳嗽(514/643,79.9%)、发热(369/643,57.4%)为主,AFB阳性者咳嗽率(87.8%,180/205)高于AFB阴性者(76.3%,334/438)(x2=11.614,P=0.001),AFB阴性者盗汗率(32.9%,144/438)高于AFB 阳性者(24.4%,50/205)(x2=4.774,P=0.029).所有患者中89.6%(576/643)的患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其中78.1%(450/576)合并2种及2种以上疾病,所有患者中以肺部感染为常见,达51.2%(329/643);菌阳者肺部感染率(57.1%,117/205)高于菌阴者(48.4%,212/438)(x2=4.202,P=0.040),女性患者(19.7%,37/188)较男性更多合并高血压(13.2%,60/455)(x2=4.380,P=0.036).604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肺部病灶以浸润、坏死为主,无空洞患者病灶分布以多肺区为主(41.4%,250/604).AFB阳性者住院期间痰菌阴转率为59.5%(122/205),治疗总有效率为87.1%(560/643),住院病死率5.1%(33/643).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以肝损害为主,占6.4%(41/643).结论 643例老年肺结核症状以咳嗽、发热为主;病灶以多肺区为主;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几率高,并以肺部感染为首;老年肺结核的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苏锐;王仲元;陈红兵;刘琳;张韬;安慧茹;王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和评价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全国跨区域管理程序、提高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专报系统依次选择全国2009年7-12月转出患者数量多的广西、广东、福建和浙江4个省作为研究现场.在4省中,依次选择同期转出和转入肺结核患者数量多的县(区)进行现场调查和定性访谈.研究共对16个县(区)进行现场调查,访谈相关人员40名.结果 转出地现场调查发现,已跨县(区)转出的患者中仍有9.4%(45/479)回首次登记地取药查痰;通过专报系统转出的患者占实际转出患者的79.3%(344/434);患者实际转出信息与专报系统信息总体一致率为84.8%(875/1032).转入地现场调查发现,患者到位信息专报系统与实际调查信息总体一致性较高,而痰检和治疗转归结果反馈信息总体一致率较低,分别为61.5%(198/322)和45.6%(52/114);部分痰检和治疗转归结果未通过专报系统及时反馈.访谈结果表明,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得到研究地区受访者的普遍认可,管理程序和专报软件功能已基本满足管理工作需要,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结论 针对转出转入流程的关键环节和发现的主要问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工作措施,提高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峻;姜世闻;黄飞;李雪;张慧;刘小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前驱期(早期)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快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择被金标准(快速Mtb培养)确诊未经抗结核治疗的117例前驱期结脑组患儿和排除结脑的30例对照组患儿脑脊液标本,数字表法随机编号进行FQ-PCR检测Mtb DNA,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等统计指标并进行分析;治疗3周后结脑组肓法行 培养和FQ-PCR检测,计算二者阳性检出率;随访出院时两种方法检测为阴性的结脑组患儿2年后各自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初诊患儿FQ-PCR检测结果与金标准比较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为100.0% (117/117)、96.7%(29/30)、99.3%(146/147),诊断指数达196.7%,经卡方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相关性分析r=0.9790,两种方法间有相关性(x2=140.9,P=0.000).结脑组治疗3周后培养法和FQ-PCR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35%(32/117)和58.12%(68/1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3,P=0.000);随访结脑组患儿出院时两种方法检测阴性2年后复发结果为:78例培养法阴性患儿复发7例(8.97%),69例FQ-PCR检测阴性患儿未见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36,P=0,0306).结论 FQ-PCR检测脑脊液TB-DNA,准确、简便、快速,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脑,对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比培养法更具优势.
作者:刘彦轩;贾安奎;郭盛菊;石太新;尚好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流动人口对结核病防治知识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447名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89.5%(400/447).采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建立数据库,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7.1%(1141/2000).男性核心信息总知晓率(76.9%,684/890)高于女性核心信息总知晓率(41.2%,457/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67,P<0.01).30~岁年龄组核心信息的知晓率高(69.8%,199/285),40~50岁年龄组次之(64.0%,285/445),18~岁年龄组低(51.7%,657/1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0,P<0.01).在被调查的流动人口中18~岁年龄组人群所占比例高,为63.5%(254/400).外来务工时间≥2年人群核心信息知晓率(59.4%,692/1165)高于外来务工时间<2年人群核心信息的知晓率(53.8%,44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8,P<0.05).5条核心信息中知晓率低的信息为“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该怀疑得了肺结核”,仅为36.0%(144/400).67.5%(239/354)的被调查者获得肺结核防治知识来源于电视宣传,46.6%(165/354)来源于听别人讲.结论 山东省流动人口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还比较低,需要关注新生代流动人口和新外来务工人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要加强对重要核心信息的传播.
作者:魏倩;王仕昌;娄蕾;王忠东;马云波;刘桂强;刘存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情况,评价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上海市闵行区2010年共建立1 286 830份电子健康档案,其中749例登记肺结核专档.以这749例肺结核患者和其中502例已治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流行病学和疾病管理、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情况,并针对肺结核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0年上海市闵行区建档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为58.21/10万,活动性肺结核(菌阳)患病率为30.62/10万,慢性病患病率为51.54%(386/749).其中,治愈和满疗程的502例患者的人均就诊次数、检测检验次数和受访视次数分别为2.74、9.02和5.47次.年龄在65岁以上(β值=-2.513,Wald x2值=0.508,P值=0.000,OR(95.0% CI)值=0.081 (0.030~0.219))、因肺结核和其他慢性病就诊(β值=-3.987,Wald x2值=0.458,P值=0.000,OR(95.0% CI)值=0.136(0.047~0.491(使得肺结核患者就诊次数增加.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对区域卫生服务需要量较高,利用率较低.肺结核患者的防控工作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掌握他们的卫生服务需要,提高其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作者:夏天;唐利红;成玉萍;沈鑫;梅建;沈梅;袁政安;宋元成;邢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单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以及药物外排泵两种不同耐药机制的功能.方法 从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007-2008年全国耐药基线调查菌株库中挑选单耐利福平的菌株23株.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情况.提取rpoB无突变菌株的RNA后反转录并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20个药物外排泵基因的表达量,对比菌株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验结果,筛选可能与利福平药物外排相关的基因,并选用大肠埃希菌为模式生物,构建表达载体,检测过表达目的外排泵的大肠埃希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程度以验证.结果 在23株单耐利福平的菌株中,有16株(69.6%)检测到rpoB突变,其中包括531位点突变9株,526位点突变6株及533位点突变1株.Ser531Leu、His526Asp表现为高浓度耐药,其MIC分别为192 μg/ml和256 μg/ml;而突变类型His526Gly、His526Leu、His526Arg和Leu533Pro表现为低浓度耐药,其MIC分别为0.75 μg/ml,4 μg/ml、2 μg/ml和0.5μg/ml.在rpoB未突变菌株中,通过real-time PCR发现Rv2936、Rv0783和Rv0933的转录水平与MIC呈正相关.在对照组和转入pEASY-E1- Rv0933的大肠埃希菌中MIC均为8μg/ml,而转入pEASY- E1- Rv2936和pEASY-E1- Rv0783的大肠埃希菌的MIC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32 μg/ml和16μg/ml.结论 不同耐药突变类型导致的耐药程度不同,Rv2936和Rv0783可能是与利福平耐药相关的的药物外排泵基因.
作者:逄宇;李桂莲;王玉峰;宋媛媛;李强;欧喜超;董海燕;赵雁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治肺结核化疗新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依照药物敏感试验将345例患者分为复治敏感患者161例(试验组85例,对照组76例);复治耐药患者184例(试验组124例,对照组60例).治疗方案:(1)复治敏感患者试验组2HRZES/6-10HRE(非糖尿病患者疗程8个月,糖尿病患者12个月);对照组采用原复治方案2H3R3Z3E3S3/6H3R3E3.(2)复治耐药患者试验组3R(H) ZES± Lfx/6-9R(H) ZE±Lfx(耐H或R者,分别以R或H相互替代;耐S以Am替代;耐HS或RS均以Am或Lfx替代);对照组采用原复治方案:2-3HRZES/6HRE(同地,同情况,历史对照).结果 (1)复治敏感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疗程结束时痰Mtb培养阴转率分别为77.6%(66/85)、88.2%(67/76);病灶显效率分别为63.5%(54/85)、55.3%(42/76);有效率分别为96.5%(82/85)、90.8%(69/76);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8.3%(28/41)、56.1%(23/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97 24、0.821 42、1.354 777、0.829 58;P值均>0.05).伴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痰Mtb培养阴转率分别为66.7%(16/24)、73.3%(11/15);病灶显效率分别为58.3%(14/24)、46.7%(7/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191、0.511;P值均>0.05).不伴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82.0%(50/61)、91.8%(56/61);65.6%(40/61)、57.4%(35/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89 62、0.861;P值均>0.05).(2)复治耐药试验组疗程结束时痰Mtb培养阴转率为79.8% (99/124),对照组为66.7% (40/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1,P<0.05).病灶显效率分别为62.9% (78/124)和45.0% (27/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4 29,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敏感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1/92)、1.2%(1/82);耐药患者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4/142).结论 复治敏感患者无论是否伴有糖尿病,均可采用原复治方案治疗;复治耐药患者采用新方案治疗疗效优异,新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朱莉贞;高孟秋;陈巍;李芳;李志惠;叶志忠;施军卫;李丽;岳冀;沈云飞;张立群;杨国峰;李光忠;高远;邱丽华;张红漫;王生伟;吴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和评价武汉市耐多药肺结核防治项目患者发现及近期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开展MDR-TB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6年12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的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基础资料、报表数据、病案信息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共筛查慢性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其他复治共4类涂阳患者998例,经菌型鉴定Mtb感染893例.结果 893例Mtb感染者中慢性患者127例、初治失败59例、复发451例、其他复治256例,共确诊MDR-TB患者229例(25.6%,229/893),其中慢性患者、初治失败、复发及其他复治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35.4%(45/127)、33.9%(20/59)、26.4%(119/451)和17.6%(45/256).慢性患者与初治失败患者MDR -TB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但高于复发及其他复治患者(x2=3.99,x2=15.05;P值均<0.05).接受耐多药方案治疗128例(55.9%,128/229);不良反应发生率85.2%(109/128);治疗至6个月未痰涂片阴转率87.5%(98/112),痰培养阴转率89.3%(100/112).43例MDR-TB患者完成疗程,治愈率60.5%(26/43).结论 慢性患者、初治失败、复治涂阳是发现MDR-TB患者的主要目标人群;MDR-TB患者接受治疗率和治愈率不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控制MDR-TB疫情需要预防和治疗并重.
作者:周美兰;陈梓;王坚杰;陈聪;潘宏;王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示范区监狱结核病疫情和防治工作现状.方法 对示范区2所监狱3516名在押人员进行肺结核普查和结核病知晓率问卷调查,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X线胸片异常者进行痰涂片、培养、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查.利用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IRU-VNTR)对痰菌阳性患者进行传染源同源性分析.计算监区肺结核患病率,并与普通人群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共确诊肺结核患者40例,其中涂片阳性1例,涂片阳性培养阳性1例(涂片阳性1例与涂片阳性培养阳性1例为同一例患者),涂片阴性培养阳性5例,涂片阴性培养阴性34例.6例培养阳性菌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共有3例患者耐药,其中1例耐链霉素,1例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1例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氧氟沙星.肺结核患病率、涂阳患病率、菌阳患病率分别为1156.4/10万(40/3459)、28.9/10万(1/3459)、173.5/10万(6/3459).其中肺结核患病率高于当地普通人群患病率338.4/10万(x2=17.858,P<0.01).在押人员对3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1.6%(6384/10 359),其中乙监狱67.4%(4737/7026),甲监狱49.4%(1647/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1,P<0.01).同一监狱5例痰菌阳性患者其传染源来源不同.结论 监狱结核病疫情严重,应探索有效的监狱结核病防控模式.
作者:熊昌富;周丽平;王鸣秋;李爱国;沙莎;刘勋;王小靖;丁雪;刘晓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加强疫苗、结核病新药和诊断方法研究是当前“遏制结核病策略”之一.为此,国家在“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立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其中包括结核病防治课题.而在展开结核病防治研究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收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文献报道的实验室获得性结核感染事件,并对事件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实验室安全开展Mtb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陆兵;刘秋焕;王荣;李京京;程洪亮;陈芳;吕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结核性脑膜炎是神经系统结核病常见的类型,由于病变所在的部位和病理变化,致使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是一种严重的结核病.近年来国内外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呈逐渐增高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表现、脑脊液(CSF),生化检查及冶疗等因素与患者出院时恢复情况的关系,旨在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并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燕;张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男,50岁.2009年4月8日因“肺结核化疗1个月,恶心、厌食、乏力1周余”住院.患者1个月前因咳嗽、略痰15d,就诊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下叶背段及中叶斑片状、结节状高密度影.血常规:WBC 4.2×109/L,RBC 3.84×1012/L,血红蛋白(Hb) 127 g/L,血小板(platelet,PLT)110×109/L,淋巴细胞比率0.292,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比率之和0.080,中性粒细胞比率0.628.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 alanine transaminase,ALT) 23 U/L,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STB) 44.7μmol/L,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CB)5.7 μmol/L,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 39.0 μmol/L.肾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核心抗体均阴性,丙肝抗体IgM和IgG、甲肝抗体IgM、戊肝抗体IgM均阴性,肝胆脾及双肾B超均无异常.诊断为黄疸并肺结核可能.
作者:何丙生;李双初;陈晖;冷剑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男,42岁,公务员.2011年2月因“午后发热、咳嗽、咯痰、盗汗1个月,加重伴胸闷10d”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解放军第十二医院住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7.8℃,脉搏96次/min.营养较差,身体消瘦,呼吸节律规整.两侧呼吸运动对称相等,触觉语颤左侧比右侧略增强,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肺下界随着深呼吸并屏住呼吸上下移动范围为5cm.
作者:李智;郭海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至少同时对两种抗结核药物——INH和RFP耐药的Mtb感染引起的疾病[1].据WHO报道2008年全球共有MDR-TB患者440000例,肺结核患者中MDR-TB占5.3%[2];2009年仅仅11%患者被诊断发现、1%患者接受治疗[3].耐多药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全球结核病有效控制的障碍.
作者:赵恒敏;王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Mtb感染率是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结核病疫情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的重要依据.据估计,全球有1/3的人(约20亿)感染了Mtb;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Mtb感染人数高达5.5亿,占全国人口的44.5%.通常认为Mtb感染人群中有5%~10%的人会发生结核病,Mtb已感染人群是新发结核病的主要来源.但我国及全球Mtb感染的实际人数是否真的高达总人口的1/3甚至更高,值得进一步探讨.笔者试图从目前Mtb感染率调查方法对其感染人数作一简要分析.
作者:徐苗;王国治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