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导下球囊扩张术在治疗结核性气道瘢痕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局麻下,对11例结核性气管支气管患者的13处瘢痕狭窄部位实施球囊扩张术,每周1次,连续2~4次.X线胸片、CT扫描动态监测手术前后气道开放以及肺复张情况.于术前和后一次球囊扩张后当天对狭窄气道直径、气促分数和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进行测定.结果 11例患者平均接受球囊扩张治疗2.7次,扩张后支气管管径较前明显增大,症状显著缓解,X线胸片和CT扫描显示肺复张,即刻疗效达100%,远期90.9%.术后狭窄段支气管直径、气促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FVC)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瘢痕狭窄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作者:张天华;余国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山东省某监狱某监区劳教人员结核病的传播流行以及潜伏结核感染情况.方法 对某监区314名劳教人员进行了结核病筛查,筛查者同时作胸透、HIV试验、结核菌素试验、ELISPOT试验,并对每个人进行了有关资料调查,对筛查人群中有咳嗽咳痰症状者以及已确诊的结核病患者,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培养阳性的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314名筛查者HIV结果 全部为阴性;3例分枝杆菌培养阳性都是结核分枝杆菌,A患者分离的结核杆菌是非北京家族,B患者和C筛查者分离的结核杆菌是北京家族,菌株成簇,312人同时有2种试验T-SPOT.TB试验阳性率为27.9%,PPD反应硬结平均直径≥10 mm,阳性率为81.7%,2种试验结果 的符合率为42.3%(95%CI,36.8%~47.8%).结论 以T-SPOT.TB试验结果 阳性为结核感染的参考标准,该监区潜伏结核感染率为27.6%(86/312);结核病患病率为0.93%;结核病人部分是内源性复燃引起,部分是在狱内由于新近感染结核茵而引起,监狱内结核病存在局部范围内的传播,该监区在结核病治疗、预防和控制工作方面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作者:王海英;蒋彩花;王俊玲;赵静;邓云峰;刘志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老年医院肺结核病人耐药状况.方法 将2002年8月-2008年8月4195例肺结核患者中,对痰培养阳性1125例的结核病人的4种抗结核药物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测试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耐药病人566例,占50.3%.MDR-TB病人135例,MDR-TB率为12.0%.2.年龄分布以老年为主.3.对任一药累计耐药顺序为S>H>R>E.4.对左氧氟沙星低浓度耐药为32.5%,高浓度为9.0 %.结论 本院肺结核病例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尚较高,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对左氧氟沙星已有一定程度效果,将对MDR-TB的治疗带来影响.
作者:曹文利;徐庆杰;康利君;李阿玲;相希;邬俊峰;史利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接受减免治疗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丢失率、提高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海市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的6个区,调查采用目的 性非概率性抽样方法 ,对34名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确诊前就医行为不一,延迟诊断者诊断费用支出较大.流动人口在上海治疗结核病费用较高,面临着生活和治疗上双重的经济困难.部分流动人口病人患病前缺乏对结核病相关知识和减免政策的了解,对患病和减免报销持不同态度.结论 流动人口在上海诊断和治疗肺结核病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减免治疗政策的作用极为有限,政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综合医疗机构的管理,同时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经济支持以帮助其完成治疗.
作者:陈静;魏晓林;李洪娣;孙晨光;张泽申;陈萍;沈梅;梅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定表测试肺结核病人的异常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大连市结核病医院登记治疗的120例新诊断肺结核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病人一般状况,收集临床资料.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定表(MMPI)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人格测试,将测试结果 输入计算机进行转换,计算出标准T分,与国内常模值比较.结果 肺结核病人MMPI测试结果 显示病人能配合测试.与常模值比较,Hs、Hy,Pd、Pt、Sc及Ma结果 有显著性增高(P
作者:王月明;孙月吉;张宏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0-2006年.间收治的伴呼吸衰竭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回顾性分析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84例患者入选,死亡88例,死亡组平均生存时间50.8 d(1~177 d),50%患者死于入院30 d内.死亡组的结核多耐药率、多脏器衰竭、院内获得性肺炎及APACHE Ⅱ等多项指标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多次复治病例,晚期及粟粒型结核,院内获得性肺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多脏器衰竭.结论 合并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有较高病死率,很多因素影响其愈后.
作者:张立群;刘振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河南省部分市县开展结核病防治与新农合结合工作的初步经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现行实施方案,制订适合全省的推行政策.方法 组织开展河南省结核病防治与新农合结核工作现场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对濮阳市6个市县开展情况实地调查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结核病防治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合,病人就诊人数增加15%,转诊人数增加20.7%,转诊到位率提高5.4%,规则服药人数增加1.7%.结论 结核病防治与新型农村合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结核病防治领域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迫切需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在全省进行推广.
作者:盛喜玲;马士文;徐吉英;马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深圳宝安区2002-2006年间初治涂阳病人治疗失败的情况及趋势,为今后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02-2006年宝安区肺结核病人疫情报告资料,采用SAS9.0软件进行数据描述,以卡方检验和卡方分割方法 分析资料.结果 2002-2006年问初治涂阳病人治疗失败率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1.9 %上升到2006年的8.0%;男性初治失败率高于女性.结论 初治涂阳病人治疗失败率的上升,应引起重视,需要从患者、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治愈率.
作者:卢谭旺;张磊;龙卫军;赵梅桂;温贵华;陈文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含二线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方法 ,将耐药结核病监测中发现的耐药肺结核(至少耐利福平)患者154例,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以二线抗结核药物为主;对照组则为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制订的复治方案,均为一线抗结核药物.以细菌学和影像学改变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 (1)114例完成全程治疗,40例患者退出研究,其中对照组26例,观察组14例(P>0.05);(2)细菌学改变:观察组痰茵转阴率为81.7%,对照组为70.0%(P>0.05).在病变范围较小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0.3%、90.o%(P>O.05),在病变范围较大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7.5%、52.2%(P0.05).结论 对于初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以及病变较广泛的耐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含二线药物的治疗方案同样安全,但疗效可能更好.
作者:游永红;郑素华;谢艳光;杨应周;王晓萌;李发滨;谭卫国;缪梓萍;端木宏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地震灾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56例四川地震灾区结核患者从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合并症与并发症中,地震相关伤病(外伤与感染)发生率高,达39.3%;(2)所有患者均有焦虑抑郁情绪;(3)中断治疗率高,达42.3%;(4)56例患者均未转运出川.结论 (1)积极处理地震相关伤病,以降低死亡率;重视心理干预,防止发生心理危机;(2)震后应及时加强灾区结防机构的重建,避免中断治疗,有助于防止灾区复治、耐药结核的产生;(3)所有结核病患者均不宜转运出省,防止结核病流行.
作者:吴桂辉;陈雪融;付毅;肖军;陈蕾;岳冀;唐晓燕;段荫乔;王佑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妊娠合并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宋为真报道妊娠结核病患者占妊娠妇女的2%~7%[1].而在不同地区发生率亦不同.1972年新奥尔良1份报告指出当地贫穷妊娠妇女合并结核病率为4.8%[2].纽约Lying-in医院同一时期报道当地孕妇结核病情况为O.6%~1.O%[3].临床上如果妊娠合并结核病未及时加以诊治,将会直接危害母婴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徐改凤;刘苏东;吴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肺结核病疫情在我国仍较严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目前,肺结核病的快速诊断依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核免疫学诊断是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1].为提高结核病快速诊断水平,通过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血清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及PPD皮试,观察结核蛋白芯片联合PPD皮试对肺结核病的诊断意义,评价其用于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丹;杜德兵;何健;余平;袁容静;罗世珍;陈冬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肺结核的早期、联合、足量、规律、全程治疗对彻底治愈肺结核、减少传染、控制疾病传播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患者治疗中会因为白细胞数减少,严重者因骨髓抑制而中断治疗,停止抗结核治疗,白细胞半月至1月以上才能恢复正常,对抗结核治疗的疗程、疗效会有影响[1].
作者:冯晋兰;谢红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艾滋病和结核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的2种传染病,HIV/AIDS与结核病双重感染已成为这2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之一[1],而且2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促进病变进展、恶化[2].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结核病变,其中肺外结核中以淋巴结结核常见.本文通过对24例HIV/AIDS合并颈淋巴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莫红社;莫运慈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39岁,无业,因咳嗽,胸闷半年,于2008年4月25日由美沙酮门诊转入结核门诊就诊.
作者:贡秀云;丁以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世界3大流行病疟疾、肺结核、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越来越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无力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被疾病夺去生命[1-12].随着流行病的快速蔓延,其防治药物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巨大的利润空间,聚焦了全球众多制药企业的目光.
作者:韩文涛;张铁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现肺结核病人并给予彻底、规范的治疗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措施中重要的策略[1].肺结核病人首次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为91.2%,到结防机构初诊者仅为4.O%[2],因此医疗机构在病人发现工作中地位很重要,医务人员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对结核病控制也至关重要.2007年3月29日至4月17日对全市31所医院的426名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
作者:张为胜;马丽;刘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减少门诊换药室感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确定工作方式、方法,形成制度能减少人员个体差异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从2003年起,我们把查对制度应用于门诊换药及清创处理过程中,通过5000多人次实践证明,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敷料的浪费,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病人依从性.
作者:盖亚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