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防痨杂志

中国防痨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621
  • 国内刊号:11-2761/R
  • 影响因子:2.52
  • 创刊:193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8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中国防痨杂志   2014年10期文献
  • 三地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三位一体”转型前后人力资源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三位一体”防治服务体系转型前后的人力资源建设情况,为进一步优化结防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回顾收集2002年11月至2014年1月3个地区26个县(区)结防机构“三位一体”转型前1年和转型后1年人力资源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采用x2检验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职称等指标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结防机构转型后,从事结核病防治、诊疗和实验室的机构数和人员数分别是转型前的1.8倍和1.7倍,中年工作人员的比例由转型前的70.2%(125/178)上升到转型后的71.8%(221/308)(x2=7.930,P=0.02),研究生、本科学历人员比例由转型前的1.1%(2/178)和31.5%(56/178)分别上升到转型后的4.2%(13/308)和44.8%(138/308)(x2=21.271,P<0.01),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由转型前的10.1%(18/178)上升到转型后的19.8%(61/308)(x2=8.227,P=0.04).结论 转型后结防机构专业人员数量增加,学历和技术职称人员构成得到改善.

    作者:屈燕;张慧;黄飞;刘小秋;赵飞;王黎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报告时间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目的 探讨和分析使用绝对浓度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时不同报告时间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 2010年1-6月笔者收集采用绝对浓度法于37℃含INH的L-J培养基上培养4周时无菌落生长、时间延长至6周后才生长的13株菌株(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这些菌株来源于11例结核病患者(2例患者的菌株在低浓度和高浓度INH时均有菌落生长);同时收集这11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敏感株作为对照菌株,共计24株菌株.进行比例法药敏试验和PCR菌种鉴定,并利用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um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MIRU)和结核分枝杆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选择对照菌株和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MRIU分型不同的3株菌株进行人工模拟不同浓度INH时混合的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进行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观察不同报告时间(4周和6周)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4株菌株经PCR鉴定均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比例法药敏试验中13株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均对INH耐药,11株对照菌株均对INH敏感.3例患者的对照菌株和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Spoligotying分型属于不同型别,分别为北京基因型和T2型、北京基因型和H3型、北京基因型和T2型.人工混合感染的3株菌株比例(临床株:H37Rv)小于1∶128时可能会出现4周无菌落生长而6周有菌落生长的结果.结论 对药物敏感性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混合感染,当耐药菌株的比例较低时,可能造成不同报告时间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作者:谷蕴婷;于霞;李云絮;赵立平;王桂荣;陈素婷;黄海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008-2013年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6年来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效果.方法 以2008-2013年各年度新生入学体检、毕业生体检、在校学生因症就诊、密切接触者筛查确定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4种方式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别是39、31、49、2例,对其患病率和登记率进行卡方检验及线性趋势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年间新生及毕业生体检肺结核患病率分别平均为115.69/10万(39/33 711)和101.81/10万(31/30 450)、涂阳患者患病率分别为5.93/10万(2/33 711)和0(0/30 450);2008-2013年新生体检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133.89/10万(7/5228)、135.99/10万(8/5883)、56.34/10万(3/5325)、73.27/10万(4/5459)、126.84/10万(8/6307)、163.37/10万(9/5509),卡方检验(x2=3.985,P>0.05)及线性趋势卡方检验(x2趋势=0.13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08-2013年毕业生离校体检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169.40/10万(9/5313)、120.92/10万(6/4962)、111.09/10万(6/5401)、79.78/10万(4/5014)、87.73/10万(5/5699)、24.62/10万(1/4061),对6年的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36,P>0.05),但6年来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的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4.744,P<0.05),说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校学生因症就诊和密切接触者筛查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分别为41.15/10万(49/119 069)和80.19/10万(2/2494),涂阳患者登记率为1.68/10万(2/119 069)和0(0/2494),对两者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进行卡方检验(x2=10.197,P>0.05)及线性趋势卡方检验(x2趋势=1.66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种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相结合不仅在高校可行,而且是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并防止结核病聚集性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薇;李海军;陈广华;杨小敏;柳吾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国全球基金项目结核病防治资源配置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投入状况、分配原则、有关影响因素,为2014年项目停止后以国家财政经费支持为主的资源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3-2013年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各级资源配置相关信息,选择全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核病患者登记数、登记率作为影响全球基金项目投入的因素,检验其与全球基金项目投入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省需求指数Z值与全球基金人均实际投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近年防治经费与全球基金经费投入的一致性.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投入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3-2013年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总计支出经费2.38亿美元,其中1.62亿美元即67.68%由地方结核病防治机构支出;全球基金项目中结核病防治经费与Z值排名前十的省(自治区)(广东、新疆、河南、湖南、贵州、浙江、湖北、四川、江苏、内蒙古)结核病防治需求指数Z总值依次为(2.73、1.97、1.77、1.74、1.44、1.19、1.18、1.13、0.99、0.60)(r=0.626,P=0.000)、各省(自治区)(广东、新疆、河南、湖南、贵州、浙江、湖北、四川、江苏、内蒙古)结核病患者登记数(71 988、29 793、70 595、58 485、42 374、35 777、47 407、60 339、38 784、18 236例)(r=0.765,P=0.000)呈正相关;与各省(自治区)(广东、新疆、河南、湖南、贵州、浙江、湖北、四川、江苏、内蒙古)的人均GDP情况(57 067、7505、29 599、22 154、6852、34 665、22 250、23 872、54 058、15 880亿元)没有相关性(r=0.039,P=0.833);与结核病患者登记率(广东、新疆、河南、湖南、贵州、浙江、湖北、四川、江苏、内蒙古分别为68.53/10万、134.89/10万、75.20/10万、88.67/10万、122.16/10万、65.49/10万、82.34/10万、74.96/10万、49.10/10万、73.48/10万)呈负相关(r=0.18,P=0.924).某些省(自治区)全球基金资助经费与实际需求不相应,新疆的实际需求位于第2位,而全球基金投入经费则处于第16位.结论 尽管与中央转移支付经费覆盖工作内容的占比不同,全球基金项目的结核病防治经费分配总体公平.

    作者:王冬梅;张立杰;李涛;姜世闻;刘小秋;李峻;王嘉;王黎霞;张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320层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应用于肺结核伴咯血的初步研究

    目的 通过与DSA血管造影对照,对320层CT肺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dual-input lung perfusion CT,DICTp)检出和定位肺结核伴咯血患者肺部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准确性进行研究,以及研究异常灌注肺段数与咯血量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3年1-12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放射科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排除灌注图像移动伪影大、很少并发咯血的肺结核病理类型及终诊断不明确者,共纳入31例患者.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前进行DICTp成像检查,后处理并记录各个肺段CT灌注参数,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ICTp技术诊断肺部异常血流的准确性,并对异常灌注肺段数与咯血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共观察558个肺段,其中DSA造影发现异常肺段(有体循环动脉肺动脉瘘)200个,DICTp检出异常灌注肺段209个,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为0.819>0.75,两者诊断效能一致性良好.DICTp成像以灌注指数(PI)为有意义的诊断指标,当临界值为92.75时,敏感度为91.9%,特异度为89.6%.31例患者中10例发生大咯血,14例发生中量咯血,7例发生少量咯血,异常灌注肺段数2~14个;Spearman秩相关分析异常灌注肺段数与咯血量的相关系数为0.605,呈中度相关.结论 DICTp检出和定位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肺部异常血流准确、敏感,且异常灌注肺段数与咯血级别呈中度相关.

    作者:渠海贤;敖国昆;袁小东;李强;谈志远;田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与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住院并手术诊治的骨关节疾病患者156例,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后分为骨关节结核患者92例和非结核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 (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分泌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同时对两组患者行血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SPOT.TB检测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敏感度为93.5% (86/92),特异度为78.1%(50/60);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1%(59/92)、81.3%(52/64).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高于结核抗体检测(x2=23.72,P<0.01).结论 T-SPOT.TB检测方法在辅助骨关节结核快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俊;秦世炳;贾红彦;潘丽萍;兰汀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颈部淋巴结核96例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颈部淋巴结核(CTL)的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胸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颈部肿块患者(其中96例确诊为颈部淋巴结核,作为观察组;32例为非颈部淋巴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的诊断过程,比较128例患者PPD试验、结核抗体检测、标本浓缩集菌抗酸杆菌检测、颈部CT增强扫描检查、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其中观察组60例进行了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PCR共6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组间和观察组样本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核抗体检查阳性率分别为46.88%(15/32)、56.25%(54/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49,P=0.357).对照组PPD试验、浓缩集菌抗酸杆菌检测、CT增强扫描、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DNA-PCR检查阳性率分别为25.00%(8/32)、0%(0/32)、15.63%(5/32)、9.38%(3/32)、0%(0/32),观察组各阳性率分别为84.38%(81/96)、13.54%(13/96)、92.71%(89/96)、98.33%(59/60)、97.92%(94/96),5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39.938,P<0.01;x2=4.823,P=0.028;x2=73.105,P<0.01;x2=75.154,P<0.01;x2=117.961,P<0.01).结论 CT增强扫描、血清T-SPOT.TB和结核分枝杆菌DNA-PCR在临床上对于颈部淋巴结核的检查阳性率较高;结合多种检查方法有助于辅助诊断颈部淋巴结核,同时有助于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作者:周伟东;魏光喜;王军;赵明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的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以下称“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6个区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5664名进行结核病筛查现况调查,接受结核病筛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5206名,对<15岁的家庭密切接触者629名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皮肤试验,其中结核菌素反应硬结平均直径≥15 mm或伴有水泡或溃破等强阳性反应的儿童144名;对≥15岁人群4577名拍摄胸片,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3.6%(187/5206),痰涂片阳性患者检出率为0.7%(36/5206),痰菌阳性患者检出率为1.3%(66/5206).629例15岁以下儿童BCG-PPD皮肤试验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的485名,强阳性144名,BCG-PPD皮肤试验强阳性儿童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5.6%(8/144).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男、女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分别为3.7%(86/2348)和3.5%(101/2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0.05).与指示患者是夫妻、父母或兄弟姐妹关系的密切接触者检出率分别为4.4%(74/1675)、4.3%(34/794)和5.7%(29/507),与指示患者是儿女或其他关系的检出率分别为2.4%(40/1682)和1.8%(10/548),不同关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19,P<0.01).初治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检出率3.9%(160/4131),比复治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检出率2.5%(27/107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6,P<0.05).结论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是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初治指示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需更加注意,与指示患者是夫妻、父母或兄弟姐妹关系者是结核病筛查的重点.

    作者:杜雨华;江坤洪;梁成双;周惠贤;何丽燕;谭守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992-2011年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儿童结核病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儿童结核病临床流行病学的动态及特点,为医院诊治和管理儿童结核病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2-2011年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结核病患者91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0~岁年龄组272例,5~岁年龄组301例,10~14岁年龄组343例.为分析集中趋势,将20年分成4个时间段(1992-1996年、1997-2001年、2002-2006年和2007-2011年).统计儿童住院结核病患者占总住院结核病患者的比率,同时对性别、年龄、居住地、结核病分类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动态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住院儿童结核病患者占住院结核病患者的比率的总体趋势;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年份时间段儿童结核病患者住院时间和不同年龄组构成比的变化进行检验;采用x2检验对不同年度区间儿童结核病分类的构成比进行分析.后两种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住院儿童结核病患者占住院结核病患者的比率,1992年为3.74%(22/588),2011年为2.82%(92/3258),经线性回归分析,总体趋势在减少(y=0.0549x+3.2578,R2=0.094);男性儿童患者从1992-1996年的54.78%(86/157)增加到2007-2011年的63.14%(221/350);儿童结核病0~岁组的构成比明显增加,从1992-1996年的15.29%(24/157)增加到2007-2011年的41.14%(144/350);农村患儿从1992-1996年的68.79%(108/157)增加到2007-2011年的80.29%(281/350);肺结核构成比为58.30%(534/916);不同年度时间段儿童结核病分类的构成比变化:结核性脑膜炎从1992-1996年的24.20%(38/157)减少到2007-2011年的14.00%(49/350)(x2=7.94,P<0.05),而淋巴结结核从1992-1996年的3.82%(6/157)增加到2007-2011年的24.29%(85/350)(x2=32.82,P<0.05).结论 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儿童结核病患者占住院结核病患者的比例总体趋势是在减少,但0~岁组患者比例增加,农村患儿比例增加,以肺结核为主.

    作者:李淑艳;凌再芹;战云飞;王骏生;刘国利;杨效光;高大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甘肃省天水市199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核病是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一般约占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20%~50%[1],在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开展结核病筛查有助于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降低死亡率.为了解天水市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双向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8-2012年天水市确诊并报告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筛查.

    作者:李江红;焦永明;卢艳;辛瑞虎;张雅静;贺小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胸腺结核患者CT和病理学表现分析——附三例报告

    结核病的流行目前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结核病患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1].随着HIV感染者例数的增加,在以前很少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部位出现结核病的可能性增加.本研究选择我院3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结核患者的CT检查及临床资料,结合文献[2-4]复习其CT表现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武军;李彦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肺结核合并肝豆状核变性误诊药物性肝损伤一例

    药物性肝损伤是抗结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容易引起结核科医师的重视.Wilson病即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以肝损伤为主要表现的肝脏遗传性疾病,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的少见病.现将笔者遇到的1例肺结核合并Wilson病患者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以期提高结核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彭亦平;谭彩萍;胡群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乙胺丁醇致男性乳腺发育一例

    乙胺丁醇是抗结核治疗中主要的一线药物,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结核病;但与其他药物一样,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构成了药物的两重性.乙胺丁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已为人们所熟知[1-2].但乙胺丁醇致男性乳腺发育极为罕见,笔者报道1例,供同道借鉴.

    作者:朱晓峰;金萍;谢天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睾丸鞘膜结核导致鞘膜广泛钙化一例

    睾丸鞘膜结核并发鞘膜积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睾丸鞘膜结核导致广泛钙化者实属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睾丸鞘膜结核导致广泛钙化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阵发性咳嗽、咯痰3个月,右侧睾丸胀疼2年,于2010年3月25日来本院就诊.无发热、盗汗、咯血、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与体征,患者10年前(2003年)9月曾患肺结核及睾丸鞘膜积液,并在本院给予2 H3 R3Z3S3/4H3 R3方案治疗,于2004年3月疗程结束后,患者症状消失,临床治愈停药.

    作者:徐绍岭;吴士刚;陆学桂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我国皮内注射用卡介苗使用说明书修订意见

    本文针对我国现用皮内注射用卡介苗说明书内容提出修订建议,修订包括接种对象、不良反应、禁忌等项目内容,增加药物相互作用项目内容,为新版说明书修订提供参考.

    作者:赵爱华;寇丽杰;徐苗;王国治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