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防痨杂志

中国防痨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
  • 国际刊号:1000-6621
  • 国内刊号:11-2761/R
  • 影响因子:2.52
  • 创刊:193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8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中国防痨杂志   2013年9期文献
  • 140例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 对2010-2012年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年龄在20~55岁的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心病患者的病程、临床特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患者中,咯血28例,肺部有啰音140例,肺气肿征象68例,肝脏肿大、下肢水肿81例,胸腹腔积液45例.心电图诊断肺心病62例,其中肺型P波者60例,肢体导联QRS低电压59例,心律失常51例.心脏彩色超声诊断肺心病78例.140例患者经过治疗,好转121例,死亡19例.结论 维吾尔族青壮年肺结核合并肺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需要及时发现和规范诊治,降低死亡率.

    作者:商勇;何涛;迪拉拉·吐尔逊;沙吉旦·牙生;陈小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的监测,了解该地区肺结核患者耐药谱构成,阐明其对不同药物的耐药分布和规律.方法 对广西30家结核病防治机构门诊收集的176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对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1545株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分析患者耐药谱组成特点及其意义.结果 初治涂阳患者组对一线药物任一耐药率高低顺位依次为异烟肼7.93%(94/1186)、链霉素6.24%(74/1186)、利福平3.20%(38/1186)和乙胺丁醇1.85%(22/1186);复治患者组对一线药物任一耐药率依次为异烟肼25.91%(93/359)、利福平25.07%(90/359)、乙胺丁醇13.65%(49/359)和链霉素11.98%(43/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174,P<0.01).共发现25种耐药谱组合,耐多药患者耐一线药组合中,初治组以HRS(8例)、HRE(5例)和HR(5例)组合为主;复治组以HRE(17例)和HR(15例)组合为主.除耐一线药物外,初、复治患者都有耐二线药物的患者,其中初治患者耐卡那霉素1例、耐氧氟沙星12例;复治患者耐卡那霉素6例、耐氧氟沙星31例.结论 广西初治、复治患者任一耐一线药率高低排序不同;广西结核病患者耐药谱组合形式多样,初治患者以HRS、HRE和HR组合为主,复治患者以HRE和HR组合为主.

    作者:蓝如束;蓝兰;黄曙海;刘飞鹰;区进;张影坤;赵锦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北京市耐多药肺结核控制5年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北京市疑似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中抗结核药物耐药谱,评估国产药物组方化疗MDR-TB患者的疗效,探索适合北京市的MDR-TB控制策略.方法 2008年4月至2013年3月,全市各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对2165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中,通过痰培养发现的1124例疑似MDR-TB患者.对885例属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疑似MDR-TB患者的阳性培养物开展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确诊的277例MDR-TB患者,进行国产药物组方化疗,根据患者情况分类选择治疗管理方式,观察其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 5年间,属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疑似MDR-TB患者中,284例MDR-TB患者(7例为治疗期间重做药敏,实际发现为277例患者)占32.1%(284/885),对一、二线药物全敏感者占21.4%0(133/620).对277例MDR-TB患者采用分类治疗管理的方法,其中在结防机构使用二线MDR-TB方案治疗者占45.9%(127/277),其中59.8%(76/127)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已获得转归信息患者的治愈率为63.4%(59/93);维持原方案治疗及转诊专科医院的比率分别为17.7%(49/277)和13.0%(36/277).结论 及时对发现的疑似MDR-TB患者进行一、二线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非常必要.北京市MDR-TB患者分类治疗管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洪峰;高志东;李波;孙闪华;赵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耐二线抗结核药的分子学特征

    目的 初步明确江西省耐二线抗结核药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评价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AS-PCR)检测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DNA测序方法和MAS-PCR技术,对江西省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结果 DNA测序分析:39株耐氧氟沙星(Ofx)菌株中,32株存在gyrA基因错义突变,2株发生gyrB基因错义突变.29株耐卡那霉素(Km)或卷曲霉素(Cm)菌株中,22株为rrs1401位点A→G突变.52株耐二线抗结核药的结核分枝杆菌,40株为北京基因型(76.92%,40/52),其中17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gyrA-GAC94GGC突变(42.50%,17/40),19株北京基因型菌株发生rrs-A1401G突变(47.50%,19/40).北京基因型与基因突变类型gyrA-GAC94GGC和rrs-A1401G无明显相关性(x2=1.16、1.92,P值均>0.05).MAS-PCR检测Ofx耐药株的敏感度为61.54%(24/39),检测Km或Cm耐药株的敏感度为79.31%(23/29).结论 gyrA基因94位密码子突变是江西省结核分枝杆菌Ofx耐药的主要机制;rrs-A1401G突变则是Km或Cm耐药的主要原因.MAS-PCR方法对于快速检测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小亮;张天托;朱家馨;郑文争;雷建平;涂少华;罗一钧;刘惟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0例肺结核患者病情进展中白细胞介素-8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索40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IL-8表达变化及其在肺结核病情进展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纳入对象为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4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以同期本院1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并根据临床诊断信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将其中从诊断、治疗及治愈后复查阶段都拿到血液样品的8例肺结核患者,作治疗前后比较分析,纳入为跟踪调查组;按照细菌学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另外32例分为病情缓和组(痰菌阴性、肺部无空洞,17例)与病情严重组(痰菌阳性、肺部有空洞,15例).采集8例跟踪调查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开始后2~3个月之间)和治疗结束后(停药后1~3个月之间)抗凝外周血;另外32例病情缓和组与病情严重组患者只收集治疗前抗凝外周血.加入结核分枝杆菌总蛋白刺激培养,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的IL-8表达量.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Mann-WhitneyU检验以分析健康对照组、病情缓和组及病情严重组患者之间IL-8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另外用Wilcoxon检验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IL-8表达是否存在差异.IL-8检测数值用(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刺激诱导过的外周血IL-8表达量在病情严重组[(176.7±133.2) ng/ml]及病情缓和组[(39.6±52.2) 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1±6.3)ng/ml] (U=5,P=0.000008; U=62,P=0.013).并且病情严重组IL-8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病情缓和组(U=37,P=0.001).另外,肺结核患者治愈后IL-8表达水平[(5.9±3.6)ng/ml]与治疗前[(34.9±33.7) ng/ml]和治疗中[(51.7±34.2) ng/ml]相比有显著的降低(Z=-2.240,P=0.025; Z=-2.521,P=0.012).结论 IL-8表达水平与肺结核患者病情转归相关.

    作者:车南颖;李雪莲;张旭霞;高孟秋;李传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相关抗原Rv1733c 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特性研究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tb)休眠相关抗原Rv1733c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评价其作为DNA疫苗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利用限制性酶切的方法从本室前期保存的pMD-18T-Rv1733c质粒中构建Rv1733c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Rv1733c.将pcDNA-Rv1733c重组质粒稳定转染P815细胞,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v1733c的表达.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BALB/c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即pcDNA-Rv1733c质粒DNA组、生理盐水组和BCG组.pcDNA-Rv1733c质粒DNA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肌内注射方式免疫,间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采用皮下免疫一次.各组小鼠每2周采血,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和IgG2a/IgG1抗体亚类比率与比值.初次免疫8周后,MTS[3-(4,5-di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 H-etrazolium,inner salt](四氮唑蓝盐化合物)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ELISPOT检测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流式细胞法检测脾淋巴细胞中CD4+和CD8+T细胞所占比率;LDH法检测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s;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Rv1733c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Rv1733c.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表明pcDNA-Rv1733c质粒稳定转染的P815细胞中能够稳定表达Rv1733c蛋白.pcDNA-Rv1733c质粒DNA免疫小鼠后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亚类以IgG2a为主,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IgG2a/IgG1的比值趋于平衡;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2.00±0.36)高于BCG组(1.1±0.06)(t=3.096,P<0.05);特异性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频数(41.48±5.30)SFC/ 106高于生理盐水组(2.75±1.37)SFC/106(t=4.752,P<0.05);然而脾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所占比率[分别为(18.15±2.30)%、(7.68±1.34)%]、CTL杀伤活性[(29.52±1.96)%]都与生理盐水组相当[(16.43±2.02)% (t=0.571,P>0.05)、(7.32±0.42)%(t=0.234,P>0.05)、(25.28±2.51)%(t=0.726,P>0.05)].结论 成功构建Rv1733c真核表达载体pcDNA-Rv1733c;并能够诱导小鼠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提示用于结核病新型疫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段安虎;张薇;柏银兰;康健;王瑞;徐志凯;王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因芯片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检测在地市级实验室的应用性评估

    目的 评估基因芯片耐多药检测利福平、异烟肼和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效能,探讨在地(市)级实验室应用基因芯片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涂片阳性的745例患者痰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查,去除传统培养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原因的111例,以传统药敏为金标准,在634例患者中分析对利福平、异烟肼和MDR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评估结果表明基因芯片对于利福平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4.4% (65/77)和97.7% (544/557);对于异烟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 (76/94)和97.4%(526/540);对于MD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 (42/60)和98.3%(564/574).基因芯片和传统药敏检测一例涂阳患者的成本分别为165.65元和374.07元.结论 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是一种在中国基层实验室值得推广的更高效、快捷、安全,以及更符合成本-效益的耐药结核病诊断方法.

    作者:赵冰;时金艳;逄宇;夏辉;李强;欧喜超;宋媛媛;王玉峰;池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肺结核耐药性调查及复治患者耐药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肺结核耐药现状,探讨影响复治患者耐药产生的因素.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广西开展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对14个市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0个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门诊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纳入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4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2例.收集复治患者社会和既往临床诊疗信息.收集痰标本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药敏试验.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复治患者社会经济以及既往诊疗因素对耐药的影响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监测收集到1545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患者,总耐药率17.22%(266/1545);其中新发涂阳患者耐药率为11.97%(142/1186),复治涂阳患者耐药率为34.54%(124/359),复治患者总耐药率高于新发患者(x2=98.473,P=0.000).耐多药率为6.28%(97/1545);其中新发涂阳患者耐多药率为2.45%(29/118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18.94%(68/359),复治患者耐多药率高于新发患者(x2=127.450,P=0.000);广泛耐多药率为0.19%(3/1545),全部为复治患者,复治患者广泛耐多药率0.84%(3/359).复治患者耐药单因素分析表明,女性患者耐药率高于男性(OR=2.009,95%CI:1.145~3.523,x2=6.062,P=0.014);壮族患者耐药率高于汉族(OR=1.609,95%CI:1.024~2.529,x2=4.289,P=0.038);首次诊疗机构为综合医院的患者耐药率高于到结防机构或专科医院诊疗的患者(OR=1.967,95%CI:1.210~3.198,x2=7.565,P=0.006);既往治疗次数2次及以上的患者耐药率高于仅接受过1次治疗的患者(OR=4.128,95%CI:2.506~6.801,x2=33.160,P=0.000);非联合用药患者耐药率高于联合用药者(OR=3.419,95%CI:1.952~5.988,x2=19.775,P=0.000);低收入家庭患者耐多药率高于高收入患者(OR=4.777,95%CI:1.117~20.435,x2=5.336,P=0.021).结论 当前广西耐药肺结核疫情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女性、壮族、低收入、不到定点结防机构诊治、反复多次治疗、不联合用药等可能是导致复治患者耐药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曙海;蓝如束;刘飞鹰;赵锦明;蓝兰;区进;张影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TB-SA)抗体检测试剂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tuberculosis specific antigen,TB-SA)抗体检测试剂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天津市和平区结核病控制中心、山东省烟台芝罘区肺科医院和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结核病防治中心为研究现场,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10月门诊就诊的所有肺结核疑似患者944例,同时纳入1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所有纳入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进行痰涂片、培养、结核菌素试验(PPD)和胸部X线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留取血清进行TB-SA抗体检测.痰涂片采用萋-尼(Ziehl-Neelsen)染色法,培养采用接种酸性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现场数据由双人录入,在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统一整理分析.结果 755例确诊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TB-SA抗体检测法阳性率为74.8%(565/755,95%CI=71.7%~77.9%),远高于涂片阳性率25.6%(193/755)(x2=366.59,P<0.0001)和培养阳性率39.6%(299/755)(x2=190.12,P<0.0001).在培养阳性结核病患者中,TB-SA抗体检查敏感度为88.5%(255/288,95%CI=84.8%~92.2%).在菌阴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TB-SA抗体检查敏感度为68.0%(310/456,95%CI=63.7%~72.3%).TB-SA抗体检测法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阳性预测值为92.3%(565/612,95%CI=90.2%~94.4%),在健康人群中检测特异度为97.3%(95%CI=94.3%~100.3%).结论 TB-SA抗体检测法在结核病患者中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涂片和培养,适用于结核病,特别是菌阴结核病的诊断;TB-SA抗体检测法诊断结核病的特异度高,可用于人群健康体检.

    作者:李强;赵冰;夏辉;欧喜超;傅衍勇;王撷秀;王海英;彭琳;李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多重PCR方法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

    目的 建立并评估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应用分别针对MTBC的oxyR-ahpC基因间隔区、MTBC和NTM的rpoB基因可变区的3对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为473bp、235bp和136bp.应用该多重PCR方法对6株MTBC标准株、50株NTM标准株、312株MTBC临床分离株和300株NTM临床分离株进行了初步菌种鉴定.结果 经多重PCR扩增后进行凝胶电泳,MTBC标准株473 bp和235 bp片段均可见,NTM标准株仅见136 bp片段.312株MTBC临床分离株中,310株扩增出473 bp和235 bp片段,敏感度为99.36%(310/312),特异度为99.32%(294/296);300株NTM临床分离株中,294株扩增出136 bp片段,敏感度为98.00%(294/300),特异度为100.00%(310/310).结论 该多重PCR方法可检测并鉴别MTBC及NTM,具有高度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有可能作为鉴别MTBC与NTM的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作者:王桂荣;付育红;梁倩;尚媛媛;姜广路;赵立平;于霞;陈素婷;黄海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9株对克拉霉素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23S rRNA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克拉霉素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23S rRNA的A2058位点的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菌株库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64株,其中10株为对全部抗结核药物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4株为单耐克拉霉素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5株为耐多药,同时耐克拉霉素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5株为耐多药,同时对克拉霉素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0株为广泛耐药菌株,同时对克拉霉素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此外,还有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 1株.对结核分枝杆菌23S rRNA行PCR检测和测序.结果 经检测,H37Rv标准株没有A2058突变,只有1株广泛耐药临床分离株检测有A2058A-G的突变,其他临床分离株均没有突变,在耐克拉霉素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占2.56%(1/39),在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占1/10.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克拉霉素耐药的机制中,A2058突变可能不是产生对克拉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结核分枝杆菌产生对克拉霉素耐药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邝小佳;谭守勇;吴碧彤;蔡杏珊;张院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深圳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实施效能评价

    目的 评价《深圳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简称《深圳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各项指标达标情况,为深圳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深圳市结核病控制项目报表,各区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资料,对深圳市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人力资源、DOTS覆盖率、2005-2010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的195 201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情况、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的34 02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情况、疫情下降情况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我市实施覆盖全区域、全人口、全部登记类型患者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DOTS覆盖率达100.00%(660/660).(2)2010年全市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达到152名,比2001年增加了70.79%(63/89),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55.26%(84/152).(3)2005-2010年,流动人口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69.21%,127 583/184334)明显低于户籍人口(99.03%,10 762/10 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0.76,P<0.01).(4)2001-2010年,全市共发现管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4 024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22 008例,涂阴肺结核患者12 01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85.36%(18 787/22 008),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89.03% (30 292/34 024).户籍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94.79%,4308/4545)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95.51%,7002/7331)高于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82.91%,14 479/17 463)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87.25%,23 290/26 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6.92、401.91,P值均<0.01).(5)2010年户籍人口涂阳患病率为19.44/10万,比2000年下降了70.55%(46.56/66.00);流动人口涂阳患病率为59.96/10万,比2000年下降了27.23%(22.44/82.40).(6)2001-2010年,全市总投入结核病防治经费约1.50亿元,避免了13.67万名健康人受到感染,避免了1.37万例新发肺结核患者的产生,产生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达到202.45亿元,每投入1元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134.98元的社会经济效益.结论 深圳市实施《深圳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

    作者:管红云;杨应周;谭卫国;吴清芳;吕德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庆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及相关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重庆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不同基因型在重庆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12月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分离的11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和PCR方法对11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113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可分为北京家族和非北京家族,分别占77株(68.1%,77/113)和36株(31.9%,36/113);北京家族菌株中现代型为48株(62.3%,48/77),古代型为29株(37.7%,29/77);非北京家族菌株中,T1型高达13株(36.1%,13/36),发现9种新基因型.北京家族菌株耐药率为24.7%(19/77),非北京家族菌株耐药率为38.9%(1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0,P>0.05).现代型北京家族菌株耐药率为27.1%(13/48),古代型北京家族菌株耐药率为20.7%(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P>0.05).结论 重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其主要流行基因型为北京家族,其中北京家族中主要为现代型;北京家族菌株、非北京家族菌株均与耐药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汪晓艳;赵雁林;逄宇;王玉峰;万康林;刘洁;刘英;沈静;杜昌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检测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在诊断肺结核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肺结核合并革兰阴性菌(Gram negative bacilli,G-)感染的患者检测血浆内毒素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根据240例肺结核患者全血细菌培养及痰细菌培养的G-菌生长情况,将患者分为G-菌生长组、革兰阳性菌(G-菌)(包括真菌)生长组及无细菌生长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及CRP定量水平差异.结果 G-菌生长组内毒素(317.34 pg/ml)、CRP水平(65.43 mg/L)高于G+菌(包括真菌)生长组(内毒素为34.78 pg/ml,CRP水平35.3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93,Z=-1.106,P值均<0.05);G-菌生长组内毒素、CRP水平高于无细菌生长组(内毒素为20.06 pg/ml,CRP水平15.34m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2.397,Z=-1.950;P值均<0.01).G-菌生长组内毒素变化与CRP的升高具有相关性(r=0.458,P<0.05).结论 检测血浆内毒素及CRP含量有助于快速判断肺结核患者是否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及时对症治疗.

    作者:李成行;李月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核酸扩增检测成本分析

    目的 比较固体培养、比例法药敏和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核酸扩增(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在中国基层实验室应用的检测成本.方法 选取4个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收集3次固体培养和Xpert检测成本数据,2个省参比实验室收集3次对硝基苯甲酸(PNB)菌群鉴定和比例法利福平药敏试验成本数据.采用要素法计算每种方法单位检测成本,计算每例患者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成本.在不同结核病患病率人群中,以固体培养试验为金标准,比较Xpert检测在不同检测效能下检出1例结核病患者的成本.在不同利福平耐药率的可疑人群中,以传统药敏试验为金标准,比较Xpert检测在不同检测效能下检出1例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成本.调整Xpert检测设备和试剂价格后,分析Xpert检测的单位成本.结果 固体培养、菌群鉴定、利福平药敏试验和Xpert检测的单位检测成本分别为47.87、46.73、82.86和118.62元.传统方法检测每例结核病患者所需成本(2份培养,1份传代,1份PNB鉴定试验)为172.57元.传统方法检测每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平均成本(2份固体培养,1份传代,1份PNB鉴定及药敏试验)为208.84元.当Xpert检测结核病或利福平耐药特异度为85%时,如果检测敏感度大于70%,在结核病患病率或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病率1%~70%的任何人群中,Xpert检出1例结核病或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成本均低于传统方法.试剂价格变化对于检测成本的影响远远大于设备价格变化的影响.结论 Xpert检测是一种比传统方法更经济并快速的检测方法,适合在中国基层实验室推广.

    作者:欧喜超;夏辉;李强;逄宇;赵冰;张治英;李俊晨;章建康;池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78例结核性脓胸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结核性脓胸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胸外科和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78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和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肺复张良好67例(85.9%);肺复张较差11例(14.1%),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肺复张.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9.0%),包括术后胸腔内出血1例,伤口感染1例,药物性肝炎伴水电解质紊乱1例;均经相应治疗痊愈.呼吸衰竭4例,经呼吸机抢救3例成功,1例死亡,病死率1.3%.术后抗结核治疗6个月至2年,1例患者6个月后肺部感染,经抗炎治疗好转.术后随访2年,77例患者均好转.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窦学军;王亮;路伟强;王志远;马云雷;李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宁夏回族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及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利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进行分型研究,并分析北京基因型与耐药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搜集宁夏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15株,应用Spoligotyping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研究,采用BioNumerics软件将分型结果进行基因聚类分析.应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对115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后将药敏结果结合基因型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结果的差异.结果 在分离培养的115株菌株中,具有特异Spoligotyping指纹图谱的北京基因型菌株90株,占78.3%(90/115),25株为非北京基因型,占21.7%(25/115).90株北京基因型菌株中,41株为古代基因型(45.6%,41/90),任意耐药株为16株(17.8%,16/90);49株为现代基因型(54.4%,49/90),任意耐药株为33株(36.7%,33/9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P>0.05).结论 宁夏结核分枝杆菌以北京基因型流行为主,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与耐药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晓平;逄宇;赵晓;王晓林;王玉峰;肖慧霞;王福锐;刘晓妮;赵雁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和耐药表型的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导致结核性脑膜炎(TBM)的致病菌在基因型和耐药表型方面的特征.方法 利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法(Spoligotyping)和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分型法对25株TBM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分型;采用MGIT(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960液体和比例法固体药敏试验分别对所选15种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莫西沙星(Mfx)、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星(Lfx)、对氨基水杨酸(PAS)、乙硫异烟胺(Eto)、丙硫异烟胺(Pto)、环丝氨酸(Cs)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Spoligotyping分型法确定了在25株TBM临床分离株中有20株为北京基因型,占80.0%(20/25),2株为T1基因型,另外3株分别为T2型、LAM6型及未知型;VNTR有2株成一簇,基因型一样;25株TBM分离株中耐多药结核性脑膜炎(MDR-TBM)占12.0%(3/25),广泛耐药结核性脑膜炎(XDR-TBM)占4.0%(1/25),耐氟喹诺酮类的菌株占8.0%(2/25),都属于北京基因型;任意耐药的菌株占48.0%(12/25),其中83.3% (10/12)为北京基因型;全敏感者占52.0% (13/25),其中76.9% (10/13)为北京基因型.结论 北京基因型在耐药TBM中所占比例很高,尤其是MDR-TBM,较其他基因型更易引起脑脊液生化的改变;耐氟喹诺酮类的菌株所占比例少,提示临床上氟喹诺酮类药物对治疗TBM会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婷;赵雁林;刘家云;逄宇;周杨;赵冰;赵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学校结核病暴发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结核病暴发是我国面临的严重校园公共卫生挑战之一.笔者对学校结核病疫情面临的挑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结核病暴发处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重点概述了结核病潜伏感染的筛检手段与干预措施研究进展.归纳得出:肺结核患者早期发现是控制结核病暴发的基本手段;暴露关系与PPD试验相结合是评价结核潜伏感染的有效手段;预防治疗方案的短程化与全程管理是提高潜伏感染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等等,为制定科学的学校结核病防控技术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路希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为开展结核病基因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的研究也成为当前结核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高分辨率熔解(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基因芯片、DNA直接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现综合国内外近年来的文献,分类介绍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检测的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情况等,同时也对GeneXpert、结核分枝杆菌线性探针(1ine probe assay,LiPA)、基因芯片等当前比较成熟并有望得到广泛应用的商品化基因突变检测技术进行介绍.

    作者:柳正卫;黄玉;赵雁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核分枝杆菌IFN-γ体外检测试剂的生产质量控制与临床研究探讨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分别针对结核分枝杆菌IFN-γ(inter-feron gamma,γ干扰素)体外检测试剂盒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概述,为该类试剂盒的研发和注册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都伟欣;陈保文;徐苗;杨蕾;卢锦标;王国治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核分枝杆菌融合抗原38F和64F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融合抗原38F和64F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gG、IgM和IgA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优势肽段融合抗原38F和64F,通过ELISA法对22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和IgA抗体水平检测.22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涂片和培养共同阳性组(86例),第二组为涂片阴性且培养阳性组(51例),第三组为涂片和培养共同阴性组(86例).结果 22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第一组IgG、IgM和IgA的联合检出率为79.07%(68/86);第二组IgG、IgM和IgA的联合检出率为62.75%(32/51);第三组IgG、IgM和IgA的联合检出率为69.77%(60/86).全部样本血清学方法的检出率为71.75%(160/223).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融合抗原38F和64F对于活动性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并且IgG、IgM和IgA抗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郄霜;张立;戴振华;赵平;杨锡琴;郭兰芹;修冰水;陈堃;王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加强结核病的科学研究

    我国结核病疫情严峻,如若不能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那么WHO确定的在2050年基本消除结核病的目标将不能实现.结核病的有效控制离不开科学研究提供的技术支撑;结核病的防治需要依靠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就科学研究的应用性而言,亦需面向结核病防治;耐药结核病是人类与结核病长期斗争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1].

    作者:逄宇;赵雁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技术应用指导意见(试行)

    一、背景及时、快速、准确地诊断结核病,特别是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以及潜伏感染者的识别是目前结核病诊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免疫学方法是诊断许多感染性疾病的经典方法,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时间短,可以高通量对大规模样本进行快速检测等优点,国际和国内也不乏使用该方法检测结核病的报道.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市场上已经使用的19种结核病血清抗体检测试剂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所有试剂盒诊断肺结核患者的敏感度都比较低,仅为0.97%~59.7%,特异度为60%左右.由于诊断结核病的结果不理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不提倡将此类方法用于结核病的检测[1].

    作者:中国防痨协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