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防痨杂志

中国防痨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621
  • 国内刊号:11-2761/R
  • 影响因子:2.52
  • 创刊:193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8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中国防痨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HLA-DR单倍型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HLA-DR基因单倍型在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PCR-SSP技术对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和10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的23个HLA-DR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两组间DR53-DRB1、DR52-DRB1和DR51-DRB1单倍型频率(H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性(RR).结果 DR16-DR52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1〈P〈0.05),其RR为3.10;DR1-DR53、DR1-DR52、DR13.3-DR53、DR12-DR53、DR13.3-DR52、 DR7-DR52、DR9-DR52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前四者P〈0.01,后三者0.01〈P〈0.05),其RR分别为0.29、0.26、0.38、0.52、0.25、0.10、0.42.结论 DR12-DR53、DR7-DR52、DR9-DR52单倍型的存在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发病有关联,而其它单倍型的差异则可能是因其组成基因的基因频率差异所致.

    作者:刘志辉;罗一鲁;谭耀驹;许婉华;冯蝶仪;宋长兴;傅瑜;刘忠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结核病疫情发展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建立中国结核病疫情发展预测模型.方法根据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规律,针对Aruma模型的局限性,建立联立递推方程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对北京市1979-2000年的疫情发展过程进行模拟,并与实际进行比较以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从活动性肺结核、涂阳肺结核新登记人数、人群结核感染率以及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4个方面,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拟合良好.模型中可控制因素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提示,只有提高了结防机构对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管理比例后,DOTS策略才能发挥显著降低结核病疫情的作用.结论结核病疫情发展预测模型能良好反映结核病流行实际过程,适合对结核病干预措施、控制策略的评价以及疫情发展预测.

    作者:贺晓新;金水高;张立兴;赵丰曾;屠德华;安燕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40例肺不张原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肺不张形成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40例肺不张病例,分析形成原因、不同疾病肺不张的好发部位、分布及治疗方法.结果肺不张形成的疾病以结核(60.8%)、肿瘤(16.6%)、炎症(12.1%)多见,支气管镜对结核、炎症肺不张有较好治疗作用.结论 CT及支气管镜检查是了解不张病因的重要方法,应注重基础治疗如鼓励病人咳嗽、翻身拍背、超声雾化、反复吸痰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

    作者:刘前桂;冯俐;王风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南宁市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6年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南宁市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6年来的情况.方法建立结核病归口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各医院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记录、转诊及截留病人情况,检查定点医院病人管理及转归情况.结果实施归口管理6年来病人管理率、转诊率、到位率逐年上升,至1999年高分别达到63.5%、86.2%、63.1%,此后又有下降.病人治愈率低,1999-2001年分别为9.1%、29.1%、26.5%.结论南宁市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必须加强行政干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规范病人管理,归口单位必须集中.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烟台市实施结控项目10年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烟台市实施世行贷款结控项目效果.方法根据项目手册和1992-2001年烟台市项目季报表及年报表和有关调查资料.结果 1992-2001年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由3.54/10万上升到17.94/10万;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由86.4%上升到96.9%,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由71.7%上升到94.9%.结论烟台市实施结控项目10年取得显著成就,获得了可行经验,促进了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徐继山;迟德思;丛淑贞;高兰英;焦伦先;辛志玲;李鸿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铜陵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和确保新生儿BCG接种工作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取完善全市组织管理体系、全员培训、设常年新生儿BCG监测门诊、扩大监测面等措施.结果 1999-2001年,新生儿BCG接种率、接种后12周末PPD阳转率、卡痕率、PPD反应平均直径、卡痕平均直径等监测指标均稳定达标,及时发现消除不利因素,对接种无效的102名进行了补种.结论强化组织管理体系,全员培训,连续、动态、全覆盖监测有利于BCG接种质量的恒定提高.

    作者:朱友生;武泽民;潘金凤;程辽生;倪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和评价环丙沙星(C)、氧氟沙星(O)、左氧氟沙星(V)、司帕沙星(SP)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经细菌学证实的168例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4个研究组,同期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方案为3HRZEAK/5HL2ZE/4HL1E,4个研究组系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在前8月分别加用C、O、V、SP.分析比较满疗程及随访2年的痰菌、X线变化及药物不良作用.结果满疗程时,含C、O、V、SP各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0.0%、73.3%、86.7%、93.5%,对照组为40.0%;X线病灶有效率分别为86.6%、86.6%、90.8%、90.3%,对照组为60.0%;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3.3%、58.8%、85.7%、70.6%,对照组为18.8%.经统计学处理,上述3项指标各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各研究组间的痰菌阴转率C组与O组效果相近(P>0.05),V组与SP组效果相近(P>0.05);V或SP组优于C或O组(P<0.05).X线病灶有效率和空洞闭合率各研究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随访2年,各研究组痰菌复发率分别为5.0%、5.0%、4.0%、3.8%,对照组为35.7%,各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各研究组分别有1例X线病灶恶化,对照组有5例X线恶化,6例空洞恶化.X线变化各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别联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4种氟喹诺酮类药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可提高痰菌阴转率,降低复发率,是安全可靠的抗结核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或司帕沙星优于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

    作者:聂玉生;梁瑞武;温冬梅;侯瑛萍;赵国清;杨河;王钊;耿玉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TB-Ab-IgG ADA和CEA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胸水结核抗体(TB-Ab-IgG)、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DIGFA法、Giusti改良法和放射免疫法对92例胸腔积液行胸水TB-Ab-IgG、ADA和CEA检测分析.结果 TB-Ab-IgG在结核性、癌性和其它组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1.8%、12.8%和1.1%,特异性为87.5%;ADA活性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分别为(59.6±28.8)U/L和(24.7±11.5)U/L(P<0.01),CEA为(8.5±7.3)ng/mL和(60.2±39.6)ng/mL(P<0.01),ADA在其它组胸腔积液中为(44.6±26.5)U/L,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相比(P>0.05).结论胸腔积液TB-Ab-IgG、ADA、CEA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鉴别价值.

    作者:冯月娟;邵华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短程化疗中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对肝功能影响及处理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 746例肺结核病人及其中16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7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结核病人中有68例(38.6%)出现肝损害,HBVM阴性患者1 490例中出现肝损害70例(4.7%),另有80例未测HBVM者中22例(27.5%)出现肝损害.HBVM阳性与阴性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时间多为15~90 d.结论短程化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在抗结核治疗前检查HBVM及肝功能十分必要,对HBVM阳性者宜选择对肝脏损害较轻的药物,同时给予适当的护肝治疗,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作者:朱育银;郑春玉;叶春娟;章国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肺结核3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探讨诊断方法.方法对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结核感染34例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肺核感染34例,感染率29.1%.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主要原因.中等度发热、咳嗽、盗汗、消瘦,部分病例伴咯血、呼吸困难等与结核中毒症状相似.胸部X线检查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61.8%.多重感染中主要为念珠菌感染.住院期间病死率17.6%,死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抗结核治疗对改善病情有帮助.因表现复杂,临床误诊较高.结论肺结核合并机会性感染尤念珠菌感染,流行病学资料有静脉吸毒行为,应作HIV抗体检查有利诊断.

    作者:苏慧勇;杨学文;苏健康;周俊;尹光芝;姚正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9株偶然分支杆菌耐药性观察

    目的了解偶然分支杆菌耐药性.方法确定的29株偶然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主要抗结核药物作耐药性测定.结果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对6种抗结核分支杆菌药单一药敏试验均耐药.2~3种药物联合药敏试验显示低浓度耐药,高浓度敏感.结论建议采用敏感抗生素联合有协同作用的抗结核药进行化疗,可望取得临床治愈效果.

    作者:邱志强;梁庆福;王玮;刘坦业;池细俤;高世华;林蓉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40例老年SARS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老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通过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照分析临床特点;老年死亡组与痊愈组对照分析转归特点.结果老年组:中低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多见(P<0.01);高热,寒颤,全身酸痛,腹泻,食欲减退少见(P<0.05).死亡组PaO2<70 mmHg或PaO2<50 mmHg多见(P<0.01),腹泻较多(P<0.05).结论老年SARS的发热多为中低程度,伴有较少的全身中毒症状;血氧分压明显降低和腹泻对死亡转归影响极大.

    作者:陈雪林;徐玉华;黄勇军;李翔;姚锐;樊燕琴;郭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三种结核病例发现途径的比较

    2001年,武汉市新洲区通过普查、家访、报病3种途径,对随机整群抽样的9个行政村开展了结核病例发现工作,以探讨结核病例发现的佳途径,现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胡永峰;肖海霞;胡国华;张文;程海凤;余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沙湾县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9年防治效果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自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以来,积极推行现代化结核病控制策略,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现将本县1993年4月至2001年12月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晓芬;叶尔肯;陈敏;李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山西省肺结核流行趋势

    按照卫生部统一安排,山西省于2000年1~6月开展了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增加了省内调查点,以获得本省的代表性资料,并与前2次调查进行比较,旨在揭示我省结核病疫情现状及变化趋势.

    作者:李晓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结核原发耐药对短程化疗的影响

    为探讨原发耐药对肺结核短程化疗的效果影响,本文就我院1992-1996年间新发初治痰培养阳性并有药敏试验结果的病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郭新枝;陈裕;赵变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右下肺结核长期误诊1例

    患者,男,22岁,主因间断咳嗽、右侧胸痛4月余入院.于入院前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样痰,右侧胸部刺痛,深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剧,进食及二便正常,无咯血、盗汗及心悸、发绀等症状.发病后第3 d在外院拍胸片示:右下肺可见3.9 cm×4.2 cm边缘模糊的近圆形高密度影,血常规:WBC 7.7×109/L N:80%、L:20%、Hb:132g/L,ESR11 mm/h,结核抗体(-).

    作者:王勇;马跃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支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研制的发展,一些新的喹诺酮类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使用人群的增多,部分结核分支杆菌已对喹诺酮耐药.像其他细菌的耐药机制一样,结核分支杆菌对喹诺酮耐药也与靶基因突变有关.但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复习了相关文献,就结核分支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安慧茹;王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海门市1995-2000年结核病监测结果分析

    结核病监测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门市自1986年加入全国结核病监测协作组以来,持续、系统地开展了结核病监测工作.为了解海门市结核病的流行特点,以进一步探讨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对策,现将1995-2000年海门市结核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诚;施建华;沈国昌;倪孝和;汤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MIC测定

    为了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例寻求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选择10种药物对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研究,以期为有效控制结核病提供客观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温贵华;黄毓明;彭石潜;卢潭旺;黄德强;郭玲;黄宝珍;赖惠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国防痨协会2003年全国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促进结核病控制工作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各位来宾,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2年1次由中国防痨协会召开的全国防痨学术盛会.借此机会,向各位专家和代表介绍我国结核病防治以及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听取大家对促进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发展的建议,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发展.

    作者:陈贤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